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大学

上传人:g**** 文档编号:49924149 上传时间:2018-08-04 格式:PPT 页数:109 大小:4.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分泌大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09页
内分泌大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09页
内分泌大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09页
内分泌大学_第4页
第4页 / 共109页
内分泌大学_第5页
第5页 / 共10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分泌大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分泌大学(10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十章 内 分 泌第十章第十章 内分泌内分泌【目的要求】通过对内分泌内容的讲授,要求掌握重要内分泌腺及其激素的作用,了解内分泌系统和激素等概念。本章共分八节,计4学时。重点讲授:激素作用的机制,下丘脑、垂体、甲状腺和肾上腺主要激素的作用。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下丘脑的内分泌第三节 垂体的内分泌第四节 甲状腺的内分泌第五节 调节钙代谢的激素第六节 胰腺的内分泌第七节 肾上腺的内分泌第八节 性腺的内分泌 第一节 概 述一、激素的分类一、激素的分类1.内分泌系统(interal secretion system)由机体的内分泌腺以及全身的内分泌细胞共同组成的信息传递系统。2.内分泌(interal

2、secretion)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合成和分泌的某些特殊化学物质,通过血液循环或扩散传递给相应的靶细胞,调节其生理功能的过程称之。3.激素的概念 激素(hormone)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高效能的生物活性物质,经组织液或血液传递而发挥调节作用,这种化学物质称之。图101 人体主要内分泌腺的位置典型的激素应具有的特点:具有特异性;调节细胞内生理反应的速度,不能发动新的反应; 高效性;分泌速率不均一,间断性或周期性分泌;失活或排泄,在肝脏或靶细胞内。 4. 激素的分类 按化学性质分为三类:含氮激素 蛋白质激素 肽类激素 胺类激素 类固醇(甾体)激素 脂肪酸衍生物类激素二、激素传递信息的方

3、式 1.内分泌或远距分泌(interal secretion ) 2. 神经分泌(neurocrine ) 3. 神经内分泌(neuroendocrine ) 4. 旁分泌(paracrine)5. 自分泌(autocrine)6. 表分泌和外分泌(exocrine)2图103 神经内分泌 三、激素的作用的一般特性1.促进生长发育 2.保证生殖 3.控制细胞外液的组成和容量4. 控制代谢过程 调节体内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5. 调节消化器官的发育、运动、分泌等。6. 参与机体的应激过程和免疫反应 抵御敌害。四、激素作用的机制 1.含氮类激素的作用机制(第二信使学说) 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激素-受

4、体复合物; 通过G蛋白激活细胞膜内侧的腺苷酸环化酶; Mg2+存在,腺苷酸环化酶促使ATP形成环一磷酸腺苷(cAMP);一种或多种cAMP依赖性激酶激活特异蛋白的磷酸化生理反应。激素,第一信使;cAMP,第二信使。图104 含氮激素的作用机制第二信使还有:cGMP( 环一磷酸鸟苷)、Ca2+ 、IP3(三磷酸肌醇) 、DG(二酰甘油)等, 都有相应的依赖性蛋白 激酶,使特异性蛋白磷 酸化,产生生理效应。图105 部分含氮类激素作用途径第二信使学说的重要进展之一1.激素 分为兴奋性激素(Hs)和抑制性激素(Hi);2.受体 分为兴奋性受体(Rs)和抑制性受体(Ri);3.G蛋白 分为兴奋型G蛋白

5、(Gs)和抑制型G蛋白(Gi)。 第二信使学说的重要进展之二 催产素等调节肽信息传递途径有别: 激素受体复合物 G蛋白介导 膜的磷脂酰肌醇 (PI) 磷脂酰二磷酸肌醇 (PIP2) 三磷酸肌醇 (IP3) + 二酰甘油 (DG) 内质网释放Ca2+ 细胞外Ca2+内流 钙调节蛋白(CaM)的结合 蛋白激酶C(PKC) 激活 蛋白质的磷酸化2.类固醇激素的作用机制 (基因表达学说) 分子小并易溶于脂类,可穿过细胞膜; 激素-胞浆受体复合物,变构进入细胞核,形成激素核受体复合物; 启动DNA的转录过程,从而促进mRNA的形成; mRNA离开细胞核,转入细胞质,与核蛋白体结合,诱导新蛋白质的生成。

