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第二卷道德德性2121212121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0044871 上传时间:2018-08-06 格式:PPTX 页数:35 大小:482.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第二卷道德德性2121212121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第二卷道德德性2121212121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第二卷道德德性2121212121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第二卷道德德性2121212121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第二卷道德德性2121212121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第二卷道德德性212121212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第二卷道德德性2121212121(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亚氏的尼各马可伦理学 第二卷 道德德性v尼各马可伦理学是古希腊哲学家亚氏的 一部系统完善的伦理学著作,内容严谨,逻 辑清晰。全书十卷全面探索了 (道德)伦理 的和理智的两种德性,讨论了幸福和至善最 高范畴,提出幸福是合乎德性实现活动的基 本命题,以思辨是最大幸福的最强音而终 曲。第二卷概述v亚氏在第二卷主要为我们展示了对于人而言 最为重要的一类德性道德(伦理)德性 的性质。尼中多将其略称为德性,而“ 严群”书中则称其为道德,省去了德性。vVirtue一字,希腊文作excellence解,义 同good,盖指一切事物之适当功用,以言人 类,则所以实现人生目的之方,所以发展理 性之活动者也。虽知欠

2、妥,但为行文方便, 乃将virtue译为德性。(严群书中言)第二卷概述v尼第一卷第13章通过分析人的灵魂有一个无逻 各斯的部分和一个有逻各斯的部分,引出人的德性 相应的也区分为两种:v道德的德性(Moral Virtue),或称德性、道德、 实践德性、伦理美德)属于行为方面。这部分直接 属于伦理学范围。v理智的德性(Intellectual Virtue),或称理智、理 性德性、智慧美德。属于智识方面。非直接属于伦 理学范围,乃间接耳第二卷概述第二卷概述v第二卷前四章讲与理智德性可以由教育生成 不同,道德德性则需要习惯来养成。v德性在活动中生成同时也在活动中毁灭,它 只有在活动中实现,研究德性

3、必须研究实践v德性必须避开过度和不及,它同快乐和痛苦 相关,也同如何正确地对待快乐和痛苦这类 比较困难的事情相联系。v第五到第六章用种加属差(OR属加种差?见附件一) 的方式来给道德德性下定义。从种上说,德性是对 待感情的品质,是主动的选择。从属差上说,德性 是选择相对于我们自身的适度的那种品质。v第七章引出具体的德性;第八章到第九章讲两种恶 过度与不及中间的适度的德性。要想获得适度, 须避开适度的对立面,还要弄清错误的原因并努力 纠正方向。第二卷概述v人在维持生存的活动方面差别不大,但在人特有的 实现活动上,即人的实践的生命的活动,在实现程 度上可能有很大的差别。有些人“出色地”实现着 这种

4、活动,另一些人则只在很有限的程度上尽管 也还是“积极地”实现着这种活动。v德性就是人们对于人的出色的实现活动的称赞。德 性的概念,正如奥斯特沃特指出的,在所有希腊伦 理学体系中都是根本性的概念。在希腊人的最初用 法中,它被用来指武士的高贵行为。0、德性引论v德性的本义同样是指人的道德的与非道德的优良品 质,即人在实现他特有的活动上所表现出的优点。 在广义上,亚氏也像那个时代的希腊人一样,把德 性的概念用于所有生命物及其实现活动,例如他谈 到过眼睛的德性、马的德性等等。v德性就是使得一个人好并使得他的实现活动完成得 好的品质。而且,德性在人的例子中便有了特别的 意义,因为人的活动不是自然地实现,

5、而是以实践 的即积极活动的方式获得的。0、德性引论v在欲望与感情事务上,有德性、没有德性还是有与 之相反的性质,使得人的实现活动有很大的差别, 以至人们把这些方面具有德性的活动与行为称赞为 德性,相反则谴责为恶;把由于养成了习惯而倾向 于做前一种行为的人称为好人,把出于习惯而倾向 于做后一种行为的人称为坏人。 v人的实践行为是有意实现实践目的之活动,可以被 分析为“目的”和“手段”两个构成因素。亚氏说 :“明智与道德德性完善着活动。(道德)德性使 我们确定目的,明智使我们选择实现目的的正确手 段”。0、德性引论v德性的概念在亚氏以及许多其他哲学家那里通常是 相对于灵魂的理性(逻各斯)和欲望两部

