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鉴赏思考题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49954348 上传时间:2018-08-05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3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文学鉴赏思考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中国古代文学鉴赏思考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中国古代文学鉴赏思考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中国古代文学鉴赏思考题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中国古代文学鉴赏思考题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学鉴赏思考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文学鉴赏思考题(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古代诗歌鉴赏中国古代诗歌鉴赏唐诗宋词唐诗宋词oo一、一、琵琶行琵琶行的艺术特点的艺术特点oo二、宋词的流派二、宋词的流派oo三、李清照词的艺术成就三、李清照词的艺术成就oo一一oo琵琶行琵琶行的艺术特点的艺术特点一、琵琶行的艺术特色 1o琵琶行。被贬江州次年所写。写琵琶女高超演奏 技巧和沦落身世,寄寓自己政治遭受打击,为自己无 辜被贬鸣不平。o思想意义:两个人物: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的长 安倡女,遭谗受贬、谪居江州的朝廷命官。o人物身世遭遇,体现深刻社会内容。封建社会,妇 女地位极其低下,人格受到歧视,生活最底层的妓女 ,更是身心遭受摧残。诗人以真挚的感情,写出了琵 琶女的痛苦和不幸,哀

2、伤和凄怨,反映出封建社会的 罪恶。诗人洁白受冤,无辜被贬,深刻地揭示了封 建制度压抑人才、摧残理想的本质。诗篇写出了他们 的不幸和不平。二、琵琶行的艺术特色 2o琵琶行艺术成就:o1.通过景物描写、环境气氛渲染抒情叙事,并使之融为 一体。o“枫叶荻花秋瑟瑟”,“别时茫茫江浸月” 凄清冷寂景象烘 托难以割舍别情,这又为琵琶女出场作必要铺垫。o2.善于捕捉代表性细节,以简练的语言把人物情态和心 理形象描绘出来,深刻而生动地刻画了人物形象。o逢琵琶女:“忽闻水上琵琶声犹抱琵琶半遮面”,在 急急以求与默默以待,频频呼喊与迟迟而出的对比描写 中,表现诗人的仰慕之情和琵琶女身怀沦落之感而又不 卑不亢的特点

3、,展示双方不同心理和鲜明个性。三、琵琶行的艺术特色 3o3.结构严谨,层次清晰,步步深入,层层推进。o意脉贯穿,过度自然,曲折生动而又有条不紊。o4.独具特色的音乐描写。o五光十色、美不胜收的音乐世界。从前描写音乐的诗 歌,一般都很简单,方法单调,艺术技巧不高。而 琵琶行则生动细腻,声情并茂。 送客闻琵琶声访琵琶女琵琶演奏 凄凉身世迁谪之感四、琵琶行的艺术特色 4o(1)精妙的比喻。o“急雨”乐声繁密, “私语”乐声轻幽, “莺语”、“ 泉流”圆转入微, “银瓶破”、“水浆迸”、“铁骑突”、 “刀枪鸣”乐声激昂雄壮, “大珠小珠落玉盘”乐 声圆润,无不精妙绝伦。o(2)侧面烘托,突出音乐效果。

4、o开头:“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惊人o中间:“东舟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迷人o结尾:“就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感人o由浅入深,层层逼近。五、琵琶行的艺术特色 5o(3)音乐饱含深沉情感。o“转轴拨弦三两声说尽心中无限事”,琵琶声 是琵琶女的心曲,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o(4)演奏指法描写具体。“转轴拨弦”、“轻拢慢 捻抹复挑”、“曲终收拨”、“放拨插弦中”,o(5)并不一味写“有声”,“别有幽愁暗恨生,此 时无声胜有声”,以无写有,以静衬动,耐人寻 味。高妙处:无之美;两次高潮中暂歇;情的力 量。六、琵琶行的艺术特色 6o(6)音乐对比因素刻画。如高低、粗细、 重轻、缓急

5、、滑涩、断续等,极富层次感。o(7)演奏者和听众交流,把音乐表现得真 切动人。o(8)以音乐化语言来描绘音乐,运用叠字 、反复、双声、叠韵、顶真等修辞。o清方扶南:“白香山江上琵琶,韩退之颖师 琴,李长吉李凭箜篌,皆摹写声音之至文。 韩足以惊天,李足以泣鬼,白足以移人。”oo二二oo宋词的流派宋词的流派二、宋词的流派 1o一般分宋词为婉约、豪放两派。分法始于明人张綖:词体大略有二:一体婉约,一体豪放。婉约者欲其 词调蕴藉,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宏。然亦存乎其人。如秦 少游之作,多是婉约;苏子瞻之作,多是豪放。大约词 体以婉约为正,故东坡称少游“今之词手”,后山(陈师 道)评东坡“如教坊雷大使舞,虽极