6、图108 类固醇激素的作用机制 类固醇激素核受体存在四个功能结构域:激素结合结构域 核定位信号结构域 DNA结合结构域 转录激活结构域 图10 9五、激素分泌的调节(一)神经调节 中枢神经系统下丘脑分泌各种释放激素垂体门脉系统腺垂体促激素分泌其他内分泌腺分泌,间接神经调节或神经-体液调节。(二)体液调节 激素的反馈调节,代谢物的反馈调节1. 激素的反馈调节 正反馈:引起分泌增加的称之。负反馈:引起激素分泌减少的称之。多见。根据反馈线路的长短分为三种:长反馈、短反馈、超短反馈。 2.代谢物的反馈调节 激素代谢变化代谢产物的 浓度负反馈或正反馈该激素的分泌维持激素的正常分泌和血中代谢物质浓度的相对

7、稳定。例如: 胰岛C 胰岛素 血糖浓度第二节 下丘脑的内分泌 一、下丘脑与垂体的结构和机能联系一、下丘脑与垂体的结构和机能联系(一)下丘脑 下丘脑的内侧部,可分为三个区:前区或视上区:包括视交叉上核、视上核、室旁核等。中区或结节区:包括正中隆起、弓状核、腹内侧核等。后区或乳头区:包括背内侧核、乳头体等。神经细胞有两种:神经内分泌大细胞 神经内分泌小细胞 神经内分泌大细胞:主要分布在视上核和室旁核,分泌催产素和加压素;神经内分泌小细胞:集中的分布于正中隆起、弓状核、视交 叉上核、腹内侧核等,分泌释放激素,调节腺垂体功能,又 称这一部位为 “下丘脑促垂体区”。 (二)垂体 垂体位于蝶骨鞍内,由腺垂

8、体和神经垂体两部分组成。 也有将垂体分为: 前叶、中间部和后叶前叶与腺垂体后叶与神经垂体含义相近图1010 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二、下丘脑的内分泌 下丘脑凡能分泌肽类激素或神经肽,统称肽能神经元。激素经垂体门脉系统运送到腺垂体,总称“下丘脑调节肽”。(一)分泌激素的种类和生理作用 1.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CRF) 41肽。主要作用:促使阿黑皮素原的合成,促进LPH、ACTH等的释放。2.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TRF) 3肽。主要作用:促使TSH的合成与释放,还轻度刺激生长激素和催乳激素的释放。3.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作用:调节FSH和LH 的合成和分泌。 4

9、. 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RH等) 作用: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5. 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GRIH等) 又称生长抑素 作用:抑制生长激素,胰岛、胰高血糖素等激素的分泌。6. 催乳激素释放因子(PRH,PRF) 作用:促进催乳激素的分泌。7. 催乳激素释放抑制因子(PRIF等)作用:抑制催乳激素的释放。8. 促黑素细胞激素释放因子(MRH,MRF)作用:促使MSH分泌。9. 促黑素细胞激素释放抑制因子(MRIF等)作用:抑制MSH的分泌。 三、下丘脑激素分泌的调节1. 神经调节 内外环境变化的刺激神经系统影响下丘脑调节性 多肽的释放各级中枢神经递质的影响:单胺类物质 下丘脑调节肽的分泌腺垂体相关的

10、分泌肽类物质 下丘脑调节肽的分泌2. 激素调节机体内构成下丘脑、腺垂体和三个重要靶腺组成的三级水平的功能轴: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图10-11第三节 垂体的内分泌一、腺垂体一、腺垂体腺垂体分泌的激素 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催乳素(PRL)、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促甲状腺激素(TSH)、生长激素(GH)促黑素细胞激素(MSH) 图1012 垂体前叶释放的激素与靶器官的关系(一)腺垂体激素的生理功能1.促性腺激素 促卵泡激素(FSH): 促进卵泡生长发育,使卵泡分泌卵泡液。:促进曲精细管的生殖上皮生精。均需LH的协同作用。黄体生成素(

11、LH) : 促进卵泡成熟、排卵和转变成黄体 (大多数动物),分泌孕酮。:协同FSH完成生精过程。刺激睾丸的间质细胞,促使分泌睾酮。控制睾酮和雌二醇的合成和分泌。2.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主要刺激束状带和网状带增生,促进糖皮质激素的合 成和分泌。鸟类,醛固酮的分泌需要ACTH的作用。3.促甲状腺激素(TSH) 促使甲状腺形态和机能发生变化。促进碘的积 聚,促进甲状腺素的合成和分泌。4.生长激素 (GH) 促进生长 特别在骨、肌肉、肾、肝和脂肪组织表现 明显。软骨的生长,需生长素介质存在时才有效。 加速储脂的水解 使血脂肪酸,使脂肪酸的氧化 ,生成的酮体。 抑制糖的分解 使细胞葡萄糖利用,血

