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第3课 历史学怎样“重现”历史教案.docx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0516306 上传时间:2018-08-0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1.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单元 第3课 历史学怎样“重现”历史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第一单元 第3课 历史学怎样“重现”历史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一单元 第3课 历史学怎样“重现”历史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一单元 第3课 历史学怎样“重现”历史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一单元 第3课 历史学怎样“重现”历史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 第3课 历史学怎样“重现”历史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单元 第3课 历史学怎样“重现”历史教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第第 3 3 历史学怎样历史学怎样“重现重现”历历 史教案史教案第一单元历史与历史“重现”第 3 历史学怎样“重现”历史教案一、教学目标目标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识记理解运用史料在“重现”历史中的作用史料、史料的分类史料的价值、各类史料的作用、文字资料与实物资料的关系收集、整理各类历史资料插图教学资料展示问题探究对于史料要有多疑善思的探究精神研究历史的基本方法刘知几的史通 、梁启超的中国历史研究法 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长编法与类叙法、结构分析法与阶级分析法、历史比较研究法和多学科交叉研究法的特点和作用在掌握史料的基础上,学习并运用研究历史的基本方法实例教学问题

2、探究研究历史需要有丰富的学识、广阔的视野以及各学科的综合运用能力史书的编撰史书编撰要注意的问题史书的编撰,不仅是形式上的排比,同时也体现出作者的观点和见识运用司马迁、陈寿、杜佑等编写史书的方法与见解史书编撰受史家历史见解的支配二、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重点研究历史的基本方法。难点史料在“重现”历史中的作用。教材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本教材主要从史料、研究历史的基本方法和史书的编撰三个方面介绍历史学如何“重现”历史,即具有主观性的历史学怎样“重现”客观性的历史。史料是“重现”历史的基础、依据,研究历史的方法是“重现”历史的途径,史书编撰是“重现”历史的表现方式。本内容抽象,理论性较强,

3、学生不易理解,建议运用生动形象的资料加以补充,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本引言是由梁启超的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所提出的部分观点组成的。第一部分指出:历史不是偶然孤立的,而是以纵横方式相互联系的,优秀治史者善于全面研究历史,探究历史事的内在联系,即“重现”历史的全过程;第二部分指出:正确的方法是整理史料的关键,在整理史料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历史,以达到重现历史的目的。建议教师以引言内容为素材,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引言内容。问题一:你认为梁启超在文中提出了哪些历史研究的观点?问题二:你认同他的观点吗?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本学习。第一目“史料的价值”教材以史料的重要性为出发点,阐释了怎

4、样搜集和运用史料。 (1)史料的重要性由于史料是本的重要概念,建议教师在本目教学时首先引入有关史料与历史、史学等概念,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史料在历史研究中的重要性。研究历史离不开史料,它是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遗留下的痕迹,它能为我们提供一去不复返的历史信息。但人类历史是极其丰富多彩、全方位、活生生的客观存在,而流传下来的史料(即使是非常翔实的史料)与客观历史过程相比总是比较片面的、局部的、零碎的、死板的,而且不可避免地要渗进史料制作者的主观意识。史料的这种简约性和主观性便决定了史料不是历史。史学是揭示历史真相,探索历史规律的科学,它必须以史料为基础。离开了史料,史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史料

5、决不等于史学,更不能代替史学。人们只能在认真地、全面地、科学地整理、分析、研究史料的基础上,才能揭示历史发展的真实过程和本质规律,只有这样才能称得上是历史学。综上所述,史料历史历史学,但史料是史学家直接作用的对象,是史学认识的唯一根据,是史学认识的基础,是史学认识的中介。历史学是通过对史料的研究来反映历史。 (2)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考证史料浩如烟海,分散错落,从何下手?一般来说,在广集史料的基础上,主要是搜集急需的史料、第一手的史料、最新发现的史料。急需的史料往往能帮助历史研究解决久悬未决的题;第一手史料可信度大,容易被利用;最新被发现的资料主要指考古发掘的实物资料,能帮助校正文字史料的误差或

