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本科教学方案及教学计划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031195 上传时间:2017-08-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质学本科教学方案及教学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地质学本科教学方案及教学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地质学本科教学方案及教学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地质学本科教学方案及教学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地质学本科教学方案及教学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质学本科教学方案及教学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学本科教学方案及教学计划(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质学本科教学方案及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本着全面培养、强化基础、因材施教、增强活力的高等教育思想,培养适应我国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的实际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扎实地质学基础、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以及富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学生能成为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中从事基础研究和教学工作的高层次人才。也能在石油、地矿、有色、冶金、煤炭、环境、基础工程、旅游开发等领域中从事技术开发与技术管理工作以及在行政部门从事管理工作。二、基本培养规格(一)思想政治和德育方面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努力学习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的世界观。2.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具有良好的社会心理素质;具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奉献聪明才智。3. 热爱地球科学事业,责任感强,理论联系实际,有良好学风,艰苦求实,善于合作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4.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心理素质,遵纪守法。(二)业务方面1.系统地、较好地掌握数理化和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良好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的基本训练。2.熟悉和掌握地质学的野外区域地质调查的工作方法、技能,并具备其研究工作的组织能力。3.掌握对地质学各种分析和鉴定的一般技术和方法,具有扎实的实验室独立工作和研究的能力。4.具备对区域地质、油

3、气和固体矿产、地球历史演化等进行初步研究的能力。5.熟悉国家有关矿产资源及环境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6.了解现代地球科学的理论前沿、发展动态和研究最新成果。7.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和一门外国语,掌握文献检索和其他获取信息的方法,具有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的能力。(三)体育方面1.了解体育的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的合格标准。2.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身心健康。三、学制与学位1、学制:地质学本科专业学制为四年。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分阶段完成学业。但具有学籍的时间最长不超过八年,累计修业时间

4、不超过六年。2、学位:在四年或弹性学制期限内修满 158 学分,其它条件满足学校有关规定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四、主要学科地质学、地球化学五、主干课程、特色课程和精品课程1、主干课程:地球科学概论、结晶学与矿物学、岩石学(、) 、地球化学、构造地质学、古生物学、地史学、矿床学、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灾害地质学。2、特色课程:板块构造、灾害地质学、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3、精品课程: 古生物地史学,创建岩石学、地球化学、构造地质学六、课程结构与学时学分分配总表总学分 158 学分,其中必修课 104 学分,选修课 35 学分,课外活动和实践环节 19 学分。课程结构与学时学分分配总表课程类别 课程性

5、质 学分 占总学分比例% 学时 占总学时比例%必修 72 45.58 1440 48.20公共基础课指选 1 0.63 18 0.60专业类基础课 必修 32 20.25 576 19.28指选 16 10.13 288 9.64专业课选修 18 11.39 324 10.84必修 18 11.39 324 10.84课外活动和实践环节 指选 1 0.63 18 0.60合计 158 100 2988 100(一)公共基础课序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学期 备注1 思想品德修养 2 36 12 法律基础 2 36 21)3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3 54 62)4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6、2 36 65 毛泽东思想概论 2 36/54 76 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3 54 77 形式与政策 1 自学统考8 大学英语 16 288 1, 2,3,4 3)9 体育 4 144 1,2,3,41) 第二学期上课周数为 17 周,基础地质野外实习 2 周;下同2) 第六学期上课周数为 14 周,生产野外实习 4 周;下同3) 第四学期上课周数为 15 周,地质填图野外实习 4 周;下同10 信息技术基础 3 54 111 高等数学() 15 270 1,2,312 普通物理() 8 144 2,313 普通物理实验 3 108 2,314 普通化学 3 54 1 讲授 5

7、415 普通化学实验 1 36 1 实验 3616 物理化学 3 54 3 讲授 5417 物理化学实验 1 36 3 实验 3618 文化素质课 1 18 自学,选修小计 73 1458(二)专业类基础课序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学期 备注1 地球科学概论() 4 72 1 讲授 64,实验 1612 结晶学与矿物学 4 72 2 讲授 54,实验 363 岩石学() 4 72 3 讲授 54,实验 364 岩石学() 4 72 4 讲授 54,实验 365 岩石学() 3 54 4 讲授 46,实验 166 构造地质学 4 72 4 讲授 52,实验 407 古生物学 4 72 4

