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N禽流感医务人员防护与消毒隔离

上传人:g**** 文档编号:49918125 上传时间:2018-08-04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1,0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HN禽流感医务人员防护与消毒隔离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HN禽流感医务人员防护与消毒隔离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HN禽流感医务人员防护与消毒隔离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HN禽流感医务人员防护与消毒隔离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HN禽流感医务人员防护与消毒隔离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HN禽流感医务人员防护与消毒隔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HN禽流感医务人员防护与消毒隔离(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H7N9禽流感院内感染防控 培训(护士类)H7N9禽流感 H7N9型禽流感是一种新型禽流感,于2013 年3月底在上海和安徽两地率先发现。 H7N9型禽流感是全球首次发现的新亚型流 感病毒,尚未纳入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监 测报告系统,并且至2013年4月初尚未有疫 苗推出。 被该病毒感染均在早期出现发热等症状然 后病程发展很快多以呼吸衰竭死亡告终病情发展规律 发病到加重(平均7.2天) 加重到死亡(平均5.6天) 发病到死亡(平均13天)病毒介绍 所有人类的流感病毒都可以引起禽类流感 ,但不是所有的禽流感病毒都可以引起人 类流感,禽流感病毒中,H5、H7、H9可以 传染给人,其中H5为高致病性

2、。依据流感 病毒特征可分为HxNx共135种亚型,H7N9 亚型禽流感病毒是其中的一种,既往仅在 禽间发现,未发现过人的感染情况。这个 病毒的生物学特点、致病力、传播力,还 没有依据进行分析判断。流感病毒分型 甲型: 甲流 H1N1,禽流感H5N1,季节性 感冒H1N1(甲1)、H3N2(甲3)。流 行性强,病重,死亡高 乙型:优势多,传染多 丙型:少见疫苗 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根据其他型别流 感抗病毒治疗的经验,发搀早期使用神经 氨酸酶抑制剂类抗流感病毒药物可能是有 效的,但对人类新发现的H7N9禽流感病毒 感染的特异性治疗手段仍需观察研究。目 前国内外尚无针对H7N9禽流感病毒的疫苗

3、 。 卫生措施 专家提示 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 状,尤其是出现高热、呼吸困难者,应及 时就医。保持勤洗手、咳嗽和打喷嚏时遮 掩口鼻等个人卫生习惯,能够有效预防流 感等呼吸道传染疾病。同时还应避免接触 和食用病(死)禽、畜温州市人民医院人感染H7N9禽流 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解读 根据卫生部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 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2013年版)制定 本制度 (一)发热门诊 1.按照疑似、确诊患者隔离、转出和救治的工作 流程(见医务科相关制度),发热门诊单独设立 ,三区布局合理。发热门诊出入口应设有手卫生 设施。 2.医务人员在诊疗工作中应当遵循标准预防原则 ,接触所

4、有患者时均应当戴外科口罩,严格执行 手卫生等措施。接触疑似患者或确诊患者时应当 戴医用防护口罩。 3.医务人员应当掌握人感染H7N9禽流感感染的流 行病学特点与临床特征,对疑似或确诊患者立即 采取隔离措施并及时报告。患者转出后按医疗 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进行终末处理(见附件1)。 4.医务人员进入或离开发热门诊时,要按照有关 要求,正确穿脱防护用品(见附件2)。 5.陪伴者及病情允许的患者应当戴外科口罩。(二)急诊 1.应当建立预检分诊制度,制定并完善重症患者 的转出、救治应急预案并严格执行。 2.应当设置一定的隔离区域以满足疑似或确诊患 者就地隔离和救治的需要。 3.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照标准预防

5、的原则进行个 人防护和诊疗环境的管理。 4.诊疗区域应保持良好的通风并定时清洁消毒。(三)普通病区(房) 1.应当备有应急隔离室,用于疑似或确诊患者的隔离与救 治,建立相关工作制度及流程,备有充足的应对急性呼吸 道传染病的消毒和防护用品。 2.病区(房)内发现疑似或确诊患者,启动相关应急预 案和工作流程,对患者实施及时有效隔离和救治。 3. 疑似或确诊患者宜专人诊疗与护理,限制无关医务人 员的出入,原则不探视;有条件的可以安置在负压病房或 及时转到有隔离和救治能力的专科医院。患者转出后按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进行终末处理。(四)收治疑似或确诊人感染H7N9禽流感感 染患者的病区(房)1.建筑布

