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专业基础(中级)第一章 出版概论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0111572 上传时间:2018-08-06 格式:PPTX 页数:187 大小:544.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出版专业基础(中级)第一章 出版概论_第1页
第1页 / 共187页
出版专业基础(中级)第一章 出版概论_第2页
第2页 / 共187页
出版专业基础(中级)第一章 出版概论_第3页
第3页 / 共187页
出版专业基础(中级)第一章 出版概论_第4页
第4页 / 共187页
出版专业基础(中级)第一章 出版概论_第5页
第5页 / 共1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出版专业基础(中级)第一章 出版概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出版专业基础(中级)第一章 出版概论(18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出版专业基础(中级)第一章 出版概论总署教育培训中心 张艳春2007年-2014年涉及本章的出题情况单选 多选综合分值200744审稿题20分(出版工作的 方针原则、任务,出版工 作的中心环节,出版前提 ,编辑素质)32200833审稿题20分(出版物概 念、分类、生产过程,信 息资源开发,出版史)292007年-2014年涉及本章的出题情况单选 多选综合分值200945审稿题20分(出版史、出 版物种类,出版物生产过 程及特点,编辑环节,出 版根本任务、方针原则。 )34201044编辑加工题20分(出版要 素、前提、编辑复制发行 的含义、出版物生产过程 及特点,编辑与作者读者 的关系)32

2、2007年-2014年涉及本章的出题情况单选 多选综合分值201144 编辑加工题20分(出版概 念、要素、作品与出版物 区别、数字出版概念特 点、编辑人员的能力)32201234审稿题20分(出版物种 类、特点,生产过程、要 素,出版物在使用价值和 社会效用上的特殊性)312007年-2014年涉及本章的出题情况单选 多选综合分值201344审稿题20分(出版概念、 三要素含义及关系、出版 前提、出版工作方针原 则、编辑工作的提点,结 合出版史、数字出版产品 种类及初级内容)322007年-2014年涉及本章的出题情况单选 多选综合分值201445审稿题20分(出版资源概 念、信息资源的开发

3、途径 与维护、数字出版产品的 特点和种类、出版史常识 )34考试大纲分析n2015年考试大纲中对本章设置15项 基本要求:4个掌握,5个熟悉,6个了解n与2014年相比,基本没变化2014年考试大纲对本章要求n1.掌握“出版”的概念、构成要素和前提。n2.熟悉出版活动与社会的关系。n3.掌握我国出版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主要任务。n4.掌握出版物的要素和特殊性。n5.熟悉从各个角度作的出版物分类。n6.了解出版资源的概念和特点。n7.掌握关于出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维护的知识。n8.熟悉我国出版业的特点和构成。n9.了解我国出版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n10.熟悉我国出版业发展的主要任务。n

4、11.了解我国台湾地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出版业概况。n12.了解美、英、法、德、日等国的出版业概况n13.了解出版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和开展出版学研究的意义。n14.熟悉出版学的学科内容及其相关学科。(新增)n15.了解中外出版学研究及其学科建设概况(新增)补充要求n16.出版活动三个阶段的具体工作内容n17.按总体特征分类的五类出版物的具体含义及区别n18.出版物标识的使用范围、格式及含义n19. 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的分类、技术职务级别及主 要职责中级基础第一章 出版概论第一节 出版活动第一节 出版活动一、“出版”的概念 掌握编辑、复制作品并向公众发行的活动。不是“印刷”,“印刷”只是

5、复制 的一种方式第一节 出版活动作品是出版的前提。编辑、复制是手段,向公众发行是目的。第一节 出版活动最早在我国使用“出版”一词的是中文月刊 东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统计传 。 1906年清政府颁布的大清印刷物专专律,是我国第一次在法律文件上使用“出版”这一专业用语。我国古代、清政府、国民政府、西方对“出版活动” 、“出版”或“出版品”的称谓或定义,与我国现在 出版概念的区别。几个知识点 :第一节 出版活动合法的出版活动1.有资质(身份合法)社会认可、具有一定资质的企 业或单位2.2.行为合法行为合法在法律许可范围内完成的出版 活动 考试建议:能判断表述是否正确能判断现象是否合法编辑、复制、发行

