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语文选做题总结暨2011年备考建议陈一平教授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49917548 上传时间:2018-08-04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2.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高考语文选做题总结暨2011年备考建议陈一平教授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2010年高考语文选做题总结暨2011年备考建议陈一平教授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2010年高考语文选做题总结暨2011年备考建议陈一平教授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2010年高考语文选做题总结暨2011年备考建议陈一平教授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2010年高考语文选做题总结暨2011年备考建议陈一平教授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年高考语文选做题总结暨2011年备考建议陈一平教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高考语文选做题总结暨2011年备考建议陈一平教授(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年高考语文选做题总结及 2011年备考建议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陈一平一、2010年高考语文文本阅读选考题 评卷情况介绍2010年选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考生有 101061,比09年的158975人,少 57914人,占17.84%,比09年的 26.05%下降了8.21%;选考实用类文 本阅读的考生有460581人,比09年的 434809人,增加了25772人,81.30% ,比09年的71.26%,增长了10.04%。 两类都不选,或者两类都选的有4888 人,占0.86%。第16-18题(满分15分)文学类文本阅读:小 说平均分:6.92分。难度:0.46 得分率: 46.13%

2、标准差:2.80(去年:平均分: 5.69分。难度:0.38 得分率:37.87% 标准 差:2.21)满分:17人 ,满分率:0.0168 %(去年:满 分:1人 ,满分率:0.00016%)及格(9-15分):29935人 ,及格率: 29.62%。0分:1702人 , 0分率:1.68%( 去年:及格(9-15分):14527人,及格率: 2.42%。0分:1812人, 0分率:0.30%)第19-21题(满分15分)实用类文本阅读:科 普类新闻评论平均分:7.70分。难度:0.51 得分率:51.33% 标准差:2.55(去年:平均分:5.78分。难度 :0.39 得分率:38.53%

3、 标准差:2.21)满分:161人,满分率:0.028%(去年:满分 :8人 ,满分率:0.0013%)及格(9-15分):183984人,及格率: 32.48%(去年:及格(9-15分):46521人, 及格率:7.34%)0分:1973人,0分率:0.35%(去年:0分: 4554人,0分率:0.76%)二、2010年高考语文文本阅读选考题 参考答案的理解及考生答题情况分析(一)文学类文本阅读对文学类文本阅读评分标准的理解及考 生答题情况分析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对实用类文本阅读评分标准的理解及考生答题 情况分析三、四年来高考语文文本阅读选考题命题 趋势及备考建议1、重视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训

4、练 2、从四年来选做类文本阅读考题看文本阅 读答题策略 2007年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 泥泞16文章在开头花了不少笔墨描写雪,这 样写有哪些作用?(4分) 文章的结构、 思路17作者为什么说“我热爱这种浑然天成的 泥泞”?请联系全文回答。(5分) 文章主 要意象的寓意18最后一段,作者既说“我们也不会刻意 制造一种泥泞让它出现在未来的道路上”, 又提出“我们是否渴望着在泥泞中跋涉一回 呢”,你是如何理解的?(6分) 文章的主 旨、思想内涵2008年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 河的第三条岸16小说中写道“父亲,孤独地在河上漂流的父亲 需要我”。请联系全文,简述“父亲”为什么需要“ 我”。(4分) 理解

5、小说情节17结合作品,请简要分析“母亲”这一人物形象 。(5分) 分析人物形象18有人说,“河的第三条岸”在现实中并不存在 ,它象征着“父亲”超越世俗的人生追求。如果这 样,那么“我”对“父亲”的这种追求持何种态度?请 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分) 理解小说主 题2009年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 耕作的诗人16文中画线部分中的“它们”指什么? 中的“踩出深深的凹痕”有何寓意?(4分) 文章主要意象的寓意17简述作者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托尔斯泰的 一生是“与土地须臾不可分离”的。(6分) 文章的结构、思路18从全文看,作者把托尔斯泰描绘成“耕作 的诗人”的意图是什么?(5分) 文章 的主旨、思想内

6、涵2010年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 面包16. 请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4分) 概括小说情节17. 文中的画线部分分别现了丈夫怎样的心 理?(5分) 分析小说人物(心理)18. 小说的主题是什么?请结合全文分析。 (6分)分析小说主题2007年实用类文本阅读:访谈 访钢琴演奏家傅聪19统观这篇访谈,采访者所提的问题可以归 纳为哪几个方面? (4分) 问什么20傅雷曾对傅聪说:“做人,才做艺术家。” 从全文看,傅聪认为艺术家应该怎样做人?(5分 ) 答什么21根据傅聪的观点,演奏家如何才能使伟大 作曲家的作品“不断地发展”,“不断复活、再生 、演变”? (6分) 根据嘉宾观点,你理解了什么2008

7、年实用类文本阅读:科普文章 绝妙的错误19作者在第一段里说“从某种本质意义上说,我 们不能声称自己取得了什么进步”,但在第二段里 又说“我们在其他方面却取得了进步”,如何理解 这两句话?(4分) 理解文章的内容20科普文的语言除准确严谨外,还具有不同于 一般说明文的语言特色。请在文中加点词语中任 选两个,结合文章简要分析这些不同的语言特色 。(5分) 文章的语言特色21作者为什么将标题取名为“绝妙的错误”,请 结合全文分析。(6分) 理解文章的主旨2009年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 黄侃先生二三事19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叙写黄侃的?请各 举一例。(4分)文章的思路、结构20按照第段中的黄侃的说法,中国学问 有什么特点,应当采取怎样的治学态度,应 当做出怎样的贡献?(用自己的话回答)( 5分)传主的思想21作者这样叙写黄侃的意图是什么?(6分 )文章的主旨、写作意图2010年实用类文本阅读:科普类新闻评论 让法律来保护阳光19. 请在画线部分任选两处,指出其所用修 辞方法,并分析所用修辞方法在文中的表达 效果。(4分)文章的艺术手法(修辞 )20. 作者引用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历 史事实,在上下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 分析。(5分)文章的结构21. 文章标题“让法律来保护阳光”的含义是 什么?作者是从哪个方面来论述的?(6分 )文章的主旨、思路谢谢各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