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美术教育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050555 上传时间:2017-10-12 格式:PPTX 页数:33 大小:2.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儿童美术教育(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授课:郝晴第一章:绪论绪论学前儿童美术 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学前儿童美术 教育的基本概念学前儿童美 术教育的价 值 定位一、美 术二、美 术 教育三、学前儿童美 术 教育一、学前美 术 教 师二、学前儿童三、学前儿童美 术 教学内容四、学前儿童美 术 教学媒体的使用一、 为 学前儿童提供自我表达与交流的工具二、 发 展学前儿童的 创 造力和想象力三、培养学前儿童的 艺术审 美能力四、促 进 学前儿童智力 发 展与全面和 谐 的成 长五、作 为 一种有效的文化活 动第一节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基本概念一、美术美术是一门艺术,也称为造型艺术、视觉艺术或空间艺术,是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

2、段,通过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线条、形体、色彩等)说塑造的静态的、在一定范围内展现的视觉形象来完成作品,表达作者对客观世界具体事务的情感和美化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二、美术教育人类教育的内容,最初是一些初级水平的综合性知识,经过不断地分化和发展,形成了自成体系的独立学科,并由此诞生了相对完整的学科教育。美术教育也脱胎于此种分化与发展。在现代社会中,美术文化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普及,这一切均得益于美术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巨大进步以及由此产生的巨大效应。现代美术教育不仅教学内容以及门类多样化,而且分门别类地对美术文化的局部领域作更为细致深化的研究和发展。美术教育被视为一种文化哲学的应用学科,其目的在于

3、纠正科学理性主义给社会及人们带来的负面效应,以完善人格,表达个性,陶冶情操,提高民众的审美趣味。三、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赋予儿童自发的美术游戏以极大的教育价值,使儿童能在这种具有明显的审美特征的游戏活动中愉悦自己,满足自己,表现自己,使幼儿人格的 “ 种子 ” 通过美术游戏这一自然生长的土壤得以发芽,为形成健全的人格奠定基础。学前儿童的美术教育也可通过美术和教育两方面体现出来。学前儿童的美术也是一种特殊的纯艺术的领域,它的着眼点是美术本身,即由美术本位出发的美术取向的美术教育。总之,可以这样认为:美术取向的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是旨在延续和发展人类的美术文化而实施的教育的最初环节,这种价

4、值取向将美术本身及其功能视为首要的东西。幼儿阶段是实现这种价值的最初阶段,它为这种价值的瓦全实现打下了基础。而教育取向是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则着眼于教育,以美术作为教育的媒介,通过美术教育,追求一般幼儿教育的价值。具体地说,就是通过学前儿童美术教育,顺应儿童的自然发展,保证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培养儿童的道德感、审美情趣、认知能力、意志品质以及创造性。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立足于真、善、美的和谐统一,要求艺术渗透整个教育,使幼儿能按照其本来面目健康成长,最终成为艺术的、完美的人。 第二节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是指展开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基本条件,包括学前美术教师、学前

5、儿童、学前儿童美术教学内容及学前儿童美术教学媒体使用。一、学前美术教师在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学前美术教师。对学前美术教师而言,很重要的是要尊重学前儿童的思维特点、学习特点。启蒙性、趣味性教育是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主要特点,要让幼儿在游戏中愉快而主动地学习。教师的知道重点是帮助幼儿充分想象,打开思路,保证他们形象思维的流畅性、多样性。二、学前儿童在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中学前儿童是主体,我们的一切教育行为都是为了儿童所产生的。人们从原始艺术和现代土著艺术、民间艺术中寻求灵感,艺术家的目光投向了人类的过去 对原生态艺术的推崇,而儿童美术与原始艺术正有着某种契合。艺术家转而关注甚至

