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低声问他的部属蔡廷干:“新时代了,我是不是需要在外表上表示一下,把头上的辫子剪掉?”蔡廷干给予了肯定的答复袁世凯叫人拿来一把大剪刀,对蔡廷干说:“这是你的主张,你来帮我剪吧这一天是 1912 年 2 月 16 日一天前,南京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两天前,蔡廷干和相熟的英国《泰晤士报》驻京记者莫理循见面,向他抱怨说,袁世凯对当大总统必须遵守的新规矩讨厌至极,“他连辫子都不肯剪掉”给袁世凯剪完辫子后,蔡廷干写信告诉莫理循,袁世凯不愿叫理发师,“因为他感到相当难为情”这个故事是芮恩施在《一个美国外交官使华记》中说的芮恩施是 1913 年至 1919 年的美国驻华大使他写道:“蔡将军用力一剪,就把袁世凯变成了一个现代人笔锋一转,“但是袁世凯的内心并没有从此发生很大的变化头上没有了辫子的袁世凯,依然是那个袁公头上没有了辫子的孙中山,却不再是那个孙博士了少年孙中山,曾经是个改良派1894 年春,他在家乡写了《上李鸿章书》,远赴天津求见李鸿章,希望对方接纳其“人尽其才,地尽其利,物尽其用,货畅其流”的宏图伟略可惜,他没有获得李鸿章的接见自尊心极强的孙中山深受刺激,他“知和平之法无可复施”,义无返顾走上了革命之路。
1894 年 11 月,他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立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李鸿章一个没有转过来的念头,改变了历史走向1895 年秋,孙中山领导的广州起义失败,他被清廷通缉,流亡日本为防止被捉,孙中山在横滨剪掉了辫子,扮成日本人他后来回忆说,“我剪去一生长成之辫发,先不剃头,又长起上唇之须,往衣服店买得一套最新日本装穿好,对镜一照,惊悉如许之大变相,方知天佑我也……若无此举,则不能逃脱数次之危险地位矣看来,“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剪辫子,是为了革命需要而他后来的“忠实学生”蒋介石,剪辫子是为了明志1905 年,蒋介石 18 岁,在宁波读书他首次听说了孙中山的名字老师给他讲日本明治维新,讲强兵富国的道理,他立志要去日本学军事1906 年,蒋家遭乡里富户联手欺侮,母子二人相拥而泣母亲勉励儿子出人头地,蒋介石连连点头这一年,他在外剪掉辫子,把长辫装进一个大信封寄回家,以示自己破釜沉舟之决绝蒋介石一生的对手毛泽东,也在 18 岁时剪了辫子1911 年春,毛泽东到长沙,入湘乡驻省中学他写文章拥护孙中山及同盟会纲领保路运动起,校园里排满情绪日益高涨,他向同学们提议:大家都把辫子剪掉一个同学和毛泽东激烈辩论。
同学搬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理论,反对剪辫毛泽东说,大汉民族的男子自古就没有留辫子的习俗,这完全是满清统治者强加在我们头上的奇耻大辱,要推翻清廷,就必须剪辫他首先剪去自己的辫子,十几个同学响应看来,毛泽东的剪辫最激烈,最革命1912 年 3 月 5 日,孙中山发布《大总统令内务部晓示人民一律剪辫文》,要求“凡未去辫者,于令到之日,限二十日,一律剪除净尽,有不遵者,以违法论”你这人真辫子”,是当年流行于民间的一句骂人话这一年,袁世凯发布《整饬伦常令》,“中华立国,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人道之大经孙中山应袁世凯之邀赴北京,两人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见面两人越谈越热烈,袁世凯喊了一句“中山先生万岁”,孙中山赶忙站起来也喊“袁大总统万岁,中华民国万岁”蒋介石收买歹徒暗杀了曾经公开反对孙中山的光复会领袖陶成章一位教员借给毛泽东一本《御批通鉴辑览》和课堂上讲的东西相比,毛泽东更喜欢这些谕旨、法令以及皇帝的御批深宅大院里,满清遗老们脑后吊着长辫,照旧打麻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