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眼眶甲状腺相关眼病

上传人:g**** 文档编号:49841406 上传时间:2018-08-03 格式:PPT 页数:82 大小:5.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眼科眼眶甲状腺相关眼病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眼科眼眶甲状腺相关眼病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眼科眼眶甲状腺相关眼病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眼科眼眶甲状腺相关眼病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眼科眼眶甲状腺相关眼病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眼科眼眶甲状腺相关眼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眼科眼眶甲状腺相关眼病(8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TAO Thyroid 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笔记研究历史之一 Parry 1786年首先描述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 和眼球突出 Graves 1835年报告一位甲亢女性眼球明显 突出、睑裂闭合不全,睁眼时上方暴露巩膜 Von Basedow 1840年认为眼部表现是甲状 腺病所致,眼球突出是眼眶内容物类似甲状 腺一样肿大所致 Jone 1860年、Boddaert 1891年提出眶内 组织水肿是甲状腺眼病的主要表现研究历史之二 19世纪中期,颈自主交感神经兴奋引起甲 状腺眼病的理论最盛行 1940年,Aird等发现了垂体因素 1936-1950,学者们提出垂体轴负反馈

2、抑制 理论 1962年Furth发现垂体全切除后,仍可发 生甲状腺突眼 1976年Kourides等发现甲状腺相关眼病患 者的TSH不升高。命名渊源 Graves 1835年描述了毒性甲状腺肿的临床 表现,因此多数学者称之为Graves病。 伴甲亢者,称之为Graves眼病 无甲亢者,称之为眼型Graves病 甲状腺毒性眼病、甲状腺机能异常眼病、 促甲状腺性眼球突出 、内分泌性眼眶病、 内分泌眼肌病 Weetman,1991年将各家命名统一为:甲 状腺相关眼病,即TAO。四种解释 1、TAO是甲状腺病的一部分 2、TAO是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不是由甲状腺病引起,而是免疫自身稳 定机

3、制紊乱引起异常T细胞对甲状腺和眼外 肌的反应 3、促甲状腺激素和局限在眼外肌的异常免 疫球蛋白相互作用,造成眼球前突。 4、眼外肌膜上结合的甲状腺球蛋白与眼、 甲状腺的共同抗原发生反应而导致甲状腺 相关眼病发病机制 1.遗传因素:1910年曾报道一例新生儿TAO 2.细胞免疫:淋巴细胞及其因子、成纤维细胞 3.体液免疫:一种理论认为:眼外肌细胞、眶 脂肪细胞、眼眶结缔组织等已显示有TSH受体 ;另一种认为眼外肌存在原发自身抗原,炎性 细胞浸润并释放细胞因子,导致眼眶亲水性糖 胺聚糖(GAG)增加,肌容积和眶脂肪容积增 大、炎性水肿、肌肉损伤以及瘢痕形成。 4.其他因素:吸烟、缺氧等病理机制 水

4、肿、单核炎性细胞浸润、粘多糖沉积、 脂肪变性。纤维增生和透明样变性。 炎性细胞大多为淋巴细胞、浆细胞和散在 的肥大细胞;淋巴滤泡伴生发中心以及嗜 酸性粒细胞罕见(多为IOIP表现)。病变过程 早期,眼外肌间的结缔组织间隙间有较多 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淋巴细胞被激活 产生淋巴因子吸引其他炎性细胞进入 病变区或刺激纤维母细胞激活的纤维母 细胞产生GAG 因滲透压作用吸收水分 间质水肿、肌间隙增宽。 将来或许可以考虑在疾病活动早期对T细胞 进行抑制 早期纤维组织增生不明显,肌纤维本身不受影响 ;后期纤维母细胞增多,产生大量胶原纤维,部 分或全部代替眼外肌,残存的肌肉也退变。眼外 肌变短粗,失去作用

5、眶脂肪一般不受影响(现在比较统一的说法还是 眶脂肪有增生)。组化染色示脂肪内无任何基质 的增多。晚期由于纤维组织大量增生,脂肪间疏 松的结缔组织隔增生增厚加宽,脂肪组织相应退 变及减少、变硬 泪腺中有中等量炎性细胞浸润、间质内液体潴留 ,但无纤维化 视神经鞘膜一般不受侵犯。轴索神经纤维受损。发病统计 年龄跨度较大,青年至老年均可发病,男女发生率几 乎相等 小孩也可发生,眼睑退缩,但不倾向于发展成严重的 眼病 成年组眼眶病中,TAO国内外均占第一位,约占20% 。 TAO的眼征不能预示病程,也不能区分各种不同的甲 状腺病。甲功正常、甲亢、甲减、甲状腺炎、甲状腺 瘤等表现类似 双眼突出者占到80-

