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局xx年工作总结及xx年工作计划.docx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0159617 上传时间:2018-08-07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51.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社局xx年工作总结及xx年工作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人社局xx年工作总结及xx年工作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人社局xx年工作总结及xx年工作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人社局xx年工作总结及xx年工作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人社局xx年工作总结及xx年工作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社局xx年工作总结及xx年工作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社局xx年工作总结及xx年工作计划.docx(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社局人社局 XXXX 年工作总结及年工作总结及 XXXX 年工作计划年工作计划一年来,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精心指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加快追领步伐,建设幸福XX”奋斗目标,牢牢把握“稳中求进、进中求好、好中求快”的总基调和全市“大干新三年,再创新辉煌”的总要求,以“以人为本,人才优先;以民为本,保障优先;以民为本,就业优先”为主线,按照“建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做一流贡献、争一流荣誉”的工作思路和“团结干事、和谐共事、依法办事、多做实事”的工作要求,务实创新,奋发进取,为全县经

2、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一、面对经济等复杂形势,大力实施创业就业工程就业是民生之本。面对今年严峻的就业形势,我们坚持把就业工作作为中心工作和首要任务来抓,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的就业政策,大力实施创业就业工程,千方百计扩大就业,稳定就业,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年完成城镇新增就业 8040 人,占年度目标任务的 160.8%,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 4599 人,就业困难对象就业 1950 人;完成农村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 8947 人,占年度目标任务的148.62%;完成失业人员职业指导 9823 人,失业人员介绍成功 4599 人,其中就业困难对象介绍成功 1950 人,分别占年度目标任务

3、的 163.72%、153.3%和 162.5%;完成职业培训 8378 人,其中完成农民工和农村劳动预备制培训 2315人,创业培训 270 人,分别为年度目标任务的105.38%、100.65%和 135%。参加职业鉴定 1868 人;企业职工培训 4560 人,完成目标任务的 100.22%。失业保险收缴基金 945 万元,完成目标任务的 198%;扩面新增参保单位5 个,新增参保人数 2211 人,完成目标任务的 163%;人力资源市场建设资金投入 30 余万元,完成目标任务的 120%;完成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通过国家级验收;全年享受社保补贴人数 1286 人,落实职业培训、职

4、业介绍、岗位补帖和小额担保贷款贴息等补帖 310 万元;共发放小额担保贷款 2200 万元,完成目标任务的 115.78%;直接扶持440 名失业人员实现就业;换发全国通用的就业失业登记证4600 本。就业总量持续增长,城乡就业局势保持了稳定,城镇登记失业率 3.94%。1、扎实推进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今年是我县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年,为了做好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出台了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实施意见,成立了由县委副书记、县长庹登军同志为组长、常务副县长黄四平同志、县处级干部周晖同志为副组长的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召开了全县创业就业工作会议,搭建了以县就业服务中心为载体的创业服务平台

5、,开通了创业服务热线,建立了 XX 县创业就业服务网站,制定出台了关于分解下达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目标任务的通知、关于对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绩效考核内容进行分解的通知、XX 县创业项目管理工作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规范创业培训体系建设的通知、XX 县县级创业孵化基地认定及管理暂行办法、关于进一步推进小额担保贷款工作的通知等相关配套文件,围绕 XX 县的产业布局,建立了 XX 县大学生综合创业园等 1 个创业孵化基地,同时,不断健全城乡创业工作网络,引导民营企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开展全民创业活动,鼓励更多的劳动者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和灵活就业,实现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我县创建创业

6、型城市经验得到省、市领导的高度评价。2、认真做好各项就业服务工作。一是发展社区服务业,开发社区灵活就业岗位,充分调动城区各街道各社区的积极性,依托乡镇社区平台,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完善工作职责、目标管理、服务承诺等。加强考核监督、基层信息采集整理、就业援助政策落实、社会保险工作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完善了服务功能。全年城镇新增就业 8040 人,零就业家庭动态就业援助率达 100%。二是加大招聘对接频率。结合县重大项目用工需求,采取多种形式为企业和求职者提供服务,今年以来,县就业服务中心共举办招聘会11 场,提供就业岗位 12803 个,成功介绍 8632 人就业。三是开展“三送”进农村活动,促

7、进农民工转移就业。外出务工人员是我县人力资源的主力军,我们利用春节前后农民工回家过节之际,通过广播、报纸、电视等媒体宣传企业形象和用工信息,印发宣传广告 50000 份;一送信息到乡镇、村,通过信息平台,将信息及时传递到全县各地;二送岗位到户,对就业困难人员,需要转移就业人员,由村劳保信息员将企业岗位送到家;三送温暖,我们对每个返乡过节农民工发出一封公开信,慰问一年来辛勤工作,鼓励他们更进一步。全年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947 人,完成全年任务的 148.62%,形势喜人。3、积极援助就业特殊困难人员。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城镇未就业退役军人及下岗职工中的“4050”人员仍是当前我县的就业

8、弱势群体。为统筹做好这些特殊群体就业,今年着重在公共服务、就业培训和岗位补贴等方面进行了帮助和扶持。一是在人力资源市场设立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和城镇未就业退役军人等专门服务窗口,优先提供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等就业服务。二是纳入创业培训范围,有针对性地组织实施创业技能培训。三是继续做好城镇未就业的三级以上士官及韶关铀矿部分退役人员公益性岗位安置工作。及时准确为安置的部分退役人员发放公益性岗位补贴,为其缴纳各种社会保险,及时回复各种信访案件,维护社会稳定。4、全面实施特别职业培训计划。一是精心组织,认真部署。XX 年全县农民转移培训就业工作做到早谋划、早准备、早安排, 3 月份,召开了全县 XX

