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村实用型人才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044596 上传时间:2017-08-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强农村实用型人才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加强农村实用型人才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加强农村实用型人才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加强农村实用型人才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加强农村实用型人才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强农村实用型人才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当前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崔立勇(中共 潍坊市委党校,山东 潍坊 262406)摘要 群众工作的主客体是统一的,主体是主客体,客体是客主体。把握群众工作的主客体统一规律,才能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树立尊重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的观念,才能调动和组织人民群众的力量,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实现和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关键词 群众工作;主客体;规律党的十八大提出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加快农业科技的推广,但目前我国农村人才队伍严重缺乏,且分布不均匀,农业科技贡献率只有 52%,大大低于发达国家 70%-80%的水平。“农业劳动生产率只有

2、二三产业的 28%,农业生产率占全社会劳动率的 36%,农业增长值占 GDP 的比例是 10%,也就是说我们用 36%的劳动力创造了 10%的价值” 1。加快农业科技的推广,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必须加强农村实用型人才队伍建设。一、当前我国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第一,重视程度不够。这种重视程度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培育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2008 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加快提高农民素质和创业能力,以创业带动就业,实现创业富民、创新强农。培育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户的分化,就要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但目前在农村技能教育培训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

3、:一是培训机制不健全。适合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培训资源较为缺乏,师资和硬件条件薄弱,各级政府培训经费有限,多数基层单位对本区域内的农村乡土人才的素质结构缺乏调查分析,没有制定围绕产业发展的乡土人才培养规划,很难把人力、财力、物力资源进行整合利用,只能以点带面,很难整体推动,导致培训计划模糊、资源分配不合理、培训效果不明显。二是组织化程度低、流动性过大与信息统计不完善。由于培养主体不健全、信息渠道不畅导致先进的技术技能大量流失,整体合力发挥较弱,不能发挥“带动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作用,同时,由于对农村高技能实用型人才的整体发展、文化素质结构、就业与收入状况等情况缺乏系统的统计,不能准确地掌握

4、它的实际情况。三是人才培养环境和条件不完善。农户的小规模分散经营制约了“规模型技术”的采用和过高的经营风险与优势的充分发挥,同时,农民参培意识薄弱,部门之间协作不畅,人才的评价、激励和保障机制不健全。为此,必须完善教育培训机制,培养更多农村高技能人才。必须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党中央提出来, 。我国和农业发达国家农业劳动者的素质差异:法国,法国的农业院校都是名牌,农业经营者须获得农业院校的毕业证书、经过资格考试方能经营农业,而且每年都要接受 2 周以上的相关培训;德国,农民须受过 9 年制义务教育、再经过 3 年学徒或职业培训、考试合格才能当农场主,招收学徒工必须符合条件;但我国农业劳动者的文化水

5、平还比较低,文盲也比较多。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进步: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发展现代农业;加大农业智力投资,加强农业培训;1、建立以政府职能部门为领导、农村合作服务组织为主体和其它社会组织为依托的培养主体。第一,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强政府宏观统筹,建立健全培养管理体系,调查统计人才结构数据,建立农村高技能实用型人才信息库,为人才培养规划的制定和使用提供依据,将农村高技能人才培养规划纳入全社会人才资源开发规划中,制定培养目标责任制。第二,通过创办农产品行业协会、实用技术培训中心等服务组织,健全高技能人才的组织化程度和管理体制,通过公司与农业协会签订合作项目,由协会组织对人才会员提供系列化服务或者由

6、公司直接派出科技人员对会员进行技能培训,扩大经营规模和产生规模效应,降低采用新技术的成本,实现自助、自我发展和教育的多重功能,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和接受先进技术的积极性。第三,农业科研单位、高校、农技推广部门根据农业生产经营的需要,通过科技入股、技术转让、技术分红等形式提供有偿服务,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使农业科技真正走进农村千家万户,提高农民的收益,直接培养高素质的技能人才。第四,支持、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建立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利用企业雄厚的资金实力和科研水平在农村建立研发中心,实现产业发展与乡土人才培育良性互动。2、着力培养师资力量,引导农村高技能人才“传帮带”。第一,通过以师带徒、科技赶集等

