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6日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9885401 上传时间:2018-08-04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437.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10月26日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3年10月26日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3年10月26日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3年10月26日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3年10月26日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10月26日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10月26日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审题不清惹的祸一次公务员考试有这样一道填 空题:“中国的煤都是( );中国的铁都是( )。”黑的 硬的所谓审题就是深入思考和反复推敲作文题 目(包括材料),以求理解其含 义,弄清写作的具体要求,确立 写作中心,确定写作范围和重点 ,确定下笔的角度及感情抒发的 基调,明确写作方式和方法的过 程。审题的几个方面、审文体 是记叙文体还是议论文体?抑或夹叙 夹议类散文?或者其它? 、审范围时间限制、人物限制、事件限制、 空间限制、主体限制;功能、构造、使 用方法的限制,等等、审内容 从哪些方面写什么内容审题的几个方面 、审关系 根据概念之间或偏正、或并列、或因果、或递进 、或包容等关系,以便确立文章的

2、重点和内容的 逻辑关系。 、审写法 注意题干中“联系实际”、“运用比喻”、“展开想 象”、“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改写”、“续写”等 提示语。确定相应的写法。 、审人称 什么人称,是单数还是复数,等等审题的几个方面、审情理 文章是以情动人,还是以理服人?情味 理趣基调怎样设置? 、审意境 应该营造什么样的意境,幽雅?昂扬? 空朦?平淡?浓烈?9、审中心 赞扬什么 歌颂什么 反映什 么 鞭挞什么 论证什么 批驳什么 10、审字数 不能少于规定的字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查原因一个六岁的孩子,放学回家后,拿起刀子就要切苹果 。只见他让苹果横躺下,一边是花蒂,一边是果把,刀子 放在中间。刚要切,爸爸

3、赶忙喊到:“切错了!切错!”话 音刚落,苹果早已被切开,儿子拿起一半给爸爸看,喊到 :“爸爸快看,好漂亮的一颗五角星!”只见苹果的横断面 上,由果核的轮廓组成了规则的五角星。为什么会出现五角星图案?是小孩子不按常规 而横切苹果。 可引申出结论:创造性思维能获得意料不到的 成功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明关系 一位大学生,在校花销吃紧,写信向在乡下种地的父 亲要钱。信只有三个字“爸:钱。儿”这封三字信 传开以后,人们议论纷纷。请以这位大学生同学的身 份就此给他写一封信。引导:儿子与父亲之间是一种不正当的关系 ,作为他的同学给他写信,要劝导、教育 他懂得孝敬父母。这是材料反映的主要 的矛盾关系,不要在

4、“花销紧”要节约 方面大做文章。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3、抓关键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 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 ,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 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 何地不有?” 引导导:“其人自护护所短”便是关键键句,这这一关键键句 意在告诉诉人们们“自护护所短”是要不得的,因此可以 较较容易地得出结论结论 :不可自护护所短。若抓不住这这 一关键键句,而赞颂赞颂 北人不同凡响的壮举举就偏题题了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4、辨是非 当断臂的维纳斯展示在人们面前时,吸引了无数好 事之徒趋之若骛。他们提出种种接上维纳斯断臂的

5、奇思妙想。维纳斯失去的手臂就如同一个充满诱惑 力的圈套。但迄今为止仍未有任何设计能取得普遍 的赞赏。 引导:“好事之徒”,“趋之若骛”,贬斥之情溢于言表, 显然对想接上断臂这种做法持否定态度,对断臂维纳斯 持赞赏态度。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要有独特的美( 从断臂维纳斯的角度);要顺其自然,不必把自己的 观点强加与人(从好事者的角度)。如不顾材料中的倾 向性而提炼“攻关不怕难”,“只要坚持就能成功”的观点 是不正确的。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5、求异同例1 马克思 23岁被誉为当时德国最伟大的哲学 家。恩格斯 21就著文批判当时德国哲学家谢林。列 宁17 岁就开始革命活动。毛泽东 26岁主编湘江评

6、论。徐特立 48岁留法,克服困难,学会法语。(1)五个材料都是讲伟人们在事业上都有所成就,这是 材料的共性,倘若就此立论,观点就缺乏深度了。进一步 分析材料会发现还有一个共同点,即青年时代就出 成果,而材料是讲徐特立 48岁苦学法语有所成,年龄特 点与前四位伟人不同。根据这个不同点可以立论:年青时 代是出成果的黄金时代,但是,年龄并不是成就事业的唯 一条件,关键在于有无坚定的志向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引导:两则材料,一则是说很少有人能走过搁在山涧上 的木头,一则是说小李演讲面对黑压压的人一句话也记 不起来。两则材料从形式上看是不相同的,但他们的结 果都是一样未能如愿以偿,究其原因都是胆小,缺 乏

