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孩子的培育要点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025895 上传时间:2017-08-2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3.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春期孩子的培育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青春期孩子的培育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青春期孩子的培育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青春期孩子的培育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青春期孩子的培育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春期孩子的培育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春期孩子的培育要点(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青春期孩子的教育一、人生的轨迹我国古代以 12 年作为一轮第一个 12 年(012 岁)幼年、童年期,在心理上讲,是依赖期。第二个 12 年,少年青年期,在心理上讲是青春期,由独立(逆反)逐渐到成熟的时期,这一时期将基本完成学习任务;第三个 12 年,青年期,事业的起步期,这一时期将逐步完成事业的选择与定型(三十而立);第四个 12 年,事业发展的鼎盛时期;第五个 12 年,事业逐步衰落到退休;第六、第七个 12 年,发挥余热,保养身体,安享晚年。 二、人一生第一个最重要的时期学前时期1、在人一生的发展中,重要的奠基时期是在 6 岁以前(教育学上称的“学前时期”)03 岁是智力开发期(智商最重

2、要的形成阶段)36 岁是习惯和性格的形成期(情商最重要的形成期)6 岁以前是真正的“性相近,习相远”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所形成的性格特征(本性)是最持久和稳定的并且影响人终身的心理特征,这时期的教育和培养是人终身发展中基础的基础。非常遗憾的是,在目前我们独生子女的教育中,在这一阶段的教育是存在严重的问题的。2、目前独生子女教育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约束太死。由于过于害怕孩子的危险和怕脏,因此,对孩子的活动过多的约束和保护,极大地制约了孩子冒险性、拼搏性、创新性能力的挖掘和培养。第二,过于放纵。孩子是家中的“小皇帝”,所有长辈无不以满足孩子的要求为己任,不管他的要求是否合理;结果是造成孩子

3、自私、骄横的性格,制约他将来与人合作能力的培养。第三,包得太多。过分富足的物质享受,孩子所有事务家长的大包大揽,造成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奢侈生活,使孩子看不到创业的艰辛,没有责任感,没有学习的原动力,造成懒惰的习惯。3、社会环境相同,学校环境相同,孩子年龄相近,为什么有的品学兼优,有的却成为“问题少年”呢?这一时期的不良教育,在幼年和少年时期,由于孩子对成人的依赖心理和胆量不足,还不会有所爆发,会隐藏起来。可是一旦进入青春期,他的独立与逆反(反抗)心理,会让他在基础价值观上的缺陷完全暴露。青春期是父母对孩子早期管教不力而埋下的问题的总爆发期,是孩子生长发育过程中自然的反抗期,这种本能的反抗

4、和儿童期形成的对抗结合起来就会酿成悲剧,而且一旦形成思维定势(本性),就终身难以改变。因此,对青春期的孩子的教育和培养是最重要、最关键、也是最后的教育机会。美国一个教育学家说:“假如父母无法让一个 5 岁的孩子拾起他的玩具,那么就不可能在孩子最具逆反心理的青春期进行任何有效的管理。”三、人一生第二个重要的时期青春期(1218 岁,心理断乳期)1、青春期生理发展的特征发育的最旺盛期第二性征的逐渐成熟内分泌旺盛 精力充沛、性格急躁2、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心理断乳期”是学生从幼稚到成熟的转折时期,青少年随着身心的成长发育,逐渐从依赖父母的心理状态中独立出来,开始自己判断和解决所面临的新问题,这是一

5、个人的社会化进程。处于“心理断乳期”的青少年学生强烈要求别人把他们看作成人。他们的自我意识获得空前发展,总是想摆脱家长和老师的控制,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用自己的观点去解释万千世界的各种现象,但是他们的生活阅历、知识水平、价值观念等的严重不足,自我控制能力还比较差,以及因此产生的对抗心理,使他们产生盲目、偏激、矛盾、脆弱的特点。盲目:年轻人总是朝前看(展望未来)。刚刚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对世界的认识刚起步,他们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充满了幻想,并且有着各种理想,但是他们又缺乏实现理想的毅力、勇气和恒心,现实和理想之间的差异,易受暗示和容易动摇的特点,使他们会时常的改变自己,没有专一的目标和方向,显得

