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若垚—科技创新产业化实践者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025243 上传时间:2017-08-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丁若垚—科技创新产业化实践者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丁若垚—科技创新产业化实践者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丁若垚—科技创新产业化实践者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丁若垚—科技创新产业化实践者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丁若垚—科技创新产业化实践者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丁若垚—科技创新产业化实践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丁若垚—科技创新产业化实践者(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技创新产业化实践者姓名:丁若垚我要投票个人简介: 丁若垚,男,汉,生于 1986.08,党员,带班辅导员林婧,09级纺织工程博士研究生。他响应国家号召,积极研发节能减排的生态纺织技术,多项科研成果获得全国及省部级各类奖项:1. 在第十一届和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分获全国三等奖。2.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上海市二等奖和全国一等奖,上海特等奖。 3.第五届中国专利年会校园科技创新优秀奖。4.全国青年科技创新竞赛研究生组二等奖。5.张江高科杯上海市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第四届和第五届铜奖、第六届金奖。6.第十七届上海高校学生创造发明科技创业杯二等奖。7.第九届陈嘉庚青年科技发

2、明三等奖。8.首届全国大学生创新论坛十佳项目。9.分获 2006和 2007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和三等奖。10.2005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上海一等奖。11.申请发明专利 13项,发表相关英文论文 6篇。12.社会工作方面曾经担任东华大学研究生会副主席,13.作为 2010上海世博会园区志愿者,个人获评为上海世博会优秀志愿者(个人,团队),上海世博会园区志愿者之星,东华大学服务世博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称号。 个人事迹: 丁若垚,东华大学纺织工程专业三年级的博士研究生,凭借年产 3万吨级麻类纤维生物脱胶技术产业化应用的项目,刚刚获得了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

3、。这个东华大学的博士研究生研究的是纺织品生物处理,小丁本科、硕士、博士都是在东华大学读的,本科时的专业是生物工程,读研时转到了纺织工程专业,这也是东华大学的优势专业,而他现在的研究方向就是生物工程和纺织工程的结合点。 从进入东华大学开始,他就立志投身科研,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在大一时,由于兴趣和对数学的一些爱好,在理学院尤苏蓉和葛勇老师的帮助下,他开始投身于数学建模这一领域。初出茅庐,参加学校的全国数学建模预选赛,获得了校二等奖的好成绩,以及代表东华参加全国数模大赛的资格。随后,便是参加了 05年的大学生全国数学建模比赛。在紧张的三天三夜时间里,他与团队成员紧张拼搏,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力求能

4、有所收获。作为全队最重要的角色,论文写手,丁若垚发挥了一个骨干的作用,三天时间只睡了十几小时,尽全力的完成了论文。随后在论文答辩中,他又作为主辩,对评委的问题做出了令人满意的回答。最后的成果是可喜的,丁若垚和他的团队作为当时仅有的一支有 04级学生的队伍,拿到了当年东华最后的名次,全国二等奖。在随后的世界最高等级的全美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中,他和团队成员再次拿到了二等奖,这也是当年的最佳成绩。 大二时,由于对大学生创业的激情,以及师长们的鼓励,丁若垚作为项目负责人,拿着基普沃特固水育林有限公司这一创业项目,参加了全国挑战杯即上海张江高科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这一项目主要面对西部的植树造林计划,为

5、国家提供植树过程中的产品和技术支持,具有很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又是作为年级最低的队伍(该比赛允许本科和研究生一起参加),凭借自己的努力,首先在校内过关斩将,拿到了校的三等奖和代表东华进入市决赛的资格。在答辩过程中,丁若垚作为主辩站在台上,尽自己能力圆满的回答了由市团委领导和风险投资专家所提出的问题。最终,该项目代表东华拿到了上海市比赛铜奖。 进入大三后,为了在自己专业上有所发展,丁若垚作为领导者,与班级的同学一起, 在 07年,成功申请了基于生物技术的新一代固化水项目,被认可为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典型项目。通过他和团队成员的努力,该项目在 08年首届国家大学生创新论坛上被评为十佳项目并

6、被中国教育电视台作为典型案例专题报道。 为响应国家提出的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小丁将研究领域进一步圈定为环境友好型的生物纺织技术。09 年成功申报挑战杯课题海洋鱼类胶原蛋白开发深加工产品-纳米纤维材料。每年我国都有数十万吨海洋产品废弃物产生,而这些废弃物一般都找不到合理的利用途径。而这个项目就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通过提取其中胶原蛋白再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成纳米纤维材料。这样一个项目如果研制成功,不仅解决了这些废弃物的问题,更能给国家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目前胶原蛋白纳米材料在国际市场价格十分高昂)。该项目最终获得上海市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并入围全国决赛,并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行的第十一届全国挑

