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是如何成为973首席的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031180 上传时间:2017-08-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刘备是如何成为973首席的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刘备是如何成为973首席的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刘备是如何成为973首席的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刘备是如何成为973首席的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刘备是如何成为973首席的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刘备是如何成为973首席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刘备是如何成为973首席的(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刘备是如何成为973首席的副标题:屌丝是怎样成为大师的转载自科学网一篇博客(未联系到博主请求允许,请原谅) 先主刘备,28岁以前每天贩履织席,说不定还要忍受城管的欺负。谁能想到,后来竟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如果刘备活在当今中国,不幸与你我一样,成为一个学问人,那他当时的地位至少相当于现在的973首席科学家了。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今天的青椒们要想成为院士和首席,就要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对刘备的案例,就不能不分析,为屌丝成为大师提供点借鉴。1.立大志青椒们都很辛苦:上课、看文献、写文章、争项目,但你要问他为啥这样辛苦?很多的人的回答是:学校

2、要考核呀?!我要上职称呀?!文章项目都有奖励呀?!但我们看看人家刘备,小时候与一帮屁孩玩耍时就吐出豪言:“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 。吓得他叔叔一边着急地捂住刘备的嘴,自己一边嘟囔着:小祖宗,你可别连累我呀!与刘备一比,我们难道不觉得自己渺小了呢?立大志,就是要用“想的出、做的到,祖国世界都需要,家家户户各一套”的法则来判断我们的研究课题对路不,而不是能发几篇 SCI 文章。有人不服说,我也是被逼无奈呀,你们说只有写出文章、拿上项目,才能上职称;我写了文章,拿了项目,你们又说:我们的 SCI 文章数量都世界第一了,但航母做不出,飞机做不好,汽车、相机也做不成,写那么多文章有啥用?让我们怎么办?有本

3、事你改革现在的考核体制去,取消考核!我们看看刘备在没有考核时的心情:47岁时,走投无路的刘备投奔刘表,刘表“自郊迎,以上宾礼待之,益其兵” 。不光不考核,还每天吃香的喝辣的,很快体重就上来了,可是人家刘备对这种毫无压力的生活竟郁闷的很, “叹脾肉生” ,要记住,这个时候的刘备已接近50知天命的年龄了,我们多数人,到了这个年龄,基本上都是身体第一,娱乐第二,工作第三了。 所以呀,舍得、舍得,舍不得,便得不到。你看人家刘备,48岁时还很狼狈,弃新野、走樊城、败当阳、奔夏口,无容身之地。但49岁时,不就有了荆州江南四郡?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一旦你咸鱼翻身,混成个比尔盖茨第二,或者先弄个杰青、百人

4、的,再努力一把,成为首席或院士,不就什么都有了吗?如果今天作为喽啰的我们,没有成为首席的志向,明天注定还是个喽啰。有人可能要与我吵架,说“喽啰怎么了?首席不是也在走喽啰路线吗?”那我无话可说,这叫人各有志。有人可能会冷笑:亏你还是研究混沌的,砖家吧?不可预测你知道吗?十几天后的天气预报我们都无法预测,你让我下辛苦,不成功怎么办?30年后“祖国世界都需要”的技术没弄成,也成不了院士或首席,那不亏大了?那就要仿照一下刘备的做法,又叫“技术路线” ,尽可能地精准制导我们的目标。刘备的技术路线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刘备是如何成为973首席的(二)副标题:屌丝是怎样成为大师的2. 建队伍自从盘古开天地,

5、建队伍的方法无非是以下四条:甲:白手起家型。一步一个脚印,靠自己(甚至几代人)的努力与勤奋慢慢建起来。例如东吴孙权的学术团队,历经孙坚、孙策父兄两代三人的努力,才成为当时的国家创新团队。这种方法费时费劲,而且成活几率低,多数类似的团队不是中途夭折,就是不大不小、半死不活地强撑着。不推荐。乙:贵人相助型。曹操就是这样做的。曹操的贵人是天子,有人说,不对!曹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奸臣呀。唉,书呆子!你想,如果真是天子不满意曹操,那天子一个衣带诏发出去,诸侯谁还听曹操的呀?如果按书上讲的,曹操一个矫诏就能招来十七路诸侯来与董卓干仗,董卓当时是真挟着天子呢,哪诸侯为啥不听董卓的?所以说,看文献要多问几个

6、为什么。所以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如数,阅人无数不如贵人相助。但遇到贵人,且让贵人欣赏并愿意出手帮助的概率是可遇不可求,因此这种办法也不推荐。丙:富二代型。像袁绍袁术两兄弟,四世三公、名相后裔、门多故吏、振臂一呼、应者云集,建队伍易如反掌,一下子就能弄到80万的军队。但我们可以选择配偶,也可以优生优育,就是不能选择自己的父母。所以如果我们的老子、叔叔或岳父不是掌管着985 高校或国家实验室的校长院士,那我们还是不要想这条路了。你爸是李刚?哪也不行!丁:傍大款型。刘备就是这样做的,而且我认为对现在的青椒们极具示范作用。下面我们分析刘备的创新团队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先找到两个青椒

