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药学 动物类和矿物类生药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0049221 上传时间:2018-08-06 格式:PPT 页数:103 大小:4.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药学 动物类和矿物类生药_第1页
第1页 / 共103页
生药学 动物类和矿物类生药_第2页
第2页 / 共103页
生药学 动物类和矿物类生药_第3页
第3页 / 共103页
生药学 动物类和矿物类生药_第4页
第4页 / 共103页
生药学 动物类和矿物类生药_第5页
第5页 / 共10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药学 动物类和矿物类生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药学 动物类和矿物类生药(10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动物类和矿物类生药第一节 动物类生药概论 我国应用动物药历史悠久。远在 4000年前甲骨文中就记载了蛇、麝、犀 牛等40余种药用动物,最早的本草专著 神农本草经中收载了僵蚕、地龙等 动物药67种,对其应用及疗效亦有明确 记载。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收录动 物药461种,并将其分为虫、鳞、介、禽 、兽、人各部。虫鱼鸟兽乃至人兽的指 (趾)甲、皮毛、粪、尿,悉皆入药。 近代中国药用动物志更是收载 动物药多达1581种,临床各科广为使用 。 文明古国的历史上都曾使用过动物 药材,动物种类因地而异。在古埃及的 几种古写本莎草纸医书中,埃伯斯( Ebers)发现的公元前1550年的医书记载 着大约700

2、种药物和800种药方,其中动 物药有蜂蜜、胎盘、脂肪、肉、脑、肝 、肺和血液以及粪尿、乳汁和胆汁。 动物入药常用讳名,如马屎曰白马通 ;另些名称更为优雅,如蚕沙(蚕屎) 、夜明砂(蝙蝠粪)、五灵脂(鼯鼠粪 )和望月砂(兔粪);人屎则称黄龙汤 、人中黄,人尿称轮回酒、还元汤,主 治大热狂走、骨蒸劳复,或止劳渴、润 心肺,治癥积满腹、去咳嗽肺痿和难产 胎衣不下。英国的1618年伦敦药典也包含 许多动物药,如胆汁、血、爪子、鸡冠 、羽毛、毛皮、毛发、汗液、唾液、蝎 子、蛇皮、蛛网和地鳖。 动物药,中医称作“血肉有情之品 ”,可直接用来改善和调节人体的生理 功能。清代医家唐容川在本草问答 中说:“动物

3、之功利,尤甚于植物,以其 动物之本性能行,而且具有攻性”。叶天 士曰:“久则邪正混处其间,草木不能见 效,当以虫蚁疏逐,以搜剔络中混处之 邪。”明确指出动物药的某些功效非一般 植物药所能比拟。 药用动物资源现状我国现有药用动物11门、33纲、141 目、414科、879属、1581种,其中陆栖 动物329科、720属、1295种,海洋动物 85科、141属、275种。脊椎动物占较大 优势,包含了约62的药用品种;无脊 椎动物共有10门、199科、362属、606种 。 1981年中国正式加入濒危野生动植 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一些常用动物药 受到限制,主要为哺乳类,如穿山甲、 虎骨、熊胆、麝香、犀

4、角、羚羊角、鳖 甲、龙涎香、灵猫香、海狗肾等,因此 ,对这些常用动物药的人工养殖和替代 品的寻找变得非常迫切。另一方面,我 们应该将注意力转向其他类动物药,如 虫类动物药资源十分丰富,疗效确切, 应该是今后深入研发的重点。动物药的活性成分研究现状 由于动物药化学成分复杂,大多为 大分子化合物,分离分析难度较植物药 大,与植物药活性成分的研究相比已远 远落后。然而,由于其生物活性强、临 床疗效高、含量丰富等特点又激励人们 不懈地去探索动物药的药效物质基础和 开发利用前景。 一、蛋白质(酶)、多肽及氨基酸类如蚯蚓中蚓激酶能降解纤维蛋白原 ,某些蛋白组分有抗肿瘤活性;毒蛇中 提取的蛇毒蛋白酶、蛇毒酶

