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申论培训新教案(1)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50461645 上传时间:2018-08-08 格式:PPT 页数:172 大小:4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申论培训新教案(1)_第1页
第1页 / 共172页
2012申论培训新教案(1)_第2页
第2页 / 共172页
2012申论培训新教案(1)_第3页
第3页 / 共172页
2012申论培训新教案(1)_第4页
第4页 / 共172页
2012申论培训新教案(1)_第5页
第5页 / 共1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申论培训新教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申论培训新教案(1)(17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西 藏 公 务 员 备 考 申 论 讲 座西藏民族学院管理学院 王 跃第一讲 什么是 “申论”一、“申论”:就是说明、论证、论述之意。就是 通 过应试者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 查应试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能力、 综合分析能力、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文字表达的 能力。二、申论的资料通常涉及某一个或某几个特定的社 会问题和社会现象(新农村建设问题、职业教育、学 前教育、反腐败、粮食安全、低碳生活、医疗制度改 革、资源节约、社会管理、走基层等等),要求你作 为一名公务员在归纳资料主要内容或中心思想的基础 上,通过分析,提出你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见解。 要求应试者能够准确理解

2、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内容,全面 分析问题所涉及的各个方面(系统地看待问题)并能在 把握材料主旨和精神的基础上,形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 思路或解决方案,准确流畅地用文字形式表达出来。三、申论是自隋朝以来(605年至1905年,共1300 年)科举(开科取士,为国家选拔官吏的重要方式。考 试的核心内容,就是以“四书五经”-论语、孟 子、中庸、大学;诗经、尚书、 礼记、易经、春秋)的思想精髓为基础, 对如何治理国家,管理民众所进行的书面论述,所讲的 都是些忠君、爱国、治民、理政的道理,古时候又称为 “策论”。 今天的“申论”可以看做古代科举考试“策论”的延 续, 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作文章(八股体式)。

3、有一句话 叫做“铁肩担道义,妙手做文章”,讲的就是既有坚 实 的肩膀担当起治理国家,管理民众的重任;又有写作 精彩文章的能力。过去科举考试的及第者都是些饱读 诗书,满腹经纶,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人物。申论就是根据所给予的材料,分析、理解、认识 和解决、处理当下我国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涉及我国政 治、经济、文化、卫生、科技、社会保障、生存环境 、 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和多民族国家统一或 者一些突发性的公共事件等问题,并就如何加以解决 这些问题所提出的对策,就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建议 。 “申论”考试具有很强的时政性、针对性、综合性和 概括性。要求应试者具有扎实的文字功底,严密的逻 辑思维能力和深

4、入分析问题的能力、准确表达思想的 能力、正确掌握文章格式、正确运用标点符号、书写 流利快捷等方面的能力。针对当前国家和各地方社会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亟待解决的国计民生问题;需要通过分析、论 述,运用文字进行表述,以得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解 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第二讲 为什么要考 “申论”一、公务员必须具备处理日常工作的能力。除了 口头安排布置工作,分配交代任务之外,还必须用书 面的形式撰写公文:诸如讲话稿、演讲稿、报告、意 见、请示、短评、评述、工作建议,调查研究材料, 情况分析等等。因此,写作的基本技能、知识面、理 论水平就反映在其中。二、“申论”考试的目的,就是通过测试应试者的 综合能力的

5、高低,以确定应试者是否具备胜任这项工 作的能力。以此选拔适合机关需要的公职人员,是公 务员的写作考试更加贴近政府机关的工作实际。第三讲 “申论”考试的特点一、内容广泛,形式灵活主要测评的是应试者的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即综合素质,所给定背景的材料内容涉及:政 治、经济、法律、教育、科技、环境保护、社会保 障、社会管理等方面;二、现场型强、内容贴近现实指导思想是更加注重能力和素质,注重针对性,贴近于公务员的实际工作。就是说申论的考试,多 选择现场性强的题目,使考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三、申论考试命题的方向申论考试体现的是中国特色,材料多选取与人们日 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重大热点问题,反映了我国社会

