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9942880 上传时间:2018-08-05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1.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 教学内容: (一)社会主义工业化1、工业化与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 2、背景 3、方针的制定“ “十四大十四大” ” 4 4、工业化的实施、工业化的实施 5、工业化的成就 (二)农业全盘集体化农业全盘集体化1、农业集体化、农业全盘集体化与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 2、开展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的原因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的原因 3 3、方针的制订、方针的制订“ “十五大十五大” ” 4 4、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的开展、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的开展 5、农业集体化的成就 6、存在的问题(一)社会主义工业化 1、工业化与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 所谓工业化,主要是指工业在一国经济中 的比重不断提高以至取

2、代农业,成为经济 主体的过程。 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 苏联于1926年开始、到30年代末基本完成 的、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过程。2、背景分析 第一,第一,国内:国内: 苏联的国民经济基本恢复,但还是一个经苏联的国民经济基本恢复,但还是一个经 济上比较落后的国家。济上比较落后的国家。 第二,第二,国际:国际: 二十年代中期,苏维埃政权仍然处于资本二十年代中期,苏维埃政权仍然处于资本 主义世界的包围和敌视中。主义世界的包围和敌视中。3、方针的制定“ “十四大十四大” ” 联共(布)联共(布)“ “十四大十四大” ” 时间:时间:19251925年年1212月月 内容:内容: 通过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3、的通过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 方针方针决定把苏联从农决定把苏联从农 业国变为工业国。业国变为工业国。斯大林在斯大林在“ “十四大十四大” ”上作报告上作报告 工业化道路: 优先发展重工业? 工业化的核心内容: 在新的技术基础上重新装备社会主义的国营工业 。 意义:意义: 这次大会,标志着有计划、大规模实现社会主义这次大会,标志着有计划、大规模实现社会主义 工业化时期的开始。工业化时期的开始。 这次代表大会被史学家称为“工业化的大会”。4 4、工业化的实施、工业化的实施 (1)实施形式“五年计划” 计划的制定 五年为期 有具体明确的任务 计划的实施 1928年到1932年 第一个五年计划 1933年

4、到1937年 第二个五年计划 1937年到1941年 第三个五年计划(未完成)* *# #(2 2)苏联工业化的探索)苏联工业化的探索 第一,优先发展重 工业,尤其是发展 机器制造业是苏联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 重要特点。两个五年计划期间建成的库两个五年计划期间建成的库兹涅茨克一号高炉兹涅茨克一号高炉 第二,资金是苏联实现社会主 义工业化至关重要的问题 具体措施有: 内部 : 一是工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开展增产 节约运动;降低成本;高积累、低消费; 增加出口贸易。 二是农业直接税;义务交售农产品; 集体农庄向国营拖拉机站交纳实物报酬。 三是发行公债、动员人民储蓄等办法。 外部:利用30年代大危机资本

5、主义国家资金的大 量过剩,大规模引进外资 第三,培养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造就 大批技术和管理干部,提高广大工人群众 的技术水平,是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斗争 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措施: 一是利用利用旧专家; 二是培养自己培养;派出国 三是外聘请外国专家。 四是奠定未来发展的社会基础全社会扫盲。 第四,改革工资制度是苏联在工业化过程中 采取的重要措施 起因工资等级制度不合理 现象劳动力的流动十分严重和工人不愿学习技术 。 结果建立了八级工资制为主的多种工资等级制。 第五,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引进外国先进技 术是苏联实行工业化过程中行之有效的政策 第六,改革工业管理体制 一是加强中央集权

6、的部门管理体制。 形成了高度中央集权的以中央部门管理、条条垂直 领导为主的管理体制; 二是在企业和各级经济领导机关中进一步推行一长 制,扩大厂长和经理的权力。5、工业化的成就 第一,建立起比较齐全工业体 系,基本上实现了以重工业为 中心的国家工业化。 第二,工业总产值增长迅速: 1937年,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 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工业化时期修建的第聂伯河水电站工业化时期修建的第聂伯河水电站(二)农业全盘集体化农业全盘集体化1、农业集体化、农业全盘集体化与苏联 农业集体化运动 苏联把以个体所有制为基础的小农户联合成以农 业劳动组合为基本形式的大农庄的过程,叫做农 业集体化,联合起来的农庄叫做集体

7、农庄。 农业全盘集体化指农民不是一批一批地,而是整 村、整乡、整区、甚至整个专区地加入集体农庄 。 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是指以斯大林为核心的联共 (布)中央委员会推行的旨在大规模建立集体经 济的运动。2、开展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的原因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的原因 教材教材 第一第一,以落后的个体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农,以落后的个体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农 业,不能适应工业的迅速发展。业,不能适应工业的迅速发展。 第二第二,新经济政策全面实施后,经济繁荣,新经济政策全面实施后,经济繁荣 ,但农村分化加剧,富裕农户日益增多,但农村分化加剧,富裕农户日益增多 第三第三,调整农产品价格问题。,调整农产品价格问题。 3

8、3、方针的制订、方针的制订“ “十五大十五大” ” 联共(布联共(布)“ “十五大十五大” ” 时间:时间:19271927年年1212月月 内容:内容: 确立了农业集体化的方针, 规定党在农村的基本任务是 把个体小农经济联合并改造 为大规模集体经济。集体农庄的幸福少女集体农庄的幸福少女4 4、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的开展、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的开展 (1)起因1928年粮食收购危机 粮食收购危机的产生原因(有争议) 第一,盲目夸大粮食产量和扩大粮食收购计划 第二,错误地宣传“战争威胁论” 第三,粮食收购价格的降低和农村工业品供应不足 (2 2)农业集体化的农业集体化的基本形式基本形式是组织享是组织

9、享 有土地使用权和主要生产资料公有的有土地使用权和主要生产资料公有的集集 体农庄体农庄。农民加入集体农庄农民加入集体农庄(3 3)过程:)过程: 包括包括四个四个阶段:阶段: 发动阶段发动阶段(1928(1928年年1 1月一月一19291929年年1212月月) ) 斯大林的三次演说基本勾勒出了加快农业集体化的斯大林的三次演说基本勾勒出了加快农业集体化的轮廓轮廓 冒进阶段冒进阶段(1929(1929年年1212月一月一19301930年年3 3月月) ) 用行政命令方式推进农业全盘集体化 调整阶段调整阶段(1930(1930年年3 3月一月一19301930年年9 9月月) ) 纠正过火行为

10、 完成阶段完成阶段(1930(1930年年9 9月一月一19321932年年) ) 个体经济消失5、成就 第一,集体农庄的建立,使苏联消灭了最后一个 剥削阶级,从政治上和组织上为加强工农联盟创 造了条件。 第二,推动了农业技术改造,提高了农业机械化 程度,扩大了耕种面积。 第三,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条件粮食、原 料、资金、劳动力等。 农业集体化是工业化运动的必然继续。是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6、存在的问题(教材) 第一,违背了列宁改造农民的自愿和逐步原则。 第二,在消灭富农的过程中,犯了阶级斗争扩大 化的错误。剥夺财产、扫地出门、驱逐出境 。 第三,集体化运动中,建立起一套严密的行政命 令体制,把农民束缚在农庄里,使农民失去生产 和分配的自主权,甚至连迁徙自由也受到限制。 第四,忽视了农民的物质利益,极大地挫伤了农 民的生产积极性,造成农牧业生产长期停滞、落 后,严重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