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医药市场发展环境

上传人:g**** 文档编号:50060664 上传时间:2018-08-06 格式:PPTX 页数:46 大小:2.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前医药市场发展环境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当前医药市场发展环境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当前医药市场发展环境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当前医药市场发展环境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当前医药市场发展环境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当前医药市场发展环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前医药市场发展环境(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第一章 当前医药市场发展当前医药市场发展环境与趋势环境与趋势引导案例:伟哥知识产权案v“伟哥”商标争夺战1998.6.10 广州威尔曼药业申请1998.9.3 沈阳飞龙申请1999.3.22 美国辉瑞申请2003.6.21 授权v“伟哥”专利纠纷1994.5.13 辉瑞公司向中国申请用途专利2000.7 进入中国市场2001.9.19 授予发明专利权,12家企业联名 申请专利无效2002.9.3 国家知识产权局复审2004.7.5 国家知识产权局作出无效宣告2004.9.8 辉瑞向法院起诉2006.6.2 法院裁决国家知识产权局撤销专利无效的决定课堂研讨v 国内研发“伟哥”的企业每家投入

2、几百 万至几千万元,辉瑞专利侵权案的胜 诉,对中国企业有何影响?对国内企 业的教训有哪些?目 录第一节 市场营销环境分析第二节 全球医药市场发展趋势第三节 中国医药市场发展趋势第一节 市场营销环境分析v首先,市场营销环境是不断变化的;v其次,企业营销活动受制于营销环境;v营销管理者应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能动地 去适应营销环境。市场营销环境的构成宏观营销环境微观营销环境经济自然 政治 资源 法律科学 社会 技术 文化人口竞争者公众供应商企业中间商顾客恩格尔系数:食物开支占总消费量的比重30%以下30-40%40-50%50-60%60%以上极富型富裕型小康型温饱型贫困型政策环境全球医药市场增长趋

3、缓q2004年全球医药市场的增长趋缓,增长率为7%,市场规模为5500亿美元。这 一增长率为近6年最低水平,2002年和2003年的增长率分别为9%和10%。来源:IMS Helth第二节 全球医药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美欧日垄断全球药市 q2004年, 北美、欧洲和日本三大药品市场的销售额占全球药品市场销售额的88% 。 来源:IMS Helth全球药品销售前10名国家 q2004年全球药品市场销售额前10名的国家约占全球药品市场的85%。q美国位居全球药品市场的榜首,占全球药品市场的43%。而中国成为全球医药市 场增长最快的国家,增长率为28%(医院用药),是目前世界第九大药品市场。来源:IM

4、S Helth十大跨国公司占全球一半市场来源:IMS Helthq 2004年,制药巨头销售业绩保持了较好的水平,且利润增幅明显高于销售。 2004年排名前十位的制药公司的总销售额占据全球总销售额48%的份额。我国前10强集中度与美国比较全球R&D投入前十位的药企q 2004年全球研发投入高达595亿美元。而2004年制药研发费用前十名的跨国公司约占全球研发投入的80%,研发费用占当年销售额比例为13-19%。 重磅产品逐年增加q十年来10大制药公司80%的增长来自重磅炸弹药品(年销售收入10亿美元以上 的品牌药)。2004年,全球重磅炸弹产品达到82个,销售额占全球药品销售额 的30%。16

5、疾病谱的变化,造就医药市场新天地老年病老年病富贵病富贵病高死亡率高死亡率 疾病疾病生活质量生活质量 下降下降早老性痴呆,帕金 森病,黄斑变性, 前列腺病高血脂,高血压, 糖尿病,肥胖肿瘤,致命性感染精神疾病,绝 经期疾病,勃 起功能障碍十大药品占全球市场的10q位居榜首的是两种降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药物:辉瑞公司的立普妥和默克公司的 舒降之。立普妥2004年销售突破百亿美元,舒降之销售额为59亿美元。来源:IMS Helth研发外包成为多数企业首选q 2004年全球制药业多以外包形式与CRO(合同研究单位)合作。CRO市场规模达到143亿美元,同比增长14% 。 q CRO公司承担了全球1/3的新