9、年就业工作会议。针对今年增加新任务的情况,对 XX 年工作进行了安排、布置,并与各乡镇签订责任书,强化目标管理考核责任制,层层落实责任,确保农民转移培训就业工作取得实效。二是抓培训机构规范化建设,对新成立的民办培训机构,按上级有关文件规定审核评估,条件具备的按程序审批;并按省人社厅的要求,组织对县内各类培训机构进行资质认定。三是实行多样化培训,严把培训质量关。在调查摸清农民培训意愿的基础上,结合市场需求和农民实际需要,主动与银星公司、顺发制衣公司、520 大酒店联系,采取引导性培训与技能性培训相结合、增加实践课程比例等方式,组织开展培训工作,使农民工在提高自身技能水平的同时,也能树立正确的就业

10、观念。积极加强与劳动监察大队联系,督促有关单位实施持证上岗培训工作。对美容美发、足浴按摩等单位的新上岗员工培训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协同县安监局一同举办农村矿业员工安全意识及技能培训,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影响。充分利用小额担保贷款加强创业培训工程。同时,为提高培训质量,确保学员真正学到一技之长,我们对每期培训班的培训质量进行全程监控。采取询问学员、发放培训满意度调查表和旁听老师讲课等方式,及时掌握培训情况和学员情况,对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的解决,大大提高了培训的质量。四是扎实做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凡隶属管理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每期结束后都做到及时与市局职能鉴定科联系,组织考核鉴定,考核鉴定率为百分之

11、百,合格发证率为 100%;对具有熟练技能人员申请鉴定职业资格的,在积极做好服务工作的同时,严格理论实践考核,认定时侧重实践操作技能,达不到要求的不放过。5、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市场就业平台作用。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市场平台作用,积极组织开展各种公共就业专项招聘活动,努力为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和农民工提供就业服务。一是组织开展就业服务系列专项活动。组织开展了“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 “高校毕业生求职月”、“送岗位进高校”“工业园区企业用工招聘月”和“返乡农民工就业专场招聘会”等公共就业专项服务活动。通过收集发布用工信息、举办招聘活动、深入

12、开展政策咨询、举办职业指导讲座等形式,为各类求职人员搭建了良好的就业服务平台,有效推动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农民工的就业。二是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投入 30 余万元建成了全县首家大型人力资源市场,在市场入口处首次设立了户外电子显示屏,全天侯滚动发布供求职信息。市场内设有信息发布、求职登记、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创业服务、用工管理和劳动维权等 7 个职能窗口,可同时容纳 26 家用人单位和 1000 余名求职者入场招聘,并定于每周五定期举办现场招聘会。市场规模、设施标准均居全市其他县市之首。截止 11 月,全县共举办各级各类招聘会 36 场,入场登记求职人员 11 万人次,开展职业指导 1

13、2803 人,指导达成就业意向 9823 人,介绍成功就业8632 人,有效缓解当前就业难问题。二、统筹城乡发展,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基。我们坚持以建设“保障制度更完善、服务管理更高效、人民群众更实惠”的社会保障体系为目标,集中精力抓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使我县惠及百姓利益的社会保障水平再上新台阶。全县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 18503 人,保险基金征缴收入 5400 万元,完成目标任务的 123%;各类企业参加养老保险人数为 27623 人,保险基金征缴收入 9505 万元,完成目标任务的 123.5%;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 34561 人,基金征缴 4

14、004 万元,完成目标任务的 138%;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 11 万人,基金征缴 2462 万人,完成目标任务的 129%;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为 17665 人,基金征缴收入 945 万元,完成目标任务的 198%;工伤保险参保人数为35250 万人,基金征缴收入 520 万元, 完成目标任务的 130%;生育保险参保人数为 28853 人,基金征缴 301 万元,完成目标任务的 154%。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全省率先实现“全覆盖”,各项社会保险基金安全运行,全县人民群众基本实现了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失业有救济、工伤有补偿、生育有保障,有力促进了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1、夯实基础,

15、养老保险水平稳步提升。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我们狠抓扩面、征缴、经办等基础工作,着力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基本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制定出台一系列的基本养老保险办法和措施,利用县、乡镇、社区三级网络平台,建立了全部参保人员基本信息库,社会化管理服务率达到 100%。今年共为5776 名企业离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 7212 万元,连续多年确保了养老金社会化发放“一分不少,一人不差,一天不误”,做到了“记录一生、服务一生、保障一生”。2、统筹城乡,“全民医保”体系进一步健全。继续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无缝对接,从制度上建立了覆盖全体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体

16、系。出台了关于明确城镇职工基本医疗等保险实施过程中有关问题的通知和关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医疗互助最高支付限额和分担比例标准的通知两个文件。两个文件对城镇职工基本医疗缴费比例、基金征缴方式、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缴费年限等政策进行了完善,对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医疗互助最高支付限额和分担比例标准进行了调整,为推进我县城镇医疗保险市级统筹,确保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安全、平稳、有序运行打好了基础。3、率先覆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取得显著成效。今年,县委、县政府把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列入 XX 年为民办实事之一。为了实施好这一民心工程,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年初,县政府与各乡镇签订了XX 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县委、县政府联合下文调整了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指导组并明确了其工作职责,出台了XX 县 XX年度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考核办法。责任书和考核办法明确了目标任务、主要措施、时限要求、责任人及考核办法,对完成目标任务且考核分值位居前列的乡镇给予重奖;对考核分值低于 8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