6、天下之工,要非本 色。”(诗余图谱)o另外明代经历了嘉靖、隆庆、万历三朝的徐师曾( 15471610)也曾说:至论其词,则有婉约者,有豪放者。婉约者欲辞情 蕴藉,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弘,盖虽各因其质,而词贵感 人,要当以婉约为正。(文体明辨序说诗余)二、宋词的流派 2o此后人们遂逐渐把宋词分为婉约、豪放两 派,并以此来论列词人,撰述词史。如清 初王士祯说:张南胡论词派有二:一曰婉约,一曰 豪放。仆谓婉约易安为宗,豪放惟幼安称 首。(花草蒙拾) o后人也有不满于这一分法的,如顾咸三 “ 三家说”、周济 “四家说”、戈载 “七家说” 、郭麟 “四体说”、陈廷焯 “十四体说”。皆 有所见,难以划一。二、

7、宋词的流派 3o唐宋名家,流派不同,本原则一。论其流派,大约 温飞卿为一体,皇甫子奇、南唐二主附之。韦端己 为一体,牛松卿附之。冯正中为一体,五代诸词人 以暨北宋晏、欧、小山等附之。张子野为一体,秦 淮海为一体,柳词高者附之。苏东坡为一体,贺方 回为一体,毛泽民、晁具茨高者附之。周美成为一 体,竹屋、草窗附之。辛稼轩为一体,张、陆、刘 、蒋、陈、杜合附之。姜白石为一体,史梅溪为一 体,吴梦窗为一体,王碧山为一体,黄公度、陈西 麓附之。张玉田为一体。(见白雨斋词话卷八 )二、宋词的流派 4o詹安泰宋词散论把宋词分为8派:o1.真率明朗:不事假借,极少粉饰,有甚说甚,而委曲详 尽,妥帖谐叶,既明朗

8、,也深切。柳永为宗。沈唐、李甲 、孔夷、晁元礼、曹组是其嫡嗣。o2.高旷清雄:苏轼为代表。源于韦庄和李煜。可归属该派 的有黄庭坚、晁补之、叶梦得、朱敦儒、陈与义。张元干 、李纲、张孝祥继承这一派沉着悲壮作风,是由这一派过 渡到豪放派的桥梁。o3.婉约清新:秦观、清照为代表。秦远师南唐,近承晏欧 而参以柳永,时有凄怨之音,似李煜中期之作,比晏欧伸 展,比柳永雅丽。清照前期妍媚,后期凄怨。赵令畤、谢 逸、赵长卿、吕渭老等可归属此派。o4.奇艳俊秀:以张先、贺铸为代表。属这派的有王观、李 廌、李之仪、周紫芝等。二、宋词的流派 5o5.典丽精工:周邦彦为代表。o6.豪迈奔放:辛稼轩为代表。源出苏轼,经

9、过贺铸张 元干等悲壮激昂之作,益以时代之剧变,走上雄奇跌 宕、豪迈奔放的道路而另成独特风格。陆游、刘过、 刘克庄皆属此派。o7.骚雅清劲:姜白石为代表。“宋元者张辑、卢祖皋、 史达祖、吴文英、蒋捷、王沂孙、张炎、周密、陈允 平、张翥 、杨基、皆具姜夔之一体。”(黑蝶斋诗余 序) o8.密丽险涩:吴文英为代表。远祖温庭筠,近师周邦 彦,讲究字面,烹炼句法,极意雕琢,工巧丽密,流 于险涩,面貌略近诗中李贺和李义山,而更为隐晦。 明显走梦窗一路的有尹焕、黄孝迈、楼采、李彭老等 。二、宋词的流派 6o诚然,把宋词只分为婉约、豪放两派,失之于简单 、笼统,难以说出具体的多样化的风格,有其不足 。o同是婉

10、约,柳永和李清照不同,从“衣带渐宽终不 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和“莫道 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 阴)中,人们一下便可体味出其风格之差异。o同是豪放,苏轼和辛弃疾也不同,“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和“醉里挑灯看 剑,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破阵子),其风 格之异一看便知。二、宋词的流派 7o同一个词人,风格也不尽相同,歌咏“寻寻觅觅,冷冷 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的李清照,也有 “天接云涛连晓雾”(渔家傲)的高歌。高唱“大江 东去”(念奴娇)的苏轼也写过“花褪残红青杏小” (蝶恋花)的婉约词。辛弃疾的摸鱼儿。苏 辛词对红楼梦的影响。o但是,这

