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校对接对社会的十大作用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011288 上传时间:2017-08-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校对接对社会的十大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农校对接对社会的十大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农校对接对社会的十大作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农校对接对社会的十大作用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农校对接对社会的十大作用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校对接对社会的十大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校对接对社会的十大作用(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农校对接对社会的十大作用1. 调整产业结构我国的产业结构,分为农业、工业、服务业三大类。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冲击下,不合理的状况更加凸显,程度更加严重。具体表现为许多行业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甚至于有的新兴产业也不例外。 “农校对接”项目通过大量长期稳定订单促进市场规范化,可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发挥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优化农业产业布局,促进优势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推动农业功能区建设,进一步壮大农业优势产业,以期达到提升农业产业规模,优化调整国家整体的产业结构的目的。2.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目前我们国家部分产业的经济增长是通过经销商体系来实现的,很难实现生产方和需求

2、方直接对接,造成很多产业产能过剩,产销不对称。总体来看,实现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就是不断增加技术进步因素(整合订单,引导标准化种植)对农业增长贡献份额的过程,实质就是将农业增长转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 “农校对接”项目以市场为切入点,从销售终端订单着手整合农业供应链体系,依靠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构建循环经济,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推动科学发展增添新动力。3. 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我国农业发展正从低投入、低成本向高投入、高成本转变,加上农业劳动生产率不高,严重制约农民增收,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农民与市场之

3、间的纽带和桥梁。 “农校对接”项目就是通过带动农业产业化企业建设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基地,辐射带动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发展生产、培育造就一大批新型生产经营主体、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为解决今后“谁来种地”难题做出实际贡献。4. 促进城乡统筹、城镇化建设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我们要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 “农校对接”项目通过整合全国高校的订单,刺激农业产业企业的种植需求,结合中央土地流转的精神与金融体系的协助,将进城农民的身份转变为农业产业工人,满足农民进城后的“安居、乐业”需求,从而为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城乡统筹探索出

4、一条行之有效的新路子。以农业产业化为驱动的新型城镇化解决了农民的身份与生存问题,也就解决了留守儿童、孤寡老人、临时夫妻、户籍制度制约造成的公共服务差异化、劳动权益受损、无法融入城市等问题,杜绝了长此以往会滋生大量对社会不满的情绪,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的隐患。而新型城镇化的推动工作更会盘活大量空置楼房,将地产泡沫消于无形,保障了国家的金融安全,为振兴民族起到了引领作用。5. 建立全社会可追溯源头的食品安全体系 当面对食品安全事故的时候,我们应该全面反省在食品安全方面的不足。相比在经济和科技领域建立起来的世界瞩目的成就和光辉文明,食品安全方面的落后和差距是巨大的。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深层次原因是中国农业

5、生产方式的转变、市场经营者的趋利性和政府检测监督机制的失灵。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人民的利益,而当前人民的突出愿望便是食品安全。 “农校对接”项目就是从制度、模式层面解决食品安全的问题,采用行政力量约束与市场力量约束相结合的方式,推动建立我国可追溯源头的食品安全体系和食品安全保障体系。6. 促进工业现代化进程“农校对接”项目依托中国农校对接服务网电子商务平台庞大稳定的订单配送需求,催生“冷链集群产业园区卫星辐射体系”的建设,通过整合物流资讯及物流配送环节,完善农产品现代流通服务,打造基于农副产品及食品加工为主的集约化、专业化、高标准的冷链物流加工配送体系。带动现代物流业相关的设备制造需求,并建

6、立一批科技密集型的高端制造企业。逐步推动劳动资料、部门精细化、职业工人高知识水准以及现代化管理的进程,有效促进工业现代化进程。7. 促进信息化进程“冷链集群产业园区卫星辐射体系”是发展现代物联网的基础,通过农校对接项目的订单及配送体系的建立。利用 LBS、红外导航技术,配合低温存储以及二维码监控技术,实现配送环节全程监控。 通过详细累计每个订单的供应链数据,建立农校对接大数据库、云计算系统。根据订单来分析每一宗订单、每一类货品的交易数据,建立合理的计算模型分析,引导源头的种植与生产,通过云计算的高效性来降低信息与生产的滞后性,做到真正以市场来指导源头。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 “农校对接”涵盖

7、当前信息产业的尖端领域,引领未来的信息化进程!8. 打造国际农副产期货交易平台中国加入 WTO 的不平等条件中涉及到敏感农产品的条款中国被迫接受关税低于日本的水平,中国必须承诺开放重要的农产品市场: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等。规则制定者的目的是让中国失去自给自足的能力,粮食开始依赖国际市场,放弃建立人民币结算体系。今天的博鳌论坛上,IMF 的总裁还在一直呼吁开放中国的农业市场,背后隐藏的含义就是发达国家阻止中国市场成为世界强权的重要手段,减缓中国发展速度,限制对华能源供给,推动中国对粮食的依赖,增加中国内部的矛盾;“农校对接”项目拥有近 3000 万大学生的稳定客源;3 亿受教育人口(可调控市场

8、) ;13-15 亿人口(可引导的消费市场) ;辐射 36-40 亿亚太地区人口;通过引导农业产业化实现国内粮食自给,并产生一定盈余,未来通过在被辐射地区推广产业化模式,为我国生产更多的农副产品,大量的盈余必然会引导国际农副产品期货贸易平台的建设,让我国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农业大国。 9. 提高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作用目前国际上的主要结算货币为美元,IMF、WTO 等均是世界金融领域的游戏制定者,基本上也都属于美国,这些组织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维护他们自己的群体稳定、幸福即能得到高质低价的产品,但向别国输出低税但高价格的商品。我们需要清晰的认识到人民币与美元目前是互联的关系,国际市场中美元依然

9、处于主导地位,但考虑到美元与人民币的本质即美元的掠夺性与人民币的给予性,在未来这一主导地位必然会发生转换;“农校对接”项目通过稳定的市场,稳定的农产品需求产生大量的订单,通过大量长期稳定的订单来促进我国自身农业的发展。农产品满足自给后盈余的农副产品开始出口,搭建农副产品期货平台,在此基础上建立人民币结算体系,从而提高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作用,其最终结果又是加快发展我们的基础农业,实现良性循环。10. 促进大学生就业近年来,伴随着我国高校教育方式与制度的转变以及招生规模的扩大,以及全社会人才缺口的高端化趋势,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了不争的事实。 “农校对接”项目对接的不仅是物,也是信息。通过整合高校后勤相关领域的龙头企业的人才需求信息,依托项目本身的信息渠道,直接与高校就业需求对接,避免了传统招聘方式的盲目性,节约社会资源,提高人才选拔效率,也为高校毕业生的就 业创造了一个更加有效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