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城市中学 生社会人格状况调查报告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50069791 上传时间:2018-08-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代城市中学 生社会人格状况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当代城市中学 生社会人格状况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当代城市中学 生社会人格状况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当代城市中学 生社会人格状况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当代城市中学 生社会人格状况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当代城市中学 生社会人格状况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城市中学 生社会人格状况调查报告(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 -最新公文范文资料-感谢阅读-精选公文范文最新当代城市中学生社会人格状况调查报告我们的社会处在现代化的进程当中,而 教育界也在逐步完成自身的现代化。新 的时代需要新的培养人的机制,新的人 才需具备哪些特征?目前学校和家庭对 中学生的不利影响有哪些?这些问题自 然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故而在 1999 年“社会调查实践课”中,我们选定了 “全国 26 个大中城市中学生家庭与学校 教育现状抽样调查”这一课题。经过调 查和分析汇总,参考各种文献,现选取 当代中学生的社会人格特征作研究对象, 原因有以下两点:通过调查了解当代 中学生社会人格的现状,可以发现我们 的家庭、学校在学

2、生性格培养上存在的 不足,是哪些因素导致积极的社会人格, 而哪些又导致消极的人格。对目前处 在转型社会中的我 国中学生而言,其社会人格同其 社会的性质同样具有过渡特征,在传统-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 -最新公文范文资料-感谢阅读-与现代的人格类型转换的现阶段中透视 当代中学生的人格特征,哪些透视出时 代的特色,而哪些还体现出历史的束缚。 前一点主要出于应用的思考,而后者则 更多偏重于对社会文化变迁的理论思考, 所有这些,构成了我们从事调查的研究 目的与意义。 研究方法 对于社会人格的基本界定,我们 是这样把握的:“即是指在特定历史阶 段下其一社会群体在互动过程中产生的 为群体每个成员所认可和接

3、受的群体心 理特征。这种心理特征既是社会性的, 同时又伴随价值判断过程。 ”社会人格产 生于社会行动,是指“行动的个人赋予 其行动以主观意义,行为考虑到他人并 在其行动过程中以他人为目标”的这样 一种心理特征 。 而研究中的理论假设则主要采用-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 -最新公文范文资料-感谢阅读-了类型学的方法,正如后文斯宾塞的 “尚武社会”和“工业社会”的划分一样, 我们将社会人格分为传统与现代的两种 典型,而社会转型中的中学生社会人格 也具有过渡的特征,即旧的社会形态中 的某些社会人格与新的社会形态对某些 社会人格的表现同时在当代中学生身上 体现,而且正向后者转化。 在研究中,我们采用了抽

4、样调查 的方法,将全国所有城市分为大、中、 小三等,然后在大中城市中按多阶段分 层抽样方法随机抽取了 26 个城市作研 究对象,共计回收中学生答卷 275 份, 经检查,结果客观有效,问卷质量高, 并采用 SPSS 统计软件作统计分析,并 按照调查工作计划中确立的指标项目分 别作检验分析,同时结合图书馆中的人 口学资料,作了初步的思考。下文中, 拟从当代中学生对所处环境的态度与感 受、偶像崇拜、人格倾向、转型社会人 格结构几方面具体阐述。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 -最新公文范文资料-感谢阅读-二、社会转型期中学生对所处家庭和 学校环境的感受和态度 家庭是影响和作用于个体思想观 念、心理特征和

5、行为方式的主要社会环 境之一,我国素有“三岁看老”的说法, 即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早期的家庭教育对 个人一生的行为规范、心理特征、价值 观念、生活方式以至个性气质、品德塑 造的重要作用,据郑杭生先生所编的 社会学概论新修 ,家庭对个人的 社会化的影响大致有三:家庭教育和 家庭环境的影响是一个社会化的开端, 家庭环境因素对个人的观念、心理和行 为习惯会发生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 家庭环境对个人社会化的另一重要意义 在于对儿童的感情和爱的培养,家庭环 境对个人而言,其作为感情交流和体验 爱的主要场所无疑较之其他社会环境重 要得多,丰富的感情交流对一个人感情 和心理的正常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精选公文范

6、文管理资料- -最新公文范文资料-感谢阅读-用,而这种感情的社会化在很大程度上 取决于他所处的家庭感情交流的程度如 何。家庭中父母的权威对儿童的社会 化具有重大影响,家庭环境中的权威形 象和亲子之间的感情交流,使家庭社会 化对个体的心理和观念具有强大的渗透 力和塑造力。基于此,在我们的调查中, 重点设计了有关方面的题目,经过初步 的统计分析和基于理论的思考,我们认 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是颇值得我们思 考的。 1.部分父母老师的德育影响力与 子女自身难以协调一致。在被调查的中 学生当中,有 70.2的父母较注重子女 的德育教育,而且在平时能够作到言传 身教,自身具有示范性作用,这对子女 的教育是

7、非常有利的,但同时我们也应 看到有 29.8的父母则不是很注重德育 的教育,这已是一个不低的比例,事实 上,父母亲在家庭内的各种行为所体现 的道德、形象和道德内涵在很大程度上-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 -最新公文范文资料-感谢阅读-成为子女的楷模,这在人生观尚未完全 定型的青春期前期的少年儿童中尤为如 此。父母与子女在家庭里充当的角色与 地位存在一定的差异,具体说“父母是 施教者,子女是受教者,是依赖者,他 对有支配权的一方父母,会发现 自居作用 ,而子女在这种作用下会追 随和仿效父母,以期将来能成为父母那 样的人。 ”当然这种机制的作用有时 完全是潜意识的。由调查的结果来看, 在问及学生“当老

8、师教导您怎样做人与 父母教导不一致时,您会选择什么?” 有 4.7的中学生选择了(A) “听父亲的” 其较之(B) “听母亲的”所选比例 4.3 稍高,但由此已可看出现代中国家庭德 育中母亲的地位较之古代“父严母慈”的 家庭中母亲的地位已有很大的提升,虽 然这样,还是可以看出现代中学生对父 母的教导的依赖性已下降到足以引起重 视的地步,因为也有 11.9的学生选择 (C) “听老师的”,可见在学生的品德教 育的施行者中,老师无疑是较之家长更-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 -最新公文范文资料-感谢阅读-具有道德典范和说服力的人物,其所行 所言会给尚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奠基阶 段的中学生带来巨大的塑造性影响。当 然,在“父母教导与老师教导不一致时”, 大多数中学生还是理性地选择了“谁对 就听谁的”(F) ,这一比例达 50.2, 而不是像以上三个简单地选“父亲” (A)4.7、 “母亲”(B)4.3或“老师” (C)11.9那样, “谁对就听谁的”表明 了他们已具有判断的能力,不盲从、不 迷信权威,这是当代青少年心理上的一 个显著特征。不过我们仍须看到另一面, 竟然有 24.3的 当代城市中学生社 会人格状况调查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