11、一分法也有其合理因素,它便于我们从总体 上把握词的两种主要风格和词人的大致分野,给初学 者带来方便,大体适用,但我们不应机械地理解。二、宋词的流派 8o婉约、豪放之说的渊源:o易经系辞上:“刚柔相摩,八卦相荡。” “刚 ,就是阳;柔,就是阴。阴阳二性,不停地交错摩擦, 八卦象征的天、地、风、雨、雷、电、山、海这八种自 然现象,也互相鼓动推荡;产生宇宙万物的变易,演变 成六十四卦。”(艾治平婉约词派的流变)o魏晋始以刚柔论文,刘勰文心雕龙的定势、 体性、熔裁等篇中便有所论述。o清代姚鼐复鲁絜非书,则把文学的阳刚与阴柔的说 法推向了极至。(惜抱轩文集卷6)o受其影响,刘熙载、冯煦等便以阴柔、阳刚论

12、词,如“ 词有阴阳,阴者采而匿,阳者疏而亮”(见刘熙载艺 概词曲概),“词派有二,曰刚曰柔”(见冯煦 东坡乐府序)。二、宋词的流派 9o关于婉约:o“婉约” 本义有二:o一是和顺婉转。国语吴语:“夫固知君王之 盖威以好胜也,故婉约其辞,以从逸王志。”注云 :“婉,顺也;约,碑也。”o二是柔美。张彦远书法要录梁庾元威论书: “(孔)敬通又能一笔草书,一行一断,婉约流利 。”o无论是语言的“婉约其辞”,还是书法的“婉约流 利”,都表现出一种柔美、温和、潜气内敛的风格 。(见艾治平婉约词派的流变)二、宋词的流派 10o关于豪放:o豪放作为文学风格,见于司空图二十四诗品:“观 化匪禁,吞吐大荒;由道反

13、气,处得易狂。天风浪浪, 海风苍苍。真力弥满,万象在旁。前招三辰,后引凤凰 ;晓策六鳌,濯足扶桑。”o杨廷芝诗品浅解:“豪迈纵放。豪以内言,放以外 言,豪则我有可盖于世,放则无物可羁乎我。”可见豪 放的作品当气度超拔,不受羁束。o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苏辙曾用“豪放” 衡文评诗。o第一个用“豪放”评词的是苏轼(答陈季常书),他 还开始写作打破传统词风的词,如念奴娇赤壁怀 古等,颇引人注意。 二、宋词的流派 11o婉约、豪放派的主要不同:o1.题材:婉约派多写离别相思,儿女之情,而豪放派则 广泛地选择题材,多言家国大事;o2.抒情:婉约派含蓄蕴藉,情思曲折流露,而豪放派则 多为直抒胸臆,情感热烈

14、奔放;o3.音律:婉约派严守格律,音律谐美,而豪放派则敢于 冲破格律的束缚;o4.风格:婉约派委婉绮丽,而豪放派的基本风格则恢宏 沉郁。oo三三oo李清照词的艺术成就李清照词的艺术成就三、李清照词的艺术成就 1o三、李清照词的艺术o1.鲜明生动的形象。o写人,写景,都创造出鲜明生动、栩栩如生 的艺术形象。o(1)成功地描写了自己这个抒情主人公的 形象:少女的天真烂漫、少妇的清闲幽雅和 孀妇的悲哀愁苦,从中反映了时代的发展和 社会的变迁。三、李清照词的艺术成就 2o十分注重对人物微妙、复杂的心理活动的刻画。 o用对话展示不同人物的内心:“试问卷帘人,却道海 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只

15、一问、一 答、一驳,便深刻地揭示了主人和侍女的不同心理 ,曲折有致,生动传神,人物形象呼之欲出。o善以细微神态和典型细节表现人物心理:“此情无计 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如今憔悴 ,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 人笑语”等,都充分揭示出了人物忧伤凄凉的内心世 界。三、李清照词的艺术成就 3o(2)自然景物形象逼真,形神兼备。o花: “绿肥红瘦”的海棠,“香脸半开”的寒 梅,“向人多酝藉”的桂花,“屈平陶令,风韵 正相宜”的白菊, “舒展有余情”的芭蕉,都 有鲜明个性。o雨:“浓烟暗雨”,“煞儿晴,煞儿雨,煞儿风 ”,“几点

16、催花雨”,“黄昏疏雨”,“梧桐更 兼细雨”,“伤心枕上三更雨”,无雷同,映衬 主人公的情感。o赋予自然景物以情感,给人以亲切感:“山光水 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眠沙鸥鹭不回头 ,似也恨、人归早”(怨王孙)。人物形象 与自然景物紧密联系,互为映衬,和谐统一。三、李清照词的艺术成就 4o2.真实细腻的情感。o诗言志,词言情,婉约词尤长于抒情。婉约词正宗 的易安词则更以抒情真实自然、细腻深入、委婉含 蓄见长。o(1)真实自然。从前词为男性描摹女性心理,“男 子作闺音”,隔靴搔痒,对女子内心世界缺乏深入了 解,词缺乏感人力量。而李作为女性词人,又以自 己生活体验为基础,去表现自己对生活和自然的热 爱,对爱情和理想的向往,向读者敞开自己的心扉 ,毫无扭捏作态、感情虚假、表现粗率浅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