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节水农业建设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0383554 上传时间:2018-08-0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2.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市节水农业建设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我市节水农业建设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我市节水农业建设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我市节水农业建设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我市节水农业建设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市节水农业建设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市节水农业建设调研报告.docx(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市节水农业建设调研报告我市节水农业建设调研报告建园区、创精品,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农业是我国的用水大户,约占总用水量的 70,而农业用水的 90是灌溉用水。资料显示,按正常需要和不超采地下水,我国年缺水总量约为 300 亿400 亿立方米,每年农田受旱面积 700 万XX 万公顷,因缺水少生产粮食350 亿400 亿公斤。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我国尤其是北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解决水短缺问题,节水是重要途径,而节水首先要在农业上做好文章。榆次区位于山西中部,是晋中市政府所在地,也是晋中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区辖 6 个山区丘陵乡镇,4 个平川乡镇,289 个村民委员会,410 个自然村

2、,总人口53.73 万人,农业人口 26.62 万人,农户 8.16 万户。耕地面积 65.61 万亩,农业人口人均耕地 2.46 亩。地域面积1327 平方公里,由东向西依次为基岩山区、黄土丘陵区、冲积平原三个地貌单元,山区、丘陵地貌占全区面积的2/3,靠天吃饭的农田占全区农田的一半还强。气候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区水资源按人均和耕地面积进行折算,人均水资源占有量 290 立方米,亩均占有水资源量为 185 立方米,与全国人均占有量 2770 立方米相比,占 10.5%,与全国亩均占有量 1860 立方米相比,占10.0%,属水资源严重缺乏型县区。一、 全区节水农业建设现状1.工程

3、节水农业发展势头良好近几年来,全区上下高度重视发展节水农业,坚持因地制宜、形式多样、注重实效的原则,把工程节水与旱作节水有效地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发展节水农业的途径,在政策方面不断完善,形式更加多样,技术日趋成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全区的农田水利发展由过去单一的建设型向效益型转变,按照“优化水资源配置、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工作要求,就如何实现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行了资源重组。根据我区地下水资源先天不足、地表水资源利用程度低下而需水量逐年加大的实际情况,在开源与节流并重的同时,在拦住天上水和蓄住地表水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通过三年解困,有效解决了丘陵山区群众饮水困难,水保治理和淤

4、地坝建设改善了流域内生态环境,平川农田已基本实现田、林、路、机、电、井、渠“七配套”,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增长。截止目前,全区有效灌溉面积达到 38.7 万亩;完成节水灌溉面积 15.23 万亩,占全区耕地面积的 23%;完成滴灌工程 15处,滴灌面积 0.99 万亩;实施喷灌工程 133 处,喷灌面积4.73 万亩。全区拥有小型水库 5 座,总库容为 1395 万立方米;机电井 2350 眼,配套机电井 2334 眼,装机容量 29929千瓦;机电灌站 152 处,安装提水设备 2753 套(台),总装机容量 40408 千瓦。灌渠主渠道 2896 公里,建成防渗渠道2781 公里,铺设地

5、下输水管道 1047 公里,修筑渠系建筑物38 座,塘坝 9 处。圆满完成了国家级“九五”计划农业高效用水与产业化示范项目,被水利部列为全国重点节水示范区。丘陵山区根据立地条件发展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成为我省乃至华北旱垣地区发展高效旱作农业的示范工程。省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总投资 1080 万元,可改造东阳镇25000 多亩土地。乌金山黑河滩涂土地开发项目,总面积1210 亩,是我区有史以来投入最多、规模最大、质量最好、标准最高、配套最全的土地开发项目。2.旱作节水农业迈出新步伐旱作节水农业工程是我区为提高旱区综合生产能力,增强旱区农业发展后劲,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而实施的一项重点工程。我区以旱作

