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评价信息及其获取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9915955 上传时间:2018-08-04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2.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评价信息及其获取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环境评价信息及其获取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环境评价信息及其获取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环境评价信息及其获取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环境评价信息及其获取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评价信息及其获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评价信息及其获取(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环境质量及评价2 环境评价信息的获取n环境评价信息是开展环境评价的基础。环境评价信息是指赋予评价指标以一定 的数值,以便进行模型运算。n获取方式:资料收集、环境质量监测、环境质量预 测、专家咨询以及模拟试验等。污染源调查污染源定义n 能够产生污染物的场所、设备和装置。分类n自然污染源+人为污染源n大气污染源+水污染源+土壤污染源+n点源+线源+面源污染源调查意义n掌握污染源的类型、数量及其分布。n掌握各类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种类、数量及其随时间的 变化情况。n通过污染源评价,确定一个区域内的主要污染物和污染 源,提出污染控制和治理方案,为政府决策提供技术依 据。n在环评中,通过污染源调查可以了解

2、环境污染历史和现 状,并以此预测环境污染发展趋势。污染源调查是环评 工作的基础。污染源调查方法1、区域污染源调查印发各种调查表,召开各种类型、不同规模的座 谈会,到现场调查、访问、采样和测试等。(1)普查(2)详查2、具体项目的污染源调查 (1)排放方式、排放规律调查 (2)污染物的物理、化学及生物特性 (3)对主要污染物进行追踪分析 (4)污染物流失原因分析 污染源调查的内容1、工业污染源调查(1)企业和项目概况 (2)工艺调查 (3)能源、水源、辅助材料情况 (4)生产布局调查 (5)管理调查 (6)污染物治理调查 (7)污染物排放调查 (8)污染危害调查 (9)发展规划调查污染源调查的内

3、容n2 农业污染源调查(1)农药使用情况 (2)化肥使用情况(3)农业废物 (4)农用机械使用情况n3 生活污染源调查(1)城市居民人口 (2)城市居民用水和排水(3)民用燃料 (4)城市垃圾及处理方法n4 交通污染源调查(1)噪声 (2)汽车尾气污染物排放量的估算(一)物料衡算法M=Pi+Ri+Bi+Wi(二)排放系数法 (三)实测法 (四)燃料燃烧过程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计算1 二氧化硫产生量、排放量的计算2 燃煤烟尘产生量、排放量的计算污染物排放量的估算燃煤烟气中二氧化硫的计算 产生量G=BS80%2 排放量G=G (1-) 燃煤烟气中烟尘的计算 产生量G=BAdf 排放量G=G (1-)

4、例题:燃烧过程的污染物计算n有一台往复炉,年耗煤量2万t,煤的含硫量为0.81%,灰分为 22%,装有脉冲式布袋除尘器,采用炉内喷钙干法脱硫。求全 年的SO2及烟尘排放量。n已知:可燃硫占90%,往复炉烟气中烟尘占灰分量的20%, 除尘效率99.6%,脱硫效率60%。n烟气排放量3.0108m3/a。SOSO2 2产生量产生量=200000.00810.92=291.6=200000.00810.92=291.6(t/at/a) SOSO2 2排放量排放量= =产生量产生量(1-0.6)=116.64(1-0.6)=116.64(t/at/a)烟尘产生量烟尘产生量=200000.220.2=8

5、80=200000.220.2=880(t/at/a) 烟尘排放量烟尘排放量= =产生量产生量(1-0.996)=3.52(1-0.996)=3.52(t/at/a) 解答:怎样求两种污染物的排放浓度?还缺少什么条件?怎样求两种污染物的排放浓度?还缺少什么条件?SOSO2 2排放浓度排放浓度= SO= SO2 2排放量排放量/ /烟气量烟气量=388=388(mg/mmg/m3 3)烟尘排放浓度烟尘排放浓度= = 烟尘排放量烟尘排放量/ /烟气量烟气量=11.7=11.7(mg/mmg/m3 3)污染源评价(一)污染源评价的目的通过分析比较,确定主要污染物和 主要污染源,为污染治理和区域治理规

6、划 提供决策依据。 (二)评价项目和评价标准 (三)评价方法等标污染负荷法评价公式(1)等标污染负荷(2)等标污染负荷比(第j个污染源内部污染物排序)(评价区内第i种污染物等标污染负荷比)评价结论确定pp 评价区内污染物的等标负荷比评价区内污染物的等标负荷比KiKi排序,将累计百分比排序,将累计百分比 大于大于8080的污染物定为主要污染物。的污染物定为主要污染物。pp 评价区内污染源的等标负荷比评价区内污染源的等标负荷比KjKj排序,累计百分比大排序,累计百分比大 于于8080的污染源为评价区内的主要污染源。的污染源为评价区内的主要污染源。等标污染符合法评价污染源例:某次环境评价的污染源调查

7、中,在调查范围内的,主要例:某次环境评价的污染源调查中,在调查范围内的,主要 工业废气污染源工业废气污染源5 5家,调查结果详见表家,调查结果详见表1 1。试采用等标污。试采用等标污 染负荷法进行污染源评价。染负荷法进行污染源评价。表表1 1 工业废气污染源调查表工业废气污染源调查表序号单位名称废气量 (万Nm3/a)主要污染物排放量(t/a) SO2烟尘/粉尘 1镇医院68012.23.0 2镇政府158023.85.9 3镇福利胶合板厂868015.616.6 4镇热电厂309001261.8334.8 5镇钢铁公司12447222169.35035.8 合计12865623482.753