12、糖。生长激素分泌亢进巨人症;分泌不足侏儒症。生长素介质(somatomedin,SM)是肝脏(为主)、肾等产生的一种肽类物质,有明显的胰岛素样作用,故又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现已经分离到IGF-和IGF-两种生长素介质。GH的促生长作用主要由IGF-介导, IGF-主要在胚胎期生成。可加速蛋白质合成和软骨细胞的分裂,使软骨生长。图10-13 生长激素分泌过多(成人肢端肥大症)5.催乳素( PRL ) 哺乳类动物:主要促进乳腺生长、发动和维持泌乳,具有较弱的生长激素的作用,而生长激素也具有类似催乳素的活性。 :促进前列腺和精囊腺发育的作用。6. 促黑素细胞激素(MSH) 分为:型、型刺激

13、黑素细胞内黑素的生成和扩散。使皮肤颜色变暗、变黑。哺乳类动物: 与色素沉着有关,或对中枢兴奋状态有调节作用。 低等脊椎动物:调节皮肤变色,适应环境变化。(二)腺垂体激素分泌的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下丘脑)的控制,靶腺激素和代谢物的反馈调节。1.下丘脑的调控(1)下丘脑释放激素和释放抑制激素的作用。(2)神经肽、神经递质和神经调制物的作用。加压素、神经降压肽、P物质、阿片样肽、 5-HTGH;Adr、NE、r-氨基丁酸、5-HT等调节MSH、ACTH的分泌。(3)其他中枢部位和外周感受器的作用如:刺激,吮吸乳头反射性催乳素的分泌2.反馈调节 (1) 靶腺激素通过反馈途径可直接、或间接通过下丘脑

14、影响腺垂体激素的分泌。 例如: 34下丘脑、或腺垂体 TSH34 下丘脑、或腺垂体 TSH(2)代谢物的调节例如: 血糖生长激素(GH)血液精氨酸生长激素(GH)二、神经垂体二、神经垂体下丘脑下丘脑- -神经垂体合成和分泌的激素总称为神经垂体激神经垂体合成和分泌的激素总称为神经垂体激素,主要有两种:素,主要有两种:血管升压素(血管升压素(VPVP,又称抗利尿激素,又称抗利尿激素ADHADH)分为:分为: 精氨酸加压素(精氨酸加压素(AVPAVP)赖氨酸加压素(赖氨酸加压素(LVPLVP)催产素(催产素(OXTOXT)VPVP和和OXTOXT的合成部位在下丘脑的视上核和室旁核,的合成部位在下丘脑

15、的视上核和室旁核,其中视上核主要合成其中视上核主要合成VPVP,室旁核主要合成,室旁核主要合成OXTOXT。(一)神经垂体激素的生理功能 1.加压素( VP )主要功能 调节血液渗透压、血液容量和血压。2.催产素( OXT )主要功能(1)临产的母畜可见OXT分泌,增强子宫阵缩,促进胎儿产出,并促进胎衣排出和子宫复位。(2)诱发乳腺肌上皮和导管平滑肌收缩,促进乳汁的排出。(3)提高学习和记忆的能力,使动物产生母性行为。 (二)神经垂体激素分泌的调节其分泌受中枢和外周两方面的调节。中枢调节:主要受神经递质和神经肽的影响。如: Ach VP、 OXTNE 经肾上腺素能通路VP OXT经肾上腺素能通路VPOXT阿片肽 VP OXT血管紧张素 VP 外周调节:表现为外周感受器的反射性影响。VP分泌:主要受渗透压感受系统和血液容量感受系统调控,需经下丘脑。也可经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调节VP分泌。OXT分泌 :主要受阴道和乳腺的感受性刺激的反射性调节。当交配、分娩或吮乳时都可反射性地引起催产素的释放。第四节甲状腺的内分泌图图 15 15 甲状腺结构特点甲状腺结构特点图 14 甲状腺甲状腺一、甲状腺激素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