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军民融合发展道路

上传人:se****rt 文档编号:50470362 上传时间:2018-08-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方位军民融合发展道路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全方位军民融合发展道路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全方位军民融合发展道路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全方位军民融合发展道路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全方位军民融合发展道路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方位军民融合发展道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方位军民融合发展道路(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方位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全方位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摘摘 要要: :如今,如何高效率地战备成了各国军队之间竞相研讨的问题。身处于和平年代,过多地发展军工企业易耗散国家的精力,然而,一旦战争爆发,没有足够的军工后勤保障容易导致战争的失败。在信息时代及与其相适应的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军民分割、自成体系的建设思路越来越不适应现代战争的新特点,作战周期短、战争突发性强和战时消耗量大,客观上要求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走向融合。关键词关键词: :军备力量;军民融合 古今中外,富国无不是各国一致追求的目标。但是,要想富国,必须强军。富国是目的,强军是手段,二者相依而存、结伴而行。秦国商鞅提出:“兵不强,不可以摧敌;国

2、不富,不可以养兵。 ”中国历史上的“五大盛世”以及世界历史上强国的兴起,无一不是通过富国强军来实现的。在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关系上,尽管各国根据本国的安全环境和国情采取不同的政策和做法,但是,建立既有利于经济发展,又有利于国防现代化的军民融合建设体系,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一致的政策取向。1.1.世界各国军民融合情况说明世界各国军民融合情况说明1.1 美国:军民融合典型美国是积极推进军民一体化建设的典型国家。冷战结束后,其重组美国国防工业 ,就是力图实现军民科技工业一体化的总计划。它通过建立跨部门的军政联合协同机构,构建军民结合型企业,制定军民一体化的政策法规,实施各种军民一体化建设的专项计划,

3、逐步形成了“军民融合”的国防建设体系,从而提高了整个国家科技工业基础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增强了整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1.2 俄罗斯:“军民分离”到“军民融合”俄罗斯曾今承继了前苏联“军民分离”的国防经济管理体制,军用与民用划分过于详细,导致军事力量发展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限制。但普京上台后对军事工业实行全面改革,强调在首先满足国防需求的前提下,大力推进军民结合和发展军民两用技术,建立军民融合的工业体系,尽管目前俄罗斯尚未摆脱长期军民分离的格局,但军民融合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1.3 日本:寓军于民日本作为战败国,因受国际公约的约束,长期以来走的是一条“寓军于民”的道路,不设立专门的国有军工

4、企业,主要依靠民间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发展武器装备,这实际上就是军民融合的发展模式。如今,由于信息化战争的来临和发展,日本寓军于民、军民融合的发展模式又得到了进一步加强。1.4 其他国家:军民融合印度被认为是实施“国防优先”模式的代表,其实,从上个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来,印度已经不再强调军民分离,而是确立了“国防建设与国民经济并重、优先考虑国防需求”的方针,开始建立和健全军民结合型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国防工业体系,目前印度已经形成了包括 50 个科研机构、48 个国营军工企业和 200 多个私营企业在内的国防工业体系。以色列的“以军带民”模式,很大程度上也是军民融合建设模式。政府重视军民结合

5、,鼓励国有军品公司和私营军品公司平等参与国防装备的项目竞争,建立军用技术转民用的机制,用军用技术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2.2.我国全方位军民融合建设道路我国全方位军民融合建设道路借鉴古今中外的经验,我们也提出富国强军战略。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要始终不渝地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实现富国与强军的统一。 ”那么,如何实现这一战略?从现在的情况看,最好的选择就是走全方位军民融合建设道路。2.1 借鉴历史经验总结美国军事建设经验,不难看出,美国人向来有军转民的传统,因此其军事高科技能够较为快速的向民用转移。这样的例子几乎不胜枚举,如全球所使用的因特网,起

6、初只是美国国防部在 1960 年为进行相关国防研究所建立的一个试验网,20 多年后便逐渐走向商业化。诸如此类的还有塑料、喷气发动机、雷达及核电站等,都是从军事应用起家后转到民用的。但到了伊拉克战争后,美国技术转移的方向似乎发生了 180 度的大转弯,很多军用技术看起来原先是来自民用部门开发的成果。在尖端领域,美国军事工业已经完成了军民一体化的转轨,美国很多著名的大学和研究机构都承担了美国军方大量的武器研发任务。2.2 我国军民融合建设道路构想现在,我国正处于社会高速发展的时代。在这个阶段,社会资源的可塑与可调控的空间很大。很多新兴产业不断兴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趋于完善,易于国防军工业的嵌入及发

7、展。因而,军队必须抓住这个机遇期,从以下几点对军工产业进行改革。2.2.1 大力发展军民两用技术和鼓励军民用技术互转,建立军民一体化的国家科技工业基础冷战结束后,各主要国家都经历了一个军费减少时期。在这种情况下,继续分别维持相互独立的国防和民用科技工业基础,将在很大程度上导致资源重复浪费和工作效率低下。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许多对军事至关重要的高技术已主要由民用市场所推动。因此,主要军工大国都在加强军民结合,大力发展军民两用技术,积极开展军用与民用领域技术的双向转移,以加快科技进步在军事领域的应用,降低获得前沿技术的成本,缩短武器装备的研制周期,促进军用和民用工业基础的一体化的实现

