信号检测4-1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50543789 上传时间:2018-08-08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1.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号检测4-1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信号检测4-1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信号检测4-1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信号检测4-1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信号检测4-1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号检测4-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号检测4-1(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4章 参数检测技术 第4章 参数检测技术温度检测压力检测物位检测流量检测 机械量检测54.1 温度检测 u测温方法及温标u热电偶u金属热电阻u温敏电阻(PTC/NTC)u集成温度传感器u其他测温方法4.1 温度检测u测温方法及温标 测温方式类别典型传感器优缺点接触式测温膨胀式汞柱温度计直观、无电路 误差大热电式热电偶测温范围大、恶劣环境 非线性误差大电阻式热电阻、温敏电阻精度高 校正电路复杂半导体式集成温度传感器简化电路 误差较大 光纤式光纤温度传感器 光纤辐射温度计精度高 成本高非接触式测温热辐射式温度辐射传感器非接触 受介质影响4.1 温度检测u测温方法及温标 华氏温度(tF): F摄氏

2、温度(tC) : C开尔文(T) :K4.1 温度检测 u热电偶热电偶传感器u 热电偶工作原理n热电现象:两种不同材料导线在连接处形成节,如将这两个节分 别置于不同的温度下(T0和T1),便会在回路中形成电流。n热电势分为接触电势和温差电势n接触电势:不同材料电子浓度不同,在节点处发生扩散导致电势设:导体A、B的电子浓度分别为NA、NB,则:其中:K为波尔兹曼常数,T为结点所处温度若NA NB ,则eAB(T)0,反之亦然。故:电子浓度高的材料 电位高。n温差电势:同一种金属导体,由于二头的温度不同,电子从高温段 向低温段扩散,高温处带正电。汤姆逊系数A与T0、T有关,表示导体两端单位温度差时

3、产生的 电势 。若TT0,则eAB(T)0,反之亦然。ABTT 热电偶传感器u 回路总电势讨论: 热电偶的材料相同时, 接触电势不存在,温差电势相互抵消,EAB(T,T0)=0 热电偶的两个节点所处的温度相同时, 温差电势不存在,接触电势相互抵消, EAB(T,T0)=0 所以形成热电势的两个必要条件:两种导体的材料不同节点所处的温度不同 ABTT 热电偶传感器u 热电偶基本定律 均质导体定律:热电偶必须由两种不同性质的均质材料构 成。 中间导体定律:在热电偶测温回路内,接入第三种导体时 ,只要第三种导体的两端温度相同,则对回路的总热电势 没有影响,即热电偶接过渡(中间)导体(传感器引出) 时

4、,总回路电势不变。(测量引线) 中间温度定律:在热电偶测温回路中,tc为热电极上某一 点的温度,热电偶AB在接点温度为t、t0时的热电势 eAB(t,t0)等于热电偶AB在接点温度t、tc和 tc、t0时的热 电势(温度补偿) 热电偶传感器u 热电偶材料及类型n铂铹铂热电偶,特点:精度高,1300Cn镍铬镍硅热电偶,特点:线性好,-501300C,价格低n镍铬铐铜热电偶,特点:灵敏度高,常温测量,- 50500C,价格低n钨铼10钨铼20热电偶,特点:精度高,测高温、 2000C,成本高 u 工业热电偶结构热电偶传感器 u 工业热电偶结构热电偶传感器 u 工业热电偶结构热电偶传感器 u 工

5、业热电偶结构热电偶传感器热电偶传感器u热电偶的测量方法n冰浴法n冷端测量法n补偿导线法n电位补偿法 热电偶传感器u冰浴法 热电偶传感器 u冷端测量法查查表热电偶传感器u冷端测量法 热电偶传感器u补偿导线法 热电偶传感器u电位补偿法n标准测量时,T=0C,但实际应用时较难实现。常 用方法为电位补偿法。补偿电路置于变化的温度环 境(tn)中,调整R使E(tn,to)=UA,一般t0=0C,Rt 为正温度系数电阻。n当tn,UA以补偿U(t,tn)的下降V+ RR1RttnUAT:测量温度E(t,t0)CCBA 4.1 温度检测u金属热电阻 n原理:导体的随温度T变化。n特点:灵敏度低,精度高,宜用

6、于常温和低温测量。n对导体材料的要求:理化性能稳定,随T的变化大,线性 好。常用:铂、铜。4.1 温度检测 u温敏电阻(PTC/NTC)n特点:灵敏度高,A系数是金属的10100倍;响应速度快; 非线性大;互换性、稳定性差n分类:负温度系数;正温度系数(常用于温度补偿电路中)4.1 温度检测 u集成温度传感器半导体PN结电压随温度变化4.1 温度检测 u其他测温方法辐射测温光纤温度传感器非接触式测温方法是应用物体的热辐射能量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原理。物体辐射能量的大小与温度有关, 并且以电磁波形式向四周辐射, 当选择合适的接收检测装置时, 便可测得被测对象发出的热辐射能量并且转换成可测量和显示

