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接种工作管理

上传人:g**** 文档编号:49842380 上传时间:2018-08-03 格式:PPT 页数:107 大小:5.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防接种工作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07页
预防接种工作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07页
预防接种工作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07页
预防接种工作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07页
预防接种工作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0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预防接种工作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防接种工作管理(10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预防接种工作管理聊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4年12月2目录第一 部分预防接种工作有关要求第二 部分聊城市免疫规划疫苗查漏补种工作实施方案3第一部分预防接种工作有关要求4主要内容第一节 机构、人员及职责第二节 疫苗使用管理第三节 冷链系统管理第四节 预防接种服务及门诊建设第五节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监测及处理第六节 接种率和免疫水平监测第七节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病的监测与控制第八节 资料管理第九节 督导、考核与评价第十节 实验室管理5第一节 机构、人员及职责-机构与人员县级疾控机构1乡级防保组织2预防接种门诊3产科预防接种室4村级接种单位56第一节 机构、人员及职责-机构与人

2、员预防接种单位, 由县级卫生行 政部门指定, 并明确其责任 区域;接受县级 疾控机构、乡 级防保组织的 技术指导接种 单位县级疾病预防 控制机构,设 立负责免疫规 划工作的业务 所(科、室)县级 机构村卫生室或社 区卫生服务站 有专人负责免 疫规划工作 接受所在地乡 镇卫生院、社 区卫生服务中 心的技术指导村级 机构乡镇卫生院和 社区卫生服务 中心,设立防保 站或公共卫生 科室乡级 机构以上单位要根据其职责、任务,结合本地区的服务人口、服务面积和地理条以上单位要根据其职责、任务,结合本地区的服务人口、服务面积和地理条 件等因素,合理配置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件等因素,合理配置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 7

3、第一节 机构、人员及职责-预防接种单位Add Your Text in hereAdd Your Text in hereAdd Your Text in hereAdd Your Text in hereAdd Your Text in here应具备的基本条件k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k具有经过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预防接种专业培训 并考核合格的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护士或者乡 村医生k具有符合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规定的冷藏设 备和冷链管理制度经过县级卫生行政经过县级卫生行政 部门组织的预防接部门组织的预防接 种专业培训,考核种专业培训,考核 合格后方可上岗合格后方可上岗 8职责-乡镇卫

4、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接种单位 根据上级的要求,组织开展或实施预防接种工作,保证预防接 种注射安全 制定和上报第一类疫苗和注射器使用计划 建立疫苗和注射器领发登记,做好疫苗和注射器分发、储存和 使用管理 开展冷链温度监测 对疫苗接种情况、法定传染病和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进行报 告 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病疫情 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处理 负责免疫规划信息系统的使用管理 开展预防接种宣传教育活动和对接种人员进行培训 收集、汇总、报告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基础资料 按照规定对适龄儿童建立预防接种卡(证)。开展入学入托儿 童及流动儿童接种证查验,发现漏证及漏种者及时补证和补种9第二节

5、 疫苗使用管理-疫苗分类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按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包 括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执行 国家免疫规划时增加的疫苗,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主 管部门组织的应急接种或者群体性预防接种所使用的疫苗第一类疫苗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第二类疫苗10第二节 疫苗使用管理-疫苗管理问题类类 别别适用范围适用范围费用承担费用承担第一类第一类 国家免疫规划和省级增加的疫苗国家免疫规划和省级增加的疫苗县级以上组织的应急接种县级以上组织的应急接种县级以上组织的群体性接种县级以上组织的群体性接种政府政府第二类第二类 公民自愿且自费公民自愿且自费受

6、种者或受种者或 监护人监护人|按照预防接种经费来源和任务性质等因素, 将疫苗分为两类11聊城市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疫 苗接 种 年(月)龄接种 剂次预防的疾病接 种 部 位接种途径接 种 剂 量 /剂次备 注乙肝疫苗0、1、6月龄3乙肝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10g/0.5ml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 1剂次,第1、2剂次间 隔28天 卡介苗出生时1结核上臂三角肌中部略下处皮内注射0.1ml脊灰减毒活疫苗2、3、4月龄, 4周岁4脊灰口服1粒第1、2剂次,第2、3 剂次间隔均28天无细胞百白破疫苗3、4、5月龄, 1824月龄4百日咳、白喉、 新生儿破伤风上臂外侧三角肌肌内注射0.5ml第1、2剂次,