7、:关羽与张飞,建立起一个三人课题组。后来这个三人小组实在拉不到经费,就投靠师兄公孙瓒,公孙瓒当时是幽州市重点实验室主任,刘备成为公孙瓒下面的一个小课题组,顺便又把公孙瓒下面的杰青赵云发展成为自己的团队骨干,三人课题组变成了四人课题组。再后来,陶谦主持的徐州省重点实验室因业绩差面临摘牌危险,陶谦四处高薪招聘“万人”(手下要有1万的兵力) ,刘备当时实际上还不够应聘条件(自己的兵力才1千多人,加上赵云领导的一、二百人的幽州乌丸杂胡骑,充其量不到2千人) ,只好修改简历(将数千饥民冒充正规军)去应聘。当时陶谦马上面临评估,火烧眉毛,也不走专家考核、现场答辩的程序,当场兑现了高薪,立马给了刘备4千名战

8、斗力极强的丹杨军和经费(“既到,谦以丹杨兵四千益先主” ) 。很快,刘备接替陶谦,成为徐州的学科带头人。没想到,刘备的学科带头人没当多久,就被名声如日中天的海龟吕布取而代之,刘备只好投靠曹操。此时的刘备已经有了个“万人”的头衔,就像杰青去了哪个单位都是杰青一样,曹操马上按照“万人”的待遇,任命刘备为豫州的学科带头人,同时提供了充足的经费和编制(曹公厚遇之,给其军粮,益与兵) ,刘备的队伍又建起来了。傍大款只是第一步,如果不走第二步“鸠占鹊巢” ,那最多也就成为个团队核心成员。我们来分析一下刘备是如何鸠占鹊巢的。例如,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大家都耳熟能详。例如,陶谦请刘备来振兴徐州的学科,结

9、果刘备很快就成为的徐州主管。再例如,37岁时的刘备被吕布打得走投无路,只好去投靠曹操,曹操非常爱惜刘备这样的人才,出则同舆,坐则同席,还解决了刘备夫人的工作问题,后来曹操派刘备领兵去打袁术,仗还没打,袁术就病死了,没想到刘备竟然将曹操任命的徐州刺史车胄给斩了,自己坐镇徐州。还例如,刘璋听说曹操要修理他的邻居张鲁,害怕曹操修理完张鲁再修理他,就出高价(前后赂遗以巨亿计)请来51岁的刘备,还给了刘备许多钱粮兵马(车甲器械资货甚盛) ,让刘备帮他打张鲁,但刘备压根就不和张鲁过招,只是收买人心。后面找个借口,要刘璋再给他1万兵马和无限粮草,刘璋还要自保呢,就只给了刘备申请书上的一半的人马和物资,这就把

10、刘备给惹毛了,立马把刘璋给灭了。人比人,气死人。如果我们申请个1千万的项目,要是上面给我们批500万,我们还不感恩戴德,激动万分?其实,鸠占鹊巢的事,大家心里都瞧不起,但刘备运用起来往往还有效果,是因为刘备同时具备两个能力:一个是“善下人” ,一个是“敢花钱” 。善下人,就是平易近人、知人待士、弘毅宽厚。要知道,刘备的导师可是大名鼎鼎的院士郑玄和卢植,卢植后来弃学从政当了省长,刘备没老师给上课了,才回到家乡。刘备的“善下人”能力可能与他毕业即失业,只能摆个地摊,卖鞋糊口的经历有关。你想,如果刘备不与来买鞋的搞好关系,套磁拉近乎,他的鞋还能买出去吗?大家都知道,刘备有一个很没格调的习惯,就是爱与

11、同性睡一张床,关羽、张飞、诸葛亮都是他的床友。这其实是刘备卖鞋时无意养成的习惯,但他这一上不了大雅之堂的习惯,却符合走群众路线的精髓,让他的床友们一生都忠心耿耿,死心卖命。当然,善下人是离不开钱的,刘备就相当地敢花钱。刘备之所以第三次才请到诸葛亮,诚心诚意是一方面,但送给诸葛亮的礼物更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拜献金麻礼物。孔明固辞不受。玄德曰:此非聘大贤之礼,但表刘备寸心耳。孔明方受。这句话含义很深,今后我们再分析。刘备对关羽更是出手大方,一下子就给了黄金五百斤、白银一千斤、钱五千万、蜀锦一千匹。这样的大礼要是砸给你,估计让你杀人你都敢,别说让你帮着搞点科研了。相反,在钱上扣扣索索、小里小气,是

