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学创建文明单位汇报材料.docx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0516244 上传时间:2018-08-0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2.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中学创建文明单位汇报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一中学创建文明单位汇报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一中学创建文明单位汇报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一中学创建文明单位汇报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一中学创建文明单位汇报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中学创建文明单位汇报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中学创建文明单位汇报材料.docx(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中学创建文明单位汇报材料第一中学创建文明单位汇报材料近年来,景谷一中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突出德育首要位置,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培养“四有”新人,努力创建各级各类文明学校、文明单位,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端正办学指导思想,努力提高办学效益,不断推进学校快速健康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学校基本情况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第一中学,创建于 1931 年 4 月,原址在威远镇大寨,创办时名为“景

2、谷县立初级中学”。1949 年 6 月 12 日,县人民政府接管学校后,改组了县立中学,更名为“景谷中学”。1951 年 7 月,碧光中学并入景谷中学,更名为“云南省景谷中学”。1958 年 3 月学校从大寨迁往现址。1959 年 9 月开始招收高中班,成为完全中学,定名为“云南省景谷县第一中学”。1985 年学校更名为“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第一中学”。学校占地面积 12.62万平方米,绿化面积 17745.3 平方米,有校舍建筑面积24962.73 平方米,图书室、阅览室、理化生实验设备按完中一类标准配齐,微机教室、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语音室配套齐全、设备先进。目前办学规摸 71 个教学班,

3、在校学生达 3680 人,教职工达 284 人,其中:高级教师 84人,中级教师 88 人,初级教师 87 人,高中职教师占专任教师的 66.4%,具有本科学历 215 人,专科 53 人,中专 11人,有 2 名国家级骨干教师,3 名省级骨干教师,一名省级学科带头人。二、学校教育教学发展情况多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师资队伍不断加强,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已成为一所教学设备比较完善,颇具规模实力的云南省一级三等完中,XX 年 1 月被评为云南省一级三等完全中学。学校有“严谨、求实、团结、奋进”的校风、“敬业爱生、为人师表

4、”的教风、“文明勤学,全面发展”的学风。多年来为高一级学校和社会输送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和建设者,为景谷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赞誉和肯定。XX 年高考上线 749 人,上线率达 96.65%。中考600 分以上 47 人,占全县 43.93%;XX 年高考上线 756 人,上线率达 96.68%,其中本科上线 423 人,占上线人数的56.01%,居 XX 市第一。中考 600 分以上全县 226 人中我校占 69 人,数学、物理、思品三个学科获全县单科最高分。初一、初二各学科在全县统测中均为全县第一名。XXXX年,连续获市高考二等奖,中考在全县的综合名次都名列前茅。

5、1993 年被认定为云南省二级二等完全中学;XX 年 1月被认定为云南省二级一等完全中学,XX 年 1 月被评为云南省一级三等完全中学。1998 年被评为“县级文明学校”、“县级文明单位”;1999 年被评为“地级文明学校”;XX年被评为“省级文明学校”;XX 年获“云南省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实验学校”;XX 年获地级“文明单位”、地级“绿色学校”、“毒品预防示范学校”;XX 年获省级“绿色学校”和“云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示范点”学校;XX 年获“省级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三、创建文明单位工作情况(一)健全机构,加强领导,积极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我校根据云南省文明单位创建的有关要求,结合校情,积极组

6、织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学校调整充实了“景谷一中创建文明单位领导小组”,书记任组长,校长室、办公室、政教处、教务处、教科处、总务处、工会、团委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并作出了明确分工,制定了各自的工作职责,从新修订完善了创建实施方案,召开教职工大会、学生大会对全体师生进行广泛的宣传动员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明确了创建的目的意义(二)突出德育首要位置,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问题的决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学德育大纲、云南省中小学德育分年级实施意见和“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

7、辱观的精神。学校始终把德育工作置于首位,形成了以党支部为核心,校长全面负责,以政教处、团委、年级、班级为组织系统的德育工作体系,通过制定和完善一系列规章制度、方案、措施,建立健全各项德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制度,制定工作计划,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和精神文明建设教育活动,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1、积极开展德育系列化工作制度。一是坚持星期一升旗仪式制度,进行国旗下教育活动;二是坚持卫生检查评比制度,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形成良好的行为品质;三是结合节庆日、纪念日坚持主题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纪律教育,法治教育,安全教育,环保教育,毒品预防教育,艾滋病防

8、治教育;四是坚持举行十四岁青春仪式,十八岁成人仪式;五是坚持组织学生到烈士塔扫墓,上街义务保洁,志愿者服务;六是坚持开展课外文体活动、歌咏比赛、演讲比赛、文艺晚会等,不断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七是坚持每年对新生进行军训,开展国防教育,磨练学生的意志力,形成守纪的良好习惯;八是坚持业余党校、团校培训制度,对学生进行党团基本理论知识学习教育,通过业余党校培训推荐,党组织考察吸收优秀学生加入党组织;九是坚持家长学校培训制度,每年对起始年级学生家长进行教育培训,帮助其了解孩子的身心特点,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十是坚持形势报告制度,请有关部门领导定期到学校作形势报告。2、积极

9、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根据景谷一中教职工文明行为规定、景谷一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意见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建立师德档案,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注重抓好德育队伍的建设,学校召开德育工作研讨会,组织班主任和青年教师参加会议,交流经验共同提高,组织德育论文的撰写、评比,提高德育科研水平。学校党支部认真总结实施“云岭先锋工程和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的成果,按照“五好五带头”和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基本要求,进一步加强了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了全体党员的素质,增强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调动了做好本职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努力使每个党员成为党性强

