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国际货币制度的发展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9909375 上传时间:2018-08-04 格式:PPT 页数:74 大小:650.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代国际货币制度的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当代国际货币制度的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当代国际货币制度的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当代国际货币制度的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当代国际货币制度的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当代国际货币制度的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国际货币制度的发展(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第七章 当代国际货币制度的发展当代国际货币制度的发展 与金融全球化与金融全球化 学习提示重点与难点教学内容1学习提示学习提示vv本章与其他章节的关系本章与其他章节的关系是,对将世界各国( 地区)经济联系起来的渠道、形式和手段之 一的国际货币金融制度的发展变化进行阐述 和分析。vv本章要达到的教学效果本章要达到的教学效果是能够对战后国际货 币金融制度的发展变化及其影响有清晰的认 识和把握。vv本章的主要内容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 国际货币制度的发 展与变化,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及其趋势 , 金融全球化进程中的金融区域化,金融风险 全球化和国际金融监管的发展 。2学习重点和难点学习重点和难点vv本

2、章学习的重点本章学习的重点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和牙买 加体系的背景、内容、作用及缺陷。vv难点难点是金融全球化的表现及影响。金融全 球化作为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必然发生和 不可逆转的历史现象,对世界各国的经济 运行都会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金融风险 和金融危机的全球化使得加强金融监管的 国际合作、各国构筑防范金融风险的“防 火墙”均显得至关重要。 3第七章第七章 当代国际货币制度当代国际货币制度 的发展与金融全球化的发展与金融全球化第一节 国际货币制度的发展与变化 第二节 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及其趋势 第三节 金融全球化进程中的金融区域化 第四节 金融风险全球化与国际金融监管的发展4第一节国际货币制度的发

3、展与变化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与瓦解 二、牙买加体系与浮动汇率制的实施 三、改革现行国际货币制度的不同主张 四、各国汇率制度的选择5国际货币制度v所谓国际货币制度,是 指一组由大多数国家认 可的用以确定国际储备 资产、汇率制度以及国 际收支调节机制的习俗 或有法律约束力的规章 和制度框架。 6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与瓦解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及其主 要内容、积极作用 2.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根本缺陷及 其瓦解7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v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New Hampshire)的布雷顿森林(Bretton Woods)市,召开了有44个同盟国的300多名 代表参加的“联合和

4、联盟国家国际货币金融会 议”(简称“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了以美 国提出的“怀特计划”为基础的“国际货币基金 组织协定”和以美国提出的“联合国复兴开发 银行计划”为基础的“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 (总称“布雷顿森林协定”)。因为此国际货 币制度是在布雷顿森林协定的基础上产生的 ,所以被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 8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v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一种美元与黄金挂钩(即 美元与黄金保持固定比价,各国政府可随时 用美元按固定比价向美国政府兑换黄金)、 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即各国货币与美元保 持可调整的固定比价)的可调整固定汇率( 即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波动幅度为平价上下各 1%,各国货币当局有义

5、务在外汇市场上进 行干预以保持汇率的稳定;只有当一国发生 “根本性国际收支不平衡”时,才允许升值或 贬值;当平价变动超过10%时,须经国际货 币基金组织批准)的国际货币制度。9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积极作用v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当时普遍存在的国际清 偿能力和国际支付手段的不足,从而消除了 影响国际间商品流通的障碍,促进了全球贸 易的发展; v以一个比较稳定的汇率确保了全球贸易和国 际资本流动的安全与稳定; v它消除了战前各个货币集团之间的相互对立 ,避免了各国之间相互进行外汇倾销,结束 了国际货币金融关系动荡不安的局面。 10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根本缺陷v要满足世界经济和全球贸易增长之需,美元的 供给必须

6、不断增加,从而美国的国际收支逆差 必然不断扩大。而美国国际收支逆差的不断扩 大和美元供给的持续超速增长,一方面将使美 元与黄金之间的固定比价难以维持;另一方面 ,必将对美元产生贬值压力,并导致美元与其 他国家货币的固定比价也难以长期维持,从而 使这种国际货币制度的基础发生动摇。 v简言之,美元的双重身份和双挂钩,是布雷顿 森林体系的根本缺陷。 v由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芬(Robert Triffin )发现的这一根本缺陷即“特里芬两难”( Triffin Dilemma) 11v1960年10月,国际金融市场上爆发了大规模 抛售美元、抢购黄金的第一次美元危机。v20世纪6年代中期,美国被迫实

