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反思 小窗口 大世界 2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9986724 上传时间:2018-08-0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反思 小窗口 大世界 2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反思 小窗口 大世界 2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反思 小窗口 大世界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新课标)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反思 小窗口 大世界 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新课标)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反思(人教新课标)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通信与生活通信与生活 3.小窗口小窗口 大世界大世界品德与社会是倡导教育源自生活而回归生活、指导生活。它强调以孩子现实生活为课程基础,把学生培养成品德良好、勇于创新、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人。 小窗口 大世界一课正是在尝试探索如何使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与学生生活相融合,从而真正让我们新课程教学成为大家追求的实效德育。本课追求实践中的努力和成效主要表现在:1从孩子的生活中选取教材,以孩子的现实生活为基点重组教材从孩子的生活中选取教材,以孩子的现实生活为基点重组教材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教科书应该是“

2、活的、真的、动的、用的” ,而不是“死的、浮的、静的、读的” 。新课程的教材给我们教学第一线的老师组织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简练的关键词,简短的提示语,丰富的图片资料,既给我们提供了目标制定的依据,又给了我们重组教材的权力。那么这个权力我们是不是可以肆无忌惮地滥用呢?肯定不是。前提是:要充分重视教学的针对性。首先,我们在对现行教材进行“再创造”的同时,要充分认识学生真实的生活,它们是最好的课程资源,要利用、发掘教材以外的这些教育资源,特别是来自学生生活世界的资源:他们的直接经验、感知体验是教育教学中珍贵的课程资源。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课程的基础,儿童只有在自己的真实生活中才能进行有意义、有实效的学

3、习。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很注重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所作所为,去捕捉、提取和开发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资源,最大限度地增强德育实效。其次,发掘了现行教材以外的、更贴进学生实际的教育资源,老师可以要把新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完全重新组合按照学生的实际来组织教学。 小窗口 大世界一课中,教材中设有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大众媒体,由于老师课前做了充分的调查,就结合学生实际设计了更为有实效的四大教学板块,渗透了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并且同样达到了原来教材设置的目标。这样,从儿童的生活中选取教材,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基点重组教材,以生活的逻辑而不是以学科知识的逻辑来设计、建构新的德育课程教材,长此以往,相信必然能

4、在我们努力提高的与实效性的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2围绕生活主题展开课程内容,设计能反映、指导学生生活的有效活动。围绕生活主题展开课程内容,设计能反映、指导学生生活的有效活动。40 分钟的课堂教学无论如何变,最终都是为了能提高品德教学的实效,就是让教学能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服务,为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改进学生的道德行为服务。所以检验课堂教学的质量,理所应当地列入了老师教学的步骤中,而不是等待别人事后来检测已经过去的这节课的课堂教学质量。小窗口 大世界一课设计教学时体现了为以上的最终目标服务的精神。老师组织学生进行了大量的课前调查,课堂上呈现的数据就非常清晰准确:收听广播、看电视

5、、看书报,都有准确的来自于学生的数据。学生看了这些数据后马上就能真切地感受到我们应该合理运用好传媒去学习更多的信息。老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主要是通过各种活动引导学生发现、讨论,进行自我教育:了解了各种各样的传媒和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要合理利用传媒;还知道了通过各种各样的传媒可以了解世界各地的事情,从而获取知识、开阔视野、增长才干。可是如果运用不注意,可会损害我们的健康啊!从而改进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方式,形成健康多元的生活观。这样,教学回归生活而指导生活,到达了一定的高度。从小窗口 大世界一课的教学过程前后我深深感到:德育课程要以培养热爱生活、负责任地生活的个体为基本的目标指向;从儿

6、童的生活中取材,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基点来设计、建构新的德育课程;围绕生活的主题来展开的德育课程内容,能反映并指导学生生活的现实,才是最有效的德育。陶行知先生也曾指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 ”所以,只有让道德之花盛开在生活的沃土中,学生的道德生命才会生动、完满。新课程教学的许多实践探索也表明,学生的需要是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属,学生的生活是鲜活有效的教育资源。课堂教学来源于学生真实的生活而回归指导学生生活的实际,这样的教育能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使教育入耳、入脑、入心,能获得理想的效果。如果只依照现成教材的因素而少考虑学生的实际,即使老师自认为再好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也肯定是低效的甚至失败的劳动,品德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就难以实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