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与复苏 (nxpowerlite)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49915479 上传时间:2018-08-04 格式:PPT 页数:87 大小:9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麻醉与复苏 (nxpowerlite)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麻醉与复苏 (nxpowerlite)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麻醉与复苏 (nxpowerlite)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麻醉与复苏 (nxpowerlite)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麻醉与复苏 (nxpowerlite)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麻醉与复苏 (nxpowerlite)》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麻醉与复苏 (nxpowerlite)(8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手 术 麻 醉 学 Anesthesiology教学目的n了解麻醉的基本概念和主要麻醉方 法n了解现代麻醉学的内容n掌握麻醉前准备和麻醉前用药的目 的n掌握椎管内麻醉对机体的影响和并 发症 n了解麻醉的操作、用药和麻醉管理n掌握基础麻醉的概念、用药基本概念(1)n麻醉(Anesthesia、Narcosis):指 用药物或其它方法,使病人整个机体或 机体的一部分暂时失去感觉,以达到无 痛的目的n麻醉学(Anesthesiology):研究消除 病人手术疼痛,保证病人安全,为手术 创造良好条件的一门科学基本概念(2)现代麻醉学:包括临床麻醉学、复苏学、重症治疗学(Intensive Cure U

2、nit)及疼痛治疗学等,是一门研究麻醉、镇痛、急救复苏和危重病医学的综合性学科近代麻醉学发展(150年) 乙醚:1842年(CW Long)1846年(WT Morton) 笑气:1844年(H Wells)揭开近代麻醉学的序幕 麻醉学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麻醉( Anesthesia) 时间:1846年20世纪30年代 概念及特征:用药物或其他方法使病人整个机体或机体的一部分暂时失去感觉,以达无痛目的 (医疗技术为主) 内涵:药物或方法的开发、创新和使用 启示:相关学科的发展与推动 意义:为麻醉方法学奠定基础:是外科学发展重要里程碑 问题:缺乏理论指导(依赖经验)麻醉安全性差(并发症多)人

3、员缺乏培训(兼职)麻醉的发展史n中国古代麻醉史n现代麻醉学的发展史:150年的历史 ,始于乙醚麻醉的成功n我国麻醉学的发展:1989年国家教委 决定麻醉学为一门独立的二级学科,一级 临床科室。1986年国家教委决定开设麻醉 专业,徐州医学院为我国第一个麻醉系, 编辑和出版了麻醉专业教材麻醉的基本任务n消除手术所致的疼痛和不适感觉n保障手术病人的安全n为手术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麻醉的分类n全身麻醉:吸入、静脉、基础n部位麻醉:椎管内麻醉、神经(丛)阻滞n局部麻醉:表面、局部浸润、区域阻滞、静脉局部麻醉n复合麻醉:不同药物的复合、不同方法的复合、特殊方法的复合麻醉前准备的任务n判断病情、估计麻醉适应

4、能力n决定麻醉方式(麻醉方法选择原则)n治疗病人的内科疾患,使其处于最佳状态n估计手术中可能发生的变化及术中治疗措施术前准备事项(1)n掌握病情:主要了解心、肺、肝、肾和中枢神经系统等重要脏器的功能状态,对病人耐受麻醉与手术的能力作出恰当的判断术前准备事项(2)nI类:心、肺、肝、肾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正常, 发肓营养良好,能耐受麻醉和手术nII类:心、肺、肝、肾等实质性器官有轻度病变 ,但代偿健全,对一般麻醉和手术仍无大碍nIII类:心、肺、肝、肾等实质性器官病变严重, 功能减损虽在代偿范围内,但对麻醉和手术仍有顾虑nIV类:心、肺、肝、肾等实质性器官病变严重, 功能代偿不全,威胁生命安全,施

5、行麻醉和手术均有 危险nV类:病人的病情危重,随时有死亡的危险,麻 醉和手术异常危险nE类:急诊手术术前准备事项(3)n病人体格和精神方面的准备1)改善营养状况,增强麻醉手术耐受力2)纠正紊乱的生理机能3)纠正内环境平衡4)针对不同疾病进行对症治疗5)呼吸道的准备6)消除病人对麻醉和手术的顾虑术前准备事项(4)n麻醉用具和药品的准备麻醉机全麻插管器械椎管内穿刺包药品:麻醉药品、急救药品和特殊药品麻醉前用药的目的n使病人的情绪安定,合作n减少麻醉药的副作用n消除一些不利的反射,特别是迷走神经反射n缓和或解除术前的疼痛常用药物n安定镇静药:安定、咪唑安定n催眠药;硫喷妥钠、苯巴比妥钠n镇痛药:吗啡