5、等蛋白质用 于血栓治疗;哺乳动物尿液中的尿激酶 、激肽释放酶以及胰脏中提取的弹性蛋 白酶等临床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存在 于哺乳类动物和鸟类的脏器及豚鼠血清 中的天门冬酰胺酶、精氨酸酶等临床用 于治疗肿瘤;在动物中普遍存在的糖蛋白,如圆 蛤中蛤素具有抗肿瘤、抗病毒活性;中 华大蟾蜍的糖蛋白具有强心利尿作用; 五谷虫胰蛋白酶、肠肽酶有助消化作用 ;从蝮蛇毒中分出的以精氨酸酶为主的 无菌酶制剂(蝮蛇抗栓酶注射液)用于 脑血栓及血栓闭塞性动脉炎有效。 多肽是一类活性强、作用范围广的活 性成分,如高血压、胃肠疾病、糖尿病 、精神病、癌症、免疫功能低下、性功 能障碍、骨质疏松与畸形等疑难性疾病 的起因和治

6、疗,均直接与多肽有关。 如脑肽类多肽在复杂的大脑活动( 如感觉、情绪、欲望、记忆、思维、睡 眠等行为)中可能起作用;一些动物药 的毒肽如眼镜蛇毒主要用于晚期转移癌 痛、神经痛、风湿性关节痛、偏头痛等 顽固性疼痛;蜂毒肽有强溶血作用和表 面活性,能阻碍肌肉神经间的传导;水 蛭素具有抗凝血作用和溶解血栓的作用 ;蚯蚓中分得一种短肽具有抗菌活性; 海绵动物、软体动物、昆虫及两栖动物 皮肤中的抗生肽也用于抗细菌和病毒。 动物药含有人体必需氨基酸,治疗 疾病也有一定的作用。如地龙的解热作 用与其氨基酸含量成正比;紫河车的氨 基酸提取物对白细胞减少症有一定治疗 作用;牛黄的牛磺酸有刺激胆汁分泌和 降低眼压

7、作用。 二、生物碱类动物药所含生物碱有多种类型。如 蛤蚧及全蝎中的肉毒碱,为氨基酸衍生 物,能防止室性心律不齐;河豚卵巢中 的河豚毒素,属胍类衍生物,毒性极强 ,阻断柱突传导作用比可卡因强16万倍 ,并有松弛肌肉痉挛、减轻晚期癌痛的 作用; 动物胆汁中得到的胆红素属吡咯衍 生物,有促进红细胞新生、血清抗炎、 治疗肝硬变作用;蟾蜍色胺属吲哚类生 物碱;箭毒蛙所含的哌啶类生物碱能麻 痹骨骼肌;乌贼墨主要成分黑色素有止 血作用;地龙的次黄嘌呤有抗组胺、平 喘、降压作用。 三、多糖类动物多糖作用独特。如广泛分布于 动物各种组织中的肝素用于抗凝;甲壳 动物和昆虫体壁外的甲壳素用于抗菌抗 辐射;棘皮动物粘

8、多糖具抗癌和抗凝血 酶活性;鲨鱼及深海软骨鱼骨骼所含杂 多糖,具有显著的肿瘤抑制作用;珍珠 母原动物三角帆蚌等软体动物中所含葡 聚糖被证实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 四、甾体类甾体类化合物在药用动物中广泛分 布,化学结构变化多端,生物活性多样 ,如性激素、胆汁酸、蟾毒、蜕皮素及 甾体皂苷等。属于性激素或性信息素的 有紫河车中的黄体酮、鹿茸中的雌酮、 海狗肾中的雄甾酮等。 动物胆汁中发现的胆汁酸有近百种 ,常见的有胆酸、去氧胆酸、猪去氧胆 酸、鹅去氧胆酸等。去氧胆酸解痉作用 明显;熊去氧胆酸、鹅去氧胆酸能溶解 胆结石,已用于临床。 昆虫蜕皮激素以促蜕皮激素为代表 ,甲壳蜕皮激素以蜕皮甾酮为代表,这

