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二)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029710 上传时间:2017-08-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二)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二)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二)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二)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二)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二)(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二)各阶级的探索史课标要求(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2)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3)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重点与难点:1、重点:(1)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特点、功绩及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及评价(2)辛亥革命的原因、历史功绩。(3)五四运动的原因、影响。2、难点:(1)正确认识农民阶级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2)辛亥革命的原因及历史功绩,全面认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如何认识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2、的开端。重点解析1、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异同同:(1)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都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都具有反封建的内容(2)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在太平天国运动中,都未得到真正实践异:(1) 天朝田亩制度在土地分配和产品分配上实行平均主义,废除私有;而资政新篇的核心是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维护私有(2) 天朝田亩制度在内容上带有空想性和落后性;而资政新篇发展资本主义,反映了历史潮流(3) 天朝田亩制度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反映了农民的迫切愿望;而资政新篇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土地问题2、比较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异同点相同点相同点:(1)性质:都是农民阶级领导

3、的以农民为主体的农民运动(2)斗争方式:都采取了武装斗争的形式(3)组织形式:都是利用宗教发动,都具有浓厚的迷信色彩(4)结果:都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5)作用:都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地的进程不同点:(1)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鸦片战争后阶级矛盾空前激化的背景下义和团运动发生在 19 世纪末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背景下(2)太平天国的斗争矛头主要指向清政府义和团运动的斗争矛头主要指向帝国主义(3)太平天国运动有统一的组织、领导和革命纲领义和团的运动没有统一的组织、领导和纲领(4)太平天国运动建立了政权,斗争时间长义和团运动没有建立政权、斗争时间短(5)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人

4、表现出向西方学习的强烈愿望义和团运动则是盲目排外3、五四运动和辛亥革命的异同(1)相同点:两者都发生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加深的社会条件一,革命性质相民,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都面临着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斗争的矛头指向帝国主义在华代理人。(2)不同点:从世界历史的角度看,由于两者所处的时代不同,辛亥革命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范畴,五四运动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从革命的指导思想看,辛亥革命以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建设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为政治目标。五四运动促成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成为指导中国革命的正确思想。从革命领导阶级看,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五四运动是

5、无产阶级。从发运群众的深度和广度看,辛亥革命由于缺乏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五四运动则吸收了广大人民群众,此后中共提出了民主革命纲领,深入广喾地动员人民群众参加了革命。从革命的结果和前途看,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但革命果实最终被袁世凯窃夺,革命作者任务没有完成。旧民主主义革命最终以失败告终。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揭开了新民主主义的新篇章,后来在共领导下,最终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4、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1)相同点:性质相同。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的任务相同。都是反帝反封建。(2)不同点:领导阶级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是资

6、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指导思想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主我。目标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发展资本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是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前途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资本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跟踪训练1、马克思说:“推动了这次大爆炸(即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矛盾B.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C.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对外国侵略为主旨D.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源2、与以往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

7、新”的时代特点表现在()运动规模空前巨大 反封建同时反侵略 平均主义思想 资政新篇资本主义色彩 A. B. C.24 D.3、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 ( )A、反映了农民阶级的愿望和要求 B、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具有资本主义色彩 D、是太平天国反帝革命纲领4、 资政新篇具有历史进步性,主要表现在( )A更加鲜明的提出不许外邦人干涉中国内政B.明确提出要依法治国,由公众选举官吏C.主张学习西方,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D促使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的产生5、义和团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A、清政府的腐朽统治 B、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C、甲午战争后外国教会势力猖獗

8、D、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6、 (2007 年广州模拟)下列对于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具有朴素的爱国意识 B、带有盲目排外性质C、导致对清政府放松警惕 D、反映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7、义和团运动和太平洋天国运动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 )A、运动主体力量为农民 B、体现农民阶级的局限性C、以外国列强为斗争对象 D、带有盲目仇外的弱点8、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对中国社会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 )直接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 客观上促进了清政府的变化和改革 有利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打击了西方殖民侵略势力 B、 C、 D、9、中国同盟会成立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新的阶段是

9、因为( )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建立 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提出了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形成了统一的革命领导力量A、 B、 C、 D、10、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限制袁世凯独裁的特别规定是 ( )A、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B、实行责任内阁制C、增加副总统权力范围 D、限定临时大总统任期11、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 20 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 )A、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B、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C、给予了人民充分的民主与自由权利D、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12、在 20 世纪第二个十年间,堪称中国历史转折之里程碑的是( )A、武昌起义

10、、中华民国成立 B、 新青年创办C、五四运动、 新青年创办 D、中华民国成立、五四运动13、五四运动中的直接目标基本实现的是( )A、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B、废除二十一条,内除国贼C、还我青岛,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D、内除国贼,拒绝在和约上签字14、五四运动具备的新时代特点的表现为( )A、先进的知识分了领导 B、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C、群众性的爱国运动 D、无产阶级的运动中登上了政治舞台15、五四运动出现了以往运动所不具备的新因素有( )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初步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起了实际的领导作用学生、工作、商人等各阶层的广泛参与、团结斗争反帝反封建斗争赢得了彻

11、底的胜利A、 B、 C、 D、16、材料一:中华民国的成立并没有给人们带来预期的民族独立、民主和社会进步。胡绳中国共产党的 70 年材料二:辛亥革命是一次巨大革命意义的历史性变革为以后的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打开了道路。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材料三: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化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再也无法稳定下来。江泽民十五大报告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材料一与材料二对辛亥革命的评价是否矛盾?你是如何理解的?(2)为什么说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3)辛亥革命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创造了哪些有利条件?17、材料 1:务望全国工商各界

12、,一律起来设法开国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道: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同胞们起来呀!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材料 2:此次沪上风潮始由学生罢课,继由商人罢市,近且将有劳动工人同盟罢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失此不图,将必成大乱。 淞沪挥军使卢永祥电材料 3:6 月 3 日以后在学生要求下, (上海)商人罢市。商店门上贴着“忍痛停业,冀救被捕学生,不除国贼,誓不开市”等揭贴。浦东一带码头工人“全体一致表示,凡遇日本船只抵岸,不为起货,并分发传单, 劝导各码头劳动界切实进行” 。 材料 4: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

13、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逮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请回答:(1)据材料 1,概括学生的基本主张?(2)据材料 2 反映北洋政府最担心的是什么?(3)据材料 3、4,分析五四后期发生了什么变化?起了什么重大作用?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二)答案:选择题:15 ACACB 610 DCDCB 1115 ADDDA16、 (1)不矛盾。因为中华民国成立后,帝国主义的特权没有被取消,实权又被袁世凯所窃取,因而民国的成立在当时没能实现民族独立、民主共和与社会进步的目的。但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为以后的革

14、命打下了基础。(2)从历史发展的整体上看,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的社会进步。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资产阶级领导,由人民群众参加,以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以及争取民族独立为目标,并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扫除障碍而进行的革命运动,因此是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3)打乱了反动统治秩序,使它再也无法重新统治下去;推动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从而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提供了经济条件和阶级基础;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和民主觉醒,促使先进的知识分子探索新的救国救民道路。17、 (1)希望工商各界人民团结起来,共同斗争,外争主权,内除国贼;(2) 工人、学生、商人联合斗争危及北洋政府的统治;(3)变化: 运动中心转移到上海,工人、商人、学生的联合斗争,形成巨大的广泛群众性的爱国运动; 作用:迫使北洋政府作出让步,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