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产品如何促销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50051124 上传时间:2018-08-06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1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产品如何促销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新产品如何促销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新产品如何促销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新产品如何促销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新产品如何促销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产品如何促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产品如何促销(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新产品如何促销 国内营销事业部 谢广灿与广告相比,促销对消费者的利益诱惑来得更直接、与广告相比,促销对消费者的利益诱惑来得更直接、 更具体,且以一种短兵相接的方式对抗竞争品牌,可以更具体,且以一种短兵相接的方式对抗竞争品牌,可以 直接带来销售的增长。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许多品直接带来销售的增长。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许多品 牌为吸引消费者不得不加大促销力度,不断推出各种形牌为吸引消费者不得不加大促销力度,不断推出各种形 式的促销活动。对于一个新产品或新品牌来说,若想进式的促销活动。对于一个新产品或新品牌来说,若想进 入市场,在市场站稳脚跟,不仅要做促销,更要讲究策入市场,在市场站稳脚跟,不

2、仅要做促销,更要讲究策 略,了解不同阶段应运用的促销力度,否则,只会获得略,了解不同阶段应运用的促销力度,否则,只会获得 事倍功半的结果。事倍功半的结果。在这里,我们讨论一种假设的新产品在一个假在这里,我们讨论一种假设的新产品在一个假 设的特定市场环境中的促销运用策略。设的特定市场环境中的促销运用策略。1.新产品:快速消费品,食品类。2.新产品进入市场的时间:到目前为止仅有一年的市场行销历史。3.新产品所处的市场环境:竞争状态属于垄断竞争,同类产品的品 牌数量较少,有一个占据垄断地位的领导品牌;市场已经达第一轮的开垦, 目前正朝各细分市场延伸,消费成熟度较高。4.新产品主要渠道:大卖场(营业面

3、积在800010000平米的卖场 )、大型连锁超市(门店数量在100家以上)。5.新产品优势:品质好、口味佳、包装新颖。6.企业目标:第一年的销售额目标是2000万元,第二年的销售额目 标为1个亿,占据当地市场份额的10。7.主要促销方法:新产品的买赠。一、假设条件 二、第一阶段:市场导入期 新产品刚进入市场时,企业可能面临三 个比较困惑的问题:1.目标市场规模究竟有多大?多数企业往往对自己的目标市场规模 究竟有多大不是很清楚,即使有这方面的市场 调查资料,在精确性方面也会存在较大问题。 所以,面对一个新的市场,企业首先要探索的 是目标市场的潜力,要确定目标市场规模的真 实性。2.有多少顾客是

4、从竞争品牌转换来的?需求饱和度愈高的市场,这个问题愈 尖锐。企业必须考虑在新的市场中要争取的目 标顾客有多少来源于竞争品牌、尤其是领导品 牌的消费者,他们对原来品牌的忠诚度有多高 ,要让他们转换品牌,尝试购买新产品需要多 大的促销力度。3.采用何种进入市场的策略 ?进入市场的早期目标有两类:盈利为主或市场份额为主 ;进入市场的速度也有两种:快速或缓慢。这四类因素构成了一 个四维的策略方阵。采用任何一种市场进入策略都结合了企业与 市场两方面的多种因素,这些主观与客观因素概括起来表现为:(1)企业的定价决定每个销售单位的盈利水平,同时也 决定着市场规模。企业为了达到每个销售单位盈利最大化的目标 ,

5、产品的定价往往较高,能够支付得起的人就比较少,从而限制 了市场规模。如果企业以追求市场份额为主,就会从实现每个销 售单位的微利角度来制订产品价格,使更多的人支付得起,从而 扩大市场规模。(2)进入市场速度的快慢取决于产品品牌的知名度,知 名度很高的品牌推出一种新产品,只需花费很少的推广费用,消 费者就能在很短时间内知道新产品上市;而一个市场知名度很低 的品牌的新产品,要想让消费者在很短时间内了解其特点、利益 等,则需要很强的促销力度。假设新产品在市场导入期遇到的是这样一些情况 :(1)不太清楚目标市场规模有多大,综合各方面资料分析,大概在 未来的1、2年内市场规模可以占到总体市场容量的1015

6、。(2)要争取的大部分目标顾客原来属于领导品牌的消费者,他们对 原来品牌有相当高的忠诚度,如果新产品没有独特之处或强大的促销很难让 他们转换品牌,产生尝试购买的欲望。(3)企业在产品进入市场的早期就想从每个销售单位中获取比较理 想的利润,它确信在这个市场中有一部分人只关注品质,对价格的承受力较 高,所以新产品定价在同类产品中是最高的。(4)品牌的知名度很低,许多消费者不了解新产品,甚至在这个市 场中还有部分人对品牌的产地会产生怀疑、拒绝的心理。(5)这个市场中的大部分消费者是比较理性的,有较成熟的消费理 念,只要他们了解了产品、品尝过产品,他们会作出明智的选择。鉴于这些主观与客观情况,新 产品