6、是出版活动的必要 条件,但不是充分 条件。第一节 出版活动二、出版活动的构成要素 掌握n编辑、复制、发行三要素。n编辑、复制、发行的含义,理解。n三者关系:缺一不可。n“出版”与“公之于众”。一些公之于众的行为并非 出版,注意例子。n与出版活动近似的几个传播现象:博客出版、微 博出版、微信出版第一节 出版活动n补充:n编辑不是对原始信息进行开发,而是对作者创 作的已有作品进行选择、优化。已有作品的形 成过程属于作者创作过程,不属于出版活动, 但是出版活动的前提。n复制最常用的方式:印刷、光盘压制、集成电 路卡制作、计算机下载等。n发行是出版活动的内在动机和目的。第一节 出版活动三、出版活动的前

7、提 掌握n进行出版活动必须具备一个前提作品。n作品定义:独创性、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n并非所有作品都能成为出版前提,如建筑作品、模 型作品。n作为出版活动前提的作品,一般又称为“稿件”。第一节 出版活动n补充:出版的一般过程(三个阶段)n精神产品生产阶段:主要是编辑工作阶段。主体是编辑人 员。在出版物复制之前,包括信息采集、选题策划、组稿、 审稿、编辑加工整理、整体设计、审定发稿环节。n物质产品生产阶段:物化精神文化内容。包括制作样本和批 量生产复本。(数字出版中批量生产复本和出版物发行过程 交融在一起。)n产品流通阶段:出版物的发行阶段。由信息流、商流、物流 (不止是实物转移,还包括上传、下

8、载等)、资金流四个环 节。2007-2014考题2007-1出版活动的构成要素是( )。 A作者、编者、读者 B策划、审读、编辑加工 C编辑审读加工、整体设计、校对 D编辑、复制、发行 2007-3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版活动是( )的 组合。 A作者劳动B精神劳动 C公益劳动 D物质生产劳动 E商业劳动DBDE2007-2014考题 2008-1.下列行为中属于合法出版活动的有( )。 A大学生小陈把自己的日记交给某出版社出版,该日 记出版后,成了畅销书 B大学教授李某在自己的博客上发表了物价涨跌原 理一文 C编辑张某把自己的作品印了5 000册,以每份20元 的价格卖出 D公司职员郭某从香

9、港购得天上地下一书,非常 喜欢,将其交某印刷厂排版印刷500册,分送亲友A2007-2014考题2008-31下列关于编辑劳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编辑劳动的特征是编辑和作者共同创作作品 B编辑劳动既是精神劳动,又是物质劳动 C编辑劳动的对象是精神文化产品 D编辑劳动的目的是为了让已有的作品优化和增值 E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编辑劳动又是一种商业劳动CD2007-2014考题2009-1出版活动主要通过其( )影响社会发展。 A经济功能 B文化功能 C技术功能 D娱乐功能 2009-31根据当今出版工作实际来分析,将“用机械 或化学之方法印刷图书”作为“出版”的定义,其不 妥之处在于( )

10、等。 A未提“以读者为中心”B缺少编辑环节 C“印刷”不足以概括各种复制手段 D未提作者的创作 E只讲图书,未提及其他出版物BBCE2007-2014考题2010-31出版物物质生产劳动能够( )等。 A创造精神文化内容 B增加出版物的价值 C物化精神文化内容 D开拓新的出版资源 E选择出版物的内容BC2007-2014考题2011-1出版活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主要是 通过它的( )实现的。 A创利功能B设计功能 C开发功能D文化功能D2007-2014考题2011-2下列行为中,属于合法出版活动的是( )。 A编辑张某把自己的作品印了5 000册,以每册20元 的价格卖出 B某部门编印了

