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碛口古镇的民居建筑――窑洞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027865 上传时间:2017-08-27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260.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碛口古镇的民居建筑――窑洞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浅谈碛口古镇的民居建筑――窑洞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碛口古镇的民居建筑――窑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碛口古镇的民居建筑――窑洞(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036|美术大观ART PANoRAMA|200701|艺术理论黄河一路平静地流淌,在山西境内与吕梁以西的湫水汇合后变得咆哮。黄河从400米宽的河道骤然缩小到不足80米宽,成为黄河上的一处险滩。上游的船只只好在这两水之间的陆地上岸,至此这里生意兴隆,人流不断。这就是在清至民国初年的两百多年间,黄河中流秦晋大峡谷闻名遐迩的水旱码头,华北、中原物资交流集散的重镇碛口。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碛口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被遗忘在历史的某个角落。从碛口的繁荣到衰落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时代变迁。碛口是一个水转陆的码头,周边村落依碛口的繁荣而繁荣,碛口的衰落而衰落。留到今天除了那晋商离奇的发迹史外,更重要的则是碛

2、口古镇及其周边村落见证历史的黄土高原式民居建筑窑洞。窑洞是黄土高原民居建筑的杰出代表,是北方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碛口以及周边村落主要的建筑形式。曾几何时,其优越的地理位置、繁荣的商贸往来,使得碛口地区窑洞建筑的形式吸取了山西大院以及北京四合院建筑的特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居建筑风格。窑洞与中国传统柱式屋檐的结合,不仅从功能上解决了窑洞正面浸水的问题,更从美学上创造出了一种有意味的形式。这种创造符合中华民族的审美趣味,艺术风格仍然能与今天人们的感受爱好相吻合。经过几百年的风雨洗礼,其天人合一的中国建筑艺术精神,仍然能够成为中华民族民居建筑中璀璨的奇葩。一、碛口古镇及其周边村落窑洞建筑的特点1

3、碛口古镇的窑洞依黄河与湫水之间的卧虎山而建,分为东市街、中市街、西市街三条主要的街道。其中中市与西市两条街道保存着较为完整的旧式窑洞,也是清至民国初年贸易活动集中的地区。西市街的窑洞多是当年粮油货栈的集散地。中市街虽只有160米左右,却集中了当年的银行、当铺等金融机构,是当时高档的商业街区。2依山而建几乎是所有窑洞建筑的共同特征。碛口古镇及其周边村落窑洞的开凿顺山势地形的变化而变化,依梯田状地形进行开凿,层层叠加,使下一层窑洞的洞顶成为上一层窑洞的院落,既减轻了山体本身对下层窑洞的挤压,又为上层的住户提供了较为宽敞的活动空间。另外就功能性而言,依山而建,为村落提供了相对优越的排水系统。合规律性

4、与合目的性的统一,这是窑洞建筑的一大特色。人、建筑、环境三者之间的相互协调,这也正是中国艺术精神所特有的天人合一思想。人作为自然之子,创造了窑洞这种建筑形式,窑洞又为人们提供了生活的空间与活动的场所。这种形式依赖于周围环境的地形、地貌而存在,环境又反过来作用于人,直接反应出人对自然的改造。位于西市街上的“光荣店”曾是一家粮油货栈,也是如今保存较为完整的一组以五层接口窑积累而成的窑洞建筑。“光荣店”的底层是一个较大的四合院,左右各设有侧房,正面依势并排五层窑洞。窑洞层层叠加,形成恢弘雄伟的气势。这种依山而建层层交错的建筑形式,在距碛口五公里的李家山村体现得更加明显。李家山村的地形是黄土高坡上的一

5、条沟壑,所有的窑洞依沟壑而建,层层叠加直至山顶,底层四合院中还设有供骡马休息的侧房,这也就是李家山村民居独有的功能性特色。在翟墨所著的圆了彩虹:吴冠中传一书中记叙了吴冠中的碛口之行。书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吴冠中还常常谈到他在山西的一个重要发现临县碛口镇李家山村,这里从外面看像一座荒凉的汉墓,一进去,是很古老很讲究的窑洞,古村相对封闭,像与世隔绝的桃花源。这样的村庄,这样的房子,走遍全世界都再难找到!”在西市街和中市街分布着许多垂直于山体的小巷,如要冲巷、百川巷、驴市巷等。这些巷道宽窄不等、坡度不同。有的小巷达百米之长,从半山腰一直通向黄河。巷道的两侧有门,通往不同高度的窑洞。平目巷道是人们出行

6、的道路,下雨时便成为古镇非常重要的排水通道,即使下再大的雨也不会在古镇中形成积水,而是顺小巷汇入黄河。3村村相连、户户相通。这又是碛口古镇的另一大特色。每层窑洞的左右两侧都设有较为隐蔽的石梯或侧门。石梯是到达上层的通道,它和侧门一起编织出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由于窑洞依山势开凿,为了寻找合适的地形,所以村落布局相对敞乱,很难形成独门独户的格局,这就为村村相连、户户相通提供r条件。所有的窑洞通过拱形门洞连成一片,又从形式上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这种村村相连、户户相通的格局符合当时经济的需要,在当时交通并不发达的情况下,庞大的驼队、马队可以选择多种途径进入古镇。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布局,正体现了