8、讲授 54,实验 368 地史学 2 36 59 地球化学 3 54 5 讲授 48,实验 12小计 32 576(三)专业课序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学期 备注1 矿床学 4 72 6 讲授 56,实验 322 石油地质学 3 54 6 讲授 48,实验 123 灾害地质学 3 54 74 板块构造学 3 54 55 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 3 54 5小计 16 288(四)任意选修课1 实际学时数=实验学时数2,下同。学生在毕业时任意选修课程应修满 18 学分(其中跨学科选修课至少 6 学分),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爱好和需要更多地选修本专业或其他专业的课程,目的为增强对社会需要的广

9、泛适应性和拓宽知识面。课程名称 学分 总学时 开课学期 备注1 计算机语言 3 54 22 地球物理勘探 3 54 5 讲课 42,实验 243 海洋地质学 3 54 54 沉积环境与沉积相 2 36 65 同位素地质学 3 54 66 找矿勘探学 3 54 67 储层地质学 2 36 68 岩石地球化学 2 36 69 中国区域地质 2 36 610 层序地层学 2 36 611 地层学 2 36 612 演化古生物学 2 36 713 岩石大地构造学 2 36 714 矿产资源经济学 2 36 715 有机地球化学 3 54 7 讲课 42,实验 2416 油气地球化学 2 36 717

10、宝玉石学 2 36 718 矿物岩石材料学 2 36 719 现代测试方法与应用 2 36 720 矿相学 2 36 821 地理信息系统 2.5 45 8 讲课 36,实验 1822 水资源评价 2 36 823 环境科学概论() 2 36 824 遥感地质与国土资源规划 2 36 825 水文与工程地质学 2 36 826 地球科学前沿讲座 2 36 8七、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序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学期 备注1 基础地质实习 2 36(2 周) 22 区测实习 4 72(4 周) 43 生产实习 4 72(4 周) 64 毕业论文 8 144(14 周) 85 军事理论课 1 18

11、(3 周) 1小计 19 342(27)周说明:1、毕业论文严格按照新修订的兰州大学关于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的规定执行,统一安排在第四学年进行,计 8 学分。2、新生入学教育和军事训练由学校统一安排在新生入学后进行,时间为 3周。军事理论课为 1 学分,安排在军训期间完成。3、基础地质野外实习 2 周,安排在第二学期末;区测野外实习 4 周,安排在第四学期末;生产实习 4 周,安排在第六学期末。4、适当安排一些专题讲座、学术报告、演讲比赛、多项体育比赛等活动;结合一定任务进行社会调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八、其他有关说明 主持完成创新创业行动计划、君政基金项目的奖励 1 学分。九、教

12、学计划总体安排一览表课时分配 各学期周学时分配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第四学年备注课程类别课程性质序号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学时总数 讲授习题讨论实验或上机课外辅导 1 2 3 4 5 6 7 81 思想品德修养 2 2 36 36 22 法律基础 2 2 36 36 23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3 3 54 54 34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2 2 36 36 25 毛泽东思想概论 2 2 36 36 26 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 3 3 54 54 37 形式与政策 1 自学8 大学英语 16 4 288 288 4 4 4 49 体育 4 2 144 144 2 2 2 210

13、信息技术基础 3 3 54 36 18 311 高等数学() 15 6.5.4 270 270 6 5 412 普通物理() 8 4 144 144 4 413 普通物理实验 3 3 108 108 3 314 普通化学 3 3 54 54 315 普通化学实验 1 2 36 36 216 物理化学 3 3 54 54 3公共基础课必修17 物理化学实验 1 2 36 36 218 地球科学概论() 4 4 72 64 161) 419 结晶学与矿物学 4 4 72 54 36 420 岩石学() 4 4 72 54 36 421 岩石学() 4 4 72 54 36 422 岩石学() 3

14、3 54 46 16 323 构造地质学 4 4 72 52 40 424 古生物学 4 4 72 54 36 425 地史学 2 2 36 36 2专业基础课必修26 地球化学 3 3 54 48 12 327 矿床学 4 4 72 56 32 428 石油地质学 3 3 54 46 16 329 灾害地质学 3 3 54 54 330 板块构造 3 3 54 54 3专业课方向指选31 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 3 3 54 54 3专业选修 12任意选修课跨学科选修 6基础地质实习 2 34 2周区测实习 4 72 4周生产实习 4 72 4周毕业论文 8 144 14周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等军事理论课 1 18 3周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环节合计 19 342 36 72 72 144必修课学分、学时、实验合计 104 2016 1704 312 26 24 26 21 5 5 5 1 1(序号 7)选修课学分、学时、实验合计 35 630 588 24 2 13 15 4 11(文化素质)总学时、实验、上机学时合计 158 2988 2292 336 36 26 26 26 21 18 20 13 92009 年 11 月1) 实际学时数=实验学时数 2,下同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