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科学麻醉

上传人:g**** 文档编号:49922290 上传时间:2018-08-04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5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腔科学麻醉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口腔科学麻醉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口腔科学麻醉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口腔科学麻醉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口腔科学麻醉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口腔科学麻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腔科学麻醉(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口腔局部麻醉第一节 局麻及常用局麻药局部麻醉(local anesthesia)的定义常用的局麻药o 酯类普鲁卡因 地卡因o 酰胺类利多卡因 布比卡因利多卡因o 最大剂量 300400 o 常用浓度 1 2 o 维持时间 90 120mins o 毒性强度 1 1.5 o 优 点 有一定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o 适用范围 表面、浸润、阻滞麻醉普鲁卡因o 最大剂量 8001000 o 常用浓度 1 2 o 维持时间 45 60mins o 毒性强度 1 o 缺 点 容易引起过敏 o 适用范围 浸润、阻滞麻醉地卡因o 最大剂量 60100 o 常用浓度 1 2 o 维持时间 45 60mins

2、 o 毒性强度 10 o 特 点 毒性大、穿透性强 o 适用范围 表面麻醉布比卡因o 最大剂量 100150 o 常用浓度 0.5 o 维持时间 45 60mins o 毒性强度 4 6 o 缺 点 作用时间长、毒副作用小 o 适用范围 浸润、阻滞麻醉阿替卡因o 最大剂量 1.7ml o 浓度 4 o 特点 穿透性强、作用时间长、毒副 作用小第二节 口腔局部麻醉方法o 表面麻醉,涂布麻醉o 浸润麻醉o 阻滞麻醉表面麻醉(superficial anesthesia)o 亦称涂布麻醉(topical anesthesia),是将麻醉剂涂布或喷射于手术区表面,麻醉药物被吸收而使末梢神经麻痹,以达到

3、痛觉消失的目的及效果。表面麻醉(superficial anesthesia)o 适应症1、表浅的粘膜下脓肿切开引流2、三度松动牙的拔出3、舌根、口咽、软腭的检查o 常用药物1丁卡因浸润麻醉(infiltration anesthesia)o 将局麻药液注入组织内,以作用于注药部位神经末梢,使之失去传导痛觉的能力而产生麻醉效果。 浸润麻醉(infiltration anesthesia)o 适应症简单的牙槽外科手术o 常用药物1%2%利多卡因0.5 1%普鲁卡因浸润麻醉(infiltration anesthesia)o 麻醉方法1、皮丘注射法2、骨膜上注射法3、牙周膜注射法骨膜上浸润麻醉注射

4、针位置骨膜下浸润麻醉注射针位置上尖牙牙周膜远中侧浸润注射法上尖牙牙周膜近中侧浸润注射法阻滞麻醉(block anesthesia)o 将局麻药液注射到神经干或其主要分支附近,以阻断神经末梢传入的刺激,使被阻滞的神经分布区域产生麻醉效果。 阻滞麻醉(block anesthesia)o 注意事项 1、严格消毒2、注射前回抽,检查是否有血3、注射时手部支点4、熟悉解剖结构1、上牙槽后神经祖滞麻醉o 麻醉区域及效果 除第一磨牙颊侧近中根外 的同侧磨牙、牙槽突及其颊侧的牙周膜、骨 膜、龈粘膜可被麻醉。o 进针点:上颌第二磨牙远中颊侧根部口腔前 庭沟作进针点。 o 患者体位:坐位,头微后仰,上颌合平面与

5、 地平面成45,半张口。 o 注射方向:注射针与上颌牙的长轴成45, 向上后内方刺人;进针时针尖沿着上颌结节 弧形表面滑动,深约2cm。回抽无血,即可 注入麻醉药液152m1。2、腭前神经阻滞麻醉o 麻醉区域及效果 同侧磨牙、前磨牙腭侧 的粘骨膜、牙根及牙槽骨等组织被麻醉。o 进针点:上颌第二或第三磨牙腭侧龈缘至腭 中线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 o 患者体位:坐位,头后仰,上颌合平面与地 平面成60,大张口。 o 注射方向:注射针在腭大孔的表面标志稍前 处刺入腭粘膜,往上后方推进至腭大孔,直 达骨面,向后上外。 o 注射量:0.5ml3、鼻腭神经阻滞麻醉o 麻醉区域及效果:两侧尖牙腭侧连线前方