6、、度冷丁、芬太尼n抗胆碱药:阿托品、东莨菪碱特殊用药n根据病情决定1 支气管哮喘者:氨茶碱2 过敏史者:异丙嗪、苯海拉明、扑尔敏3 糖尿病:胰岛素用药选择n据全身情况和麻醉方式决定n术前晚:口服安定、咪唑安定n术晨:硬膜外:苯巴比妥钠0.10.2g IM全身麻醉:哌替啶 50mg IM非那根 25mg IM东莨菪碱 0.10.3mg IM常用的麻醉方法(一)n全身麻醉:麻醉药物经呼吸道吸入或静脉、肌肉注射,产生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呈现神志消失,全身不感疼痛,也可有反射抑制和肌肉松弛等表现,这种方法称为全身麻醉全身麻醉(1)n吸入麻醉:麻醉药系经呼吸道吸入 而产生麻醉者1 常用的吸入麻醉药有:乙醚

7、、笑气氟烷、甲氧氟烷安氟醚、异氟醚、七氟醚、地 氟醚全身麻醉(2)2 影响吸入麻醉药的因素麻醉药的吸入浓度每分钟肺泡通气量大小每分钟肺灌注量大小运转肺泡吸入麻醉药至血液中的 能力麻醉药在一定浓度下的作用时间全身麻醉(3)3 吸入麻醉药的临床评价可控性麻醉强度:MAC对心血管系统的抑制作用对呼吸的影响对运动终板的影响对颅内压的影响和脑电图的改变全身麻醉(4)n静脉麻醉:麻醉药经静脉注射而产 生麻醉者n常用的静脉麻醉药有:硫喷妥钠羟基丁酸钠氯胺酮:分离麻醉作用氟芬合剂全身麻醉(5)n基础麻醉:麻醉前在病房或手术室 使病人神志消失的一种辅助麻醉方式。 该麻醉主要用于不能合作的儿童或精神 高度紧张的病

8、人n常用的药物有:硫喷妥钠氯胺酮全身麻醉(6)n复合麻醉:指不同药物、不同麻醉方法配合应用,以发挥药物协同效应,减少药物用量及副作用,从而达到提高麻醉质量,保证病人安全和手术顺利进行的目的全身麻醉(7)n肌肉松弛剂在全身麻醉中的应用n常用的肌松剂:去极化肌松剂:氯化琥珀胆碱司可 林非去极化肌松剂:管箭毒碱维库溴铵(万 可松)哌库溴铵美维松双相类肌松药;氨酰胆碱全身麻醉(8)n气管内插管术n方法:经口明视插管术、经鼻腔盲探插管术n主要用于呼吸、心跳停止的抢救或需要人工通气的病人n应用肌松剂以后需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并发症n呼吸系统:1)呕吐、窒息 ;2)呼吸道梗阻;3)肺部感染;4)肺不张n循环系

9、统:1)低血压;2)心律失常;3)高血压;4)心室纤颤、心脏停跳n中枢神经系统:1)高热、抽搐、惊厥;2)苏醒延迟、不醒常用麻醉方法(二)n椎管内麻醉:将局麻药注入到椎管内,阻滞脊神经的传导,使其所支配的范围无痛,这种麻醉方法称为椎管内麻醉或椎管内阻滞n分类:硬膜外麻醉、蛛网膜下腔麻醉n单次或连续性椎管内麻醉常用的局部麻醉药普鲁卡因丁卡因利多卡因、布比卡因椎管内穿刺术n蛛网膜下腔阻滞:L25、鞍麻n硬膜外腔阻滞:颈、上胸段高位;下胸段中位;腰段低位;骶段骶管n经过的层次: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外间隙、黄韧带、(硬脊膜)脊神经阻滞后的生理效应n阻滞顺序:交感、感觉、运动神经n

10、交感阻滞:血管扩张、血容量相对不足、血压下降;副交感亢进、心率下降、血压下降n感觉阻滞:麻醉平面出现n运动阻滞:肌肉松弛腰麻的适应证、禁忌证及并发症n适应证:适用于下腹部、盆腔、下 肢、肛门会阴区手术n禁忌证:1)中枢神经系统病变、颅 内高压及炎症;2)穿刺部位感染;3) 脊椎严重畸形;4)全身情况差,特别是 循环衰竭(休克);5)脱水,腹部巨大 包块n并发症:低血压、恶心呕吐、呼吸 抑制、尿潴留、腰麻后头痛硬膜外麻醉的适应证、禁忌证、并发症n适应证:适用于不包括头部以外的各部位手术n禁忌证:基本同腰麻,有出血倾向及全身肝素化者禁用n并发症:全脊髓麻醉、神经损伤、硬膜外血肿、硬膜外感染、截瘫常

11、用的麻醉方法(三)n神经阻滞麻醉:将局麻药注射到神经或神经干的附近,以阻滞神经传导,使该神经支配区域产生麻醉作用n常用的神经阻滞有:颈丛阻滞、臂丛阻滞(肌沟法、腋路法、锁骨上法)常用麻醉方法(四)n局部麻醉:用局部麻醉药暂时阻断神经末梢的传导,使机体的某一区域产生麻醉作用n常用的局部麻醉:表面麻醉、局部浸润麻醉、区域阻滞、静脉局部麻醉局麻药中毒反应n临床表现轻度:嗜睡、眩晕、多言、寒战、惊恐不安、定向障碍等症状中度:神志丧失、面部及四肢肌肉震颤重度:惊厥、抽搐、心率增加、血压上升、缺氧中毒反应的常见原因n一次大剂量应用n局麻药误入血管n作用部位血管丰富,未酌情减量,或局麻药未加付肾素n病人体质