6、模仿与原始艺术存在着同质性的儿童艺术,对儿童艺术作品推崇备至。儿童作为生命发生体,天生就携带着一种先天性的 “ 自然结构 ” 和图式,这是儿童与生俱来的一些审美心理的原感。三、学前儿童美术教学内容学前儿童美术教学内容是实现学前儿童教育目标的媒介,是美术教育木匾能否达成的关键,也是整个美术教育发挥其价值的关键。(一)学前儿童绘画教学的内容1.绘画工具盒材料的认识和使用2.学前儿童绘画的内容类型第一类,临摹画。第二类,写生画。第三类,命题画。第四类,意愿画。(二)学前儿童手工制作教学的内容1.学前儿童手工活动的工具和材料的使用2.学前儿童手工制作活动的内容和种类第一种,泥工。第二种,纸工。第三种,

7、综合材料。(三)学前儿童欣赏教学的内容1.学前儿童美术欣赏对象的类型第一类,绘画作品。第二类,雕塑作品。第三类,实用工艺品。第四类,建筑艺术。第五类,自然景物。2.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活动中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一是美术欣赏方面的简单知识二是用自己的语言对欣赏对象作出适当的描述三是用各种 “ 语言 ” 表达自己对欣赏对象的感受和认识四是运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四、学前儿童美术教学媒体的使用(一)运用多媒体教学功能在美术教学中,用语言来描述形象和形式往往是苍白无力的,必须用具有形象性的实物、模型、图像和具体演示来解释。(二)合理使用社会美术教育资源社会美术教育是幼儿园美术教育内容的延伸和补充

8、,除幼儿园、家庭以外的社会机构和场所所提供的早期儿童美术教育形式,如由国家和社会团体举办的各种美术训练班、儿童美术技能大赛等,以及美术馆、博物馆、电视、电影、期刊、画报等都能作为美术教育的特殊媒体起到积极的作用第三节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价值定位学前儿童美术教育额价值定位对教育任务的明确、教育制度的建立、教育全过程的组织都起着指导作用。一、为学前儿童提供自我表达与交流的工具对于儿童,特别是学前儿童,美术是其探索美术媒介,并使自我得以肯定的一种途径。二、发展学前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三、培养学前儿童的艺术审美能力美术是通过绘画、雕塑、工艺、建筑等作用于视觉的艺术。它作为审美对象在于审美意识、审美经验

9、的视觉形态化,各种视觉造型的形式因素,如点、线、面、形体、结构、空间、色彩、构图、肌理、材质等,按照一定的构思组合成视觉形象的艺术整体。四、促进学前儿童智力发展与全面和谐的成长五、作为一种有效的文化活动 美术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作品不仅是个人的创造物,而且也是产生美术文化的文化制度(社会、政治、道德、经济等)和文化观念(由信仰、认识论、审美观、伦理观等组成的价值观体系)影响的产物。对于民族文化传统的传播和发展,对外来文化的兼容和吸收,从根本上优化全社会的文化艺术环境,形成现代审美文化观念,这是美术教育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内容学期啊儿童美术教育也应为此提供必要的准备。第二章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

10、发展历史知识框架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发展历史中国学前儿童美 术 教育的 发 展 历 史外国学前儿童美 术 教育的 发 展 历 史一、中国古代儿童美 术 教育二、中国近代学前儿童美 术 教育三、中国当代学前儿童美 术 教育一、西方早期儿童美 术 教育二、文 艺 复 兴时 期西方儿童美术 教育三、当代外国儿童美 术 教育第一节 中国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发展历史一、中国古代儿童美术教育在审美教育方面,由于他们把原始歌舞视为宗教祭祀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美育也成为一项不可或缺的教育内容。然而,在可另一方面,中国古代美术教育分为以精神性为主旨的美术教育和以实用性为主旨的美术教育,前者被称为 “艺 ” 的

11、美术教育,后者则被称为重 “ 技 ” 的美术教育。重 “ 艺 ” 的美术教育浮泛于上层社会和文化人中,主要作为一种提升道德、陶冶性情的精神文化活动而存在,基本的学习内容是绘画和书法,主要教学方式是师徒授受式。重 “ 技 ” 的美术教育主要沉落于社会中属于 “ 匠 ” 的一类人身上,此类教育以实用性为特征,包括画、塑、铸、剪、刻、雕、磨、贴等,技艺特色浓郁。二、中国近代学前儿童美术教育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科学与实业的发展以及反帝反封建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的传入,传统的封建教育远不能适应当时社会的要求,因此提出了教育改革,组长改革旧教育制度,倡西学,设学校,与此同时,也提