11、一套职业资格考试用书,向社会征订 发行 C某大学学报编辑部在学报上刊发了大学生小陈的一 篇论文 D公司职员郭某从香港购得天上地下一书,非常 喜欢,将其交某印刷厂排版印刷500册,分送亲友C2007-2014考题2011-31关于出版活动劳动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出版活动是精神劳动、物质生产劳动和商业劳动的 有机组合 B复制劳动可以实现价值 C出版物使用价值的生产过程也是出版物价值的产生 过程 D编辑劳动只能创造价值,不能实现价值 E物质生产劳动阶段可以形成出版物的新增价值ACDE2007-2014考题2012-1不能用于出版的作品是( )。 A设计图稿 B舞蹈录像 C建筑模型D说唱录

12、音 2012-31出版物物质产品生产阶段的特点有( ) 等。 A主要是编辑工作 B是出版物使用价值的生产过程 C要对原材料进行加工或处理 D形成出版物的新增价值 E是一种商业劳动CBCD2007-2014考题2013-2关于出版物产品流通阶段的劳动,说法 正确的是( )。 A流通阶段的劳动可增加出版物的使用价值 B流通阶段的劳动可以增加并实现出版物的价值 C流通阶段的劳动可实现出版物的社会效益和经 济效益 D流通阶段的劳动与精神生产阶段的劳动具有基 本相同的性质C2007-2014考题2013-32编辑劳动是( )等的劳动。 A对作品进行再创作 B使作品优化 C使作品增值 D使作品成为最终产品

13、 E以精神文化产品为对象BCE2007-2014考题2014-1出版活动的构成要素是( )。 A作者、编者、读者 B策划、审读、编辑加工 C编辑、复制、发行 D编辑加工、整体设计、校对C2007-2014考题2014-3下列行为中,属于正规出版活动的是( )。 A研究员李某在自己的博客上发表物价涨跌原理一文 B大学教师王某在参与编辑的学报上发表自己的一篇论文 C编辑张某把自己的作品印了5 000册,以每册20元的价 格卖出 D公司职员郭某购得新加坡出版的天地一书,将其自 费印刷500册,分送亲友B2007-2014考题2014-31关于编辑劳动的说法,正确的有( )。 A编辑劳动的特征是编辑和

14、作者共同创作作品 B编辑劳动的对象是精神文化产品 C编辑劳动既是精神劳动,又是物质劳动 D编辑劳动的目的之一是使已有的作品优化和增值 E编辑劳动主要是策划、组织、审读、选择和加工作品BDE第一节 出版活动四、出版活动与社会的关系 熟悉(一)社会发展对出版活动的决定性影响 (二)出版活动对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从两个方面理解出版活动与政治、经济、科技、 文化的关系第一节 出版活动(一)社会发展对出版活动的决定性影响1.政治制度和政治环境决定出版活动的命运2.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出版活动提供物质条件只有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才会产 生出版活动;只有当社会经济有充分的发展时 ,才会造就巨大的出版物市场。

15、出版物一般情况下属于发展资料,某些特 殊的出版物兼属享受资料。第一节 出版活动3.科学技术是出版活动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通过对社会经济的推进影响出版活动的发展; 通过对出版技术的不断改进直接促进出版业的发展。 4.社会文化的发展为出版活动提供活力社会文化的发展程度和国民的文化素质状况是出版 物总体质量水平的决定性因素;精神生产需要的原料来自于社会。历史的文化积淀 和现实的文化需求形成的合力是出版活动最重要的 活力和动力。第一节 出版活动(二)出版活动对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1.对政治发展的影响(具体表现)引导社会舆论;出版对政治发展影响的集中体现培育思想信念。 2.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提高劳动力素质,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促进人们更新经济理念,推进经济发展;传递各种社会信息,加快经济的发展速度。第一节 出版活动3.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发现科技新成果,促其传播、应用,使其变成现 实生产力;通过宣传、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 质和技术能力。 4.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增进文化积累;推进文化创新;优化文化选择; 促进文化交流第一节 出版活动出版与政治 的关系政治制度和政治环境 决定出版活动的命运引导社会舆论培育思想信念第一节 出版活动出版与经济 的关系社会经济发展为 出版活动提供物 质条件提高劳动力素质,促进社会 生产力发展;促进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