7、行“黄金双 价制”(Two-tier Gold Price System),即 在官方和私人黄金市场上分别实行两种不同 的金价。这意味着以美元黄金为基础的布 雷顿森林体系已难以维持。v1971年,美国尼克松政府被迫于当年8月1 日宣布实行“新经济政策”,即对外停止履行 美元兑换黄金的义务和对内冻结工资与物价 。它宣告了美元与黄金的官价兑换的终止和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12世界经济的“三大支柱”v有人把布雷顿森林体系实行期间与第一次世 界大战前的国际金本位时期相提并论,将其 称为世界经济的第二个“黄金时代”;v把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国际复兴 开发银行协定”同时建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8、 (IMF)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IBRD,以后 发展为世界银行集团)以及关税与贸易总协 定(GATT,1995年正式改组为世界贸易组 织)这三个国际组织,称为战后世界经济的“ 三大支柱”。 13二、牙买加体系与浮动 汇率制的实施1牙买加体系的建立及 其主要内容 2浮动汇率制的实施14牙买加体系的建立v1976年1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货 币制度临时委员会”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 召开会议(即“牙买加会议”),就若干 重大的国际金融问题达成协议,即“牙买 加协议”(Jamaica Agreement)。v该协议从1978年4月1日起生效,在此基 础上形成的国际货币制度被称为“牙买加 体系”。 1

9、5牙买加体系的主要内容 v内容:汇率安排多样化;黄金非货币化和储备货币多元化;扩大基金份额,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v牙买加体系否定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的双挂钩 制度;而保留和加强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 作用。v牙买加体系是在保留和加强国际货币基金组 织作用的前提下,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进一 步改革。 16浮动汇率制的实施v1973年以来实行的浮动汇率制,并非 是纯粹的自由浮动,而是以管理浮动 为其基本形态:各国政府不仅对于汇 率的波动均有不同程度和不同方式的 管理,而且还初步形成了有关国家在 必要时联手干预外汇市场、共同协调 汇率政策的国际管理形式。 17三、改革现行国际货币制度 的不同主张v1

10、.现行国际货币制度 的主要特征 v2. 改革现行国际货币 制度的不同主张18主要特征v(1)美元仍是最重要的国际支付工具、储备资 产和外汇市场干预手段。 v(2)主要大国间实行浮动汇率制度。 v(3)美国不再承担维持美元对外币值稳定的责 任。v (4)IMF不再提供全球性汇率稳定机制等国际 公共产品与明确的国际金融规则。v(5)世界范围内不再存在以往制度化的汇率协 调机制。 v(6)汇率波动性增强与国际货币多元化,新的 金融技术与金融工具不断涌现,国际金融市场中 以发达国家为资金来源的投机力量大规模扩张。 19v尽管主要发达国家在国际货币制度改革这一 问题上存在着严重的分歧,但面对不断加深 的

11、东亚金融危机,西方七国集团财长和中央 银行行长于1998年10月30日发表了一个声 明。 v理想的国际货币制度,不仅应能提供充足的 国际清偿能力和保持国际储备资产的信心, 而且能使国际收支失衡得到有效和稳定的调 节,从而促进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的发 展。 v理想的国际货币制度的建立,将是一个漫长 的充满斗争的过程。 20四、各国汇率制度的选择v1.汇率制度及其分类v2.各国的汇率制度选择21汇率制度v所谓汇率制度,是指一国货币当局对本国汇 率水平的确定、汇率变动方式等问题所作的 一系列安排或规定。v根据汇率制度各项构成内容的差异,可以将 其划分为不同的类别。1976年达成的“牙买加 协议”允