6、节水农业建设规划为基础,以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为主线,以集水、蓄水、保水、节水为主要建设内容,实施“建园区、创精品”为主的水资源综合资源利用技术,努力提高工程田科技含量和综合生产能力,有效地降低了旱灾所造成的损失,显示出了旱作节水工程建设的巨大威力,推动了全区旱作节水农业工程的实施。概括起来讲,主要创新了三种节水农业模式:一是丘陵旱垣雨水集蓄灌溉旱作农业模式。什贴镇李坊村地处典型的丘陵旱垣地区,全村 1629 人,耕地 5873亩,全部为旱地。该模式集雨水集蓄灌溉和高标准大棚设施为一体,围绕“节水”、“高效”两个重点,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旱井建设,统一标准,每个旱井蓄水 50 立方米,

7、配备旱井混凝土集雨场 200 平方米,矩形沉淀池 1个,排退水管道 1 条,潜水泵 1 台。二是大棚建设,介于温室和普通拱棚之间,适合于丘陵旱垣地区,抗风能力强,保温性能好,能有效延长生产时间。棚体总长 60 米,每个棚配置工作房一座,潜水泵一台。三是配套设施建设,配套 280 米扬程水泵一台,100 立方米水塔一座,管道 6900米,低压线路 1600 米,循环道路 4000 米,每棚配备潜水泵一台。截止目前,共完成投资 270 万元,完成工程总面积 280 亩,打旱井 230 眼,建设墙体型大棚 50 座,种植延秋大田蔬菜 200 亩,大棚菜收益亩均可达万元以上,大田菜收益亩均可达 300

8、0 元以上。该工程为我区乃至华北旱垣地区发展高效旱作农业走出一条崭新的路子。二是水肥一体化综合节水模式。我区坚持运用工程节水和管理节水相结合的方法,因地制宜地发展喷灌、微灌、管灌等各种适宜的节水灌溉工程,重点抓好节水增效园区建设,积极探索充满活力的节水管理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乌金山镇 XX 年总投资 50 万元,规划建成北胡、南胡、峪头三村 250 亩水肥一体化示范区。该项目是农业部推广的新技术,为全市第一家。采用新技术后,每棚均可节本增效 1000 元。该系统由三个部分组成:首部,包括进水口、文丘里施肥器、筛网式过滤器及 PVC球阀等部件;田间管网,由 PE 管连接首部至

9、田间;滴灌带,采用美国 TORO 出品的补偿式滴灌带,具有较好的抗堵性能。从实际应用效果看:节水,节约灌溉用水90120 方/亩,节水率 3540,减少投资 56 元/亩,每方水生产效益 28 元,比项目实施前每方增收 3 元;节肥,节约肥料 4060 公斤/亩,节肥率 30左右,减少肥料投资 100130 元/亩;节药,棚内温度降低 1820,病虫害发生率降低 7080,节约农药费用 100120 元/亩;省工,省去人工开沟、灌水等田间作业,每亩可节省人工 5 个,减少投资 100 元/亩;增产,棚内微循环改善,达到平衡供肥,作物增产 5%9;提质,及时合理供肥,优化生长环境,使产品优质优价

10、;改土,局部浸润灌溉,使土壤保持团粒结构,不板结,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三是“双水源四位一体”高效设施农业模式。东赵乡石羊坂村地处榆次东北丘陵旱垣山区,全村 142 户,耕地1461 亩,全部为贫瘠的旱地。XX 年,他们投资 100 万元,建成 31 套“双水源四位一体”温室大棚。“双水源”即依靠棚面集雨、旱井储存为主要水源,人畜吃水为补充水源。“四位一体”即棚前养殖、棚内种植、滴灌供水、沼气循环。通过发展“双水源四位一体”高效设施农业模式,石羊坂人种出了百余年来第一荐蔬菜,实现棚均收入万元,纯收入翻番 20 倍以上。尝到甜头的石羊坂人更坚定了发展致富产业的信心,今年在原有 31 套温室的基础上,

