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玛雅文明的历史教案.docx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0515360 上传时间:2018-08-0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3.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课 玛雅文明的历史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第2课 玛雅文明的历史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2课 玛雅文明的历史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2课 玛雅文明的历史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2课 玛雅文明的历史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课 玛雅文明的历史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课 玛雅文明的历史教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第 2 2 玛雅文明的历史教案玛雅文明的历史教案第六单元玛雅文明的消失一、教学目标目标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识记理解运用玛雅文明的历程玛雅文明起源于奥尔梅克文化,经历了形成的前古典期、全盛的古典期、衰退期 1 的后古典期,最后进入衰退期 2 的殖民地时期全面了解玛雅文明的兴起轨迹、辉煌及突然衰落的历史探讨文明的兴衰原因资料搜集、问题探究 1 玛雅文明业绩辉煌,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文化摇篮之一,体现了印第安人的独特智慧和创造力 2培养学生获取、筛选、重组信息的能力和促成敢于表达思想、尊重他人意见的个人素质 3 由“玛雅文明失落对现代社会的启示”使学生树立强烈的环保意识,增强社会责

2、任感玛雅人的城邦了解玛雅城邦的自然概况、政权性质、统治方式和特点、社会结构以及相互关系了解玛雅城邦文明的特点与希腊城邦文明作比较特点的归纳与比较玛雅人的社会生活了解玛雅人的经济以农业为主,生产和生活方式有鲜明的特色玉米为什么是玛雅人的主食购买玉米,煮熟了带到堂分享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开展探究性自主学习与体验玛雅人的宗教宗教已与玛雅人的生产和生活密不可分,也是其艺术表现的主要内容之一自然崇拜和多神教、神灵信仰的原因讨论“印第安人会是我们的远亲吗”资料搜集、问题探究二、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1 知识结构 2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重点玛雅文明发展的若干历程、玛雅的农业文明。难点玛雅文明的失落之谜。教材内

3、容分析与教学建议本教材从四个方面介绍了玛雅文明的历史:玛雅文明的历程、玛雅人的城邦、玛雅人的社会生活和玛雅人的宗教。有关玛雅文明的起源和历史传说比较多样化,建议老师上前指导同学们去图书馆、网站查询资料,增强感性了解,堂上让同学们相互交流,丰富和提高大家对玛雅文明历史的兴趣,加深理解这一古老文明在人类历史演变中的地位和作用。本引言由名人用语及其评价、探究的主要问题和重要概念三个部分组成。建议老师根据中国汉语在中国古代和现代的地位与作用,引导学生理解:语言作为一种活的历史化石对文明发展的不可替代的地位与作用。古老语言是一个民族或地区悠久文明的鲜明表证。第一目:“玛雅文明的历程”玛雅文明的:人们常说

4、四大文明古国,即古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但近几十年来,国际学术界倾向于更具概括力的“四大文明区”的说法,即东地中海文明区(埃及、美索不达米亚、亚述、腓尼基、希腊以及罗马等) 、南亚次大陆文明区(印度及其周边地区)、东亚文明区(中国及其周边地区) 、中南美印第安文明区(玛雅、阿兹特克、印加) 。以玛雅为首的印第安文明在人类文明殿堂上能获得如此重要的“常任理事”席位,其魅力何在?美洲古老的居民是印第安人,包括玛雅人、印加人和阿兹特克人。历史上,他们曾以独特的智慧和创造力,共同创造了辉煌的印第安文化。其中最发达、水平最高的玛雅文化构成了绚丽多彩的玛雅文明的内容和灵魂。玛雅文明包括渊源的奥尔梅克文

5、化;主要发展历程的前古典期、古典期和后古典期阶段;再次失落走向失传的西班牙殖民控制期。奥尔梅克文化,是玛雅文明和墨西哥其他地区古文明的共同渊源,被称为中美洲的“文明之母” 。奥尔梅克人用整块石头雕凿了高约 4 米、重达 30 吨、面带微笑的巨大石刻人头像。他们留下许多用硬玉雕成的脸形奇特的人像。还有一些比较细致的石器陶器。为墨西哥“古典时期”文化的先驱。玛雅文明的“前古典期”:“前古典期” ,起止于公元前 10 世纪3 世纪,是玛雅文明的形成期。那时,有大量的村落开始形成,农业文明发达,勤恳的农艺家们伐林焚草,开荒耕植,培育了大量品种的高产农作物,过着定居生活。手工业发达、交换也较发达。玛雅文