12、许各国自由选择汇率制度,从而使汇 率制度的选择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重要政策 问题。 22分类(一)v1982年以后,IMF把汇率制度按照灵活性即 汇率的弹性分为三大类:(1)钉住汇率制, 包括钉住单一货币、钉住特别提款权和钉住 一篮子货币;(2)有限浮动汇率制, 包括单 个货币的有限浮动和一组货币按照合作协议 的有限浮动;(3)更为灵活的汇率安排体制 ,包括根据一套指标较频繁地调整汇率的安 排,其他有管理的浮动和独立浮动。 23分类(二)v1999年,IMF用新方法对各国的汇率制度进 行了重新划分,将汇率制度分为八类,按浮 动程度由小到大排列,这八类汇率制度依次 是:“无独立法定货币的汇率安排(

13、包括货币 联盟和美元化)、货币局制度、其他传统的 固定钉住制(包括管理浮动制下的实际钉住 制)、有波幅限制的钉住、爬行钉住、有波 幅限制的爬行钉住、不事先公布汇率路径的 管理浮动、单独浮动”(参见表7-1),其中 第三到第七种被称为“中间汇率制度”,而其 他三种则被称为“角点汇率制度”或“两极汇率 制度”。 24表7-1 1999年IMF改变汇率分类标准后的 实行各种汇率制度的国家数目 汇汇率制度国家数目1999.1.11999.9.302001.12.31无独立法定货币货币373740货币货币 局制度888钉钉住制度394440爬行钉钉住与爬行有限钉钉 住161215管理浮动动383342单

14、单独浮动动475141资料来源:IM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tatistics. 25各国的汇率制度选择 v汇率制度的选择问题,就是指一个国家在上 述各种汇率制度中进行选择。 v自从允许自由选择汇率制度以来,各国的汇 率制度越来越倾向于更具有灵活性的安排,选 择钉住汇率制度的国家比例在下降。(见表7- 2 )v在当前世界经济环境中,传统的固定或钉住 汇率制度的确存在着一系列现实的缺陷。首先,钉住汇率制度削弱了政府调控宏观 经济的能力。 其次,钉住汇率制扩大了实际汇率的波动 幅度,增加了爆发金融危机的概率。26 再次,钉住汇率制鼓励了不稳定性投机 ,加大了经济体系

15、的脆弱性。 此外,除严格固定汇率以外的中间汇率 制度还存在着一个重大缺陷,实施中间汇 率制度要求大国间汇率水平与国际资本流 动保持相对稳定,这样政府才能有效协调 其汇率目标与国内政策目标,市场参与者 才有条件检验政府对汇率制度的承诺是否 兑现,制度信誉才能得以确立。 27“两极论” v在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之争中,浮动汇率制度逐渐占了 上风。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奥布斯特菲尔德和罗戈夫等 学者提出了汇率制度选择的“两极论”或“中间汇率制度 消失论”。 v两极论认为,各种中间汇率制度在长期内难以存续,开 放经济应放弃可调整钉住或管理浮动汇率制度,实行彻 底的固定汇率(如“美元化”与货币局制度)或彻底的

16、浮 动汇率制度,特别是后者,以消除外汇市场的潜在风险 ,保证汇率安排的可持续性。v从表象上看,“两极论”似乎反映了各国在汇率制度选择 上的现实趋势。实际上,“两极”汇率安排对发展中国家 来说具有一定的不适宜性。 28“两极”汇率安排对发展中国家的不适宜性v首先,发展中国家多为小型开放经济,进出 口产品的供给和需求弹性低,在浮动汇率制 度下,发展中国家通过汇率变动来促进资源 配置和改善国际收支的效果并不明显。 v第二,浮动汇率具有内在的通货膨胀倾向, 发展中国家易陷入“通货膨胀-汇率贬值-通货 膨胀”的恶性循环中。 v第三,发展中国家缺乏选择浮动汇率制度的 市场条件。 v第四,浮动汇率往往具有过度波动性。v事实表明,实行浮动汇率制度也并没有使各 国避免货币危机的冲击(参见表7-3)。 29表7-3 1990-2001年不同汇率制度下货币危机 发生情况 各制度下危机 次数占总总次数 比率(%)各制度下危机发发生频频率 全部国 家新兴兴市场场与发发 达国家发发展中国家严严格钉钉住制度7.140.410.290.44美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