6、局和工作流程应当符合医院隔离技 术规范等有关要求。 2.对疑似或确诊患者应当及时采取隔离措施, 疑似患者和确诊患者应当分开安置;疑似患者进 行单间隔离,经病原学确诊的同类型感染患者可 以同室安置。 3.根据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传播途径,在实施 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飞沫隔离和接触隔离等 措施。 具体措施包括:(1)医务人员进入或离开隔离病房时,应当遵循医 院隔离技术规范的有关要求,并正确穿脱防护用品。 (2)原则上患者的活动限制在隔离病房内,若确需离 开隔离病房或隔离区域时,应当采取相应措施如佩戴外科 口罩,防止造成交叉感染。 (3)用于疑似或确诊患者的听诊器、体温计、血压计 等医疗器具应专

7、人专用。非专人专用的医疗器具使用后, 应当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 (4)严格探视制度,原则上不设陪护。(五)医务人员的防护 1.医务人员应当按照标准预防的原则,根据其传 播途径采取飞沫隔离和接触隔离的防护措施。 2.医务人员使用的防护用品应当符合国家有关 标准(GB19082)。 3.每次接触患者前后应当严格遵循医务人员 手卫生规范要求,及时正确进行手卫生。 4.医务人员应当根据导致感染的风险程度采取 相应的防护措施。 (1)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 及污染物品时应戴清洁手套,脱手套后洗手。(2)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质喷溅时 ,应戴外科口罩或者医用防护口罩、护目

8、镜、穿隔离衣。(3)对疑似或确诊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操作时,应戴医 用防护口罩、护目镜、穿隔离衣。(4)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隔离衣等防 护用品被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污染时应当及时更换 。(5)正确穿戴和脱摘防护用品,脱去手套或隔离服后 立即洗手或手消毒。(6)处理所有的锐器时应当防止被刺伤。(7)每个患者用后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按照医疗 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清洁与消毒。 (六)加强对患者的管理 1.应当对疑似或确诊患者及时进行隔离,并按照指定路线 由专人引导进入病区。 2.病情允许时,患者应当戴外科口罩;指导患者咳嗽或 者打喷嚏时用卫生纸遮掩口鼻,在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应 当使

9、用清洁剂洗手或者使用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3.患者出院、转院后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进行 终末消毒。 4.患者死亡后,应当及时对尸体进行处理。处理方法为 :用双层布单包裹尸体,装入双层尸体袋中,由专用车辆 直接送至指定地点火化;因民族习惯和宗教信仰不能进行 火化的,应当经上述处理后,按照规定深埋。附件1 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制度和 感染性疾病科消毒隔离制度 发热门诊单独设立,三区布局合理 一、空气消毒 1.各诊室、输液室、留观室、医护办公室每日开 窗通风至少6-8次,每次至少半小时;使用排气扇 加强通风,使空气从清洁区流向污染区。 2. 各诊室、输液室、留观室在有人情况下使用紫 外线循环风动态消毒机

10、持续消毒空气;无人情况 下每天至少1-2次使用普通紫外线灯照射1小时, 对空气进行消毒。 二、物表、地面的清洁和消毒 下列情况需要进行消毒: 1.当物体表面和地面被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 等污染时应及时进行消毒; 2.病人接触过的物体表面、病房内的物表和地面每日1-2 次进行消毒。 消毒方法:500-1000/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物体表面或拖 地,作用15-30分钟,再用清水擦拭物体表面或拖地。 三、手的清洁与消毒 1.洗手设施:每个洗手槽均配非触摸式开关,配备洗手液 ,配备一次性擦手纸;各诊室、输液室、留观室、医技科 室、医护办公室、缓冲间再配备速干手消剂至少1瓶。 2.洗手指征:1.