6、药开发的组织工作,在所有二、三期临床中,有CRO参与的占2/3。19982004年全球制药业CRO的市场增长(单位:亿美元)数据来源:Frost & Sullivan委托加工(OEM)转向亚洲q20世纪90年代,全球医药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受 环保法限制,发达国家转移生产的趋势已初露 端倪,世界原料药的生产中心转向亚洲这一格 局已逐渐形成。2002年中国、印度已挤身世界 原料药八强。q近年来,国外制剂厂商所需的原料药及中间体 60为外购或合同生产,国外原料药的合同生 产的主要方式是委托加工(OEM)和定向生产 ,运作方式方法已日趋成熟。OEM在中国q日本三和、三共与山东新华医药集团的OEM业务已合

7、 作多年。美国默克和美国惠氏公司亦分别委托浙江海 正药业、苏州立达公司进行药品加工生产。2005年初 ,丹麦百年药品研发公司LEO制药首次大规模地将其 拳头产品专利药物的制剂夫西地酸乳膏“立思丁” 的生产外包给中国药企上海复星朝晖药业。 q2003年,西门子已经把自己在中国的医疗工厂搬到了 上海浦西,面积也扩大到8000平方米。来自GE公司的数据则显示,全球CT销售量的30%,中 国普及型CT市场超过50%的装机量都来自于北京GE 医疗研发制造基地。GE某高层直言,GE医疗是以中 国为基地的国际公司。 第三节中国医药市场现状在中国医药市场销售排名前10名企业v辉瑞(60亿元)、阿斯利康、拜耳、

8、科伦、 扬子江、赛诺菲-安万特、罗氏、齐鲁制药、 恒瑞制药、诺华。中国医药产业的格局q 中国医药产业,包括化学药品、生物药品、生化药品、中药、医疗器械、卫生材料、制药机械、药用包装材料及医药商业。 q 化学制药、中药工业占全行业79%。(按2004年销售收入计算)中国医药市场格局q医院用药占据医药流通领域80份额医院 80%药店 17%私人诊所 3%有17000多家县级以上的医院医药工业持续稳定增长 2000-2004年我国医药工业主要经济指标(单位:亿元)q 2004年完成销售收入3476.1亿元,同比增长17.44%。q 实现利润306.37亿元,同比增长11.74%,但比近5年平均增幅下

9、降17个百分点。 区域经济优势凸现 q2004年,“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三大经济区(含东南沿海江浙 沪、京津冀鲁、广东等八省市)成为全行业的主导力量,销售收入和利润 分别占全国62%和64.2%。北京药品消费居全国首位q 2004年我国16重点城市药品市场的纯销售额占据全国42.4%的份额。 q 2004年北京药品销售占全国市场的9%份额,在全国名列第一。主要城市人均药物消费差异 -北京居首位主 要 城 市 人 均 药 物 消 费 差 异(美元)* 据有关部门预测,社会医药保健商品的需求弹性系数为1.37(即人民生活水平每提 高一个百分点,医疗消费水平要增加1.37个百分点),表明医疗

10、消费水平增长幅度 明显地高于居民生活水平增长的速度。 医药制造业利润率较高2003年5个行业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比较q 当前中国资本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的5个行业,其中成本费用利润率以 医药制造业为最高。数据来源:中经专网医药行业投资不断上升 q 基本建设投资额、新增固定资产额近年来都呈上升趋势。但医药行业的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却在不断降低,许多的固定资产尚处于闲置状态。 数据来源:新华信管理咨询整理 效益水平持续走低q 据统计,2004年全行业实现利润总额11.87亿元,全国18个省市利润汇 总性亏损,亏损额达6.72亿元,行业利润率仅为0.57%,费用率7.63%。q

11、 医药商业利润空间进一步下降 。511家重点企业中,共有165家亏损, 亏损面为32.54%,其比重比上年扩大6.41个百分点,亏损额达4.90亿元。新政策规范医药产业和市场q近几年国家陆续推出的药价改革、药品分类 管理、各类规范认证(GMP、GSP等)、医 疗体制改革、放开商业批发领域、招标购 药、农村药品市场启动等等政策措施,推动了 产业规范化,政策法规的变化促使市场竞争从 无序走向有序。 q未来5年,国家在药品价格监管、体制改革、实 行医药分业经营、在医疗机构引入竞争机 制、在医疗保险领域通过扩大覆盖范围和建 立医疗费用约束机制等政策的推出和实施 , 将 进一步规范医药产业和市场。国家相

