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中小学校地震应急预案编制指南(试行)(doc 6页)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031033 上传时间:2017-08-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泉州市中小学校地震应急预案编制指南(试行)(doc 6页)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泉州市中小学校地震应急预案编制指南(试行)(doc 6页)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泉州市中小学校地震应急预案编制指南(试行)(doc 6页)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泉州市中小学校地震应急预案编制指南(试行)(doc 6页)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泉州市中小学校地震应急预案编制指南(试行)(doc 6页)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泉州市中小学校地震应急预案编制指南(试行)(doc 6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泉州市中小学校地震应急预案编制指南(试行)(doc 6页)(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 1:泉 州 市 中 小 学 校 地 震 应 急 预 案 编 制 指 南 ( 试 行 )学校是人口密集场所,由于青少年的社会经验少,应对地震灾害等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较低,所以,学校往往成为受灾最为严重的地方。为了辅导我市中小学校更好地编制地震应急预案,在专门咨询过中国地震局专家意见后,特制订本指南。各中小学校要根据本校的实际,结合本指南的要求编制本校的地震应急预案,同时在预案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编写切实可行的“学生疏散演练方案”(范文附后),并经常性地开展演练。一、总则(一)应急指挥机构组成学校应急预案的作用,是明确在突发事故之前、发生过程中以及刚刚结束后,谁负责做什么,何时做,怎样做,响

2、应的策略以及资源准备等等。首先应明确指挥部的设立程序;指挥的职责与权力;指挥系统(谁指挥谁、谁配合谁、谁向谁报告) ;学校应急指挥与外部应急指挥之间的协调。学校应急指挥应设立应急总指挥和现场应急指挥,应急总指挥一般由校长担任。同时要指定,在原定总指挥或者现场指挥无法到达现场时,由谁来担任指挥人员。应急总指挥的职责:负责组织应急预案的实施工作;负责发布启动或者解除应急行动的信息;开设现场指挥机构;向当地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通报应急救援行动方案,并提出要求支援的具体事宜。现场指挥的职责:全权负责应急救援现场的组织指挥工作;负责及时向总指挥部报告现场工作情况,保证现场行动与总指挥部的指挥工作协调;当在

3、疏散过程中突发紧急事件,如踩压等,立即组织救援工作开展,并通报总指挥部。此外指挥部还应下设数个工作小组,如办公室、应急疏散组、抢险救灾组、医疗救护组、安全保卫组、后勤保障组等,视学校具体情况而定。明确各应急工作小组的人员组成、负责人及职责。(二)地震应急疏散救援原则的确立按照 “统一指挥、反应迅速、措施落实、疏散有序、确保安全”的原则来进行在校师生的地震应急疏散救援。(三)人员疏散和应急避难对人员疏散所做的规定和准备,应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明确谁有权发布疏散命令;通知进行疏散的方法;疏散人员数量及疏散事件的估测;对疏散路线的考虑;对需要特殊照顾的群体的考虑(幼儿、低年级和有残疾的学生等) 。所

4、有在校师生应熟悉关于疏散的有关信息,应事先确定出通知师生疏散的方法、主要或者备用集合点、疏散路线和查点所有人员的程序。对于来校访问人员应有详细的名单,并由学校相关人员负责其安全。绘 制 紧 急 撤 离 路 线 学 生 分 流 方 案 、 指 导 紧 急 撤 离 的 教职 员 工 定 点 位 置 和 临 时 避 难 场 所 分 配 方 案 的 示 意 图 , 并 设置 有 关 标 志 。 夜间应保证照明充足,便于安全逃生。校内应设置指示标志,让师生辨识逃生方向。(四)自救互救指定医疗救助指挥人员,建立救护工作的统一指挥;如何发动学生开展自救互救工作;重伤员的紧急护理及与医院的协调工作。(五)突发

5、事件应对当出现人员被困、次生火灾等突发事件时,该如何处理应对。二、预案编制注意事项(一)避震时间和方式根据历史上的震例,影响我市的较大地震一般为海上地震和台湾地震波及,直下型地震很少,学生应“伏而待定”,待摇晃平息 60 秒左右,才按照事先确定好的疏散路线撤离至紧急疏散避难场所。切勿跳楼和跳窗。(二)不同区域的紧急避震各学校要从实际出发,视本校所处的位置考虑,及人员所处的位置考虑紧急避震方式。无论是否有预报、警报,在本区范围或邻近地区发生破坏性地震后,领导小组应立即赶赴岗位,在上级统一组织指挥下,迅速组织本校抢险救灾。1、教室内人员:要保持镇定,切莫惊慌失措。听到警报后由班主任或任课教师尽快组