6、90% 男性患者发病较重而且晚于女性患者。 发生过急性炎症的,是发病隐匿的演变为重症的机会 的4倍甲亢相关:一 甲亢者多为30-50岁女性,男:女1:4 甲状腺功能紊乱者,10-70%出现眼征。 仅有10-15%TAO可进一步出现更为严重的症状。 甲亢前后,有50%可出现临床表现、90%出现影 像学表现 一般伴甲亢者多双眼发病,眼突较重,多见年轻 女性;而无甲亢者,多单眼或双眼先后发病,眼 突轻,无性别差异。 伴甲亢者,20%在甲亢之前出现TAO,而跟甲亢 同时出现或在甲亢之后出现者各为40%;发病在1 年以内者,22%自行缓解、22%保持不变、14% 病情恶化。甲亢相关:二 严重甲亢的十几、

7、二十几岁的女性患者, 也不倾向于发展成进行性眼病,严重突眼 一般年龄较大。 实施甲亢碘放疗的患者,出现严重眼眶病 和病情进一步发展的概率较高(尤其是已 经发生眼眶病的),但不能否认把碘放疗 作为甲亢治疗的一种合理手段。另一方面 ,早期彻底控制甲亢对TAO也至关重要。 甲状腺抑制药物可减少眼眶病的发生和减 轻眼眶病的严重程度。效果类似于甲状腺 全切除术其他因素 胫前粘液水肿发生眼眶病的可能性增加,而且二 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杵状指和面部肿胀也同样 如此。 吸烟可能更易发生进行性和更为严重的眼眶疾病 。 身心压力太大会造成甲亢。 眼外肌受累有时要考虑到与其他免疫性疾病同时 存在的可能。如重症肌无力

8、。 糖尿病病人可能会发生更为严重的眼眶病,而且 治疗也受限制。不能应用激素,放疗也禁忌,因 为能加重视网膜病变。 非甲状腺病患者颈部放疗,也可能诱发TAO。 眼突度与眼别、性别无关,与年龄关系不大 压迫性视神经病变的眼突度不一定严重 双眼多不对称,58%的双眼差小于5mm 眼外肌肥大是导致眼突的根本原因,还可导 致眼内压升高 最常受累是下直,其次为内直、上直和外直 ,斜肌很少受累(也有受累,下图)。Van Dyke 1981年将 美国甲状腺协会的 Werner分级总结为: NOSPECSDonaldson将Werner 分级量化:详析: 级间有较多重叠。 级:眼部浸润和突眼加重,常大于22mm

9、,常 伴软组织侵犯和眼外肌肥大;角膜和视神经并发 症。 级:限制性眼外肌病,甚至冻结眼,内外直肌 止端处血管增多比较特征 级:角膜受累:1.眼突、闭合不全;2.眼睑肿 、轮匝肌功能低下闭合不全;3.球结膜水肿突出 睑裂致闭合不全;4.眼外肌受累Bell现象消失。 级:视神经病变致视力受损。约5%。(其中甲 亢者87.9%,甲功正常10.3%,甲低1.8%)表现 1:眼睑改变:眼睑退缩(上下睑)和上睑迟 落、上睑下垂(见后几页的分述) 2:眼外肌改变:炎性浸润、肿胀、弹性下降 和纤维化。单条或多条眼外肌呈一致性肌腹的 梭形肥大。 3:眼球突出:眶内软组织水肿;炎细胞浸润 、变性、萎缩、纤维化 4

10、:视神经病变:眶尖挤压作用和眶内压升高 导致视力下降。眶尖肌肉肥大、水肿压迫所致症状和体征: 症状:畏光、流泪、异物感、眼疼、复视 、视力模糊、视力下降或失明 结膜一般不水肿和充血,仅在内外直肌止 点处有扩张血管,但急性期或浸润性突眼 ,也可严重充血水肿。 Von Graefes征(上睑下落迟缓) Dalrymple征(眼睑退缩、巩膜露白)TAO之重要表现:眼睑征 上睑退缩成人上睑缘的正常位置在瞳孔上缘 和角膜上缘之间的中分。达到或超过上角膜缘即 可诊断 原因:1.交感神经兴奋致Muller肌收缩力增加( 尚无定论?);2.下直肌纤维化使眼球不能上转 ,病人企图上转,增加了上直肌和上睑提肌张力

11、 ,导致上睑提肌作用过度;3.上睑缩肌纤维化和 粘连形成。Small等认为提上睑肌纤维化可能是 主要原因。许多研究表明,提上睑肌复合体受累 是眼睑退缩的主要发病机制 下睑退缩下睑缘应位于下角膜缘,超 过下角膜缘1-2mm即可诊断 上睑下落迟缓94%的TAO有这种眼征 。睑裂增大、瞬目反射减少,眼呈凝视状 态。眼球向下看时,上睑不能随着眼球向 下移动,上方巩膜暴露,称为迟落征。 眼睑充血水肿,并累及眼轮匝肌,致闭合 不全 少部分人表现为上睑下垂,主要原因是眼 睑结构拉长,少数情况下,是合并重症肌 无力。典型TAO片子和典型非TAO片子炎性假瘤总结: 特征性的TAO眼征: 1.双侧或单侧眼突,眼睑

