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1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课件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0361744 上传时间:2018-08-07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2.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第1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高中历史第1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高中历史第1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高中历史第1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高中历史第1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第1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第1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课件(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课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课标要求: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 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 特点。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历史事件吗?一、夏商的政治制度尧舜禹大禹的形象发生 了怎样的变化?公元前2070年夏朝 的建立,大禹成为 夏朝的王。禹建立夏朝以后, 中国的政治制度出现了什么变化? 由原始社会变为奴隶社会单项选择题:1、认为夏朝的建立是我国奴隶制国家出现的理由是( )A. 国家机器的建立 B. 财富分配不均C. “天下为家”的局面出现 D. 奴隶主剥削奴隶 A一、夏商的政治制度1、夏朝的建立(结束原始社会,开始奴隶社会)2、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启:公天下到家天下) 禹死后,以天下授伯益,其子启杀掉

2、伯益夺得王位。从此, “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家天下”的时代开始。 中国古代圣人孔子对这一历史性的转变做了如下的描述: (氏族公社时期)“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 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谓大同大同。” (夏、商、西周时期)“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 为固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 是谓小康小康”。一、夏商的政治制度1、夏朝的建立(结束原始社会,开始奴隶社会) 2、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 启:

3、公天下到家天下)3、王权具有神秘色彩“国之大事 ,在祀与戎。 ”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1、夏朝的建立(结束原始社会,开始奴隶社会) 2、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 启:公天下到家天下)3、王权具有神秘色彩4、行政管理制度中央:设相、卿士地方:设候、伯大家是否看过大家是否看过封神封神 榜榜?它讲述了一个?它讲述了一个 怎样的历史故事?怎样的历史故事?这部小说讲述的是周灭这部小说讲述的是周灭 商的故事。一个疆域辽商的故事。一个疆域辽 阔的周王朝建立起来以阔的周王朝建立起来以 后,该如何进行治理?后,该如何进行治理? 它是否沿用了商王朝的它是否沿用了商王朝的 统治方式?统治方式?二、分封制目的:巩固统治

4、,拱卫王室内容:分封对象(几种类型?主要的诸侯国?)诸侯的义务和权利(3)特点:二、分封制庶民士卿大夫诸侯得田而耕, 缴税、服役天子管辖国邑管辖食邑服务,食禄天子统治天下, 管辖王畿。周 代 分 封 制 度奴隶天子把土地连同土地上 的人民分封给诸侯,建 立国家。诸侯等可以如 法炮制。目的:巩固统治,拱卫王室内容:分封对象(几种类型?主要的诸侯国?)诸侯的义务和权利(3)特点:二、分封制层层分封,等级森严目的内容(5)结果:西周后期,破坏; 春秋时期,瓦解; 战国时期秦朝,废除。(被郡县制取代)积极作用:消极影响:(4) 影响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西周开 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形成对 周

5、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西周 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形成了 贵族统治阶层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 诸侯卿大夫士”诸侯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导致了春 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混战。二、分封制(3)特点西周后期,王权衰 落,分封制破坏。洛阳市区去老城区的路中央立有一 座九龙石柱,名曰:九龙鼎。楚强盛后,庄王曾率军至楚强盛后,庄王曾率军至 周都洛邑郊外示威,向周王周都洛邑郊外示威,向周王 的代表询问鼎之大小轻重,的代表询问鼎之大小轻重, 史称史称“ “楚王问鼎楚王问鼎” ”。1.1.鼎是王位的象征,楚王问鼎说明了什么?鼎是王位的象征,楚王问鼎说明了什么?思考:中国特有的族谱中国特有的族谱“这是什么地方,和

6、历史上的什么制度有关?” 三、宗法制三、宗法制1、目的:2、内容:1、含义:是以父系血缘关 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 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2、核心:嫡长子继承制周天子年老了,打算立下继承人。周天子年老了,打算立下继承人。 周天子有四个儿女:周天子有四个儿女: 大儿子大儿子二夫人所生,二儿子二夫人所生,二儿子大夫人所生,大夫人所生, 三儿子三儿子大夫人所生。大夫人所生。大儿子:我是长子,年纪最长,你们都应该听我的大儿子:我是长子,年纪最长,你们都应该听我的 。 二儿子:我是正室夫人所生,而且我又是儿子,二儿子:我是正室夫人所生,而且我又是儿子, 当然当然,应该由我来继承王位。应该由我来继承王位。

7、三儿子:你们都别争了!我是父王最疼爱的儿子,三儿子:你们都别争了!我是父王最疼爱的儿子, 父王一定会挑我的。父王一定会挑我的。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 以贵不以长。三、宗法制1、目的:2、内容:1、含义:是以父系血缘关 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 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2、核心:嫡长子继承制3、大宗和小宗的相对关系3、影响 :宗法制的影响?在当时,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 的垄断和特权地位,维护了贵族统治集 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在现在看来如重男轻女、传宗接代的 观念;家长制、任人唯亲的作风;尊宗 敬祖的传统等。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宗法制在政治方面的表现为分封制( 在家中、族内就