12、弱,病情严重n个体性差异中毒反应的治疗措施n立即停药n镇静抗惊厥n呼吸支持n循环支持中毒反应的预防措施n严格掌握剂量n麻醉前用适量镇静药n局麻药加付肾素 (1:200,000)n注药时反复回抽n用药前做过敏试验常用麻醉方法(五)n针刺麻醉(acupuncture analgesia)n控制性降压(controlled hypotension)n低温麻醉(hypothermia)麻醉期间的管理n呼吸保持呼吸道通畅n循环维持循环稳定n保护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n监测脉搏氧、心电图、血压、呼吸末二氧化碳浓度我院麻醉科的设置n临床麻醉nICU病房n疼痛门诊小结基本概念(1)n麻醉(Anesthesia、

13、Narcosis):指 用药物或其它方法,使病人整个机体或 机体的一部分暂时失去感觉,以达到无 痛的目的小结麻醉的基本任务n消除手术所致的疼痛和不适感觉n保障手术病人的安全n为手术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小结麻醉前准备的任务n判断病情、估计麻醉适应能力n决定麻醉方式n治疗病人的内科疾患,使其处于最佳状态n估计手术中可能发生的变化及术中治疗措施小结术前准备事项nI类:心、肺、肝、肾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正常, 发肓营养良好,能耐受麻醉和手术nII类:心、肺、肝、肾等实质性器官有轻度病变 ,但代偿健全,对一般麻醉和手术仍无大碍nIII类:心、肺、肝、肾等实质性器官病变严重, 功能减损虽在代偿范围内,但对麻醉

14、和手术仍有顾虑nIV类:心、肺、肝、肾等实质性器官病变严重, 功能代偿不全,威胁生命安全,施行麻醉和手术均有 危险nV类:病人的病情危重,随时有死亡的危险,麻 醉和手术异常危险nE类:急诊手术小结麻醉前用药的目的n使病人的情绪安定,合作n减少麻醉药的副作用n消除一些不利的反射,特别是迷走神经反射n缓和或解除术前的疼痛小结基础麻醉n基础麻醉:麻醉前在病房或手术室 使病人神志消失的一种辅助麻醉方式。 该麻醉主要用于不能合作的儿童或精神 高度紧张的病人n常用的药物有:硫喷妥钠氯胺酮小结椎管内麻醉n椎管内麻醉:将局麻药注入到椎管内,阻滞脊神经的传导,使其所支配的范围无痛,这种麻醉方法称为椎管内麻醉或椎

15、管内阻滞n分类:硬膜外麻醉、蛛网膜下腔麻醉n单次或连续性椎管内麻醉小结椎管内麻醉的并发症n腰麻后并发症:低血压、恶心呕吐、 呼吸抑制、尿潴留、腰麻后头痛n硬膜外麻醉后并发症:全脊髓麻醉、神经损伤、硬膜外血肿、硬膜外感染、截瘫病人生命安全是麻醉永恒的主题理想麻醉状态麻醉状态的定义n哲学意义上的麻醉状态n药物引起的可逆性意识消失状态。n它并不考虑病人实际是否感受到伤害性刺激引起的疼痛。n它只考虑病人是否对伤害性刺激能形成痛觉记忆,并能于清醒后复述这一记忆。“开关”理论基于哲学意义上的麻醉状态,有人提出麻醉是“全或无”的“开关”理论。临床麻醉状态n意识消失,无痛,无知晓,无记忆。n对伤害性刺激引起的

16、应激有适度的抑制。n肌肉松弛,以满足手术需要。哲学意义上的麻醉状态哲学意义上的麻醉状态是底线,即首先应确保病人术中无意识,对术中刺激无记忆,然后才是满足临床麻醉的需要:生命体征平稳,满足手术需要。肌松药问题n“浅麻醉”下,给予伤害性刺激,病人会有血压升高、心跳加快以及体动反应。n肌松药使体动反应消失,但不能阻断伤害性刺激的上传及运动神经元的传出。是传出神经系统药还是镇痛药从肌松药的例子可以引出,意识消失后,如果能肯定病人不会形成痛觉记忆,是否也可以用传出神经系统药物来控制血压、心率,而不使用镇痛药呢?麻醉深度及其监测的几个概念和猜想概念和猜想n意识消失仅仅是麻醉的基础。(哲学定义的麻醉)n意识消失后还需要抑制交感兴奋与体动反应。(临床定义的麻醉)n所谓麻醉深度适宜与否,主要是指麻醉的临床定义。概念和猜想n如没有伤害性刺激存在,则绝大多数麻醉状态都是过深的,如有伤害性刺激存在,则绝大多数麻醉状态又过浅。概念和猜想n现有的麻醉深度监测装置BIS、AEP主要监测的是麻醉的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