10、、师德好、业务精的先锋,巩固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同时认真组织全体教职工开展“树新风、强作风、兴 XX”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切实转变学校各部门和教职工的工作作风,增强纪律性,使学校管理更加规范,效率进一步提高,推进学校更好更快的发展。学校全面开展“四五”、“五五”普法工作,认真贯彻学习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法、教师法、通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重视学法与用法相结合,逐步提高全校师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坚持依法治教。3、积极开展文明细胞创建活动。学校始终重视“绿色学校”、“十星级文明户”、“文明班级”、“文明处室”、“文明宿舍”、“文明学生”、“优秀团员

11、”、“优秀教师”、“三好生”、“优秀学生干部”等文明细胞创建活动。近五年来评选表彰省级三好生 31 名,省级优干生 7名;市级三好生 75 名,市级优干生 20 名,县级三好生 179名;县级优干生 55 名,县级优秀团干部 10 名,县级优秀团员 10 名,省级优秀教师 5 人,市级先进教师 6 人,县级先进教师 12 人,省级文明班级 3 个,市级文明班级 2 个。4、积极开展扶贫救济活动。学校多年来,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手拉手”、“送温暖”、“结对帮扶”、“城乡共建”等活动。组织高年级学生对底年级学生进行“一帮一”,党员和积极分子对贫困学生进行“结对帮扶”,对贫困山区学校学生捐钱,捐赠衣

12、物、文具、书籍,对受灾地区捐钱、捐物等活动。XX 年开展“捐营养、献爱心”活动,全校师生向贫困山区学生捐款 1034520 元:XX 年组织对边江中学开展捐衣物、文具、书籍活动,全校师生共捐衣服 3765 件,裤子 2327 条,鞋子 89 双,笔计本、作业本 6328 本,课外读物 2783 本,书包文具 177 个,组织部分班级学生和教职工对印度洋海啸受灾地区 4098.60 元;XX 年全校师生为我县凤山乡“828”受灾群众捐款 10407元,党员为贫困学生捐款 2500 元;XX 年全校教职工为我县农村贫困党员捐款 3056 元,为贫困学生捐款 47600 元;XX年全校师生为我校白血

13、病患者高二学生杨明靖捐款 23618.9元,为我县威远镇公朗小学遇洪水死亡学生刀建春、周彦芳二位家庭捐款 6536.8 元,教职工为贫困学生捐款 1700 元;XX 年全校师生为我校尿毒症患者唐明贤老师捐款 38605.4元,XX 年为碧安乡、勐班乡小学捐赠抗旱保教款 14201 元,为青海玉树地震、云南旱灾灾区捐款 18986.6 元。学校通过一系列教育实践活动,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普遍提高了师生的文明道德素质,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一个学生文明守纪,勤奋学习,教师爱岗敬业,遵纪守法、认真从教的风气正在形成。(三)加强学校内部管理,努力提高办学质量一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制定景谷一中领

14、导干部工作规范,明确要求学校领导班子要加强学习,做认真学习的模范;要团结协作,做团结干事的模范:要认真履职,做扎实工作的模范;要令行禁止,做执行纪律的模范;要勤俭建校,做廉洁自律的模范。使班子成员从思想到作风,都有了较大的转变,班子团结协作,廉洁勤政,作风扎实,开拓进取,在群众中有较高的威信,真正成为学校的龙头;二是积极推进学校管理改革。学校积极实行“双向选择,竞争上岗”的学校内部管理改革,定岗定员定职责,学校的中层领导都通过竞争上岗产生,还面向全省招聘教师。通过内改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了教职工的竞争意识,危机意识,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激活了学校的办学活力。实行“评聘分

15、开,高评低聘”,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现象,激发了教师工作的热情。学校还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的号召,积极推行教育综合改革,面向社会公开选拔校长,教职工全员聘任,工资按绩效分配,进一步理顺了管理体制,激活了办学机制,建立了分配激励机制,全体教职工勤奋工作,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开拓进取,与时俱进,工作作风有了明显改进,大局意识,集体意识,服务意识明显增强,精神面貌有了崭新变化。同时,强化常规管理,通过加强对各部门、年级、班级的检查、督促、指导和考核评价,有效地促进了良好校风、班风的建立,进而加快了学校改革发展的新步伐;三是努力提高办学质量。学校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

16、,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和云南省中小学教学常规,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了景谷一中教师教学教研常规、景谷一中学生学习常规、景谷一中教学工作成果奖惩规定一系列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狠抓教学管理和质量的提高,逐步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加强对教学的检查、督促和考核,加强教学科研工作,加强对教师的管理和培训提高,千方百计为教师提供各种学习培训机会,派教师出去,请专家进来,不断提高教师素质。比如,我校与上海张堰中学建立了结对互助学校关系后,两校进行了一系列的交流活动,通过双方的交流合作,增,我校向张堰中学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与理念,寻求最佳的教育方式;同时,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受到发达地区同学们的学习方法、自我成长等先进的观念和思想的影响。使两校达到利益与优势的互补,双方学校能共同发展;加强对毕业班工作领导和组织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对毕业班的任务和目标提出明确的要求,定期召开会议、分析、检查、督促、指导,认真抓好高考、中考的备考工作,通过不懈努力,高考、中考再次刷新成绩,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上升。(四)加快校园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