6、主 义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2009年国考中申论关注 的是经济建设中的产业升级和粮食安全问题,是社会 关注的焦点。我们处在西部地区,这一地区的经济发 展,收入分配,生活水平提高,民族团结、社会稳定 、 社会和谐是社会关注的重点。申论考试的命题把握的基本原则是:万变不离其 宗。题型会灵活多变,猜无所猜。因为它没有固定的 模式,要求应试者了解国家重大现实问题,并加以分 析和解决。 重要的是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处理问题的办法你要明白,什么样的问题不能解决呀?对于我们西藏的考生来讲,可能有很高的要求,只要你的思路清楚,能够把问题的核心概括出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只要可行 、有针对性、比较合理,格式正确,观点

7、正确,文字表达流畅、简洁,字迹清晰、工整、无错别字,标点符号正确。就达到了最基本的要求。第四讲 “申论”试卷的基本结 构考试前,我们应该明确申论考试的试卷涉及几部分 内容,做到心中有数,这叫胸有成竹。申论试卷的结 构大致分为三大部分:第一是给出注意事项,提出重要的指导性建议;第二是给考生一些资料,叫“给定资料”;第三是提出“申论要求”,要求考生在了解给定资料的基础上完成若干题目。1、从注意事项看 1)申论考试是对考生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 ” 依次

8、作答。同学们要注意!2、从给定的资料看这个问题指的是所给资料的字数的多少,这几年有了大幅度的增加,国考08、09、10年大多6000多字, 它是根据考试对象(考生情况)和所给时间的不同, 材料的数字会有所变化。 但是这些给定材料都有一个中心思想。如我们西部地区,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问题;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与社会稳 定、民族团结、边疆巩固、国家统一的关系问题。改 进民生、促进社会公平,实现社会和谐,化解社会矛 盾,维护社会稳定。文明执法、公正执法与依法行政 的关系等等。3、申论的要求申论考试的要求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对给定资料进行理解、分析、整理、归纳、概括

9、、综合;二是根据资料反映的主要问题,提出具有可行性的解决方案;三是考生对个人见解的论证。这几部分是考生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必须完成的题 目。比如2010年的国考申论部分,除了传统的概括问 题、解决问题和论述问题外,尤其重视了对学生综合 分析能力的考查,就是要求学生评析观点、发表自己 对某事物的见解等,这是去年申论的最大变化,是要 求的提高,是难度的加大,同学们要重视。第五讲 申论考试应具备的能力申论考试的目的就是为了测评考生是否具备了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论述问题的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在申论开始的整个过程中,主要涉及阅读理解材料 、 综合概括内容、提出解决

10、问题的方案、进行问题论述 和以简洁准确文字进行表达五个环节。一、阅读理解材料的能力这个能力表现为快速阅读(认字、读字、识词的能 力)。就是单位时间内阅读文字的数量。(5000字 ) 二、综合分析能力1、分析理解能力申论考试中的分析是以具体的材料和事实为基础的,要把具体的事务加以抽象,使之成为可供分析讨论的问 题。分析理解能力使人们思维能力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 能力,是申论考试中着重考查的第二个能力。它可以使 人们抓住事务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把握事务 运动的客观规律。在申论考试中同学们要注意,面对申论材料,同学们需要完成分析与理解的主要任务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分析给定材料的量的方面,即材料所

11、反映的内容和问题、方面与层次;二是分析给定材料的质的方面,即给定材料所表达 的观点和意见。在申论考试中要特别注意:1)抓住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管材 料的内容有多少方面,涉及多少层次,只有一点,就 是抓住主要矛盾,有所侧重,有所选择,按照给定资 料所包含的特殊环境、特定条件进行理解、分析、综 合。2)充分考虑材料包含的两极,避免片面性,绝对化。就是注意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注意事务在特定条件的相互转化,避免走极端。 2、综合概括能力什么是分析呢?就是把整体分解成部分进行认识 和思考;什么是综合呢?就是把对事务的各个部分的认识有 机的结合起来,从而形成对事物整体的认识和思维。分析是从对