7、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中最终获得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该项目还曾经获得第六届上汽教育杯上海高校学生科技创新作品竞赛三等奖。 麻,起源于中国,我国最早采用的纺织原料就是麻纤维。麻纤维具有良好的吸湿散湿与透气的功能,不过传统的化学脱胶工艺,污染大,成本高。博士期间,在导师的指导下,丁若垚开始研究如何运用生物技术进行脱胶,古代对麻类材料的加工采用的是沤。简单说,就是把麻原料放到一个大池子里,然后加入老汤,沤上 3个月,其实就是靠里面的菌种产生作用,细菌把麻类上的胶质吃掉。丁若垚解释说,不过这种方法周期长,劳动力成本高,而且生产出来的精干麻比较粗,如果能把沤池里的主要菌种找出来,

8、并大量培养,就可以加快脱胶的速度了。 丁若垚和他的同学在浙江的一家小厂里蹲了几个月,不断地取样、筛选、培养,后来又和湖南沅江的一家企业合作,历经菌种筛选、实验室实验、工厂中试和工业化大生产,终于获得了项目的成功。我们经历了近百次失败的实验、专家的质疑以及工厂的怀疑,但是我们没有放弃,最终实现了这个项目产业化的成功。回想起两年多的攻关过程,小丁很淡定。 采用了丁若垚团队的生物脱胶技术,麻类纤维脱胶只需要 67 个小时,大大缩短了时间,而且同传统的化学脱胶工艺相比,由于不使用硫酸、氢氧化钠等化学试剂,因此可减少 90%的化工原料用量,减少 60%的污染物总量,降低能耗和生产用水各50%,每吨产品降

9、低成本 800元以上,质量还能提高 12 个等级。小丁的技术已经申请了 15项专利,现在已经有两项授权了。更让他高兴的是,他的技术在湖南沅江的一家公司开始应用了,产品年产3万吨级,主要销往国外。该项目最终获评为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全国一等奖,上海特等奖和第五届中国专利年会校园科技创新优秀奖。关于丁若垚团队及其生物脱胶技术项目还多次被解放日报,中国青年报和上海教育杂志等权威媒体报道。在社会工作方面,丁若垚同学曾经担任校团委下属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副主任,开创了东华大学大学生创业沙龙活动,邀请了众多学生创业精英走进校园,与广大东华学子交流创业心得活动。 他还曾经作为东华大学研究生

10、会副主席,分管办公室、学术部和博士生部工作。积极参与策划组织了多项服务同学的活动,得到了广大同学们的好评。组织研究生会学术部编写了东华大学研究生学术手册,通过手册向广大同学传递了很多有用的包括论文发表和仪器使用等方面学术信息;策划了第五届科萌杯研究生学术经验作品大赛,为同学们如何发表学术论文增加了帮助。组织了上海市研究生学科竞赛榜样报告会,通过同济、上大、东华挑战杯优秀获奖选手的讲述,使同学们对如何参加学科竞赛提高了认识。在我校第十三届经纬韵研究生科技文化节期间,他参与组织、策划了一系列主题活动:参与了成长之路报告会的会务管理;策划组织了第五届上海市研究生主席峰会;协调配合了经纬韵闭幕演出。他

11、还曾入选上海市选苗育苗工程优先选拔对象,挂职于卢湾区永业集团党委办公室,在挂职锻炼期间,认真完成每一项组织分派的工作和任务,参与组织培训了集团的青年干部,最终获评为卢湾区暑期大学生挂职锻炼优秀个人。 他还曾经作为最后一批世博会园区志愿者,参与了上海世博会的志愿者工作。作为本次东华大学志愿者群体中不多的博士研究生志愿者,担任了志愿者组长(管理岗位)的职务。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他利用在研究生会期间担任学生干部的管理经验,积极筹划,安排合理的排班顺序,定期召开准备会,情况通报会,向组员通报各项情况,调节心理,完善志愿服务细节。在一系列辛苦的前期准备过程中,一步一个脚印,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最终获评为上海世博会优秀志愿者(世博执委会授予),上海世博会园区志愿者之星(世博局志愿者部授予),东华大学服务世博先进个人(东华大学授予)等荣誉称号。而所领导团队被评为上海世博会优秀志愿者团队(世博执委会授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