12、关政策影响企业沉浮q政府近几年来出台了一系列的产业政策 ,对医药企业来说,特别对中 小医药企业也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国内医药企业的利润空间面临下挫 压力,整个行业在多重压力下面临利润水平的全面下滑。国家政策使企业面临严峻考验q自1997年起至今,国家价格管理部门16次大幅降低药品价格,其品种 达1400余个,降价总额约近300亿元,医药企业的获利空间不断下降 。2004年23家医药行业国有重点企业盈利水平仍严重下滑,实现利润 比上年下降31.70%,降幅进一步扩大。 q降价对国内的制药企业,特别是抗生素制药企业仍将造成重大打击。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4年,医药工业利润比全国工业利润率低了

13、26.24% q据最近上市公司2004年年报资料显示,华北制药全年净利润5914.74 万元,同比下降72.74%;新华制药全年亏损5560.8万元,而其上年度 净利润为4207.63万元,2004年同比下降232.16%;鲁抗医药全年亏 损9234.78万元,而其上年度净利润为5412万元,2004年同比下降 222%;经营业绩一向稳健的哈药集团虽然净利润实现26296万元,但 同比下降20.64%。据析,药品招标、药品降价及限售、原材料及煤电油运成本开支增加 乃是净利润锐减或沦为经营亏损的主要成因。国家政策使企业面临严峻考验q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认证:全国已有5000多家 企业通

14、过了GMP认证。 q全国药品生产企业为应对GMP认证而投入的资金达1000多 亿元人民币,通过认证的企业普遍存在生产能力过剩的情 况,有70%的企业设备使用率不到50%,有近1000多亿生 产能量过剩,认证后固定成本和管理成本的增加,使药品 平均生产成本增加了30%。我国医药行业进入了“后GMP 时代”。专家观点及企业“对策”q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副部长葛延风 :“目前中 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基本上是不成功的。” q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副会长朱长浩:政府一方面屡屡降价,一方 面又允许以药养医,这本身就是一个矛盾。 q中国价格学会理事、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黄燕芬 :强化管理和开

15、放市场并不矛盾,只是某一时期侧重点的不同 ,政府定价旨在维持市场秩序,但由于我国医药市场机制还不 健全,政府具体的定价行为更多的时候只是一种权宜之计,随 着市场不断成熟,药价还是应该逐步放开。 q药企:“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既不能与政府讨价还价,也不敢 得罪掌握自己经济命脉的医院、药店,于是,一旦企业认为无 利可图,就将降价药更改规格、剂型,或者干脆停产转产,转 而生产利润较高的产品,致使降价的廉价药难觅踪影,而患者 更加无从选择。 36醋酸地塞米松醋酸地塞米松 口腔粘贴片口腔粘贴片技术转让费技术转让费11001100万元万元上海医工院太太药业20032003年,该品种销售年,该品种销售 额已达

16、额已达60006000多万元多万元实 例欣弗欣弗 ( (克林霉素磷酸酯葡萄糖克林霉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注射液) )事件事件政府投入与“以药养医”q政府投入比重逐年下降。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政府投入占医院收 入的比重平均为30%以上,2000年这一比重下降到7.7%。2003年 抗击非典,政府投入大幅度增加,也仅占8.4%。 q2003年全国卫生总费用为6598亿元,占GDP的5.6%,达到发展中 国家的较高水平。但其中政府投入仅占17%,企业、社会单位负担 占27%,其余56%由居民个人支付。 q在欧洲发达国家,医疗卫生费用约占GDP的10%,其中的80-90%由 政府负担。即使是美国那样市场经济高度发达、医疗卫生服务高度 市场化的国家,政府卫生支出也占到整个社会医疗卫生支出 45.6%(2003年)。 q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近国家相比,泰国政府投入占56.3%(2000年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