12、退缩、凝视 2.上睑下落迟缓,瞬目减少 3.限制性眼外肌病,眼肌肥大 4.直肌止端处血管增多 5.眼睑结膜充血水肿,眼内组织肿胀注意: 一些眼征不是TAO独有,如眼睑退缩可见 于其他全身病。 如:对侧上睑下垂、先天异常、Parinaud 综合征(后连合脑病)、第三脑神经病变 、脑积水、肝硬变、慢性阻塞性肺病、尿 毒症、拟交感神经药物、类固醇和溴化锂 等药物、上腔静脉综合征、Cushing综合 征、低血钾周期性瘫痪、上穹隆淋巴瘤、 睑手术后瘢痕收缩、上方大过滤泡关于甲状腺功能检测 1.BMR;2.血清TSH测定;3.血清总T3 /总T4 (T T3 /T T4 )和游 离T3 / T4 、游离T

13、4指数(F T3 /F T4 、F T4 I);4.RAIU;5. T3抑制 或Werner抑制试验;6.TRH兴奋试验;7.TAO的抗体检查。 垂体前叶分泌的甲状腺刺激素TSH,又称促甲状腺激素,调节着 甲状腺素的分泌 下丘脑的促甲状腺释放激素TRH又调节着TSH的分泌 甲状腺激素与TSH之间呈负反馈机制。 T3或T4下降,引起血清TSH升高及TSH对TRH的反应增强 以前碘摄入,现在放射免疫检测法分析血清中总T3、T4。90%甲亢 者总T3、T4高。 甲状腺结合球蛋白TBG和T3、T4结合蛋白的血清浓度受很多因素 影响:妊娠、激素、避孕药和其他全身病等。 游离T3、T4浓度能反应甲状腺功能

14、 F T4 I:甲状腺素浓度的比值,即T3摄入(RT3U)的比例乘以血清 总T4(TT4)。是既灵敏又简便的甲状腺功能测定法。 问过于晓,提到现在对于甲功正常的内分泌突眼患者,以前查甲 状腺球蛋白抗体(TGA)和甲状腺微粒体抗体(MCA),现在都由 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代替了(桥本甲状腺炎更是高的离谱) 。大部分抗体都会呈现异常增高(陈主任说大概75%),这部分 患者将来发生甲亢或甲减可能性很大,尤其是甲减。可以早期就 应用环磷酰胺和激素联合治疗。这样能减轻TAO的症状及减缓病 程。疑问:甲功正常者抗体也正常的TAO有没有?多大比率?免 疫抑制剂使用疗程到何时达到什么目的或指标停止(于晓解释

15、, 用到患者自觉眼胀不适感觉减轻,而抗体不必也不会正常,比如 正常10几,患者可以到60几,用药症状缓解后,抗体也可以降到 30几)?查不查这个抗体,对于治疗和预后有哪些明显的差别性 影响(部分抗体高的,早期干预,可以极大减少甲低的发生几率 )?从眼科角度,以前是只查甲功的。甲功正常,病情稳定半年 以上(多依赖于主观判断是否病情稳定,如突眼是否加重、眼睑 退缩是否更加明显、B超显示眶内脂肪和眼外肌是否进一步增生 和肥大),即可给予手术干预治疗(包括眶脱脂和眶壁减压、眼 睑手术)。单考虑甲功,从内分泌角度看,是否有极大欠缺及对 于进一步的治疗和预后有不利影响? 陈主任说他没有激素冲击治疗的经验 对于口服强的松,是早晨一次顿服好,还是 分三次tid好,他说一样 于晓问别的主任,说是一天三次副作用大, 正作用也大。而早晨顿服,副作用小,正作 用也小。 陈主任认为突眼到16mm(有的说18mm) 就有极大可能进一步发展到恶性突眼,应该 冲击甚至避免不了手术干预了 陈主任还说到恶性突眼的最终大多数都死亡 (因为免疫系统的其他全身疾病)?所以手 术干预也没有意义? 引起眼外肌肥大的疾病:TAO、颈动脉海绵窦瘘、 急性眼眶肌炎、恶性淋巴 瘤、转移癌、百血病、嗜 酸性肉芽肿、Wegener肉 芽肿、血管瘤、横纹肌肉 瘤、肢端肥大症、恶性非 嗜铬性副神经节瘤、中陪 层发育不良、旋毛虫病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