6、分的活动 来说的。 v灵魂有一个有理性(逻各斯)的部分和一个没有理 性的部分。同灵魂划分相应,人的德性也分为道德 德性与理智德性。v把德性一分为二,应算得斯城哲人的一大创造,在 统一的实现活动中,讲行时突出了知,讲知时突出 了行。这样就把伦理学谱成一曲爱智慧、尚思辨、 学以致知的凯歌。0、德性引论v理智德性,主要通过教导而生成和发展,因此获得 理智德性需要经验和时间。理智德性又可分为理论 理性与实践理性。智慧是理论理性的德性,是人的 最高等的德性。明智是实践理性的德性。v欲望活动上的德性,即道德德性,则需要通过习惯 来养成。理智德性与道德德性不可分离其育成也离 不开习惯0、德性引论灵魂与德性划

7、分图灵魂有逻各斯 的部分 (双重性)无逻各斯 的部分 (双重性)普遍享有的、 植物性的部分造成营养 和生长(欲望的部分 ) 像听从父亲 那样听从逻 各斯的意义 上分有逻各 斯的部分严格意义上 具有逻各斯 的部分理智德性 (理性德性 )通过教导 发生、发展实践 理性理论 理性智慧是人最 高等的德性明 智道德德性 (实践德性 )通过习惯 养成其养成不 是出于自然 ,也不反乎 于自然v道德德性的名字“道德的”(其实是伦理的ethikee )也由“习惯(ethos)”一词演变而来。这就意味 着道德德性的养成既不是出于自然,也不反乎自然 ,而蕴涵着人的自由。道德德性生于行为,成于习 惯。v说它不出于自然

8、,是说道德德性不是与生俱来的,自 然仅仅给了人获得德性的潜能而不是道德德性本身; 说它不反于自然,是说它不违反自然的造就,不是与 自然造就的性质完全相反的,而是与这种性质有某种 连续性,尽管已经不是自然的。如果自然没有赋予人 类这样的潜能,人类便不可能通过活动的习惯培养起 道德德性。1、道德德性的获得v灵魂欲望部分的这种性质状态的生成,亚氏认为, 同人的欲望、感情的实现活动的性质有密切的关 系。道德德性既然生成于同欲望和感情的对象相关 的活动的习惯,活动的性质对于它就至关重要。v首先,活动或行为是获得道德德性的原因,一个人 仅仅知道什么是德性不等于就是具有德性,一个人 也不是先成为有德性的人再

9、去做有德性的事;相反 ,一个人具有德性就意味着他通过以这种方式做事 情而养成了这样做事情的习惯。1、道德德性的获得v其次,道德德性生成于进行得好的活动,毁灭于进 行得糟糕的活动。活动都是同样的,问题在于活动 的性质。同样是面对恐惧和可怕的事物,有些人成 了勇敢的人,有些成了懦夫;同样是对待同肉体快 乐相关的事务,有些人成了有节制的人,有些人成 了放纵的人;同样是跟其他公民交往,有些人成了 正义的人,有些人成了不义的人。一个人的品质就 决定于他的实现活动的性质;实现活动怎样,他的 品质一也就怎样。所以从小养成好的习惯是最重要 的。1、道德德性的获得v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实践而使自己有德性,为了成

10、为善良的人,而不是思辨的,为了了解德性,知道 德性是什么。所以要研究实践的性质,研究应当怎 样实践。因为,我们是怎样的就取决于我们的实现 活动的性质。v我们需要按照正确的逻各斯去做,不及与过度都将 毁灭德性。对于节制、勇敢和其他德性来说,它们 都为过度与不及所破坏,为适度(中道)所保存, 过度和不及都不好。如勇敢不及就是懦夫,勇敢过 度则是莽汉;节制不及是放纵,节制过度则是冷 漠。2、实践的逻各斯的性质v德性不仅产生、养成、毁灭于同样的活动,而且实 现于同样的活动。v我们通过节制快乐(不图享乐)而变得节制,而变 得节制了就最能节制快乐(回避享乐)。我们通过 培养自己藐视并面对可怕的事物的习惯而

11、变得勇敢 ,而变得勇敢了就最能面对可怕的事物。或曰:我 们习惯于坚定而临危不惧,就成为勇敢的,在成为 勇敢之后就更能够坚定无畏。2、实践的逻各斯的性质3、快乐与痛苦作为品质的表征v由于道德德性同感情是一种好的关系,同快乐和痛 苦的事情相关,道德德性的生成像产品的制作活动 一样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我们必须把伴随着活动的 快乐与痛苦看作是品质的表征。v因为“仅当一个人节制快乐(回避肉体的快乐), 并且以这样做为快乐,他才是节制的,相反,如果 他以这样做为痛苦,他就是放纵的”(苗力田书中 则表述为“沉湎于享乐的人就是放纵”)。同样仅 当一个人快乐地,至少是没有痛苦的面对可怕的事 物,他才是勇敢的。相反