8、。美国首先提出把“国防科技工业基础”同比它更大的“民用科技工业基础”结合起来,以组成一个统一的“国家科技工业基础” ,实现“军民一体化”的目标。在美国, “更好的选择就是朝着军民一体化的目标迈进,使得多数企业通过竞争为国防服务,少数企业依赖国防合同。 ”为实现这个目标,美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美国国防部有专门的国防技术转移办公室,以负责拟定技术转移和两用技术政策,并全面指导和监督两用技术计划的实施。美国政府公布的国家安全科学技术战略 ,明确提出了美国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既满足军事需求又满足商业需求的先进的国家技术与工业基础,力求在有限国防预算的情况下继续保持军事技术优势。美国还出台了一系列的计

9、划来推动两用技术政策的实施。俄罗斯重视前苏联时期军民技术发展分离带来的教训,也非常重视优先发展军民两用技术,在所制定的国家高技术发展的重点领域中,包括了航空航天、核动力等多项与国防密切相关的领域。 俄罗斯联邦国防工业军转民法鼓励企业生产民品、开发军民两用技术,关于压缩动员能力和动员储备的总统令,将国防工业企业转产放在了更广阔的范围内展开,以推动军转民工作。 俄联邦国防工业转产专项计划确立了军转民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实施方案,涉及民航、动力、医疗、电子、通信和信息、原子能、建筑、化工与轻工等领域的民品发展。这充分说明在俄罗斯国防科技工业发展中开始向美国及西方发达国家看齐,关注两用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10、以促进建立军民一体化的工业体系。2.2.2 扶持中小企业进行军工科研生产,扩大国防科技工业基础近些年,许多国家也非常重视对从事军品科研生产的中小企业发展的支持,以不断扩大国防科技工业基础,深化寓军于民战略。美国国防部在每个财年都努力使小型企业占国防部国内合同总额的比例保持在一定水平之上。法国国防部建立了与中小企业的联系机制,及时向它们通报军品发展计划,提供参与计划的机会;并为中小企业保留一定比例的研究计划。德国始终采取对中小型军工企业保护的政策,通过中小型企业的竞争来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国防部制定的联邦国防订货任务分配原则明确规定了总承包商必须用竞争手段向分包商分配订货任务,而且必须让中小

11、企业参与竞争;申请担任总承包商的企业必须明确该项任务中那些部分转包给中小企业,并说明转包给中小企业的任务占总任务的百分比,而且国防部在选择总承包商时将此作为一项重要条件。日本也高度重视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如根据中小企业开拓新领域协调法对这些企业在补助费和税制上实行优惠政策,还对军品产值在企业销售额中占比重较大、拥有自行研制的独特技术或诀窍的中小企业尽量做到分散订货,让中小企业有更多机会获得军品订货,以使众多中小企业形成一种合理有序的竞争局面。2.2.3 加大投入,发展关键技术和增强核心军工能力许多国家认为,不管如何调整,国防科技工业中总有一部分永远是独特的、纯军用的,对军品科研生产乃至国家安全都

12、是必不可少的,必须加以重点保护。因而,各国在对国防工业进行结构调整,压缩规模时,普遍保留甚至加强军工企业的核心能力,采取的政策主要有:保护重点军工企业和主要军品生产线,鼓励军工企业发展核心业务,或让军工企业自定核心能力领域,政府对其重点保护。一些西方军工大国还根据新的形势,重新制定了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战略,以突出利用科技进步来强化国防科技工业基础,通过增加投入来保持和提升军事技术优势。这些国家在科研投入方面,无论是绝对数还是在国防费中的比例,都有所增加,而且大大加强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在研究与开发费用来源上,发达国家是以企业投入为主,发展中国家以政府投入为主,技术创新投资主体有很大差异。但近

13、年来发达国家政府的研发投入也愈来愈大,说明对国防科研的高度重视。美国政府每年以巨额资金支持国防科技发展,国防科研费在政府科研费中比例相当大,一般均在 50%以上。 “美国将其国民生产总值用于国防的份额较其大多数主要国际竞争对手都高。国防费用对研究与开发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全国研究与开发经费约有 46%是联邦政府的,而联邦政府研究与开发经费约三分之二用于国防科研。在美国,国防科研经费在各类指令性科研开支中占最主要的地位(达 1/32/3) ,它远超过占第二位的卫生经费。科研和采购经费在军费中占了近一半。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在国防预算减少的情况下,仍然注重加大国防科研经费的投入,并适度增加高技术常

14、规武器装备研制的费用。全方位军民融合建设是在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对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重大发展。它不仅拓展了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外延,把仅限于涉及国防工业和民用工业这一狭窄、单一工业领域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拓展到包括经济、科技、教育、服务、动员等各个领域的军民融合,为彻底冲破军民分离的传统格局,在更广泛的领域实现军民双向互动和共同发展,实现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它还深化了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内涵,为实现军民全方位融合建设找到了现实的途径和办法。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最高境界就是进行一体化建设,而全方位军民融合,就是强调在各个相关领域的建设上实行军民一体化。在这一方面,它比军民结合、寓军于民要深刻得多。总之,从 80 年代强调军民结合,90 年代末以来强调寓军于民,再到现在强调全方位军民融合,反映了人们对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关系认识的不断深化,体现了历史发展与逻辑演化的统一。全方位军民融合建设不仅是解决“军” 、“民”关系理论发展的丰富和深化,同时也是解决“军” 、 “民”关系实践发展的现实途径和办法。因此,积极推进全方位军民融合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国防军事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