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三种机制”,促进城乡师资均衡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030670 上传时间:2017-08-2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三种机制”,促进城乡师资均衡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创新“三种机制”,促进城乡师资均衡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创新“三种机制”,促进城乡师资均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三种机制”,促进城乡师资均衡(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曾鹏飞2008 年 01 月 17 日 16:48 来源:湖南日报【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E-mail 推荐: 提 交建设教育强省离不开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强省”的重要表现和重要内容,是保障教育公平、提高全民素质和全面提升人力资本积累水平的重要手段,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确保“三个到位”,促进经费 投入均衡。 一是确保财政性教育经费增长比例落实到位。今后几年,各级政府要确保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每年同口径提高 1 至 2 个百分点。二是确保转移支付资金用于教育比例落实到位。继续执行农村

2、税费改革转移支付用于教育的比例不得低于 60%,其中用于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的专项不得低于 10%的政策;继续执行省财政安排的市县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用于教育的比例要高于 25%,其中用于中小学危房改造的比例不得低于 10%的规定。三是确保新机制各级政府分担比例落实到位。各级政府要按照比例,将新机制专项资金在财政预算中单列,并从当年新增财力中安排,不能占用教育经费的正常增量。推进“三大工程”,促进办 学条件均衡。 一是推进合格学校建设工程。建议有关部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我省实际,制定湖南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合格标准。各地要根据该标准和本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任务,制定限期改造薄弱学校计

3、划,努力使区域内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办学条件尽早达到基本标准。二是推进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力争 2008 年底现代远程教育项目 100%覆盖全省的农村中小学,形成遍布全省农村学校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三是推进农村教师安居工程。国家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工程以来,在学校硬件建设方面往往关注的是教育教学设施,很少顾及农村教师住房条件建设,各地要加大农村教师住房建设力度,着力改善农村教师的生活条件。创新“三种机制”,促进 城乡师资均衡。 一是创新农村教师进退机制。积极推进农村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继续实施农村教师定向培养专项计划,加大农村学校城镇薄弱学校新增教师的定向招聘工作;创新农村中小学教师的退出渠道,要通过内退、转岗等多种方式和途径,加速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新陈代谢。二是创新城乡教师交流机制。建立城镇中小学教师定期到农村支教制度,出台有关教师城乡轮岗的政策,加大先进地区对落后地区对口支援的力度,鼓励发达地区教师到贫困农村任教。三是创新农村教师素质提升机制。制定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培训中长期规划,明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教师培训分担责任。教师培训要从实际出发,以教育观念更新和教育实践引领为主,注重培训实效。(作者单位:省财政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