7、要想获得进入市场的成功,应遵循 以下操作原则:(1)集中资源,快速进入市场 。快速进入市场的方式之一就是用大力度的促销来“炸 开”市场,通过相当优惠的价格手段来引起市场注意,让更多的 潜在顾客产生尝试购买的欲望。同时,企业也可以通过大力度促 销对目标市场进行一次“探底”,看看在促销过后留在这个市场 中的消费者有多少。怎样的价格折让幅度才算是大力度的促销?根据市场实 践测试,2530的价格折让可以界定为促销力度的极限,因 为多数产品价格在这一幅度的折让之后,实际价格已经接近产品 的出厂价。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促销活动开始前,新产品在主要 商超的铺货率要达到75以上,否则促销活动的影响面不广泛,

8、就失去了新产品推广的意义。(2)分段执行、适可而止。孙子曰:兵贵胜,不贵久。即作战要速战速决,旷日持久则使军 队疲惫,锐气挫伤,军力耗尽。同样道理,促销时间拖久了,最大的 危害就是对品牌形象的损害以及增加价格回复的阻力。因为促销时间 愈长,消费者对折扣价格的心理走势就愈明显,愈加认同买赠期间的 折让价格,造成新产品的低价值形象。避免这种后果的办法是缩短每 次促销的持续时间。例如,设定30天或40天的促销周期可以分割成几 个阶段来运作,前10天或15天举办第一轮促销活动,中间10天停止促 销,最后10天或15天再举办第二轮促销活动。这样做有几个好处:一 是在消费者还没有对折让价格形成心理定势之前

9、每一轮促销就停止了 ,避免其对新产品的促销活动产生习以为常的心理;二是在停止期间 ,消费者之间会对第一轮的促销活动进行传播,增加对新产品促销活 动的期盼,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市场饥饿”的效应,当再次推出促销 活动时,消费者就会认为这是一次难得的购买机会。(3)设置阶梯,逐级而下。在大力度的促销活动之后,需要一个缓冲期的不同促 销力度组合行动方案,该方案要突出促销力度由强至弱逐渐下降 的阶梯特征。这是为了在促销期间和促销结束后,销售不会出现 大起大落的局面,可以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较高水平的销量平 台。同时,促销缓冲期可以让消费者对价格的回复有一个逐渐的 心理适应过程,保证新产品价格平稳地复归原位

10、。在具体制定缓冲期的促销活动方案时,要把握两个关键 问题:一是在整个缓冲期可以安排两次促销强度不同的活动。在 缓冲期的第一阶段推出价格折让幅度在1820的促销活动; 在缓冲期的第二阶段推出价格折让幅度在1115的促销活动 。二是要遵循分段执行原则,但每次促销活动的间歇期要逐渐拉 长。上述新产品在导入期的整个促销案略可以用表格形式概括地表述。在这里,设定 整个导入期的促销周期为45个月,见下表: 阶段 促销强度促销持续 每一段促 各段促销 周 期 销持续时间 间歇 期 快速进入价格折让 30天 10天 10天 阶 段 25%-30% 或40天 或15天 第一价格折让 35天 10天 15天缓阶段

11、18%-20% 或45天 或15天 冲期第二价格折让 40天 10天 20天 阶段11%-15% 或50天 或15天 当新产品有了一定数量的忠诚顾客,并且不断有新顾客 加入到购买行列中,标志着新产品由导入期转入成长期 。该阶段促销策略的核心是维护产品成长。这段时期有 两种情况将给成长性带来障碍:一种是销售进入淡季; 另一种是受到竞争品牌的干扰。因此,促销活动的时机 选择与日期安排主要是围绕这两种情形。在该阶段制订 具体的促销方案时,应贯彻三条策略原则:三、第二阶段:转入成长期1.一般情况下,买赠的促销强度不应该大于缓冲期第 二阶段的促销力度,即使遇到比较大的销售阻力或竞争 品牌较强的干扰,也必

12、须将最大的促销力度控制在价格 折让幅度的15以内。因为如果促销的价格折让幅度超 过了15,虽然在短时期内能够带来销量的明显增长, 但它是一种强政策略,势必会带来更大的损失,其中最 大的损失是减弱忠诚顾客对产品的信心,由此动摇价格 长期维持的基础。因此,该阶段的促销力度应该控制在 1115的价格折让幅度。2.第二条原则是,促销力度的安排不应该是逆 向性的,即促销力度的安排不能由小到大。因为 这样做的后果是不断削弱新产品在消费者心中的 价值感,将产品一步步推向低价位的境地。此外 ,这种促销力度安排容易引起竞争品牌的报复, 最终触发价格战。3.每期的促销活动分段执行,每段促销 活动持续周期仍为10天或15天,但促销活动的间 歇期要相对延长,最短的间歇期至少不能少于20 天,让市场产生愈强烈的期望感,促销的效果就 会愈好。如前所述,本文是在一种假设的市场 环境及企业情况等条件下论述新产品促 销策略的,由于各个企业、各地市场存 在很大差异,所以企业在运作时,更要 依据自己的具体情况与条件。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