6、弥补文字史料上的空缺、疏漏。在搜集大量史料的基础上,对史料进行整理也是一个非常必要的环节。搜集的史料大都庞杂、分散,这要求对史料进行科学的分类、编次和整理,理清头绪,列出纲目,编排成各类史料的汇集。在广征史料的基础上,要获得确实可信的史料、有实际价值的史料,还必须对史料进行严格的审查和考证。考证史料可以从鉴别史料、考校记事、比勘文句三个方面入手。总之,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考证是获得详尽而可靠的史料过程中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三个重要环节。史料的搜集是整理和考证的基础,史料的考证是史料整理的必要手段,三者互相联系缺一不可。在此基础上获得了详尽而可靠的史料,这样就便于史学家正确运用史料进行历史研究来重

7、现历史。建议教师用学生所熟悉的具体实例,让其理解史料的定义及重要性。第二目“文字资料和实物资料”文字资料和实物资料是历史资料的两大类,对历史研究具有很大作用,二者互为补充。此外还有新型的口述史料以及借助于其他学科的资料和搜集资料的方法来“重现”历史。 (1)文字资料的内容、记载方法及在重现历史中的作用从教材出示的“古埃及石棺上的象形文字和帛书”两幅图来让学生理解文字资料就是文字记载的遗迹。记载种类分为两种:一种是当时人的记载或撰述;另一种是后人的追记或撰述,两种文字资料记载史料价值各有利弊。通过教材中历史纵横 、 “二十四史”书影、郭沫若为“二十四史”及清史稿题签和资治通鉴 续资治通鉴长编书影

8、等插图来让学生形象理解文字资料在“重现”历史中的作用:一是内容比较丰富,二是在时间维度上比较有连贯性。表现为不同内容、不同体裁的历史文献,仅文字史料而言,梁启超说:凡以文字形诸记录者,盖无一而不可于此中得史料。我国历史的文字资料一向被称为汗牛充栋,浩如烟海。一部官方认为的“二十四史” ,便有 400 多万字,其卷帙的浩繁已让人望而兴叹,而这还只是史部中的“正史” 。此外尚有编年、纪事本末、别史、杂史、实录、典制、方志、谱谍、笔记、档案、报刊杂志、经卷、账簿等等,其数量则百倍千倍于“正史” ;何况史部之外, “六经皆史” “诸子亦史” “诸诗集、文集、词选、曲录、传奇、小说亦史” 。有人用中国传

9、统的图书四分法作过统计,我国现存古籍中,经部有 9906 种(占古籍的 1%) ,史部有 1423 种(占 2274%) ,子部 17044 种(占 267%) ,集部 22380 种(占 306%) ,合计 6383 种。仅这些,学者穷毕生精力,恐难测其涯际,更何况还有政府档案、私人信札、墓志、碑铭、道藏、佛典、契约、账簿、报刊杂志、广告、传单等等史书以外数不胜数的文字材料。 (2)实物资料的内容、表现形式及在“重现”历史中的作用对于实物资料的内容、表现形式的分析,教师可通过补充具体事例来强化学生的理解。实物资料是指人类在过去的活动中遗留下来的不含文字或含少量文字的残存物,它是历史研究的第一

10、手资料,其中绝大多数属于考古学所取得的成果。其中遗址即古代人类遗留下来的城堡、宫殿、村落、住宅、作坊、寺庙等等,如长城、故宫等。墓葬是人们为死后在另一个世界生活的场所。遗址和墓葬及出土文物都是当时人们物质与精神生活的反映,反映历史上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形态的真实情景,对史学研究起重大的作用,如秦始皇陵附近的兵马俑坑,长沙马王堆汉墓等等。实物资料在重现历史中的作用是弥补文字资料的不足,是重视远古历史的最重要依据,如过去人们多认为北京作为都城最早始于金朝,但据考古资料证明,西周召公奭的燕都封址即在北京。这一成果大大提高了北京作为世界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总之,以考古资料为主的实物资料,不仅数量多、

11、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分布范围广,而且由于它自身特有的属性,使它在历史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一般文字资料无法替代的作用。第一,它比文字史料更直观、可靠;第二,在断代上具有数据的精确性;第三,在史前史的研究中占支配地位;第四,能够引证、充实、纠正文字资料。建议教学中采用问题式教学,并以多媒体辅助(有条的学校还可以用实物展示) ,边问、边导、边解,达到对文字资料和实物资料有关内容的深刻认识。问题一,据你所知哪些资料属于文字资料,哪些资料属于实物资料?它们在“重现”历史中各有哪些作用呢?问题二,文字资料和实物资料是怎样相互补充的?问题三,通过阅读学思之窗这段文字,你对史料的作用有什么新的认识?(3)其他学科

