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科的发展与几个热点问题的思考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9844780 上传时间:2018-08-03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政学科的发展与几个热点问题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财政学科的发展与几个热点问题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财政学科的发展与几个热点问题的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财政学科的发展与几个热点问题的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财政学科的发展与几个热点问题的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政学科的发展与几个热点问题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学科的发展与几个热点问题的思考(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财政学科的发展与几个热点问题的思考郭庆旺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2009年7月22日一、学科关系二、财政学科的发展:从财政学到公共(部门)经济学(一)学科定义Public finance is a field of economics concerned with paying for governmental activities, and with the administration and design of those activities. The field is often divided into questions of what the government shoul

2、d do or are doing, and questions of how to pay for those activities. The broader term (public economics) and the narrower term (government finance) are also often used. Public economics (or economics of the public sector) is the study of economic issues concerning the public sector (including govern

3、ment) and its interface with the private sector in a mixed economy. Public economics considers the functioning of government and its role and scope in promoting economic well-being. 二、财政学科的发展: 从财政学到公共(部门)经济学(二)从Finance的含义谈起 1. 亚当斯密前的含义财政收 入 2. 亚当斯密后20世纪70年代 Public Finance Banking, Corporate Finance

4、3. 20世纪80年代至今 Public finance, Public Economics Finance金融且在美主指资本市场亚当 斯密Adam Smith1723 1790 英国哲学家、经济学家 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 道德情操论 国富论二、财政学科的发展: 从财政学到公共(部门)经济学(三)从Public Finance到Public Economics “Finance”的局限性:超出了英文的资金、融资的含 义,不得不将“Public Finance”改名为“Public (Sector) Economics”,也有人译为“政府经济学”。 研究主题的多样化:不仅研究政府公共收支本身的问

5、题,还研究政府公共收支活动所产生的经济影响、公 共企业的经济活动、政府管制或规制行为等。 研究内容的微观化:主要是运用微观经济学理论和方 法研究政府具体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及其经济影响。 “The Microeconomics of the Public Sector” 研究方法的定量化:主要是运用数理经济学特别是计 量经济学方法研究政府的经济活动和经济政策的效率 、效果等)。 二、财政学科的发展: 从财政学到公共(部门)经济学(四)教科书内容的变化 作为教科书,即使都冠以“Public Finance”,但20 世纪20年代前后的内容差异却很大。 20世纪20年代之前,欧美经济学家认为“财政学”

6、 应只讲税收,公共支出不能作为经济分析的主题 ,因为公共支出的规模和构成纯属政治问题 (Blaug,1978,p.354-355;Musgrave and Peacock,1958,p.xi)。 直到1922年,曾任英国财政大臣的经济学家休道 尔顿(Dalton,1922)在其财政学原理一书中才明 确提出,应当赋予公共支出理论与税收理论以同 等重要地位。 此后,财政学本科教科书的内容逐渐增加了公共 支出问题的分析,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真正“迎来 了公共支出分析的时代”(Hewett,1987,p.426)。 休道尔顿Hugh Dalton 18871962 英国经济学家、 财政大臣(1945

7、-1947 ) Principles of Public Finance(1923)二、财政学科的发展: 从财政学到公共(部门)经济学(四)教科书内容的变化作者福利 经济 学支出 理论 分析支出 问题 分析收入 理论 分析收入 问题 分析公共 选择成本 收益 分析宏观 财政 问题财政 关系 分析 Bodaway et al.8.515.720.434.624.45.56.61.46.3Buchanan et al.0.04.720.66.529.417.12.56.57.0Davis et al.0.09.514.213.335.57.84.34.07.2Hyman5.411.815.615.

8、120.28.02.83.07.1Musgrave et al.2.57.59.913.224.13.85.613.79.2Rosen8.410.05.917.627.64.45.90.06.4Stiglitz8.314.416.017.025.56.33.50.03.3Wagner0.09.315.05.028.517.07.15.47.1二、财政学科的发展: 从财政学到公共(部门)经济学(四)教科书内容的变化 以福利经济学为基础理论 以公共选择理论为基础理论阿瑟庇古Arthur Pigou18771959 英国经济学家 福利经济学创 始人之一布坎南詹姆斯 James Buchanan 19

9、19.10.3 经济学家的美国 代公共选择理论 表人物 得主诺奖年1986三、财政学科的发展: 中国人的智慧(一)望文生义 Public Finance “公共财政” “公共财政学” 汉语的“财政”并无这种语义上的局限性,“财政学” 只要将新内容、新思想、新方法反映出来,不一定 要改名。 在我们看来,“财政学”、“公共(部门)经济学”、“ 政府经济学”是同义语。 即使有人有新的叫法,甚至有人按翻译过来的汉语 延伸其意,更改和增添内容,但在实质或核心内容 上也是换汤不换药。三、财政学科的发展: 中国人的智慧(二)大胆“创新” 把Public Economics 誉为一门新兴学科!三、财政学科的发