8、96.1解答: 各污染源和各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及污染负荷比见表各污染源和各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及污染负荷比见表1 1。表表1 1 废气污染源评价结果表废气污染源评价结果表 企业业名称等标污标污 染负负荷 Pij(109m3/a)等标污标污 染负负 荷 Pj(109m3/a)污污染源负负 荷比Kj(%)污污染 源 位次SO2TSP 镇镇医院81.31091.30.225 镇镇政府158.719.7178.30.433 镇镇胶合板厂10455.3159.30.394 镇热电镇热电 厂84121116952823.122 镇钢铁镇钢铁 公司144621678631248.075.841 等标污标污

9、 染负负荷Pi232181798741205100.00 污污染物负负荷比Ki (%)56.3543.65100.00 污污染物位次12由表可见,由表可见,钢铁公司等标污染负荷比最大,为钢铁公司等标污染负荷比最大,为75.84%75.84%,其,其 次是次是热电厂,为热电厂,为23.12%23.12%。各污染物中,。各污染物中,SOSO2 2污染负荷最大污染负荷最大 ,占总污染负荷的,占总污染负荷的56.35%56.35%,TSPTSP占占43.65%43.65%,是评价区的主要,是评价区的主要 废气污染物。废气污染物。评价公式(1)等标污染负荷(2)等标污染负荷比(第j个污染源内部污染物排序

10、)(评价区内第i种污染物等标污染负荷比)例题:等标污染负荷法评价污染源污染物CODSS挥发酚Cr6+评价标准1502000.50.5企业名称等标污染负荷 Pij(109m3/a)等标污染 负荷Pj 109m3/a污染源 负荷比 Kj(%)污染 源 位次CODSS挥发酚Cr6+毛巾厂9.840.350.120.9711.2849.191 农机厂3.981.000.027.837.8334.152 家用电器厂1.621.200.040.963.8216.663 等标污染负荷Pi15.442.550.184.7622.93100.00 污染物负荷比Ki (%)67.3311.120.7820.761

11、00.00 污染物位次1342解答:解答:环境特征调查环境背景调查环境背景调查环境现状调查环境现状调查(一)环境现状调查方法(一)环境现状调查方法 pp 收集资料法收集资料法pp 现场调查法现场调查法pp 遥感调查法遥感调查法 (二)环境现状调查内容(二)环境现状调查内容 pp 自然环境调查自然环境调查地形地质地貌、气象、水文、土壤、生态、资源地形地质地貌、气象、水文、土壤、生态、资源pp 社会经济环境调查社会经济环境调查人口、经济结构、人口、经济结构、 工农业、交通运输、科技文教卫生工农业、交通运输、科技文教卫生pp 人体健康调查人体健康调查基准资料、死亡回顾、健康状况基准资料、死亡回顾、健

12、康状况环境质量监测环境质量监测的目的环境质量监测的目的 pp 与常规的环境质量监测目的不同。与常规的环境质量监测目的不同。pp 常规监测主要是为了正确掌握环境质量的现状,并从常规监测主要是为了正确掌握环境质量的现状,并从 长期积累的监测资料中考察出环境质量的历史性变化长期积累的监测资料中考察出环境质量的历史性变化 规律。规律。pp 环境评价中的环境监测目的除了掌握环境质量现状外环境评价中的环境监测目的除了掌握环境质量现状外 ,更重要的是希望能在此基础上,借助环境质量的变更重要的是希望能在此基础上,借助环境质量的变 异规律预测出在人类社会行为作用后的环境质量。异规律预测出在人类社会行为作用后的环

13、境质量。环境质量监测方案的制定(一)确定监测项目影响大、监测准、有标准 (二)确定监测范围不同的环境评价任务的监测范围差异很大,建设项目性质、规模、工艺流程、评价等级 (三)确定监测频率监测周期(污染物排放、环境要素时间影响) (四)确定监测点位扇形布点法、同心圆布点法、网格布点法、功能区布点 法环境质量监测大气环境质量监测(一)监测项目(TSP、PM10、SO2、NO2、CO、光化学氧化剂等)(二)监测范围与布点(等级)(三)监测频率一级每季监测一次二级冬、夏、春(或秋)三次三级1、7月两次大 气 环 境 质 量 监 测 布 点 图环境质量监测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一)监测项目(一)监测项目河

14、流、湖泊等河流、湖泊等(二)监测范围与布点(二)监测范围与布点污水排放量、河流大小污水排放量、河流大小河流断面垂线、采样点(河宽、水深;湖泊深)河流断面垂线、采样点(河宽、水深;湖泊深)(三)监测频率(三)监测频率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地 表 水 环 境 质 量 监 测 布 点 图环境质量监测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一)监测项目(一)监测项目排放主要污染物、超标污染物、排放主要污染物、超标污染物、常规监测项目、有害物质、细菌指标常规监测项目、有害物质、细菌指标(二)监测范围与布点(二)监测范围与布点污染物种类和扩散条件污染物种类和扩散条件(三)监测频率(三)监测频率枯、平、丰枯、平、丰地 下 水 环 境 质 量 监 测 布 点 图环境质量监测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一)监测项目(重金属、微量元素、农药等)(二)采样单元靠近污染源密(三)布点方法网格布点法、对角线布点法梅花形布点法、蛇形布点法(四)采样点深度表层(020m)底层(2040m)环境质量监测声环境质量监测(一)监测项目(等效连续A声级)(二)布点方法(厂界达标)思考题1、污染源调查的主要内容(工业源、农业源、生活 源、交通源)? 2、燃烧过程中污染物产生排放量的计算。 3、如何进行污染源评价? 4、环境现状调查的方法有哪些? 5、常规环境监测和环评中的环境监测有何异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