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洛南小学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实验汇报材料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031176 上传时间:2017-08-2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泉州市洛南小学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实验汇报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泉州市洛南小学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实验汇报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泉州市洛南小学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实验汇报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泉州市洛南小学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实验汇报材料(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泉州市洛南小学基 础教育新课 程改革实验汇报材料(2004 年 12 月 16 日)各位领导、专家:我校在 2003 年秋季开始实施课程改革,使用的是北师大版新教材。下面从两方面把我校开展课改的情况进行汇报。一、做法与成效(一)、思想上重视。成立实施课改的组织管理机构,有较完善的课改实施制度。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 语、数组长及实验老师为 成员的课改领导小 组,制 订了课改培训、教研制度。学校 领导精心选拔起始年级的任课老师,将具有良好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教学 业务能力较强并且具有献身课改精神的刘静一、郭 丽萍、吴超群、杜丽苹四位老 师充当“新课程实验”的排头兵, 组织她们参加局

2、一级课程实验的学习和培训。其次,全体教师能自觉参加课改的有关培训, 组织参加了培训者培训、校本培 训等各种形式的培训, 为参与课程改革做好思想上的准 备。 组织 广大教师采用各种学习形式,或集中、或分组、或自学,深入领会基础 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让广大教师认识到, “新课改” 实验,是继素质教育之后的又一次教改浪潮,体现在课堂教学改革上的,就是要明确学生的主体性意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就是要在课堂教学的始终,贯穿人文主义思想。为了将课程实验提高到新的层次,在 2003 新学年伊始,校 长、教导强调,在学校工作计划、学校教学计划及语文、数学教研计划中, 务必体现“ 新课标 ”理念,务必关注课程

3、实验的实践过程,要求全体教师,尤其是实验年级的老师,通过报到 杂志、上网 查找信息等渠道,吸纳先进的课改实践经验。在重视校本课改的同时,学校时刻注 视外部课改信息,我校广大老师努力争取一切可能的机会参加学习,如,2004 年春,参加区局 组织 的在第十一中学举 行的省普教室陈小敏主任的课改讲座;周六,到河市听取肖川博士 教师学习与专业成长的讲座;还分期分批到泉州实小、鲤城实小、通政小学、泉州附小、丰泽中心小学听取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的几个问题及作文教学竞赛课。今年 12 月,我校组织 部分老师前往福州群众路小学听课(二)、观念上转变。通过参与课程改革实验,我校教师教育教学观念发生很大改变

4、。意识观念的改变带来一系列的改变,对教师的角色的 认识、 对学生的态度、 对待教学的态度有更加准确的定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学生中倡 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 习方式,老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作为教师要不断学 习和探索,不断提高专业文化水平,如我校教 师几年来通过参加各种提高学历的学习,大 专学历达 20 人,占全体教师的三分之二, 还有相当多一部分老师在参加本科学历学习。以校本教研促 进师生的共同发展,边教学边研究,教研氛 围更加浓厚。如,课题 研究和课程改革同步开展,我校 “口语交际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两个课题课题研究已通过市级中期验收。课改的实施在中心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大

5、胆尝试由一年级向各年级全面铺开。学校提出“与时俱进,全校上下推进课程 实验”的倡议,并以以实验年级为主导,全体老师参与课改的有关学习与培训,并在教育教学全 过程注意落实新课程标准的有关理念。 伴随着学校课改实验的进程,语、数两大学科教研 组,在 语文组长、数学组长的带领下,加大对学校教研工作力度, 强调在分组学习教研方面,每次必须有课题和中心发言人,做到有思必言,言之必诚,各抒己见。 许多老师结合当前自身的 课改实际,反思以前的教学模式,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可见一斑。(三)、行动上落实。2新课程实验工作实施以来,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全体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不断提高,能较好 应用新

6、理论组织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气氛更加和谐,学生 综合素质得到发展。我校全体老师特 别是实验年级老师,用她们执着的忘我工作态度,捧回了用自己心血浇铸的一面面奖状:刘静一老师在参加区“青年教 师师德师风” 演讲比赛中,以生命的无悔换回区级一等奖和市级二等奖;郭丽萍老师获 2004 年洛江区“青年教师业务能手” 荣誉称号;杜丽苹老师在参加教研点课改展示活动获得专家好评;刘静一老师由插嘴引起的意外收获获市级论文评选二等奖,黄吉平、吴文 聪老师论文获 市第三届基础教育论文评比一、三等 奖,刘静一老师今年 10 月参加区课文阅读教学课堂评优获得二等奖我们不会忘记“几分耕耘,几分收获”的哲理,但我们更记 得,

7、以上荣誉的取得,更多的是无私的奉献。二、问题与思考(一)教师的探索与创新精神还远远不够。课程改革这项全新的工作,需要实验者有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而探索和 创新精神恰恰是教师的薄弱环节,它表 现在实验中过多的因循守旧,缩手缩脚,不敢突破旧的框架,尤其是教科书与教学参考书(教师用书)的框架,只满足局部的改造,难以充分体现课程之“ 新”。(二)一些研究课题仍在进行,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课程改革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除实验新教材以外,还有一系列项目要同时进行实验。如口语交际、小组合作、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课题研究, 课程评价的研究与实践等,都还仅仅处于刚刚探索之中,目前尚未取得很多进展。 (三)实验

8、配套措施有待进一步完善课程改革是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是一项系统工程, 牵一发而动全身。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势必要涉及到学校内部的改革,反 过来,学校内部的改革,又会给课程改革营造良好的环境,促进课程改革,二者相辅相承。目前,我校的内部管理体制、聘用制度、教师激励机制、评价机制都亟待完善。学校外部的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同 课改的实施要求仍不相适应。(四)课程改革实验的理论如何转化为操作性强的方法和措施有待进一步研究。一些老师在教学改革实验过程中深感实验理论和方法的缺乏,常常有“ 知道要做什么,但不知怎么做” 的感觉, “摸不着石头过河”。希望多得到 专家的具体指导,少走

9、一些弯路。(五)采用何种简单易行、操作性强的评价手段, 对学生和教师进行过程性评价值得探究。某些评价方法从理论和实验上来说都是好的,但是由于班级人数较多,评价内容太细,操作起来比较困难。评价与教 师教学之间和学生学习之间存在差异,一些评价方法、手段不适合学生实验,有的甚至出现了 测试成绩不理想的情况。如何在评价中引导:在注重基础的同时,发展学生的终身学习的能力、 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全的人格, 应尽快完善包括师生在内的评价体系和方法,促进改革进程。(六)“综合实 践活动课” 和 “校本课程的开发”都是新 课题, 课程的开发受办学条件的限制,独立开发有困难。社会实践基地少,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七)办学条件落后,教学设备简陋,与 实施课程改革的要求有较大差距。(八)使用教材方面的问题:1、小学语文北师大教版教材内容太多,语文的训练类型很多,学生两极分化较严重。2、小学数学的北师大版教材教师对教材把握有一定的难度,教 师用书对于知识点所要达到的程度交待不是很明确,教具与教材配套不够,计算课内容重难点太集中, 层次体现不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