7、良好的心理素质。由这个共同点,我们可以提炼这样 的观点: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成功的重要因素;要培 养良好心理素质。 例2 一根木头搁在山涧之上,下面深不见底,则敢于 走过去甚少,但若横木置于地,则常人皆能步其上而过 。小李第一次演讲,他事先也作好了充分准备,但一 走上台,看到下面一礼堂黑压压的人,便浑身冒汗,脑 子里一片空白,一句话也记不起来了。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 6、寻互补 佛罗伦萨诗人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 别人去说吧!” 波兰谚语:“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材料“走自己的路”强调要有坚定的信念;材料“常 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是讲走路时要有虚心求教的精 神,要听从他人指导。两者谁是

8、谁非呢?都很有道理 ,但都只是就某一方面而言,两者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若将两者结合起来,就既全面而有很合理。因此, 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既要有“走自己的路”的坚定信 念,又要有“常问路”的虚心精神,才能走好自己的人 生之路。 审题立意强化练习1、古希腊神话中有这样一则故事:安泰是众 所公认的英雄,所向无敌,地神盖娅是他的 毋亲。安泰在格斗时,只要身不离地,便可 源源不断地从大地母亲身上汲取力量,因而 能够击败任何强大的对手。不幸的是,安泰 克敌制胜的奥妙,被一个叫赫拉克勒斯的对 手发现了,于是安泰被弄到空中扼死了。根据材料,联系实际,自选角度写一篇议 论文材料写了三个人物,先要弄清他们的关系,

9、安泰和盖姬是母 子关系,安泰和赫拉克勒斯是敌人,一向无敌的英雄安泰被赫拉 克勒斯弄到空中扼死。究其原因,是安泰离开了力量之源大地 母亲。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来立意:从安泰的角度探究他失败的原因,一向无敌是因为不断从大 地母亲身上吸取力量,而被扼死是因为离开了大地被弄到空中, 没有了力量之源,可见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要依靠集体才能有 所作为。从母亲的角度看,她给予安泰力量,却不给予安泰自立的能 力,对安泰的悲剧她有责任。所以适当的给予是必要的,但更重 要的是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从赫拉克勒斯的角度来看,他能打败安泰的关键在于他掌握 了对手的致命弱点,所以只有知己知被,才能百战不殆。、审题立意强化练习

10、2、(一)志愿军英雄马玉祥曾说:“我 不是什么英雄,当年在朝鲜战场上我是个 兵,后来转业到地方,我也是个兵,现 在离休了,我还愿当个老兵,这辈子我 掂量自己,只要够个兵的份量就心满意足 了。”(二)拿破仑说:“不想当众帅的兵不 是一个好士兵。”请你联系时代的特点来谈谈自己的看 法,写成一篇约800字议论文。审题立意强化练习审题立意强化练习先找出两则材料的同和异,谈的都是理想和自我价值的问题 ,但看法迥异。对马玉祥的话,应抓住关键的一句,“这辈子我掂 量自己,只要够个兵的份量就心满意足了”,理想的确立应从自身 实际出发,在普普通通的岗位上照样能干出成绩来,能实现自身 的价值,要正确理解“兵的份量

11、”的具体内涵。而对拿破仑的话我 们要作具体分析,不宜笼统地肯定或否定,想当元帅的兵是有目 标有理想的,但要明确为谁而当、为什么要当元帅这些问题,才 能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题时还应注意“联系时代特点”这句话,也就是要立足于时 代的高度,结合当代青年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来思考这 一问题,同时还应联系自身的实际来确立人生的目标。 可立意为:人生既要有拿破仑那种雄心壮志,也需要马玉祥那样甘于从 平凡做起的精神,因为任何雄心壮志的实现,都离不开脚踏实地 地苦干。、从前,在美国标准石油公司里,有一位小职 员叫阿基勃特。他在出差住旅馆时,总在自己签名的 下方写上“每桶四美元的标准石油”字样;在书

12、信及收 据上也不例外,签了名,就一定写上那几个字。他因 此被同事叫做“每桶四美元”,而他的真名倒没有人叫 了。公司董事长洛克菲勒知道这件事后说:“竟有职 员如此努力宣扬公司的声誉,我要见见他。”最后, 洛克菲勒还指定他为自己的继任者,成为公司的第二 任董事长。请就此材料,写一篇文章。审题立意强化练习审题立意强化练习写上“每桶四美元的标准石油”,只是一件 举手之劳的事,谁都可以做得到,可是只有阿 基勃特一个人去做了,而且坚定不移,乐此不 疲。嘲笑他的人中,肯定有不少人的才华与能 力在他之上,可最后只有他接了洛克菲勒的班 。立意:有些人常常不屑去做一些不起眼的小事, 然而事实上,做好不起眼的小事,体现了敬业 精神,这正是筑起大厦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