7、第2、3 剂次间隔均28天白破疫苗6周岁1白喉、 新生儿破伤风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0.5ml麻风疫苗(不足部 分用麻疹疫苗替代)8月龄1麻疹、风疹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皮下注射0.5ml麻腮风疫苗(不足 部分用麻疹疫苗替代 )1824月龄、6 周岁1麻疹、流腮、风疹 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皮下注射0.5ml乙脑减毒活疫苗8月龄, 2周岁2乙脑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皮下注射0.5mlA群流脑疫苗6-18月龄2A群流脑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30g/0.5ml第1、2剂次间隔3个月A+C流脑疫苗3周岁, 6周岁2A群和C群流脑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100g/0.5ml2剂次间隔3年;

8、第1 剂次与A群流脑疫苗第 2剂次间隔12个月甲肝减毒活疫苗18月龄1甲肝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1ml*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基础免疫完成时间要求: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基础免疫完成时间要求: 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风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风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1212 月龄完成。月龄完成。 A A群流脑疫苗在群流脑疫苗在1818月龄完成。月龄完成。 甲肝减毒活疫苗在甲肝减毒活疫苗在2424月龄完成。月龄完成。 *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加强免疫完成时间要求:在规定的月(年)龄内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加强免疫完成时间要求:在规定的月(年)龄内

9、完成* *关于含麻疹成分疫苗接种规定:关于含麻疹成分疫苗接种规定: 8 8月龄优先接种麻风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改在月龄优先接种麻风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改在9 9月龄接种。月龄接种。 1818月龄优先接种麻腮风疫苗,其它疫苗推后接种。月龄优先接种麻腮风疫苗,其它疫苗推后接种。 麻疹疫苗只能和含有风疹、腮腺炎成分的减毒活疫苗同时接种,其它任意两种麻疹疫苗只能和含有风疹、腮腺炎成分的减毒活疫苗同时接种,其它任意两种 减毒活疫苗接种均需间隔减毒活疫苗接种均需间隔28d28d。12同时接种疫苗的原则u多种疫苗如需同时接种,原则上每次可接种2种注射疫苗和1种口服疫 苗,注射疫苗应在不同部位接种u除非有特殊

10、规定,严禁将几种疫苗混合吸入同一支注射器内接种u药典2010版 三部规定,2种减毒活疫苗不可同时接种,应至少间隔一 个月接种u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规定,2种减毒活疫苗可同时接种,如未同时接种, 至少应间隔28du以谁为准?为安全起见,建议以药典规定为准国家免疫规划使用的减毒活疫苗都可以按照免疫程序和接种方案的要求,在国家免疫规划使用的减毒活疫苗都可以按照免疫程序和接种方案的要求,在任何季节开展常规接种、群体性接种和应急接种任何季节开展常规接种、群体性接种和应急接种13年度疫苗计划制定制订依据计算方法疫苗免疫程序本地人口数、出生率、各年龄组 人数,以及人口流动情况本地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 病发病

11、水平、人群免疫状况以及强 化免疫活动的安排上年底疫苗、注射器预计库存量 。疫苗损耗系数:根据疫苗规格确 定,疫苗损耗系数=疫苗使用人份 数疫苗实际接种人份数某种疫苗/注射器计划量(剂次/支数)上年度统计人口数出生率流动人口调整系数接种剂次数损耗系数-上年底库存量(剂次/支数)疫苗和注射器损耗系数参考标准为:单人份疫苗疫苗和注射器损耗系数参考标准为:单人份疫苗1.051.05(脊灰疫苗(脊灰疫苗1.11.1););2 2人份疫苗人份疫苗1.21.2;3 3人份疫苗人份疫苗1.51.5;4 4人份疫苗人份疫苗2.02.0; 5 5人份疫苗人份疫苗2.52.5;注射器;注射器1.021.02。制定计