6、织学生迅速抱头或头顶书包就近躲避,身体采用卧倒或蹲下的方式, 使身体尽量低, 躲到桌底或墙角, 以保护身体,避免被砸,不要靠近窗口,千万不要跳楼和跳窗。2、教室外人员:在教室外的同学,应跑到空旷的地方, 要用双手放在头上,防止被砸,要避开建筑物和电线;在操场上的同学,感觉地震来临时,要保持镇静站立在空旷地即可,不能乱跑,更不能再躲进建筑物里。3、就餐人员:在餐厅就餐时,一般人员较多,当感觉地震来临时,近门人员可以跑到空旷场地,其余人员尽可能蹲到餐桌椅边或靠墙角蹲下,切勿站到餐厅中央。4、就寝人员:一般在宿舍就寝时大多宿舍大楼早已关闭,如果此时发生地震,在感觉上下颠簸时,住在上铺的同学,应立即下

7、来,并马上钻到床底下,也可以蹲立在墙角边,切忌钻到衣橱里或站在宿舍中央,也不要急着涌出宿舍楼,保持镇静心态,等待地面震动 60 秒后,有秩序快速沿楼梯疏散到学校操场避震场所。出逃时要注意用枕头等柔软物顶在头上。为防止钥匙打不开锁现象,建议各学校统一配置门锁,并将钥匙分配到每一位老师手中,而且钥匙能开每一个宿舍铁门的锁。5、教师要按预先的分工,迅速到各自岗位检查避震的情况,发现有采取不正当措施的, 要及时纠正。6、学生应在老师的带领下,一齐行动,把桌椅挪放得有利于避震;与外墙和窗户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外墙倒塌或玻璃破碎时伤人;避开室内的悬挂物;留一定的通道,便于震时紧急撤离;把年小体弱或残疾的同

8、学安排在方便避震或撤离的地方,时机一到马上撤离。7、为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相关人员第一时间应切断电源、关闭燃气等。(三)紧急疏散应特别注意的事项根据各班级所处位置,紧急疏散时候应做到:1、学生就地紧急避震,再次听到警报后 ,各班才能马上按照学校预先规定的紧急疏散路线快速有序的撤离。2、关于撤离顺序及线路:人员在楼梯分成两路同时撤离(一列高层一列低层,各行其道),并按照学校制定的疏散路线迅速转移到预先考察好的紧急疏散避震场所。学 校 在 制 定 紧 急 撤 离 路 线 及 学 生 分 流 方 案 时 , 要 特 别明 确 临 时 避 难 场 所 及 其 分 配 方 案 。 学 生 分 流 方 案

9、 和 场 所 分配 方 案 应 当 明 确 到 教 室 号 、 实 验 室 号 和 寝 室 号 。3、严格强调必须按疏散线路迅速疏散, 不要争先恐后,避免碰撞,拥挤,踩伤。4、遇到灾情,千万不要跳楼。5、教师负责指挥学生疏散,不得擅离岗位。6、各层楼梯口、拐角处要有教师指挥。7、疏散过程中,以双手护头或书包, 书本护头,以防被砸。8、疏散途中要尽量避开建筑物和电线。9、各班学生到达安全区域后,要迅速按照分配的区域站立而后要蹲下,保护头部。教师迅速组织人员清点人数,汇总后报总指挥部。(四)自救互救疏散后,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震后的自救互救工作。开展以抢救人员为主要内容的现场救护工作,及时将受伤人员

10、转移并送至附近救护站抢救。应特别注意因地震倒塌的楼房导致被困和被埋压的学生的救护。(五)灾后处理:1、灾后校长应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本校情况,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2、 加强对重要设施设备、物品的救护和保护,加强校园值班值勤和巡逻,防止各类犯罪活动。3、积极协助当地政府做好广大师生的思想宣传教育工作,消除恐慌心理,稳定人心,迅速恢复正常秩序,全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三、组织实施演练各 中 小 学 校 可 根 据 以 上 内 容 因 地 制 宜 地 编 制 地 震 应 急预 案 。 待 预 案 编 制 完 成 后 , 再 根 据 预 案 编 制 应 急 演 练 方 案 ,进 行 模 拟 实

11、战 训 练 。 一 方 面 可 以 促 进 师 生 熟 悉 预 案 , 提 高地 震 应 急 处 置 能 力 , 另 一 方 面 又 检 验 预 案 的 可 操 作 性 。 演练 方 案 应 包 含 以 下 几 个 方 面 :1、 演 练 的 具 体 时 间 范 围 ;2、 演 练 参 与 的 班 级 、 人 数 和 各 班 级 的 疏 散 撤 离 路 线 、撤 离 时 间 及 各 班 级 的 具 体 负 责 人 ;3、 安 全 区 域 的 确 定 及 撤 往 安 全 区 域 的 指 示 标 志 ;4、 确 定 各 楼 层 、 楼 梯 口 、 楼 梯 拐 角 处 的 具 体 负 责 人 ;5、 明 确 各 楼 层 清 查 人 员 , 防 止 有 人 滞 留 教 室 ;6、 拟 定 各 类 突 发 事 件 的 应 对 方 案 。 如 发 生 踩 踏 事 故 、次 生 灾 害 等 突 发 事 件 。演 练 完 成 后 , 根 据 演 练 效 果 进 行 总 结 , 找 出 不 足 , 不断 地 修 订 完 善 预 案 , 使 预 案 更 具 可 操 作 性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