6、明的“古典期”:“古典期” ,起止于公元 39 世纪,是玛雅文明的全盛期。那时,文明成就主要集中在中部低地,民族融合活跃,城邦建设发达,各类文化艺术,如数学、历法、艺术、文字等发展成就均达到巅峰状态。这一时期,已知的拥有象形文字铭刻的城邦就有 110 个,还有许多没有文字记载的城邦。最大的城邦有危地马拉北部的蒂卡尔等。另外,有着“象形文字梯道”之称的玛雅科班城,也是玛雅学术活动的中心,它的楼道宽 8 米多,在 90 多级的石阶上刻有 XX 多个象形文字符号,是世界题铭学上少见的珍贵文物。9 世纪末,玛雅文明核心区在短期内突然全面衰落,城市变成废墟,居民去向不明,留下了千古历史之谜。玛雅文明的“

7、后古典期”:“后古典期” ,起止于公元 10世纪16 世纪,一方面,文明更广泛传播,另一方面,文明有所退化、并逐步衰亡。最后被西班牙文明所摧残,衰亡加速。16 世纪初,西班牙殖民主义者荷枪实弹,踏上尤卡坦半岛的时候,玛雅人曾把他们当作神的使者欢迎,然而厄运也就降临到他们头上。令人不可思议的是:玛雅人似乎有天才的预见,趁侵略者的屠刀还没来得及挥向他们脖子的时候,突然间销声匿迹了。这不只使当时的殖民者震惊,尤其使今日的考古者百思不解!现在关于玛雅文明在短期内全面衰落而消失或“失落”有以下几种原因推测:第一种:野蛮战争说。科学家们首先想到的是野蛮的古代战争。依据为考古学家们破译了大量文字,这些文字刻

8、绘在石碑上、陶罐上以及城墙上。从这些被破译了文字的一座座墓碑上,翻译者们看到了一些关于玛雅人的描述,有战争策略、血腥的战场以及用被俘的敌人来进行祭祀。(注:从这一角度我们所看到的玛雅的统治者,都是些好战的武士,而不是以前人类所提出的,玛雅人是一群非常爱好和平而且具有丰富知识的人。因为大部分文字记载的都是他们的战争以及在战争中取得的胜利。 )各个城邦在相互之间的连绵不断的战争中被削弱摧毁了,从他们在伯利兹的一个地方发现的武器中可以看出这一点。在危地马拉北部的一次发掘中发现了成堆的人头,从这些被砍下的头颅中,考古学家得出了相似的结论,并估计玛雅人在公元820 年前后,其数量就锐减到其以前的%。第二

9、种:环境淘汰说。有人从环境学的角度出发,认为是大自然“淘汰”了玛雅文明。依据是古气候学家在 199 年研究尤卡坦半岛中部的奇彻坎努博湖时,发现有大量的沉积物沉淀在湖底。在这些沉积物中,硫酸的含量在公元 8001000 年的沉积物中很高。只有在湖水很少的情况下,硫酸才会沉到湖底,而且通常是在干旱时期。据此,考古学家认为,灭亡可能是因为有严重的干旱发生在这一时期,玛雅文明消亡的主要原因就是在干旱严重的情况下,庄稼歉收、饿殍遍野、疾病盛行。还有人认为玛雅人不断地毁林造田,以得到更多的耕地,但到最后他们将自己的土地都用尽了。还有人则认为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是造成玛雅文明消亡的原因。第三种:殖民摧毁说。

10、西班牙的第一任主教迭戈德兰达在玛雅人辉煌的文化面前目瞪口呆,竟然宣称那是“魔鬼干的活儿” “魔鬼的作品” ,下令要全部销毁。正是由于西班牙殖民者的野蛮摧残,导致古代玛雅知识失传,现在只存四本(有残缺)分别藏在德累斯顿、马德里、巴黎图书馆和纽约私人图书馆。也有人认为在西班牙人的征服之后,疾病起了很大的破坏作用,疟疾和黄热病造成了玛雅人口数量和质量的极大倒退,亡族灭种的惨祸,使古文明毁灭殆尽。第四种:外来文明说。也有不少人把玛雅人同外星智慧生物联系起来,他们的依据就是玛雅文明中令科学家难以解释的“发达科技” ,如系统的数学理论、精确的天文计算等。认为他们可能是“神”的后裔?宇宙中的“神”外星人知道

11、他们的处境,在一个没有星光的黑夜,用一艘巨大的宇宙飞船,把他们载入了茫茫的太空?那现在散居于各地的零星的玛雅人,是不是当年逃逸者的后裔?这更给匪夷所思的玛雅文明的消失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可是,上述说法本身也有着不少未解之节。如:如果他们怀着愤恨,集体告别了人世?那应会在殖民扩张和追捕斩杀中发现他们的踪迹。如果是一场内部纠纷?那么胜利者为何没留在原址。如果是气候异常变化?迁移 30公里的距离又不足以逃避这广阔的灾难。而且他们居留地的选择也令人迷惑不解,一切古老的民族都沿着河流和海岸发展,尼罗河、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印度河,以及地中海的岛、岸,还有我们的母亲河黄河和长江,都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古