9、些昆虫蜕皮激素有促进人体蛋白质合成 ,排除体内胆甾醇,降低血脂和抑制血 糖上升等作用。蟾毒甾体有强心作用。 棘皮动物的海参纲及海星纲几乎均 含皂苷,如梅花参中的梅花参素A、B, 刺参中的刺参素A、B、C以及多棘海盘车 中的海星皂苷等,这些皂苷一般能抑制 癌细胞的生长,并有抗真菌、抗辐射、 增强白细胞吞噬的功能。五、萜类萜类在动物中的分布广泛,结构奇 特。斑蝥素为芫菁科昆虫分泌的单萜类 防御物质,具抗癌、抗病毒、抗真菌作 用;来源于腔肠动物海鞭的 pseudopterosins,为二萜糖苷类化合物 ,具有很强的消炎止痛作用;鲨鱼肝所 含鲨烯是杀菌剂,并具有抗癌活性;海 绵属动物含有的环烯醚萜类成

10、分有抗白 色粘球菌作用等。 六、酚、酮、酸类海绵所含酚类成分siphonodictyal-A 及siphonodictyal-B具有抗菌活性;麝香 中的麝香酮有强心、抗炎、兴奋呼吸和 中枢神经的作用;地龙中的花生四烯酸 有解热作用;胆汁酸有利胆、溶解胆结 石、镇咳祛痰、解热、抗菌抑癌等多种 功用;蜂王浆中的王浆酸有抗菌、抗肿 瘤作用。 动物类中药的药用部位包括:(1)动物的干燥全体 如全蝎、娱蚣、斑蝥 、土鳖虫等。(2)除去内脏的动物体 如蚯蚓、蛤蚧、蛇 类中药等。(3)动物体的某一部分 如石决明、牡蛎、 蛤蟆油、龟甲、鸡内金、鹿茸等。(4)动物的分泌物 如麝香、蟾酥等。(5)动物的排泄物 如

11、五灵脂、蚕沙等。(6)动物的生理或病理产物 如蝉蜕、珍珠 、牛黄、马宝等。(7)动物体某一部分的加工品 如阿胶、鹿 角胶等。 第二节 动物类中药的分类简述 地球上生存的动物已达一百五十万 种以上。为了能正确地区别和更好地利 用它们,必须对其进行科学的分类。动 物学的分类系统通常是以动物形态上或 解剖上的相似程度为依据的。和植物界 一样,动物界也划分为若干个等级,如 门、纲、目、科、属、种,而以种为分 类的基本单位。现在动物还没有一个比 较完善的分类系统,有的将它们分为33 门,有的分为30门或28门。 与药用动物有关的有10门,它们是( 由低等到高等):1、原生动物门(Protozoa); 2

12、、多孔动物门(Porifera)又称海绵动 物门(Spongia),药用动物如脆针海绵等 ; 3、腔肠动物门(Coelenterata)药用动 物如海蜇、珊瑚等; 4、扁形动物门(platyhelminthes); 5、线形动物门(Nemathelminthes); 6、环节动物门(Annelida)药用动物如 蚯蚓、蜈蚣、东亚钳蝎、南方大斑蝥、 中华蜜蜂等; 7、软体动物门(Mo11usca)药用动物如杂 色鲍、马氏珍珠贝、三角帆蚌、长牡蛎 、无针乌贼等;8、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药用动物如 东亚钳蝎、少棘巨蜈蚣、地鳖、大刀螂 、黑蚱、南方大斑蝥、家蚕、中华蜜蜂 等;9、棘皮动物

