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储量损失及损失率计算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50378807 上传时间:2018-08-07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4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炭储量损失及损失率计算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煤炭储量损失及损失率计算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煤炭储量损失及损失率计算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煤炭储量损失及损失率计算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煤炭储量损失及损失率计算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炭储量损失及损失率计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炭储量损失及损失率计算(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煤炭储量损失及损煤炭储量损失及损失率计算失率计算1 煤炭储量损失的分类1.1 煤炭储量损失分为设计损失及实际损失两种。根据各有关部门对储量损失分析和计算上的不同,它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类。1.1.2 按损失发生的原因分类,可分为:(1)与采煤方法和装备水平有关的损失;(2)由于不正确开采引起的损失;(3)落(放)煤损失;(5)地质及水文地质损失;(6)设计规定的煤柱损失;(7)受开采技术条件限制而造成的损失。1.1.3按损失的形态分类,分为:(1)面积损失;(2)厚度损失;(3)落煤损失。1.2 设计损失是指根据煤层赋存条件、不同的采煤方法,为了保证开采工作的安全经济,在开采设计时,规定

2、允许永久遗留在地下的那部分资源储量。设计损失分为:1.2.1设计工作面损失,包括:(1)设计规定的与采煤方法和装备水平有关的损失;(2)落(放)煤损失。1.2.2设计采区损失,包括:(1)设计工作面损失;(1)设计上规定的与采煤方法和采区巷道布置有关的损失。1.2.3设计全矿井损失,包括:(1)设计采区损失;(2)设计地质及水文地质损失;(3)设计全矿性永久煤柱损失。1.3 实际损失,是指在开采过程中实际发生的损失量。1.3.1实际工作面损失,包括:(1)实际发生的与采煤方法有关的损失,包括:A)面积损失:a)按设计规定实际留设的小块煤柱和煤垛;b)刀柱式采煤时,按规定实际留设的煤柱;c)长壁

3、式采煤时,按规定实际留设的带间煤柱。B)厚度损失:a)工作面内实际留设的护顶、护底煤;b) 因煤层顶、底板条件或设备支护高度限制,而丢失的顶、底煤;c)综合机械化采煤时,在设备支护高度范围外实际丢失顶、底煤,保护最小支护高度的整层煤和大于最大支护的顶、底煤; d)分层开采时,在设计规定范围内实际留设的煤皮假顶煤;e)采用放顶煤采煤方法时,其工作面初采、未采及上下端头“三角区”的顶、底煤。(2)实际发生的落煤损失,指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遗留在老塘内的煤量。(3)际发生的由于不正确开采引起的损失(即不合理损失):A)面积损失:a)工作面内因冒顶另开切眼造成的损失;b)工作面内由于水、火等灾害造成的损

4、失;c)工作面内未按规定的开采顺序开采造成的损失;d)工作面未采至终止线造成的损失;e)刀柱、掩护支架等采煤方法,煤柱实际尺寸超过规定部分的损失。B)厚度损失:a)工作面内未规定留设而实际留设的护顶煤;b)分层开采时,未按层位开采而丢失的煤;c)具备分层条件,但未按设计规定分层开采而整分层丢失的煤量;d)工作面未达到规定的采高而丢失的顶、底煤。1.3.2 实际采区损失,包括:(1)实际工作面损失。(2)实际发生的与采煤方法(指采区巷道布置)有关的损失,指采用某种采区巷道布置方式时,为了运输、通风、安全的需要,允许损失掉的资源储量。包括:A)面积损失:a)由于某种原因,采取措施也无法采出的采区巷道(如运输巷、回风巷、上、下山、中间巷、溜煤眼等)保护煤柱;b)由于某种原因,采取措施也无法采出的采区之间的隔离煤柱和采区内阶段之间留设的煤柱。B)厚度损失,主要指采区巷道顶、底部丢失的煤量。(3)实际发生的由于不正确开采引起的采区损失。B)厚度损失:a)工作面内未规定留设而实际留设的护顶煤;b)分层开采时,未按层位开采而丢失的煤;c)具备分层条件,但未按设计规定分层开采而整分层丢失的煤量;d)工作面未达到规定的采高而丢失的顶、底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