6、很盲目。他们需要一种精神的力量(榜样)来作为自己努力的方向,来求得心理的平衡与补偿,因此大多数人以明星作为他们的偶像崇拜。还有一些学生,由于在少年时使到某些伤害和打击,对未来的看法是灰暗的,感到前途的渺茫,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失去自信,是非常危险的。偶像崇拜的危害:偶像崇拜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每个学生都有,只要不过度,不必紧张,更不要过多干预。但是当孩子把自己所有的精力和感情都放到偶像身上,更有甚者作为精神支柱,用他指引生活方向,就是容易误入歧途,十分危险了,因为这些偶像成为主宰学生梦想的独裁者,学生在赞叹他的完美的同时,必然感到自身的渺小和拙劣,限制了个性的发展,失去心灵世界自由发展的广阔天

7、地。还有的以一些不良人物作为偶像,就必须予以纠正和改变。偏 激中学生开始用自己的眼睛去独立观察世界,用自己的价值观去解释世间万事万物,但是生活阅历、知识水平的欠缺(本身又不愿意承认),所以看法非常偏激或是过分乐观,一切看得光明,不愿意正视困难;或是过分悲观,一切看得灰暗,过分夸大困难。他们有很强的好奇心,热衷于追求各种新奇、另类和刺激的事物。 他们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违反纪律;他们喜欢与人争论,但论据不足;喜欢发表见解,却又判断不准;喜欢怀疑或攻击别人,但又容易片面、缺乏事实根据。矛 盾一方面渴望独立,总是极力想摆脱家长和老师的约束,厌烦各种管理、约束和唠叨;另一方面又渴望理解、渴望关注、渴望友

8、情,渴望得到帮助; “反抗性”与“依赖性”共存,“成人感”与“幼稚性” 并存。他们内心里激动、高兴或苦恼、消沉而表面上似乎很平静;他们有话有秘密想与别人倾吐,可无论碰到父母或老师却又缄默不言;这种情况如果得不到理解,便会出现压抑心理,出现焦虑与抑郁。因此,对孩子的理解和帮助,是不可缺少的。脆 弱缺乏自信(或者过度自信),喜怒无常,情绪不稳,自我失控,心理承受力低,意志薄弱,是青春期孩子最大的弱点。一旦受到打击或者遭受挫折,就会一蹶不振,甚至留下终身阴影,造成青春期闭锁心理,并在行为上出现打架、骂人,说谎,考试舞弊、厌学、逃学,严重的出现自伤或伤人现象。在这一时期,最为重要的树立自信心,并且还需

9、要不断的鼓励。但是最重要的还是提高抗挫力,而不是迁就。3、成长的烦恼青春期孩子最需要帮助的几个方面、 青春的萌动对异性的好感与“早恋”以及性心理与性安全、对网络的迷恋游戏、聊天、不健康的信息、如何正确处理好与同学、老师的关系、怎样正确处理与家长的关系:“代沟”与“逆反”、榜样的缺失“追星”、理想和现实的差异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问题学生的情绪问题主要表现为焦虑症、情绪不稳定、逆反心理与攻击性行为、厌世轻生等。焦虑症是最常见的学生情绪障碍,具体表现为心神不宁、心烦意乱,注意力不集中;严重者还会出现腹痛、恶心和头痛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和歇斯底里的发作;情绪不稳定,喜怒无常、不能控制。逆反心理是反抗心

10、理,是权威意识和成长独立意识产生的反抗意识的结合,表现是反其道而行之。攻击性行为是一种目的在于使他人或自己受到伤害或引起痛楚的行为。厌世轻生的心态是极不自信,对前途丧失信心、迷茫无助而走极端的行为。4、目前中学生最需要培养的是:、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培养、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受挫能力和意志力的培养、与人合作能力的培养、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的培养、学习或做事过程中动脑筋、想办法、科学的完成任务的习惯。“狼性”的培养四、青春期孩子的教育1、教育的几个基本原则既要有家长的权威,又要与他们建立一种平等的朋友式的关系一方面,要相信学生有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放手放心地尊重学生的人生选择;一方面,又要在他们遇到困

11、难或失败时,帮助他们分析事物、明辨是非。第三方面,不能迁就学生的不合理要求和不良行为,以防学生以后总是用反抗的方式来要挟老师和父母。 、温馨的教育温馨的家庭氛围关怀爱护的立场 民主平等的关系 和蔼轻松的语言 探讨商量的气氛最重要的基础:和谐、充满亲情和友情的家庭关系 。、教育中的“三视原则”俯视家长的权威平视朋友的关系仰视欣赏你的孩子学习的本质是在于学会生存,学习的内容是四个学会 “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而根据建构主义的理论,知识只能是靠学生自身在感悟和体验中获得,能力只能在学生亲自的动手实践中获得,价值观是学生日常的观察和约束中内化而形成。你舍得让你的孩子吃苦吗?(吃苦耐