12、事物的外部观察和思维出发,然后由表 及里,深入到事物内部,探求其本质;综合则是从事物本身出发,通过事物内部联系把 各个部分综合成整体。因此,分析理解是第一位的, 综合概括是第二位的,先有分析,后有综合。申论的 写作,同学们先要对材料进行整理,在整理的基础上 进行归纳。 比如:环境问题,它由有经济发展水平、领导的观念 、 民众的生活习惯、科学技术手段、人们文明程度和环 保意识这些因素综合造成的,那么要解决这个问题, 就必须加快经济发展,转变观念,运用科学技术,改 变人们的生活习惯,进行综合治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综合分析能力,在面对考试时, 首先应该弄清“材料”所反映的什么问题?然后对问题进 行综

13、合分析,分清主要问题和次要问题,分清相关的 问题和不相关联的问题,分清可以解决和不可以解决 的问题。三、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申论考试中,给定的材料都比较长,涉及问复杂,大家要认真阅读,把握住有用的信息,方能掌握 材料的内容。然后再提出问题,同时问题提得一定要 正确和恰当。抓住材料的主要内容方为正确;而提出 的问题是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是全面和系统的方 为恰当。有问题就要加以解决,申论所考的内容多是模行政机关工作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主要考察考生利用 材料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了解公务员独立解决问 题的能力。 四、论述问题的能力申论考试的论述文章不同于常规的议论文,点 、 论据和论证。而是

14、要密切联系实际,所引发的议论 要立足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并根据这一主要问 题展开论述,进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求同学 们具有较强的论证表达能力。在申论考试中,这一部分所占的字数多,分比其他部分高,是重点,要紧紧抓住,对于提高大家 的总分有关键作用。比如数学不好,可以在申论部 分下功夫,弥补不足,提高总分。 申论写作中常出现的主要问题:1)丢掉主旨,偏离主题不能抓住材料所给出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说明文 章的目的性不强;2)立意陈旧,思路单一主要表现在论述时,思路不开阔,立意角度不新 颖,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没有深度,流于一般化。3)标题不准,态度模糊在写作中,突出的问题是标题不贴切、具体、鲜

15、明、精练、生动。4)思路不清,逻辑混乱文章不知道表达的什么,不能围绕论题和中心论 点进行论述;前言不答后语,一个问题没有说清楚, 又拉扯到另外一个问题上,思路不清,逻辑上混乱, 话语生硬,缺乏说理的艺术,重点不突出等等。五、文字表达能力我说过,语言文字是个工具,它能帮助我们表达思想、情感、观点。文字表达能力是公务员必备的 素质,是适应工作的基本能力之一。语言表达的基 本要求是准确、简明、有条理、有层次、有说服力 。同时,还必须注意行文格式、标点符号、字迹工整等。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一要认读能力广泛阅读、积累知识,就能胸有点墨,下笔成章。认读能力的培养,只有靠知识性阅 读来训练。 二要进行理解

16、性阅读的训练。就是分析性地进行阅读,在阅读时认真进行思考,了解文章的篇章结 构、遣词造句、深刻的寓意,所要表达的思想等等 。 它可以促进人的智力的发展和提升。三是多多练笔。俗话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 遍。熟能生巧,温故知新。就是这个道理。开头空两格;另起一行也要空两格。结尾一定是“句号”,停顿一定是“逗号”,引用别人的原话 一定是 “双引号”,并列的一定是“顿号” 行文中间一定要有过渡段,不能一篇文章写下来 只有一段。几个自然段就是有几层意思,这样就会 让人看着层次分明。这是写作的基本功要求,会影 响到申论的得分,不可小视。 标点符号一般要占一格,省略号占两格。、 , 。 : ; ! “” ?以上都是常用的标点符号。第六讲 怎样准备 “申论”的考 试一、熟悉各种问题的写作要求和基本格式记叙、议论、说明、公文(包括实用文)的写 作要求和基本格式。二、认真阅读阅读复习资料及历年申论考试中的材料、阅读今 年的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