12、有关资料及搜集方法的运用历史学对于历史的“重现” ,还要借助于社会学和民俗学的资料。社会学的资料可以反映出历史面貌的许多“细部” ,同时社会学架设了连接史学与社会学需要的桥梁,开辟了史学研究的新领域、新途径,如人口问题研究,既关注于历史,也关注于现在及未来。民俗学的资料弥补缺乏文字记载与描述之不足。各地区、民族的风俗的特色都是人类社会历史的见证,如端午节、泼水节、火把节等等,无不体现历史。借助于其他学科的方法,如社会调查所得的资料也具有重要作用,司马迁就有过这方面的实践。教学建议: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教材的过程中,要开启学生的智慧之花,使其领悟历史研究不但可借助于社会学与民俗学的资料,还可借助于

13、哲学、文学、民族学、地理学、天文学、人类学、生物学等学科的资料作参考。(4)口述史料的重要性口述史料是靠着口耳相传记忆的历史,又称口碑史料,它包括两种形式:一是口述回忆,即由史学家从历史研究的需要出发,对某些历史过程的当事人进行访问而获得的第一手资料;二是口头传说,即通过口头语言流传了若干代的那些对以往人物、事的叙述与描绘。口碑史料过去曾被史学家们使用过。在我国,传说时代的全部历史在现代考古资料发现以前,基本上是根据口碑史料写成的,如黄帝战蚩尤、大禹治水、 商颂玄鸟大雅生民 。孔子编春秋曾采用不少“所闻”的口碑;司马迁写史记更是在亲自调查访问后运用了口碑史料,如著名的韩信少时受胯下之辱的故事等

14、等。口述回忆自不待言,即使口头传说也反映了许多真实的历史事。小亚细亚特洛伊古城遗址的发现,证明了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反映的古希腊遥远的迈悉尼文明,并非荒诞的传说。过去人们以为有关伏羲、神农等人物的传说纯属神话,无学术意义,但今天学者们看到,通过这些传说至少能了解史前社会先民从事畜牧及农业的不同时期。因此,口碑史料在历史研究中应该有自己明确的地位。二战以来,由于口述史料具有记载的平民化、记载的细节化、载体的多样化、组合的系列化等优点,对于“重现”较近的历史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日益受到历史学家的重视。解放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史学界在这方面也进行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尝试,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第三

15、目“研究历史的基本方法”教材列举了在研究史学方法上较有成就的唐代刘知幾和近代梁启超,进而具体指出了研究历史的基本方法:一是历史表述上看是长编法和类叙法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二是史实分析上看是结构分析法和阶级分析法及其联系。还有历史比较研究法和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法。(1)史学方法的重要性及在此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名家史学方法是史学工作者认识历史和表述历史的工具和手段。尽管历史研究的基础是史料,但是没有一套正确有效的史学方法,就难以对浩如烟海的史料作出科学的分析,从中抽取有价值的结论,因而就不可能完成历史研究的任务,达到研究目的。正如恩格斯所说:“从歪曲的、片面的、错误的前提出发,循着错误的、弯曲的、不

16、可靠的途径前进,往往当真理碰到鼻尖上的时候还是没有得到真理。 ”我国具有重视史学方法研究的优良传统。从唐朝起,许多史学家就把史学方法作为历史学的一个分支而专门进行研究。刘知幾的史通是我国第一部系统探讨史学理论和方法的杰作。后来宋代郑樵的通志总序 、清代章学诚的文史通义 、近代梁启超的中国历史研究法 、何炳松的历史研究法 、陆懋德的史学方法大纲等,都是研究和总结史学方法的专著。李大钊的史学要论一书,则是我国第一部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写成的史学理论和方法论专著。在国外史学界,史学方法研究同样受到普遍重视。世纪晚期出版的德国历史家朋汉姆的史学方法论 、法国历史家朗格诺瓦和瑟诺博司合著的史学研究法导论 ,都是这方面的杰出代表作。古今中外史学家对史学方法研究的重视,从一个侧面显示出史学方法在历史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2)史学方法的类型根据历史研究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任务特点及其对研究方法的不同要求,又可以把史学方法划分为三种类型。一、史料搜集整理法,可参照第一目有关内容。二、史实分析法。经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