7、的各种信号, 实现温度的测量。这类测温方法的温度传感器主要有光电高温传感器、红外辐射温度传感器、光纤高温传感器等。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理论上不存在热接触式温度传感器的测量滞后和在温度范围上的限制,可测高温、腐蚀、有毒、运动物体及固体、液体表面的温度,不干扰被测温度场, 但精度较低,使用不太方便。 4.1 温度检测 u其他测温方法4.2 压力检测 u概述u弹性式u应变式u电容式u电感式u压电式4.2 压力检测 u概述压力是重要的工业参数之一, 正确测量和控制压力对保证生 产工艺过程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有重要意义。压力及差压的测量还 广泛地应用在流量和液位的测量中。 工程技术上所称的“压力”实质上就是物

8、理学里的“压强”, 定义为均匀而垂直作用于单位面积上的力。其表达式为式中 P-为压力;F-为作用力; A-为作用面积。 4.2 压力检测 u概述国际单位制(SI)中定义: 1牛顿力垂直均匀地作用在1平方米面上, 形成的压力为1“帕斯卡”, 简称“帕”, 符号为Pa。 过去采用的压力单位“工程大气压”(即kgf/cm2)、 “毫米汞柱”(即mmHg)、 “毫米水柱”(即mmH2O)、物理大气压(即atm)等均应改为法定计量单位帕, 其换算关系如下:1 kgf/cm2=0.9807105Pa1mmH2O=0.980710Pa1mmHg=1.332102Pa1atm=1.01325105Pa4.2

9、压力检测 u概述压力有几种不同表示方法(1)绝对压力 指作用于物体表面积上的全部压力, 其零点以绝对 真空为基准, 又称总压力或全压力, 一般用大写符号P表示(2)大气压力指地球表面上的空气柱重量所产生的压力, 以P0表示 。 (3)表压力 绝对压力与大气压力之差, 一般用p表示。测压仪表 一般指示的压力都是表压力, 表压力又称相对压力。当绝对压力 小于大气压力, 则表压力为负压, 负压又可用真空度表示, 负压 的绝对值称为真空度。如测炉膛和烟道气的压力均是负压。(4)差压 任意两个压力之差称为差压。 如静压式液位计和差压 式流量计就是利用测量差压的大小知道液位和流体流量的大小。4.2 压力检

10、测 u弹性式4.2 压力检测u应变式 4.2 压力检测 u应变式4.2 压力检测 u应变式4.2 压力检测u电容式 4.2 压力检测 u电容式4.2 压力检测 u电感式4.2 压力检测 u电感式4.2 压力检测 u电感式4.2 压力检测 u压电式4.2 压力检测 u压电式4.2 压力检测 u压电式4.2 压力检测 u压电式4.3 物位检测 u物位检测方法和分类u静压式u浮力式u其他物位检测4.3 物位检测 u物位检测方法和分类液位 料位 界位物位直读式 静压式 浮力式 电气式 机械式 声波式 光电式检测方法4.3 物位检测 u静压式4.3 物位检测 u浮力式4.3 物位检测 u其他物位检测4.

11、3 物位检测 u其他物位检测4.3 物位检测 u其他物位检测4.4 流量检测 u流量检测方法和分类u体积流量检测方法u质量流量检测方法4.4 流量检测 u流量检测方法和分类体积流量 质量流量流量齿轮式 差压式 涡街式 电磁式 超声式检测方法4.4 流量检测u体积流量检测方法 4.4 流量检测u体积流量检测方法 4.4 流量检测u体积流量检测方法 4.4 流量检测u体积流量检测方法 4.4 流量检测 u质量流量检测方法质量式质量流量传感器有两种。 一种是根据质量流量与体积 流量的关系, 测出体积流量再乘被测流体的密度的间接质量流量 传感器, 如工程上常用的采取温度、 压力自动补偿的补偿式质量 流

12、量传感器。另一种是直接测量流体质量流量的直接式质量流量 传感器, 如热式、惯性力式、动量矩式质量流量传感器等。直接 法测量具有不受流体的压力、温度、粘度等变化影响的优点, 是 一种正在发展中的质量流量传感器。4.5 机械量检测 u位移检测u转速检测u加速度与振动检测4.5 机械量检测 u位移检测位移测量时, 应当根据不同的测量对象, 选择适当的测量点、 测量方向和测量系统。其中位移传感器选择是否恰当, 对测量精确度影响很大, 必须特别注意。 用于位移测量的传感器很多, 因测量范围不同, 所用的传感器是不同的。小位移通常用应变式、电感式、差动变压器式、 电容式、 霍尔式等传感器来检测, 精度可达0.51.0%, 其中电感式和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测量范围要大一些, 有些可达100mm。小位移传感器测微小位移, 从几微米到几个毫米, 如物体振动的振幅测量等。 4.5 机械量检测 u位移检测4.5 机械量检测 u位移检测4.5 机械量检测w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