12、出了实施幼儿教育的思想。三、中国当代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第二节 外国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发展历史一、西方早期儿童美术教育二、文艺复兴时期西方儿童美术教育三、当代外国儿童美术教育(一)美国当代儿童美术教育(二)日本现代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发展概述第三章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相关理论简介知识框架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相关理论简介中国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相关理论西方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相关理论一、以陈鹤琴为代表的我果早期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思想二、以屠美如为代表的我国 20世纪后期的儿童美术教育一、阿恩海姆的视知觉和视觉思维的理论二、里德的艺术与教育完全交融的理论三、艾修勒和哈特微克的美术是儿童人格表现的理论四、古德伊纳夫和哈里斯

13、的美术是儿童智力发展水平指标的理论五、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第一节 中国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相关理论一、以陈鹤琴为代表的我国早期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思想陈鹤琴是我国儿童心理学的开拓者,也是我国儿童审美心理发展研究的开拓者。他的主要观点如下:(一)把儿童绘画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第一,涂鸦期( 1岁 2 岁)第二,象征期( 2岁 3 岁)第三,定型期( 3岁 7 岁)第四,写实期( 7岁以后)(二)对陈一鸣的绘画发展过程作出了概括性总结第一,儿童画是一种帮助我们勒戒儿童心理发展的良好资料。第二,儿童的图画发展体现了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第三,儿童先会画线,后会画圆,然后才会画点。第四,儿童绘画技能的增进落后于他

14、的感知认识。第五,儿童图画反映了他印象最深刻的客观现实。第六,儿童绘画技能与他的生活经验和教育实践是分不开的。第七,对完形心理学以唯心的观点来解释知觉的固定性的意见。(三)陈鹤琴的 “ 刺激 反应 ” 说陈鹤琴认为, “ 小孩喜欢画图,并不是内心有一种天赋冲动,而是受了外界事物的刺激,在他脑子里留下一个深刻印象,于是他借画图表达出来。 ”二、以屠美如为代表的我国 20世纪后期的儿童美术教育思想(一)儿童绘画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二)不同时期的儿童绘画有着不同的特征表现绘画发展的趋势与文化背景的差异关系不明显,与年龄发展有密切关系,不同年龄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表现为:第一,前轴阶段( 4岁)第

15、二,单轴阶段(大约 6岁)第三,双轴阶段(大约 8岁)第四,双轴联合阶段( 10岁)第二节 西方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相关理论一、阿恩海姆的视知觉和视觉思维的理论第一,阿恩海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索美术是如何与视知觉和视觉思维联系在一起的。第二,阿恩海姆以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为依据,认为感知力是从整体到局部,通过一个知觉分化的过程发展而来的。第三,阿恩海姆认为,在儿童绘画时,他所面对的是把观察到的实物转化为二位平面的艰巨任务,在画纸上创作出他所见得物体具等同结构的形象。第四,格式塔心理学家发现,有些完形给人的干吼是愉悦的,这就是那些在特定条件下视觉刺激物被组织得最好、最规则(对称、统一、和谐)和具有最大

16、限度的简单明了性的完形。二、里德的艺术与教育完全交融的理论第一,艺术应为教育的基础第二,里德运用了荣格的心理类型概念和集体无意识盖里啊来说明儿童美术第三,里德把游戏视为艺术的一种形式第四,儿童益智在设法摆脱现实,而要创造一些相当固定且属于个人的东西 逃避现实第五,各种类型的儿童,甚至有写实表现技能的天才儿童,不是用他们的画来变现知觉形象,也不是用它来表现被锁锢的感情,而是用它作为一个 “ 探子 ” ,自发地伸向外在的世界,起初是试探的,但能成为个人适应社会的主要因子。第六,里德认定教育不仅是一种完成个人化的历程,而且是一种统整的历程。三、艾修勒和哈特微克的美术是儿童人格表现的理论她们认定,儿童绘画,即使是学前儿童的绘画也不是偶发的行为,儿童的人格特征对儿童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