12、代文明的发祥地。尽管玛雅人生活的尤卡坦半岛三面临海,又背靠太平洋,他们却把新的城镇建靠在深深的丛林和山巅。据考察,玛雅人的 120 座城镇之间没有一条相连的道路,他们怎样交往?怎样运来巨大的岩石,重新建造城市、寺庙和金字塔?在蒂卡尔,他们建造了 13 座大水库,总容量为 164000 立方米,工程浩大,他们为什么舍近求远,舍易就难,宁可修建水库,也不愿靠近水域定居?难道是“神”的启示总之,他们坚决地、神秘地失踪了,给世界留下了空荡荡的宏伟基业,又留下了一个个永恒的疑团!真不可思议!教学建议:本目内容是本的重点之一。建议教师(1)前精心组织、引导同学们去图书馆、相关网站查询资料,全面了解有关玛雅

13、文明的史实和史学研究最新成果,激发学生对玛雅文明历史的兴趣,增强学生对玛雅文明及其在人类历史演变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做好堂相互交流、讨论的准备。 (2)利用本插图,直观的介绍作为玛雅文明的源泉奥尔梅克文化的成就和特点。 (3)以玛雅古典文明衰落的原因为主题,开展辩论赛“玛雅文明失落之谜何在?”讨论解决本上【学思之窗】的问题。并努力试着总结:玛雅文明失落之启示。第二目:“玛雅人的城邦”大约在公元前一千年代初,玛雅人在尤卡坦半岛开始了定居的农业生活,于公元前后建立“城邦” 。玛雅人的城邦,以供奉部族神的金字塔庙坛建筑为中心,在其附近形成居民点。玛雅文化全盛时期,人口总数达 1400 万左右,仅居

14、住在危地马拉的蒂卡尔附近森林中的玛雅人就达 200 万人,蒂卡尔城内就居住着万人。城邦由祭司贵族执政,居民则组成农村公社。玛雅城邦数量多、范围小、人口 10 万以下,是神权基础上的小国寡民统治。在玛雅城邦国家的发展中,奴隶占有制已有相当发展。捕获战俘是奴隶的主要。除战俘外,小偷、未赎身的奴隶子女、杀人犯、离婚的妇女、孤儿、无力偿还债务的负债人,以及与奴隶结合的自由人都变成奴隶。奴隶买卖的风气很盛行,奴隶从事一切劳动:为贵族们耕种田地、建筑房屋,为商人搬运重物,乃至做纤夫和在海里捕鱼等等。城邦的社会结构分为贵族、祭司、平民和奴隶四个群体。贵族和祭司是统治阶级,平民和奴隶是被统治阶级。统治方式是“

15、家天下” ,政权性质是政教合一。城邦的统治特点为大邦统治。形式上,呈现分立性、区域性和暂时性;政治上,有独立性;文化上,为同一性。这些与历史上的古代希腊城邦文明相似。玛雅城邦的建筑,一定程度上是玛雅奴隶制文明的直接写照。1972 年在一个被称为“铭记的神庙”的金字塔内部深处,发现一座布满浮雕人像的宽大墓室。石棺上盖着重达 40 吨的石刻板,板上刻着栩栩如生的玛雅人像和多种想象丰富的图案。根据板上所刻的象形文字判断,为 7 世纪的作品。死者遗体的头部覆盖着玉制的面具,并有玉制装饰品等随葬器物,这个墓葬充分说明当时玛雅地区的社会分化。这个墓室的发现,也打破了过去一贯认为古代美洲的“金字塔” ,只是

16、神庙一类建筑物的台座而非陵墓的说法。教学建议:提供若干幅玛雅城邦的遗址图片和玛雅城邦社会组织情况的文字描述,引导学生体会独特的玛雅建筑风格及其政治的、宗教的内涵;并试着动手总结出一幅玛雅城邦社会组织形式简图,明晰玛雅奴隶制城邦国家统治的真实面貌。第三目:玛雅人的社会生活多少年来,人们一直在思考、在探索:玛雅人到底是如何生活的?他们既不会炼铁,也不懂得使用车辆和大牲畜,却有着自己宏伟的城池和金字塔,有着自己的精确的历法和奇妙的文字,这不可思议的一切究竟是怎么发生、发展的?玛雅文化为什么能达到如此灿烂辉煌的程度?其实玛雅文明经济生活的基石在于农业。玛雅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即使当地的自然环境并不有利于农业生产。玛雅文明的成就之一,就是从野生植物中培植出六十多种农作物和蔬菜新品种。在粮食作物中,有玉米、马铃薯、木薯以及各种豆类;由于玉米最适宜中美洲的光照和贫瘠的地力,加上它的高淀粉高糖的生物特性而发展了以玉米为主的农业。同时培植了番茄、南瓜以及辣椒和西葫芦等农作物。他们还栽种花生、橡胶、烟草和可可以及棉花、龙舌兰和制作兰靛的经济作物。此外,玛雅人饲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