7、方式进行传帮带,加强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优化队伍结构,让现有的人才队伍把自己的技术、经验等传授给周围群众,建立起由高到低、传帮带式的良性培训链条。第二,充分发挥涉农部门专业人员的作用,通过组建行业专家服务团,根据需要到基层巡回举办实用技术师资培养课程;或者通过选派城市素质高、经验丰富的涉农高职教育师资队伍到农村开展教学和教师培训工作。第三,对在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过程中作出突出贡献和确有技术专长的高技能人才,择优选送到有关高等院校定向培养、深造,作为后备师资。3、整合培训资源,创新农村高技能人才培训体系。第一,加强硬件建设,建立现代多媒体远程教室和职教网站,改善教学手段,建立面向市场、辐射农

8、村、多方参与、以职业学校为依托,农村活动室为辅助的培训网络。第二,充分发掘农业职业院校在人才、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利用其先进的实验设备和实习场所,开展多形式、多渠道的技术服务,全方位服务当地农业发展。第三,明确培训方向,突出培训重点,要从单纯注重生产型农村人才的培养转到培养农村高技能人才的轨道上来,保证各类农村高技能实用型人才的协调发展。第四,培训方法灵活多样,可采取聘请各行业优秀专家授课、农村高技能实用型人才现身说法、实习基地参观等形式,实行“战略重点”转移,把农村基础教育的主战场转移到为农村经济建设和现代化服务上来;有针对性地组织农村人才走出家门与外界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到发达地区、人

9、才培养比较成功的地区或企业参观学习,开阔眼界。4、坚持技能培训与就业知识培训相结合。第一,围绕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科学设置培训内容,既要有就业技能,也要有就业技巧、自我维权和职业道德等就业常识,增强在谋职、供职过程中的竞争力,满足外出务工农民对知识的需求。第二,组织力量编写适用的教学材料。第三,在技能培训内容方面,要根据市场和用工单位的需求,按照国家职业标准和行业、工种和岗位要求,培养处于生产、服务一线的操作型、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有针对性地对外出劳动力进行上岗培训和职业资格证书培训,以掌握专门的知识和技能。5、建立健全政府投入为主、经费来源多元的人才投资体系。农村人才培养成果具有明显的社会公益性

10、,其成本不是单独的个人或组织所能承担的,因此要强化政府行为,拓宽融资渠道,加大农村高技能人才建设资金投入力度,推行“农民培训,政府买单”的培训方式,逐步建立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和个人多元投入机制;通过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农民生产技能培训,举办各种农业技能学校,做到农、科、教三者的有机结合,扬长避短;在产业发展上提供资金支持,对进行特色农业开发、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项目, 争取金融部门的支持, 使农业小额贷款向农村高技能实用型人才倾斜。澳大利亚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那里政府办的培训机构由政府提供资金,非政府办的,主要是通过参与竞标政府的培训项目,来获取政府的资助,在经费资助方面,不是直接划拨,而是通过公开

11、投标的市场运作方式“购买”教育培训进行宏观管理。6、积极开展农村高技能人才职业技能鉴定。坚持重实绩、重贡献、重效益的原则,加强行业监管,将技能标准作为规范农业行业职业培训、引导评价培训质量、培养通用型技能人才的重要手段;加强农业技能鉴定队伍建设,推进农村高技能人才培养“金蓝领计划”工作,扩大农业资格证书覆盖面,提升证书的社会认可程度,促进证书制度与职业培训、就业和劳动管理的衔接。7、着力营造良好的人才培养氛围。加强农村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宣传,利用各种媒体大力宣传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涌现出的优秀农村高技能实用型人才的先进事迹,为其的成长和发挥作用创造更加宽松的舆论和社会环境;建立农村高技能实用型人才评选奖励制度,对有突出贡献的农村高技能实用型人才,经评审认定,给予1 郑新立,中国经济升级版待过四道坎,人民论坛,2013 年第 10 期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