11、又上马了 29 套温室。二、节水农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尽管我区在农业节水建设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节水工程投入少,不能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目前,我区对农业节水工程的投入仍处于较低水平。以 XX 年为例,全区集中资金重点扶持节水增效园区项目建设,其中国家投资包括吃水工程 12 处,97 万元、东阳农业综合开发二期工程 240 万元、黑河造地工程 650 万元、集雨灌溉工程 35 万元等。补助标准为每亩 80100 元,补助金额仅占工程投资总额的 1/4。在全区节水灌溉工程总投资中,群众自筹资金、银行贷款及集体、企业投资占到了67%,比例较高,

12、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节水灌溉的发展,与社会对节水的迫切要求不相符。2.节水园区的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农业节水增效园区的建设,是农业节水的一个新尝试,园区的管理是一个新课题。从目前的情况看,各乡镇普遍重视园区的管理工作,水平不断提高,手段不断完善,但还存在不平衡现象,特别是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与当前农村一家一户的生产方式之间的矛盾,还需有一个解决的办法。3.对旱作节水农业的认识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对我区发展旱作节水农业的战略地位和长期性、艰巨性认识不足,灾年抓的紧,丰年抓的松,旱作区抗旱能力不强、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我区虽然从 XX 年以来实施中低产田改造、土地综合开发等农田基本建设,

13、农田基础条件得到了一定改善,但目前仍有 50%以上的农田属中低产田,特别是山区丘陵旱垣地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更弱,基本上处于“雨养农业”的状况。4.对旱作节水新品种、新技术的研究开发与成功经验的推广力度不够首先是对农科教联合研究开发和推广旱作节水新技术的组织力度不够,存在着常规技术多、高新技术少;研究成果多、可转化技术少等问题。其次是对现有的旱作节水农业典型经验及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速度较慢,影响了全区旱作节水农业的整体发展水平。5.各有关部门的协调还需进一步加强农业、水利、农机等涉农部门之间的协调存在一定差距,使得工程节水与农艺节水结合的不够紧密,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节水农业整体效益的发挥。三、进一步

14、加快节水农业建设的建议1.继续加强对节水农业建设的组织领导区直各部门、各乡镇要进一步提高对节水农业建设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高度重视节水农业建设工作。区级都应成立由政府牵头,农业、水利、农机、林业、计划、财政等有关部门组成的领导机构,积极做好组织和协调工作。同时,成立由农业科研、教育、推广部门专家参加的技术指导组,进一步加强技术指导工作。此外,还要多途径、多层次加强对节水农业建设的宣传和发动,提高全社会对节水农业的认识,把支持和参与节水农业建设变成全社会的自觉行动。2.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建立和完善不同类型的节水模式全区经济和自然条件差异较大,应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走常规技术与高新技术并重、工程

15、技术与农艺技术相配套、蓄水保水技术与节水管理技术相结合的路子,丘陵区突出保水、蓄水,平川区主要抓水资源利用效率低的问题,突出保墒和培肥。3.加强各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全面推进节水农业的建设节水农业的建设,涉及工程与生物、农艺与农机、设备配置与管理等多学科和部门,需要相关部门的大力配合及全社会广泛参与和支持。各级农业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争取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对节水农业的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以推动节水农业工作的发展。 4.加强科技创新,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现代节水农业的建设,关键要依靠科技进步。首先要加强节水新技术的引进、研究和开发。农业科研、教学、推广以及生产企业要加强协作,选择一批先

16、进实用的技术课题联合攻关。其次是要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针对目前存在的农业科技成果整体应用水平偏低、科技成果转化速度较慢、许多已成功的科技成果并未形成生产力等问题,要从各方面入手,努力提高节水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素质,为节水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提供智力支持。同时应选择一批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适用技术,因地制宜大面积推广。5.制定和完善发展节水农业的鼓励政策,建立健全法规保障体系首先,要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鼓励政策,为节水农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要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吸引社会各方面的资金向节水农业技术的研究、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投资。其二,要积极探索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合理利用水资源的产权制度和管理体制,逐步建立由政府、企业、技术人员和农民参与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的产业化模式。其三,要建立起监管力度大、操作性强、有利于发展节水农业的地方性法规保障体系,使节水农业建设走上法制化轨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