13、门(Echinodemata)药用动物 如海参、海胆等;10、脊索动物门(Chordata)药用动物如 海马、蟾蜍、乌梢蛇、黑熊、梅花鹿、 林麝、牛、赛加羚羊等。 动物的命名大多数也和植物命名一 样采用林奈首创的双名法。由两个拉丁 字或拉丁化的文字,分别表示动物学名 的属名和种名,在学名后附加定名人的 姓氏,如意大利蜂Apis mellifera L.。 第三节 重要动物类生药全蝎 Scorpio 来源本品为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Buthus martensii Karsch的干燥全体。产地 主产于河南、山东等省。野生或饲 养。采收加工 春末至秋初捕捉,除去泥沙 ,置沸水或沸盐水中,煮至全身僵硬,

14、 捞出,置通风处,阴干。 性状鉴别 头胸部与前腹部呈扁平长椭 圆形,后腹部呈尾状,皱缩弯曲,完整 者体长约6cm。头胸部成绿褐色,前面有 l对短小的螯肢及1对较长大的钳状脚须, 形似蟹螯,背面覆有梯形背甲,腹面有 足4对,均为7节,末端各具2爪钩;前腹 部由7节组成,第七节色较深,背甲上有 5条隆脊线。背面绿褐色,后腹部棕黄色 ,6节,节上均有纵沟,末节有锐钩状毒 刺,毒刺下方无距。质脆,易断。气微 腥,味咸。 以完整、色黄褐、盐霜少者为佳。 显微鉴别 粉末黄棕色。体壁外表皮 表面观呈多角形网格样纹理,一边微尖 突,密布细小颗粒,可见凸起的圆形毛 窝,刚毛常于基部断离;断面观内、外 表皮纵贯较

15、多微细孔道;未角化外表皮 呈类圆形凸起。横纹肌纤维侧面观明 带较宽,中有一暗线,暗带有致密的短 纵纹理。刚毛体部具纵直纹理,髓腔 细窄。有脂肪油滴。 成分主含蝎毒(buthotoxin ),尚含甜菜 碱、三甲胺、牛黄酸、卵磷脂等成分 功效性平、味咸微辛,有毒。驱风,镇痉 。 用于小儿惊风抽搐,大人中风,半身 不遂,口眼歪斜及破伤风等症。 鹿茸 Cornu Cervi Pantotrichum 来源本品为鹿科动物梅花鹿Cervus nippon Temminck 或马鹿Cervus elaphus Linnaeus 的雄鹿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 。形态 产地 花鹿茸主产于吉林、辽宁、黑龙江 、河北

16、等省,品质优。马鹿茸主产于黑 龙江、吉林、青海、新疆、甘肃等省 区;东北产者习称“东马茸”,品质较优 ;西北产者习称“西马茸”,品质较次。 现均有人工饲养。 采收加工 分锯茸和砍茸两种方法。锯 茸:夏、秋两季锯取鹿茸,立即进行煮 烫等加工后,阴干或烘干。砍茸:将鹿 头砍下,再将茸连脑盖骨锯下,刮净残 肉,绷紧脑皮,进行煮烫等加工后,阴 干。 性状鉴别1花鹿茸 (1)锯茸 呈圆柱形,多具12个分枝;具1 个侧枝者习称“二杠茸”,主枝习称“大挺 ”,长1720cm,锯口直径45cm,枝顶 钝圆,离锯口约1cm处分出侧枝,习称“ 门桩”,长915cm,较主枝细。外皮红棕 色或棕色,光润,多密生红黄色或棕黄 色细茸毛,上部毛密,下部较疏;分岔 间具1条灰黑色筋脉,皮茸紧贴。锯口面黄白色有蜂窝状细孔,外围无骨 质。体轻。具2个侧枝者习称“三岔茸”, 主枝长2333cm,略呈弓形而微扁,较二 杠茸细:分枝较长,先端略尖,下部有 纵棱线及突起小疙瘩;皮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