8、是宗法制,上升到国 家就是分封制)大宗与小宗:“大宗”、“ 小宗”是相对 而言的,不是 绝对化的。既有家庭等级 关系,又有政 治隶属关系 。大宗小宗大宗 小宗分封制是权 力的分配宗法制是分 配的原则礼乐制度据记载,西周时凡使用鼎,天子用九鼎 ,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士三鼎;凡 使用乐器,天子用编钟四套,诸侯三套 ,大夫二套,士一套。西周一般贵贵族服饰饰衮服,是西周统治 阶级的最高一级礼 服。衣服有制,宫室有度;人徒有数, 丧祭器用,皆有等宜。礼记王制礼乐制度周礼成为维护等级制度,防止僭 越行为的工具。礼乐制维护分封制和宗 法制(实质上是一种等级制 度、政治制度) 本课小结夏商周的政治制度西周的

9、政治制度夏商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中央王位世袭制设立相、卿、师等地方侯伯制内容 影响目的结果内容来源目的特点作用夏商的早期政治制度,直接影 响了西周的宗法制和分封制习 题 据史书记载,奄国曾随武庚叛周,平叛后,成 王封周公长子伯禽于奄国称鲁,并辖“殷民六 族”。“殷民”指: A.夏人后裔 B.商代遗民 C.周朝百姓 D.少数民族 西周分封制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 A.扩大了奴隶制的规模 B.促进了西周经济的发展 C.巩固并扩大了西周王权统治 D.避免了诸侯国势力的增长在西周的封国鲁国的宗法体系中,处于大宗地位 的是: A.周王 B.鲁国国君 C.卿大夫 D. 士 通过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一个

10、庞大的宗族网 。“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按宗法制 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 : 1)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 2)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 3)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 4)卿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 A.1234 B.123 C.234 D.23某诸侯年青时购买一女,生子甲 。三年后正式娶另一诸侯之女为 妻,先后生子乙、丙。以后又以 数女充实后宫,生子丁等十余人 。该诸侯死后,能合法继承其位 的应该是 A、甲 B、乙 C、丙 D、丁B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从根本上讲是A、社会历史的倒退B、禅让制腐朽的结果C、奴隶主维持其统治的需要D、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楚庄王)八年,

11、伐陆浑戎(在洛阳西南),遂至洛 ,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 之大小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庄王曰:子 无阻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王孙满曰 :“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 也。”楚王乃归。楚王问鼎的真正用意是什么?A、关注青铜鼎的铸造 B、希望借助周王室争霸C、想替代周王号令天下 D、有与周王平分天下的野心C(2010广东学业水平考)西周宗法制 的核心是A奴隶制 B分封制 C中央集权制 D嫡长子继承制D(09广东学业水平考)西周实行的政治 制度是A分封制 B郡县制 C城邦制 D皇帝制A(2010广东文综12)在中国古代“家 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

12、流长, 其源头是( )A宗法制 B郡县制 C君主专制 D中央集权制A 古代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 政治等级,它保证贵族的特权地位,有利于统 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有利于凝聚宗族, “国”“家”结合起来,强化王权。 A(2010辽宁、湖南、宁夏文综24)西 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 、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 是A河南、河北 B湖南、湖北 C山东、山西 D广东、广西C 知道各省简称,熟悉西周封国,即可解答 。选项中各省的简称依次是:(豫、冀)( 湘、鄂)(鲁、晋)(粤、桂)。C(2010年高考上海单科3题)汉代以来, 某地出土了数以千计的青铜重器,青铜铭 文多

13、涉及诸侯战争、土地交换等内容。学 者推断此地应是A夏人的活动地域 B周朝的重要都城C秦朝的阿房宫遗址 D汉初同姓王的封国B西周分封制的核心内容是A分封土地 B分封爵位 C规定义务 D规定贡赋A 西周周王分封的诸侯主要有异姓功臣贵族同姓王室 贵族先代帝王后代边远氏族部落首领 A B C D C 西周实行分封制的根本目的是A.削弱权臣和贵族的权力 B.防止周边少数民族的进攻C.奖励有功的大臣和贵族 D.巩固奴隶制国家的政权D 启创立的王位世袭制一直影响到( )A. 春秋时期 B. 战国时期 C. 秦朝建立 D. 清朝灭亡D“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与这一思想观念想对应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 )

14、A. 商朝的外服制度 B. 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C. 西周的分封制 D. 秦汉的郡县制C下列对于宗法制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政治制度 B. 是由母系氏族的母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 C. 其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D. 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B下列关于西周分封制的评述,正确的有( )是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上的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 受封诸侯有 服从周王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 义务 分封制使周朝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 受封诸侯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为日后的分裂割据创造了条件A. B. C. D. “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 稷者,不可胜数。”材料反映的实质是( ) A. 诸侯间争夺土地、人口,互相残杀 B. 诸侯弃国逃跑,井田制瓦解 C. 分封制动摇,奴隶制趋向崩溃 D. 诸侯争霸,诸侯国数量减少B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