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内窥镜的应用及发展

上传人:g**** 文档编号:49841885 上传时间:2018-08-03 格式:PPTX 页数:36 大小:10.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脊柱内窥镜的应用及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脊柱内窥镜的应用及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脊柱内窥镜的应用及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脊柱内窥镜的应用及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脊柱内窥镜的应用及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脊柱内窥镜的应用及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脊柱内窥镜的应用及发展(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脊柱内窥镜的应用及发展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pinal endoscopic脊柱内镜的发展简史美国亚力桑那州骨科中心Anthoy T .Yeung教授首先将侧路镜应用于脊柱微创领域,YESS技 术;九十年代末,北美医学教育基金会将YESS技术及DISC-FX技术引入中国; 2002年德国Hoogland教授(欧洲微创学前任主席)在 YESS技术基础上提出THESSYS技术 ,使椎间孔镜技术走向成熟;2006年,北美医学基金会将第一代椎间孔镜技术引入中国,率先在新桥医院、解放军第三零 六医院和总参谋部三零九医院开展;2014年已经开始引入第三代椎

2、间孔镜ASAP技术手术名称的演变与由来-THESSYS技术即Thomas Hoogland Endoscopic Spinal SystemTHESSYS技术改名为Tessys技术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Spine System北美医学基金会将椎间孔镜引入中国基金会在2007年将第一代椎间孔镜Joimax引入中国2007年,北美医学基金会在德国与Joimax公司签署医学合作协议在 美国加州政府注册非营利性组织符合享受免税条件 美国国税局注册证明丰富的支持内容基金会与国内专业医院建立直接合 作关系。与美方直接签订协约,提升医院社 会效益巩固学术地位。最新脊柱微创技术

3、优先向会员医 院提供。在会员医院当地举办地区性学术 会议。在吴阶平副委员长倡导下,由吴老海外弟子启动, 联合欧美专业人士成立美国政府对基金会的支持美国驻广州总领事Brian L. Goldbeck和 商务副领事Andrew Gately感谢北美医 学基金会和北美医学教育基金会对中 美医学交流的支持和贡献,专程到我 们的展位表示谢意。美国驻沈阳总领事和商务副领事感谢 北美医学基金会和北美医学教育基金 会对中美医学交流的支持和贡献,专 程到我们的展位表示谢意。与国际著名的罗马基金会合作罗马基金会主席、国际著名胃肠专 家、美国北卡大学教授Douglas Drossman。罗马基金会:专注消化领域的教

4、 育。是国际功能性消化疾病国际 标准的创立者。在NAMEF主席丁文京博士安排下RF主席Douglas Drossman与北京 301消化科达成合作意向,在301建立NAMEF和RF联合培训中 心。部分会员医院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空军总医院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帮助徐州中心医院与美国贝勒达成合作国际项目合作北京海淀医院海淀区政府官网报道常熟市卫生局暨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基金会部分专家Anthoney Yeung博士,YESS脊柱微创技 术 创始人,世界脊柱微创协会创始人John Chiu博士,Chiu氏脊柱微创技术 创创始人,世界脊柱微创协会创始人 Stephan Hellinger博士 ,ASAP脊柱微创

5、 技 术创始人 Michael Schubert博士,TESYS脊柱微创 技术创始人基金会部分专家德国慕尼黑脊柱中心绍克教授 台湾童综医院徐少克博士与亚特兰大 Atlantic Spine Care医院刘凯旋博士总参总医院白一冰教授中华骨科学会脊柱微创组组长 周跃基金会中国活动最新手术技术及解决方式授课 联合国内学者制订手术标准化规范术后技术要点讲解在会员医院当地举办地区性学术培训会议 支持会员医院提升学术影响力内镜下的手术入路传统椎间盘镜(MED)已趋于淘 汰。 1.直径数个厘米过大。2.需咬除椎板剥离黄韧带。3.影响脊柱远期稳定性。椎间孔镜前端YESS技术入路解剖为安全三角工作区 前界为出

6、口神经根 下界为下椎体的上中板 内界延伸为行走神经根与硬膜囊适应症:n 包容型椎间盘突出n 与椎间盘内髓核有牵连的脱出型n 极外侧型突出n 椎间盘源性疼痛YESS是从内到外的技术后路椎板间入路主要针对中央型巨大突出,解剖标志为突出组织压迫椎管超过上关节突连线。穿刺时用专用黄韧带咬切钳咬开黄韧带。手术适应症:n有限的移位或游离椎间盘n钙化的椎间盘n中央型椎间盘n尤其较高髂嵴(髂间距大)的病人椎间孔途径入路lYESS技术无法处理游离型 椎间盘突出l椎间孔镜途径入路直接穿 刺至突出物,镜下摘除。l处理部分椎管狭窄,椎间 孔狭窄、钙化等骨性病变。适应症的掌握是手术顺利完成的关键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锋利的

7、环锯有损伤神经根和硬膜囊的报告。 套管外使用环钻增加医生的学习难度。在第一代椎间孔镜技术上改良 将原来的套管外使用的环钻改进至工作套管外使用。 丰富手术器械、工具,改良的工作套筒保护环踞。 第一代环钻 改进后的某镜下环锯第三代椎间孔镜ASAP 4.15和6.6毫米工作通道,应用大直径镜下手术工具 首要目标为椎管、侧隐窝狭窄、钙化等 丰富的镜头群,19种不同规格,涵盖侧、后入路 独特的双进水水循环系统 发展方向为镜下融合技术第三代安全磨钻原始椎间孔镜的环踞扩大椎间孔时对神经根和硬膜囊的损伤风险大ASAP锥形设计的侧磨钻手术失误时亦不会损伤神经和硬膜囊手术器械锥形扩张器镜下环踞专利器械可变深机械臂

8、抓钳适用于不同靶向分体式剥离器使用ASAP的舒伯特手术简介典型病例 大型脱垂病例患者蒋某,L45突出间盘 进入椎管,接近L5S1部位马尾症状明显手术设计先行L45侧路,如 不成功再行L5S1后路向上高位腰突病例少见多集中L45和L5S1典型病例-椎间孔镜翻修术患者男性,55岁。主因:右侧腰部右大腿、小腿、足背疼痛,行走困难4月就诊。患者15年前在当地行腰45,腰5骶1椎间盘摘除手术。查体:右侧直腿太高30度,左侧阴性。影像学:腰45,腰5骶1椎间盘术后,腰45椎间盘突出术后复发2004年2月CT平扫 2011年11月核磁摘出的髓核 手术结束患者回病房后左侧直腿抬高的情况患者回病房后左侧直腿抬高的情况 患者肢体右腿直腿抬高的情况患者肢体右腿直腿抬高的情况 与健腿相同与健腿相同现行椎间盘微创技术的不足 传统治疗方法:靶点射频、臭氧、胶原酶技术。 共同缺点:通过物理减压的理念实现手术,减压 效果往往不尽人意,容易引起医疗纠纷。 基层卫生机构已经开展,无法凸显医院技术层 次。0.8毫米电极无法对盘内形成 大的减压空间。拓展功能之DISC-FX技术A.解决包容性椎间盘突出和 盘源性下腰疼.B.建立工作通道,经安全三角 区进入盘内,摘取盘内髓核.C.盲视下Yeung镜技术.D.可曲性电极对盘内髓核消融 ,完成直接减压.E.全面代替传统靶点射频、胶 原酶和臭氧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