11、出诊室、病区、病房前后;2.诊治或护理 不同病人之间;3.脱去个人防护用品后;4.出入不同区域 (清洁区、污染区与污染区)前后;5.接触病人的血液、 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或其他可能污染的物品后。 3.在无条件进行手清洗时,遇到上述五种情况可使用速干 型手消毒剂代替洗手。 四、防护用品的清洗与消毒 1.防护眼镜、防护面罩 用500-1000 /L的含氯 消毒剂浸泡消毒30分钟,清水清洗干净,干燥备 用。 2.防护衣用后用双层黄色医疗垃圾袋封扎,做好 标记送洗衣房进行清洗、消毒。如为一次性使用 品,使用后按医疗废物处理。五、病人使用物品的消毒 1.床单、被罩等物品一人一用,如为一人连续使用则每周

12、定期更换,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污染后及时 更换,用后用双层黄色医疗垃圾封扎,做好标记后送洗衣 房进行清洗、消毒。如为一次性使用品,使用后按医疗废 物处理。 2.呼吸治疗装置在使用前应达到高水平消毒。尽可能使用 一次性螺纹管。若重复使用,与附件一起(如金属接头、 湿化罐、雾化器)在使用后用双层黄色医疗垃圾封扎,做 好标记送供应室按感染物品程序进行清洗消毒。 氧气湿化瓶氧气湿化瓶每24小时更换,用后用双层黄色医疗垃圾封扎 ,做好标记后送供应室清洗按感染物品程序进行清洗消毒 。 呼吸机主机表面清洁后,用500 /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 消毒。 3.接触病人的精密仪器设备,表面用75%乙醇擦拭消

13、毒两 遍。 4.体温计使用后用1000 /L-2000 /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 消毒30分钟。 5.血压计、听诊器等,每次使用前后用75%乙醇擦拭消毒 ,血压计袖带如被血液、体液污染应使用500-1000mg/L 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30分钟再清洗干净,晾干备用 。 6.压舌板一人一用一灭菌,或者使用一次性压舌板。 7.氧气瓶在移出留观室、输液室前,用500-1000 /L的含 氯消毒剂擦拭外表面。 8.病历尽可能不带入污染区,病历(包括各种化验单)一 旦被污染,用双层黄色医疗垃圾封扎送细菌室进行压力蒸 汽灭菌(热敏纸除外)。病历夹可用75酒精或3%过氧 化氢擦拭2-3遍,作用30分钟,用清

14、水擦拭 。 9.病人的痰液,应当按照1:1比例向痰杯中注入2000 /L的含氯消毒剂处理60分钟,然后将痰液倒入厕所,痰杯 浸泡于1000 /L的含氯消毒剂中,作用30分钟。一次性 痰杯按医疗废物处理。 10.病人餐具,用500 /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 钟。如为一次性餐具,按医疗废物处理。 11.运送病人的工具使用后,内外表面和空间可用 1000 /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喷洒至湿润,作用60 分钟。 12.病人的个人用物,可用环氧乙烷气体熏蒸等方 法,方可让病人带回家。病人的手机用75%乙醇 擦拭表面后,用塑料小封袋密封,保存一周后再 使用。 13.病人排泄物、分泌物、呕吐物等应及时进行无害化

15、处 理(稀薄的排泄物、分泌物、呕吐物用10000mg/L含氯消 毒剂溶液1:1混匀放置2h再倒入厕所排掉; 成形大便用50000mg/L含氯消毒剂溶液2份加于1份大便中 混匀放置2h再倒入厕所排掉)。 盛排泄物或呕吐物的容器 可用1000-5000mg/L含氯消毒 剂溶液浸泡 注意消毒液要满过容器。 14.病人的剩余饭菜按医疗废物处理。 15.所有废物均放入双层医用黄色垃圾袋封扎并做好标记 密闭运送。 16.死亡病人尸体用0.5%过氧乙酸溶液浸湿的棉球,堵塞人 体孔道后,再用0.5%过氧乙酸溶液浸湿的布单严密包裹处 理后,立即尽快火化。 17.床单元用肯格王消毒机消毒后床单被褥用黄色垃圾袋 装

16、好封扎送洗,床栏等用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 18.清洁用具应专室专用 1)擦床抹布(小毛巾):采取一床一巾湿扫法, 用后在500mg/L有效氯消毒液中浸泡消毒30分钟 ,清洗干净,晾干备用。 2)拖把:应有明显标记,严格分区使用,拖把用 1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后分钟,清洗干净 ,再用1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 分钟,悬 挂晾干备用。地面有血液、分泌物、排泄物时, 先用1000mg/L有效氯消毒剂适量倒在污染地面30 分钟后,用拖把拖干净。六、医务人员的健康管理 1.医务人员在接诊、救治和护理人感染H7N9禽流感疑似 病例时,应做好个人防护。 2在发热门诊工作的医务人员要每日接受体温监测和流感 样症状排查。 3 医务人员出现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