10、展: 中国人的智慧(三)公共财政论质疑 1. 公共财政的由来 (1)历史渊源:亚当斯密 (2)思潮影响:新自由主义 (3)中国现实:改革开放 2. 公共财政的问题 (1)生产性:生产性财政从何谈起? (2)公共性:公共性如何界定? (3)法治性:公共财政能实现理财法治化吗? 公共财政要给每位公民在政府理财上的话语权吗?美国星球大战 计划 不是公共财政就不能法治化吗? 法治化前提条件存在吗?有法可依;有良法可依 (4)公共财政要实现的目标能达到吗?福利国家?市场主宰?财政投资比率中国1981 1991 1997 1998 2002 2006 5.51.80.9 (1.5)1.4 (1.9)2.6

11、 (2.8)2.2 (2.4) OECD 1970-1975 1987-19922002-20064.2 3.0 2.5公共性?市场主宰? 市场化问题需要政府 恩格斯的结论:市场化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政府主导型经济发展模式:东亚经验印度四、关于几个热点问题的思考 (一)消费需求决定论质疑 (二)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质疑 (三)财政教育投入不足质疑 (四)财政体制复归质疑四、关于几个热点问题的思考 (一)消费需求决定论质疑 消费需求决定论的理论依据为何? 中国的实际情况如何? 主要原因:分配不公?有后顾之愁? 消费文化是历史的积淀实际增长率、消费和资本贡献率与人均实际收入增长率GDP

12、 增长长 率最终终消费费 支出拉动动 的百分点资资本形成 总额总额 拉动动 的百分点CPI家庭实际实际 人均收入 增长长率城镇镇农农村平均1978-19809.035.63.72.9 1981-198510.788.24.73.7 1986-19907.923.82.010.744.60.92.81991-199512.286.76.013.149.16.37.71996-20008.625.02.21.865.86.16.02001-20059.583.94.91.369.75.97.82006-200711.754.64.93.1511.79.410.6人均GDP增长 建国初100美元 1

13、978年190美元 2003年1000美元 2006年2000美元 2008年3000美元世行标准(2007年) 下中等收入国家$936 to $3,705 基尼指数:中美比较 美国的基尼指数 中国的基尼指数1929: 45.0 (估计值) 1947: 37.6 (估计值) 1967: 39.7 (首次报告年) 1968: 38.6 (指数最低年) 1970: 39.4 1980: 40.3 1990: 42.8 2000: 46.2 2005: 46.9 2006: 47.0 (指数最高年) 2007: 46.3 改革开放前 161993年 40(40.2)2006年 472008年 51?

14、(二)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质疑1. 政府能兑现诺言吗? OECD国家:2005年人口为9.9亿,财政总收入 为128 721亿美元。 同年,我国人口为13.1亿,财政收入(包括预 算内外和社保基金收入)为5 521亿美元。 OECD28个国家的人口数量是我国的76%,而 财政收入是我国的2331%! 即便如此,多年来,这些国家的政府还在一直 发愁如何摆脱“社会养老的沉重负担”。(二)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质疑2.中华传统文化如何维系? 3.长期经济增长如何持续? 资源的竞争 人的懒惰 4.现行缴费负担不重吗? 目前实行的“社会统筹加个人账户”制度的综合缴费率 高达28%, 美国实行了70余年的社会养老保

15、障制度,综合缴费( 税)率虽然不断上调,但到2006年仍仅为12.4%。 看来,我国的综合缴费率不可能再提高。(二)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质疑 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质上是一种“收入保障 ”制度,而不是真正的“生活保障”。 改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为社会养老保障制度 能真正做到“老有所养”的主要方案之一就是家庭养老机制与政府主导的养老院制度 。 家庭养老机制 政府主导的养老院制度(三)财政教育投入不足质疑 1. 公共教育投入占GDP比率 2. 财政性教育投入过低吗? 3. 我国教育融资结构合理吗? 4. 我国教育支出结构合理吗?1. 公共教育投入占GDP比率中国198019952005 2.52.32.8 低收入国家4.0 中等收入国家5.5高收入国家5.82. 财政性教育投入过低吗?若按2005年 GDP的4%计计算 的总额总额 (亿亿元) (2006年)财财政支出比重(%)OECD国 家2005年 占财财政支 出平均水 平占国家预预 算支出比重占预预算支出 预预算外支出比 重占预预算支出预预 算外支出社会 保障支出比重183867.94% 7355 (8477亿亿)7355/33930 21.7% (21%)7355/39173 18.8% (18.3%)7355/44573 16.5% (16.1%)13.2%实际实际 : 2005年全国财财 政性教育支出 (预预算内其 他)OECD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