6、的 牙龈、腭侧粘骨膜和牙槽骨。o 进针点:腭侧粘膜,左右尖牙连线与腭中缝 的交点 o 患者体位:坐位,头后仰,上颌合平面与地 平面成60,大张口。 o 注射方向:自腭乳头基底部入粘膜,然后将 针摆向中线,使之与中切牙的长轴平行,向 后上方推进约05cm。 o 注射量:0.3-0.5ml4、眶下神经阻滞麻醉o 麻醉区域及效果:同侧下睑、鼻;眶下区、 上唇、上颌前牙、前磨牙,以及这些牙的唇 侧或颊侧的牙槽骨、骨膜、牙龈和粘膜等组 织。口外注射法o 进针点:眶下孔位于眶下缘中点下方0.5 1cm处,鼻翼外侧1cm处。 o 患者体位:坐位,头后仰 o 注射方向:用左手扪出眶下缘,右手持注射 器,注射针

7、自同侧鼻翼旁1cm处刺入皮肤; 使注射针与皮肤呈45,向上、后、外进针 约1.5cm o 注射量:1-2ml口内注射法o 进针点:上颌侧切牙根尖口腔前庭 o 患者体位:坐位,头后仰,张口 o 注射方向:注射针与上颌中线呈45,向上 、后、外进针约2cm o 注射量:1-2ml5、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o 麻醉区域及效果:同侧下颌骨、下颌牙、牙 周膜;前磨牙至中切牙的唇颊侧牙龈、粘骨 膜及下唇。o 进针点:颊脂垫尖,翼下颌韧带皱襞中点外 侧0.30.5cm,下颌磨牙颌平面上1cm。 o 患者体位:坐位,大张口,下颌牙平面与地 面平行。 o 注射方向:从对侧两双尖牙之间高出下颌平 面1cm左右进针,注

8、射针与中线成45角,进 针22.5cm,直抵骨面。 o 注射量:2-3ml6、舌神经阻滞麻醉o 麻醉区域及效果:同侧舌侧牙龈、粘骨膜、 舌前2/3粘膜、同侧口底粘膜o 进针点:与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相同 o 患者体位:坐位,大张口,下颌牙平面与地 面平行。 o 注射方向: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时退出1cm o 注射量:1ml7、颊神经阻滞麻醉o 麻醉区域及效果:同侧下颌磨牙的颊侧牙腿 、粘骨膜、颊部粘膜、肌和皮肤可被麻醉。o 进针点:与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相同 o 患者体位:坐位,大张口,下颌牙平面与地 面平行。 o 注射方向: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时至肌层、 粘膜下注射 o 注射量:1ml8、上颌神经阻

9、滞麻醉第三节局部麻醉的并发症o 全身并发症 晕厥 由于一时性中枢缺血导致的突发性、暂时性的 意识丧失。 原因:精神紧张、饥饿、恐惧疼痛等 表现:头晕、胸闷、恶心、意识丧失 防治: 术前检查、避免空腹进行手术、消除紧 张情绪第三节局部麻醉的并发症 过敏反应:即刻反应、延迟反应 原因:对某种药物的反应 表现:突然惊厥、昏迷 防治:询问过敏史第三节局部麻醉的并发症 中毒 原因:单位时间内血液中的麻药的量超过机体 的耐受量 表现:兴奋性、抑制性 防治:回抽、控制药量、注射速度控制第三节局部麻醉的并发症o 局部并发症 注射区疼痛水肿 血肿 感染 注射针折断第三节局部麻醉的并发症 暂时性面瘫 神经损伤 暂时性牙关紧闭 暂时性复视或失明 颈丛神经阻滞麻醉的并发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