7、中国传统文化形神统一的艺术精神。布局相对分散的窑洞,依山势被相互贯穿的门洞所连接,形成一个具备完整功能性的村落,这正是形散而神凝的集中体现与传达。二碛口古镇及其周边村落窑洞建筑的工艺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人们创造出了许多建窑的技术。碛口古镇及其周边村落属于黄土高原地带,但其建窑技术又有别于陕北纯土坯式的技术。碛口古镇及其周边村落的窑洞建筑基本采用三种形式,即接口窑式、箍窑式、“一炷香”式,其中以接口窑式为主。1接口窑,是指窑洞从岩壁上平挖进去几米深的拱形胎模,在胎模上用青砖或石料砌成拱形窑面,等石料拱形完成后挖去石料下的拱形胎模,再向里挖进几米,这样拱形的石料或青砖正好被按接在窑洞口,这便是接口

8、窑。接口窑的接口从几十厘米到几米不等。由于接口窑的正面是用石料砌合而成,可以减小上方雨水对于窑面的侵蚀,因此这种建窑方式渐渐在碛口古镇及其周边村落流行起来。位于碛口古镇的“长兴店”就是典型的接口窑式窑洞,窑洞正面的接口处是用青砖砌成并粉以白灰,接口深度约为两米。窑洞内部由土坯夯实而成,窑洞内部的拱形高度大约四至五米,冬暖夏凉,十分舒适。2箍窑,是独立的窑洞形式,它不需要依山建立,可以选择在黄土沟沿的边坡上建造,或在有坎的地段建造。首先挖出一排或单个土胎模,每个胎模的空间要与窑洞的空间相似,然后用砖石在胎模上砌成拱形,等拱形砌成之后,挖去土胎模便得到一排或单个的箍窑。箍窑是传统窑洞建造的一种延伸

9、。也正因为这种特点,使得窑洞的整体建造相对散乱。3以上两种窑洞的建造形式,是碛口古镇及其周边村落较为富有人家的主要民居建筑方式。在一些较为边远的村落中,还有一种被称为“一炷香”式的窑洞。这是穷苦人家的窑洞,也是最简陋、最狭小的窑洞。窑洞正面为长方形而非拱形,宽度约为一米,深度约为两米。洞内除了能砌一张炕之外,再无法放置别的东西了。这三种窑洞是碛口及其周边村落主要的窑洞形式,从其建窑工艺形式的不同也反映出碛口古镇及其周边村落不同时期的发展面貌与贫富的差异,对于研究碛口及其周边村落经济文化的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三、碛口及其周边村落窑洞建筑结构的创新特色碛口古镇虽与陕北只有一河之隔,却与之有着截

10、然不同的窑洞建筑特色。两百多年前的碛口商贸繁荣,与内地、沿海的沟通极为密切。在窑洞建筑的功能特色上,建造者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创造性地对窑洞的功能进行了功能性改造,发明了“明柱厦檐”和“没根厦檐”这两种新的窑洞建筑形式。1明柱厦檐。北方人把披檐叫做厦子,“明柱”就是指独立的柱子,在单层和多层窑洞中均有出现。在多层窑洞的结构中,上一层窑洞依下一层窑洞的窑面,设一排柱子来支撑屋檐,形成艺术理论|200701 1l美术大观I 037一个敞开式的走廊,屋檐用瓦和木料搭建而成。黄土高原木料奇缺,但在当时的碛口码头却很容易买到上游的筏子或木船,所以对于碛口及其周边村落来说木料是相对廉价的,这也正是“明柱

11、厦檐”兴起的原因。“明柱厦檐”的结构无形中为窑洞增添了一道走廊,这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好的活动空间。人们常在这个空间中搭设灶台、晾晒衣物。距碛口古镇三公里的寨子山陈家大院,是毛主席曾经转战路经的住处,是一组单层“明柱厦檐”式的民居建筑。从外部我们很难看出这是一组窑洞式建筑,四面封闭,进人大院正面是三间窑洞,两侧各有两间厢房,顶部则是用明柱支撑的披檐。下雨时雨水顺房檐流下,在窑洞前形成一道水帘,合理地解决了雨水侵蚀窑面的问题。2没根厦檐。由于窑洞是单面采光,窑洞越深光线越暗。“明柱厦檐”的建筑方式虽然解决了雨水侵蚀窑面的问题,但相对封闭的结构也影响了光线的进入。“明柱厦檐”的窑洞光线相对较暗,人们发

12、明了另一种屋檐形式即“没根厦檐”。“没根厦檐”是指没有柱子的房檐,它的构造相对简单,节约木料,比“明柱厦檐”的造价低,所以被广泛地运用在窑洞建筑上。在拱形窑洞的上方支出一条长约一米的方形石柱,每相隔两到三米支出一条,在石柱间用木料搭起木梁,上面装上瓦片即成。这种方法虽然不能形成“明柱厦檐”的走廊,却很好地解决了雨水和采光的问题,深受人们的喜爱。西湾村的东财主院就是“没根厦檐”窑洞建筑形式的代表。其中的三层窑洞均采用“没根厦檐”的建造方式,檐下镶有双数的石条,石条的顶端雕刻有云纹图案,十分精美。碛口民居建筑的特点、工艺、创新精神也是我们今天建筑设计中可以借鉴和采用的,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从保护中华民居建筑遗产的角度来说,在碛口还有许多的事要做。今天我们看到有许多无人居住的窑洞已经坍塌,许多私人居住的窑洞已被重建,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更为遗憾的是,有许多的建筑已经变成传说中的故事和历史的照片了。历史遗产的不可复制性告诉我们,一旦毁灭它将不能再生。这需要我们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为我们的子孙后代挽留住那些不可复制却可以触摸的历史。责任编辑王振杰陈 强 西北民族大学研究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技术指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