12、划时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计算。制定计划时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计算。14疫苗和注射器的日常管理4日清月结,帐物相符4储存用量:县级2个月,乡级1个月4先短效期、后长 效期4先产先出、先进 先出、近效期先出遵循 原则建立 记录其他 要求4疫苗和注射器出入 库登记 4录入“金苗免疫助 手”和“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中疫 苗注射器管理”15疫苗和注射器登记和保存要求 登记疫苗和注射器的名称、生产厂家、剂型、规格、批号、有登记疫苗和注射器的名称、生产厂家、剂型、规格、批号、有 效期、批准文号、(购销、分发)单位、数量、价格、(购销效期、批准文号、(购销、分发)单位、数量、价格、(购销 、分发)日期、产品包

13、装以及外观质量、储存温度、运输条件、分发)日期、产品包装以及外观质量、储存温度、运输条件 、批签发合格证明编号或者合格证明、验收结论、验收人签名、批签发合格证明编号或者合格证明、验收结论、验收人签名 记录应当保存至超过疫苗有效期记录应当保存至超过疫苗有效期2 2年备查年备查16疫苗储运要求按品种、批号分类 码放 底部应留有一定的 空间 摆放整齐,疫苗与 箱壁、疫苗与疫苗 间应留有1-2cm空隙 疫苗不应放置冰箱 门内搁架上17疫苗储运温度其他制品脊灰疫苗2-8 乙肝疫苗、卡介苗、百 白破疫苗、白破疫苗、 A群流脑疫苗、A+C群流 脑疫苗、甲肝疫苗、钩 端螺旋体疫苗、出血热 疫苗、炭疽疫苗、麻疹

14、 疫苗、麻腮风疫苗、麻 腮疫苗、麻风疫苗、乙 脑减毒活疫苗等在2 8条件下避光保存和 运输,严禁冻结在-20以下或2 8避光保存和运输 。-20以下保存有 效期为2年,2 8保存有效期为5个 月 其他疫苗和疫苗稀释液储运温度要求按照药典最新规定执行18WHO对接种BCG的政策由于BCG接种效果不一,因此应把它看作是国家 结核病规划的一个辅助手段。迅速发现病例和有 效治疗仍然是各国控制结核病的重点1.在结核病流行和高发国家,应在婴儿出生后尽早接种 BCG,无论如何,应在出生第1年内接种2.在采用结核菌素皮肤试验以决定BCG复种的地区, 应停止这种做法 3.对已接种BCG者,不推荐复种,因为没有科

15、学证据 支持这种做法。任何人都没有多次复种的必要19卡痕率不等于接种率BCG接种后并非每个人都会留下疤痕据北京结核病中心对318名新生儿时期接种过BCG婴儿 的观察,他们在3个月时经结素(OT)试验全部阳性,在 接种后第3年观察接种局部,发现无疤痕的有19人 (6%);疤痕直径1-2mm,在不明确接种史时无法辩认的 有22人(7%)提示在利用卡疤作为接种BCG凭证时,应注意到至少 有10%左右的接种儿童,其卡疤可能找不到或难以辩 认。因此,不宜将卡疤率和接种率等同20卡疤的有无及大小与OT试验阳转无关BCG接种后OT试验已阳转者(接种成功)中仍有一 部分人可无卡疤 接种死疫苗可同样产生卡疤,但

16、并无多大免疫保 护作用 动物实验已证明,同剂量的活菌或死菌接种,其接种 局部反应与卡疤相同,但变态反应与免疫力死菌要小 得多 采用卡疤率与卡疤大小来替代接种后的OT试验测 定接种是否成功,既不准确也缺少依据21目前关于卡介苗接种的要求出生后接种1剂次即可无需进行PPD试验无需进行卡疤检查无需复种如出生后没有及时接种,则应尽快补种出生3个月以内直接补种3个月以上,PPD试验阴性者补种22乙肝疫苗接种问题WHO指出:2次接种之间最短推荐间隔时间为4周较长接种间隔时间可提高最终抗-HBs滴度,但不能提 高血清阳转率 不管接种间隔时间(4周)如何,都无需接种疫苗3次以 上 一些低出生体重(2000g)的早产儿在出生时,对疫苗 接种没有良好的应答。如果接种,不应计入初免程序 ,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