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6.1《自然特征与农业》课件

上传人:lizhe****0920 文档编号:50331732 上传时间:2018-08-07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12.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6.1《自然特征与农业》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6.1《自然特征与农业》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6.1《自然特征与农业》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6.1《自然特征与农业》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6.1《自然特征与农业》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6.1《自然特征与农业》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6.1《自然特征与农业》课件(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第六章 北方地区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课 程 标 准1.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2.比较四大地理单元的自然地理差异。3.用事例说明四大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学习目标 1运用北方地区的地形图,找出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界线,说出北方地区的范围。学习目标 2掌握北方地区气候、地形、自然景观等自然地理特征,通过分析北方地区自然特征及其

2、内部差异的主要成因,初步学会区域分析的方法。学习目标 3了解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不利自然条件和主要的农作物,理解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生活的影响。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快 乐 上

3、好 每 天 学说出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界线。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北 方 地 区 在 全 国 的 位 置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找出大兴安岭、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秦岭淮河、 渤海和黄海,说出北方地区的范围。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找出北方地区的主要省区。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位置、范围主要省区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宁夏省南部,以及甘肃省东南部和江苏、安徽的北部。达

4、成学习目标 1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找出主要地形区,归纳北方地区的地形特征。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东北平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山环水绕沃野千里地势坦荡一望无际千沟万壑支离破碎以平原和高原地形为主。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你怎么理解“黑土地” 、“黄土地”?东北平原在冷湿的环境下,发育了肥沃的黑色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黑土地”。黄土高原被深厚的黄土所覆盖。黄河、海河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下游地区堆积,形成了广阔的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又常被称为“黄土地”。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快 乐 上

5、 好 每 天 学找出北方地区所处的温度带和气候区。地跨我国的中温带和暖温带,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读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北方地区的气温特征。冬季寒冷,最冷月气温在0以下;夏季炎热,最热月气温在20以上1月7月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读年平均降水量图,归纳北方地区的降水特征。大部分地区降水量为400800mm,属于半湿润区。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1.概括以下三个城市气候的共同特征。应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来概括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气温的共同特

6、征是: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判断的依据是1月平均气温均低于O,7月平均气温均高于20。降水的共同特征是:年降水量比较丰富,季节变化大,降水主要集中于夏季。判断的依据是统计图中各月份降水量之和大约为500650毫米,7、8两月的降水量大约为全年的1/2或2/5。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2.比较以下两城市的气候差异,分析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石家庄与齐齐哈尔的气候差异可由气温、降水两项数据获得。纬度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3.比较以下两城市的气候差异,分析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地势、距海远近达成学习目标 2高 效 上 好 每 节

7、 课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读图,说说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产品有哪些?北方地区耕地类型粮食作物糖料作物油料作物其他经济作物花生棉花、大豆小麦、玉米、谷子甜菜旱地为主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想一想,北方地区发展旱作农业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气候:夏季气温高,降水多,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配合较好。地形:平原平坦广阔,适合大面积耕地。土壤:土层深厚。东北地区,黑土肥沃,人均耕地多,宜农荒地多。有利条件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东北地区生长期短,热量不足,受寒潮影响大华北平原春旱、夏涝突

8、出和土壤盐碱化严重,风沙严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不利条件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思考:影响北方(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农业生产的最大问题是什么呢?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针对华北地区水资源不足的状况,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修建水库等水利工程,进行跨流域调水,如南水北调;推广喷灌、滴灌技术,发展节水农业;植树造林,涵养水源;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1.以济南为例,说出华北平原春季的气温变化和降水特点。气温变化的特点:3月气温比2月有明显的升高;45月的气温也是连连升高,表明春季气温回升很

9、快。降水特点:3、4、5三个月的降水量都很少。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2. 讨论华北平原春季气候特点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春季华北平原气温较高,降水很少,土壤水分的蒸发量很大。加上此时正值冬小麦返青,作物需水量很大。所以,土壤中的水分条件不能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3.华北人们是如何应对春旱的。采取地膜覆盖、建塑料大棚,减少风干和水分蒸发;培育抗旱的新品种;种植耐旱的作物;打机井;采取喷灌达成学习目标 3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1.目标1 下列语句中,描述北方地区的是( )A旱地麦浪泛

10、金黄,大地笼罩青纱帐 B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D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2目标2下列不属于北方地区共同具有的自然特征是( )A河流冬季结冰 B植被类型都是温带落叶阔叶林C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D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A B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3.目标3 有关华北地区农业生产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耕地以旱地为主 B农作物一年两熟或三熟C耕地面积广,水源充足 D主要种植水稻、小麦、油菜等农作物4.目标3 能缓解华北平原春旱期用水紧张状况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措施是( )A增加地下水的开采量 B缩减农田面积以降低农业用水总量C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 D推广喷灌、滴灌,发展节水农业A D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重要的旱作农业区自然特征与农业黑土地 黄土地地形、土壤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位置、范围农业发展条件:有利、不利解决春旱的措施重要农作物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退 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