12、劳、责任感)你舍得让你的孩子吃亏吗?(受挫力、合作能力)你舍得让你的孩子冒险吗?(创新能力、拼搏精神)(险,必须在可控范围内)学习的本质是在于学会生存,学习的内容是四个学会 “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而根据建构主义的理论,知识只能是靠学生自身在感悟和体验中获得,能力只能在学生亲自的动手实践中获得,价值观是学生日常的观察和约束中内化而形成。认可、同情、帮助、引导、教育是最基本的原则2、目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偏差重学习轻品德的倾向重分数轻习惯的倾向重结果轻过程的倾向重成绩轻能力的倾向包办的倾向袋鼠妈妈溺爱、放纵和暴力、专制两个极端3、快乐的家庭教育的几个因素家庭结构是否健全家庭关系

13、是否和谐家庭文化是否理性家教方式和内容是否正确亲子情感是否亲密夫妻间教育观点是否一致4、细节决定成败良好习惯的培养习惯决定行为,行为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好习惯主宰人的一生)、养成孩子好习惯的原则言传身教放手让孩子去实践强制约束和教育从小事作起,在生活中点滴培养、家长应该着重培养孩子的几个良好习惯行为习惯:优雅的气质和文明的举止生活习惯:整洁卫生、锻炼、吃饭和睡眠学习习惯:刻苦、踏实、认真、细致、宁静、预习、听课、巩固、科学分配时间探究习惯: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目前中学生普遍存在的不好习惯懒惰,怕困难,责任感、意志力不强追求另类、新奇的服饰、发式不能长时间持续的专注和挡不住诱惑全

14、凭兴趣取舍(包括吃饭和学习)马大哈不能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绪5、 培养孩子的非智力因素(情商)孩子成长的基础什么是情商:是信心、恒心、毅力、忍耐、直觉、抗挫力、合作精神一系列人的心理因素,是一个人感受理解控制运用表达自己情感以及他人情绪的一种能力。1990 年美国心理学家彼得沙洛维和约翰迈耶,他们提出了“情商”这个词情感智商;英国心理学家比尔里卡多说,决定一个人成功的 80%是情商的作用,只有 20%是智商的作用。1995 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丹尼尔戈尔曼写了一本书叫情绪智力,他提到了一些情绪的问题。他概括了人有五大情商能力:、认识自身情绪的能力,又有人管它叫情绪觉知。(很多人容易把单位的气发泄到

15、家人身上,也有把家里的气发到同事身上,自己还不知道)。、妥善管理情绪的能力,不要让自己的情绪随意发泄(情绪化)。 、自我激励的能力。 、认识他人情绪的能力。 、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他对 188 个公司的高级主管进行了测试,发现情商的影响力是智商的 9 倍。他通过研究发现了一个趋势,现代儿童的特点孤单、忧郁、任性、好动、焦虑、易怒、冲动;这种现象令世人震惊。(在今天中国的独生子女群体中,这种现象更为严重)他谈到智商高的人不一定能持续成功,智商一般,情商很高的人,反而能成功。他写道:“真正决定一个人成功是否的关键,是情商能力,而不是智商能力。”诸葛亮与周瑜的比较。独生子女们的情商是很低的,近年来,关

16、于孩子厌学、网恋、早恋、孤僻甚至犯罪的报道屡屡出现,且对亲情冷漠、不与父母沟通(甚至要挟)、存在人际交往障碍等问题的孩子也越来越多人们习惯性地将这些孩子称为“问题孩子”。据教育专家研究发现,这些“问题孩子”的智力水平基本正常,有的甚至智力超群,但“情商”却相对较低,情感世界多是一片荒漠。当独生子女“对物不珍惜、对人不感激、对事不尽力、对己不克制”的时候,每位家长必须对自己的家庭教育进行深刻反思(学校固然有其教育的责任和义务) ,孩子是父母的镜子。社会环境相同,学校环境相同,孩子年龄相近,为什么有的品学兼优,有的却成为“问题少年”呢?怎样培养高情商 ?、训练情绪、情感。第一,要驾驭愤怒情绪,方法有拖延法、数数法、上厕所,理性的控制自己。第二,克服紧张情绪。现代快节奏生活很容易使我们紧张。第三,克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