12、,如果他这样做带着痛苦 ,他就是怯懦的。道德德性就是关于痛苦和快乐的 德性。3、快乐与痛苦作为品质的表征v首先,追求快乐的欲望从小就伴随着人,难于从人 的感情中消除,快乐使得我们去做卑贱的事,痛苦 使我们逃避做高尚(高贵)的事。在对待与快乐有 关的事情方面,人尤其容易养成追求过度快乐的倾 向,而追求过度快乐尤其可能毁灭德性。v对于快乐,做得正确就使人善良,做得错误就使人 邪恶。柏拉图说从小就培养起对该快乐的事物的快 乐感情和对该痛苦的事物的痛苦感情是非常重要的 ,是正确的教育。3、快乐与痛苦作为品质的表征v其次,因为德性同实践(行为)与感情(情感)有 关,而每种感情和实践又都伴随着快乐与痛苦。

13、第 三,灵魂的品质在本性上与那些会使它变好或变坏 的事物相联系。于是有人把德性规定为某种不动心 或宁静的状态。(不受刺激、安宁恬静)v德性是与快乐和痛苦相关的、产生最好活动的品质 ,与此相反的品质是恶。3、快乐与痛苦作为品质的表征v首先,人们总是选择或躲避一些东西。人们选择高尚的东西有利的东西令人愉悦的东西人们躲们躲 避卑贱贱的东东西有害的东东西令人痛苦的东东西v其次,快乐从小就伴随着 我们,人们很难摆脱掉对 快乐的感觉。v第三,我们或多或少地都以快乐和痛苦作为衡量我 们行为的标准。v第四,战胜快乐比战胜怒气更难,v对快乐和痛苦运用的好就会使一个人成为好人,反 之亦然。德性与快乐和痛苦相关;德

14、性成于活动, 也会毁于活动。4、合德性的行为与有德性的人v如果人们在做着公正的事或做事有节制,他们就已 经是公正的或节制的人了。德性不同于技艺,因为 技艺的产品,其善在自身。而合乎德性的行为除了 具有某种性质,一个人还必须是出于某种状态的。v首先,他必须知道那种行为。其次,他必须是因那 行为自身的缘故而选择那样做。第三,他必须是出 于一种确定了的、稳定的品质而那样选择的。v一个人被称为公正的人或节制的人,却不是仅仅因 为做了那样的行为,而是因为他像公正的人或节制 的人那样地做了这样的行为。5、德性的定义:种v灵魂有三种状态感情、潜能(能力)和品质,德 性必为其一。“严群”认为人性有三,情感、本

15、能 和德态。v首先道德(德性)不是感情(情感),第一,一个 人不是因为他的感情,而是因为他的德性或恶而受 到称赞或谴责的;情感本身并无善恶可言。第二, 感情不出于选择,德性则包含着在先的考虑和主动 的选择。道德(德性)起于深思熟虑。第三,感情 都是被动的,一个人总是因为受到某个事物、某件 事情的刺激而发生某种或某些感情的,而德性既然 包含着选择也就意味着主动。情感可以动人,道德 (德性)之功用则在指定情感之趋向。5、德性的定义:种v道德(德性)也不是能力、本能、潜能。因本能也 无善恶可言,而道德范围,必包善恶问题。本能天 赋,道德人为。 v一则,我们不是仅仅由于感受到这些感情的能力而 被称为好

16、人或坏人,而被称赞或谴责的。二则,能 力是自然赋予的,善与恶则并非自然使然。v既然德性既不是感情也不是能力,那么它们必定是 品质(德态)。所以,亚氏运用排除法证明了道德 德性是灵魂的欲望部分的良好品质,恶则是这方面 的坏的品质。v从而在种类上说明了道德(德性)是什么。6、德性的定义:属差v我们不仅仅要说明德性是品质(德态),而且要说 明它是怎样的品质(德态)。v每种德性都既使得它是其德性的那事物的状态好, 又使得那事物的活动完成的好。v那么人的德性就是既使得一个人好又使他出色地完 成他的活动的品质。6、德性的定义:属差v道德德性是与实践与感性相关的,实践与感情中都 存在着过度、不及与适度。道德(德性)是两种恶 过度与不及的中间,并且这是相对于我们而言的 中间。道德(德性)专指适中之趋向。v虽然过度与不及是两个极端,但是,适度与过度和 不及完全不同,过度与不及是两种恶,适度却是善 ,从这点看,适度也是一个极端。但是,并非所有 的实践与感情都有适度的状态,各种邪恶的感情与 行为没有适度,或者说程度适度的恶仍然是恶。6、德性的定义:属差v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