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2016_2017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艺术班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9839304 上传时间:2018-08-0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2016_2017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艺术班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内蒙古2016_2017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艺术班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内蒙古2016_2017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艺术班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内蒙古2016_2017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艺术班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内蒙古2016_2017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艺术班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2016_2017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艺术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2016_2017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艺术班(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北重三中北重三中 2016201620172017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月考考试地理试题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月考考试地理试题考试时间:2017 年 4 月 满分:120 分 考试时长:100 分钟第一部分 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80 分)我国是一个人口最多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不断延长,即将步入老龄化社会;目前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是强国富民安天下的大事。下图是我国人口年龄构成图。据此完成 1-3 题。 1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共有 1295 亿人。图中“ ”表示我国人口年龄构成状况。其中 014 岁人口的比重约是( )A93 B23 C7 D60

2、3目前,有关国家正在联合实施一项“人类基因组计划” ,有人认为对人类基因组研究,中国具有很大的优势。其理由是( )A人口基数大,增长快 B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C人口众多,民族众多 D基因研究处世界顶尖水平下图为三个区域的人口统计图。读图回答 5-6 题。- 2 -4a、b 区域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分别属于 ( )A 现代型和过渡型 B原始型和传统型 C现代型和传统型 D传统型和过渡型5影响 c 区域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主要因素有 (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人口受教育水平较低 医疗卫生水平较低 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A B C D6影响下图国家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美国本土老年人口向南方“阳光地带”的迁移示

3、意图(1955-1960年)A.西部土地充足,土地生产潜力大 B.西部矿产资源丰富,有利于制造业的发展C.西部、南部离海洋近,水资源丰富 D.西部、南部光照充足、空气洁净、环境优美读城市化进程和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两幅图,完成 7-9 题。- 3 -7该国人口达到顶峰的时期为( )A. B. C. D.8.下列各国中,人口发展情况与图示类型一致的是( )A.埃及 B.中国 C.德国 D.新加坡9当前,该国城市化进程所处的阶段是( )A. B.和 C. D.10.制约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 )A自然资源 B科技水平C人类的文化水平 D人类的生活消费水平人口迁移自古就有,但原因各不相同,且

4、环境与人口迁移之间会相互影响。据此回答11-13 题。11.从迁移方向看,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 ( )A.由城市到农村 B.由农村到城市 C.由城市到城市 D.由农村到农村12.下面有关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对迁出地区有积极影响,对迁入地区有消极影响B.对迁出地区有消极影响,对迁入地区有积极影响C.对迁出地和迁入地,只有积极影响,没有消极影响D.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既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也给城市带来了巨大压力13.有关环境对人口迁移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原始社会的人口“流浪”迁移,是由于他们的生存直接受到环境的制约B.农业社会的人口迁移,主要是由

5、于土地的相对不足而引起的C.工业社会的机器大生产,人口大量从农村迁入城市D.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环境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大致是相同的图 7 为某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图。回答 14-16 题。- 4 -14.由图中数据可知该国( )A.男女比例不平衡 B.外来移民人口超过本国人口C.老年人口超过青年人口 D.移民缓解了人口老龄化问题15影响该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人口老龄化 B.婚姻家庭 C.政治因素 D.经济因素16该国可能是 ( ) A中国 B巴西 C德国 D泰国我国某校高三(2)班学生进行家族人数统计,结果是:我辈 269 人,父辈 524 人,祖辈106 人。图 2 中的点表

6、示不同阶段人口增长状况。据此回答 17-18 题。17.关于我辈、父辈和祖辈出生时期该地区人口再生产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辈出生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 B祖辈出生时期人口出生率较低- 5 -C我辈出生时期人口死亡率较高 D父辈出生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18.关于该校所在地区人口增长或人口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目前该地区的人口增长状况处于阶段 B该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经历了的过程C目前该地区青壮年劳动力明显不足D目前该地区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19.“丁克”(DINKY),也称为自愿不生育家庭,是“Double Income, No Kids Yet 缩写的音译,其含义为“双份收

7、入,不要孩子” 。结合材料完成丁克家庭反应的地域文化是( )A.传统农业文化 B.现代工业文化C.现代大城市文化 D.欧美文化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图”(图 2),回答 20-21 题。20. 如果组成木桶的各块桶板分别代表影响人口容量的不同资源种类,那么影响我国西北地区人口容量的“短板”是A.土地资源 B.淡水资源 C.热量资源 D.能源资源21.世纪初中国的人口数量(a)、中国的合理人口容量(b)、中国的人口容量(c)三者的关系,正确的是A.abc) 。读图完成 39-40 题。39该市重工业不断向东北部

8、迁移,主要原因可能有( ) 图 4- 11 -城区地价上涨为了缓解城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北部人口众多,有大量剩余劳动力北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A B C D40近年来,甲地出现了高级住宅群,主要原因是甲地( )A位于城区外缘,环境质量好 B远离中心城区,地价便宜C地势开阔,便于建立住宅区 D位于河流附近,取水方便第二部分 综合题(40 分)4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 分)材料一 下图是我国部分省区老年人口比重(%)图和人口分布密度统计图。材料二 利用区位联系,建立有内在联系的经济体,借整体的力量来获得发展,越来越成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 “泛珠三角(9+2) ”区域合作体就是在这样的大背

9、景下成立的。- 12 -(1)习惯上,当一个地区老年人口比例达到 7%以上时,说明该地区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试分析这些地区老龄化产生的原因。 (4 分)(2)以我国人口分布密度统计图为依据,分析我国人口分布具有什么特点?十年间其发展的趋向是什么?并分析原因。 (8 分)(3)材料二中省区间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是_。 (4 分)(4)材料二中,区域内人口承载状况大于 2 的省区通过区域合作,其人口承载状况将_(变大或变小) ,试分析其原因。 (4 分)42.读图回答问题。(20分)(1)图中五城市中可能形成较早的是_、_两城市(填字母),原因为: ; 。(2)A、C、D 城市兴起的共同区位因

10、素是_。平原地形气候暖湿资源丰富交通发达(3)A 城市兴起的主导区位因素是_,促进其发展和限制其发展的区位因素分别主要是_ 、_。C 城市位于_地貌上, D 城市适于发展_工业,E 城市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 13 -高一艺术班月考地理答案高一艺术班月考地理答案BCCDBBCCDB DDCDADDCDA BDDDDBDDDD CADCBCADCB CDAAACDAAA ABBAAABBAA DBDABDBDAB CACAACACAA4141 答案:(1)实行计划生育,人口的自然增长缓慢,年轻人口所占比重下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医疗卫生条件好,生活质量改善,人的平均寿命延长。(2)分布不均,东部地区人口密集,西部地区人口稀少。趋向:东西部人口分布不均不断加剧。原因:东部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并不高,但由于社会经济发展较快,经济活力较强;吸引了大量外来流动人口来此地务工和经商,造成人口密度增加。(3)地区间收入差距(或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出现;户籍制度的改革(4)变小 通过区域间合作,环境条件得以改善,环境人口容量变大(或理论承载密度变大) ;通过人口迁移或流动,降低了这些省区的实际人口密度。424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