12、干不成大事的。蒋干去游说周瑜,曹操问蒋干要带多重的礼物去?天真的蒋干说:“只消一童随往,二仆驾舟,其余不用。 ”结果如何,你是知道的。你知道吕布为啥先背叛丁原,后又杀了义父董卓吗?赤兔马和貂蝉的作用能低估吗?所以说,要建队伍,一定要舍得花钱,敢在研究上投大钱,也舍得让大家花你的钱!把钱看得太紧的人,是干不成大事的。不过,你的科研经费还不是你的钱,你的科研成果卖出去之后才是你的钱,你要乱花科研经费,被查出来可就完了。有人说,建个队伍这么麻烦呀,算了,我还是自给自足,两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带两个学生、讲三门课程,每年写上一两篇 SCI 文章,自己的钱自己花,优哉游哉、逍遥自在。你说的没错

13、,正直的丁管、博学的蔡邕就是这样做的,但老丁被蛮横的董卓给杀了,蔡老又被忠臣王允给干掉了。只有连环计而没队伍的王允只能杀同样没队伍的蔡邕,碰上有队伍的李榷和郭汜,也只有被杀的命。就是弘毅宽厚的刘备,刚到成都时发现一些人家底厚实,就想打土豪,分田地(将成都有名田宅,分赐诸官) 。你一介平民,倾数十年心血混成个小康家庭,说不定哪天飞来横祸,就给拆迁了,还不知道为什么。唉!人生苦长乐短,做啥都不容易呀! 刘备是如何成为973首席的(三)副标题:屌丝是怎样成为大师的3. 善忽悠一个真正的学者,看文献时用的是质疑的眼光。所以我们不要相信陈寿和罗贯中说刘备是个“少言语”的口拙之人。我们下面分析一下刘备的口

14、才:刘备的父亲死的早,很小的时候就与母亲相依为命,孤儿寡母的,家里肯定为什么钱。奇怪的是,刘备从小就没有穷孩子的样子,不仅衣服高档、还骑着马、牵着狗、背着吉他,整个一个纨绔子弟(喜狗马、音乐、美衣服) ,他哪来的钱呀?原来他一个同学(刘德然)的爸爸(刘元起)有钱,这个刘元起给自己儿子多少钱,就给刘备多少钱。为这事,刘元起的老婆没少与刘元起拌过嘴(各自一家,何能常尔邪! ),但在1840 多年前那个万恶的旧社会,家里还是男人说了算,刘婶婶生气归生气,也拿丈夫没办法。可是,但是,我们也多是穷孩子出身,周围有钱的主也不少,我们咋就没有刘备那么好的运气?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还是现在的有钱人爱心没了?

15、还是我们的表达能力差了?刘元起的钱供刘备一个人喂马、养狗、买衣服还可以,但刘备每天与社会上的不良少年厮混在一起(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 ,养这些人也是需要钱的。此时,刘备遇见了马贩子张世平和苏双,这两人长年累月、风餐露宿地贩马,挣点钱也不容易(贩马周旋于涿郡) ,总的流动资金也就一千多两银子(赀累千金) 。刘备领着一帮小混混拦住二人, “置酒管待,诉说欲讨贼安民之意。二客大喜,愿将良马五十匹相送;又赠金银五百两,镔铁一千斤,以资器用” 。你看,刘备一诉说,两人的流动资金就少了一半。我绝不相信刘备是个闷葫芦,而是充分相信刘备具有极强的忽悠能力,咱们按照刘备的年谱来分析刘备的忽悠能力。刘备二十几

16、岁时,第一次遇到张飞,张飞是个莽撞汉子,不知道财不外露的警世恒言,在刘备面前竟敢说“吾颇有资财” ,这一下给了刘备一个机会,马上说:我有个好项目,这个项目要能实现了那真是利国利民的大事(今黄巾倡乱,我欲破贼安民) ,而且我的研究基础相当好(我本汉室宗亲) ,现在万事俱备,就是缺钱缺人啊(恨力不能,故长叹耳) 。刘备不到一分钟的陈述,竟让张飞散尽家产,聚乡中勇士,得三百余人。要知道,养活三百人可是笔大钱,我们哪个项目能养活三百个研究生?刘备打黄巾时很卖命,也立了一些战功,但就是没混个一官半职。就像我们看文献很认真,也写了一些 SCI 文章,但就是拿不到项目时的心情一样。刘备当时的心情那叫一个郁闷呀,在房间里实在憋的慌,就到大街上散步,恰好遇见管项目的间接领导张钧,刘备马上自报家门自我介绍起来(惟玄德听候日久,不得除授,三人郁郁不乐,上街闲行,正值郎中张钧车到。玄德见之,自陈功绩。钧大惊,随入朝见帝) 。刘备的这一忽悠,害得张钧拼命要为刘备争项目,争得连自己的命也不要了,而且无怨无悔!而我们为一个项目的ppt 光准备就要一两个月,但还没讲几分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