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大碗和小碗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49823996 上传时间:2018-08-03 格式:PPT 页数:96 大小:4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阅读:大碗和小碗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阅读:大碗和小碗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阅读:大碗和小碗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阅读:大碗和小碗_第4页
第4页 / 共96页
阅读:大碗和小碗_第5页
第5页 / 共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阅读:大碗和小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阅读:大碗和小碗(9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9.下面语段四处都有语病,请改正过来。(4分) 生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尽管我们很渺小,但 应该必须让自己知道 “我很重要”。对父母,我们 是他们安享晚年的保障;对朋友,我们是他们 倾诉衷肠。任何时候都不要看轻自己,要敢说“我 很重要”,这样,你的人生才会走进新的一页。 让我们昂起头,对着我们这颗无数的美丽星球 上的生灵,响亮地宣布我很重要! (1)第处词语多余,应删去的词语是 。 (2)第处成分残缺,应在句末添加 。 (3)第处搭配不当,应将 改为 (4)第处语序不当,应调整为 。 (2)_ _,恨别 鸟惊心。(杜甫春望) (3) ,波撼岳阳城。(孟浩 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二)大碗和小碗(

2、10分) 表哥六岁的时候,姑母因病去世,给姑 父留下大笔债务。八岁那年,姑父再婚。 继母来自市郊农村,带来了六岁的弟弟。 弟弟娇惯不懂事。那年头,家里日子过 得很紧。可弟弟老嫌母亲给自己盛的饭菜 比哥哥的少,所以常常在饭桌上闹别扭。 几次吵闹后,弟弟从碗柜里找了只敞口 大碗,坚持要母亲用大碗给他盛饭菜,不 然就不吃饭。继母心疼地望着瘦猴似的弟 弟,答应了,不过开出条件:“哥哥也要换 只碗。”第二天在饭桌上,继母将一只新碗 递到他手里,笑着冲表哥眨眨眼说:“弟弟 小,做哥哥的就让着他点儿。”弟弟见状, 马上将新碗抢过去,和自己的大碗比,一 看口径小不少,不吭声了,低头乖乖吃饭 。 虽然觉得继母待

3、他不错,自己也该让着 弟弟,表哥心里仍然有疙瘩:在继母心里 ,亲生的毕竟还是不一样。 后来,继母去世。上个月,父亲也撒手 而去。那天,表哥到父亲生前住的老房子 里收拾,在一堆杂物里,居然看见了那两 只他和弟弟儿时的专用碗。 一个念头忽然从心头升起,表哥虽然觉 得荒唐,还是按捺不住要试试。他用水把 弟弟的大碗灌满,然后将大碗里的水朝自 己的小碗里倒,结果,大碗的水倒光了, 小碗还剩四分之一没满。表哥不信,把两 只碗平放在桌面再比较,小碗接近直筒形 ,上下几乎一般大,大碗则口宽底窄,而 且小碗比大碗高出一截。这就是两只碗的 秘密,如此简单。表哥感到奇怪,自己怎 么到今天才发现。 儿时一家四口围着方

4、桌吃饭的情景又清 晰呈现在眼前,继母给父亲盛好饭菜后, 再给他和弟弟盛,兄弟俩每人的碗里都是 满满的,然后才轮到她自己,末了常常是 父亲看到剩下的饭菜少,又将自己的往继 母碗里拨。记忆中的这一幕顿时变得好温 馨,好动人。 于是,表哥和弟弟约好,接下来的星期 天,带上各自家人,还有那两只碗,到郊 外给父母扫墓。 世间有一种无私的爱,因其质朴,因其 不事张扬,不求回报,有时即便被爱者也 难以觉察,甚至产生误解。但是,爱毕竟 是爱,终究有那么一天,这种爱,这种无 私会被感觉,被认可,被传递,人的心灵 也得以滋润、温暖和净化。 16.读一读文段的画线句子,揣摩继母当 时的心理活动,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描

5、述 。(2分) 17.品读文段和文段,说说表哥对继母 的情感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写作技 巧上看,这是一种什么方法?(2分) 18.文段对表哥测量大小碗容量的过程写 得非常详尽,请说说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2分) 19.文章对继母着墨不多,但继母的形象却 跃然纸上。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继母是怎 样的一个人。(2分) 20.说说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2分) 一、诗歌鉴赏:(4分) 望 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 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 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这首诗非常讲究炼字。请自选一个字加以 赏析。(2分) 2.诗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

6、分) 王安石待客 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 萧氏子至京师,因 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 公必盛馔。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 ,方命坐,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 行,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数四,顷即供 饭,旁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 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旁。公取自食之, 其人愧甚而退。 【注释】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京师 :京城。馔(zhun):准备食物。果蔬:泛指 菜肴。酒三行:指喝了几杯酒。脔(lun): 切成小块的肉。啖:吃。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因谒公( ) (2)觉饥甚而不敢去( 3)旁置菜羹而已( ) (4)公取自

7、食之 ( )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方命坐( 才 ) B萧氏子颇骄纵 (很、非常) C惟啖胡饼中间少许( 只 ) D其人愧 甚而退(但是) 5.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 (2).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_ 6.王安石具有什么品质?根据文意,用自己 的话简要回答。(2分) (二)、现代文阅读: (18分)世界上有些国家吃辣椒很厉害,如墨西 哥、印度、匈牙利、朝鲜中国某些省 ,如四川、湖南等也以吃辣椒出名。有些 人嗜辣椒已经到了“无辣不吃饭”的地步。 美国宇航员威廉勒努瓦在宇宙飞行时也带 着辣椒。有一位指挥家

8、,他走到哪里,辣 椒就带到哪里,就连参加英国女王宴请时 ,也照例带着辣椒酱,他解释说:“没有辣 椒的饭菜好比是病号饭。” 辣椒原产美洲,17世纪传入我国,故亦称“番椒” ,又名“秦椒”、“大椒”、“辣茄”。辣椒有几千个 品种,仅我国四川的干辣椒就有100多种。辣椒 有辣与不辣之分,甜椒不辣。云南有一种辣椒, 其辣无比,只要舌尖稍微碰一下,就会使人辣得 难受,疼痛万分。美国制药专家斯克维尔于1912 年制定了测量辣度的方法,后来人们就以他的名 字作为辣度的单位。植物病理学家曾用这种方法 ,测出甜椒的辣度为零,最辣的辣椒有300000斯 克维尔。 辣椒能把人辣出眼泪、辣出鼻涕、辣出汗水, 不爱吃辣

9、椒的人不禁要问:“人们何苦要吃辣椒? ”这是因为吃辣椒有3个好处:一是它的营养丰 富;二是能驱风散寒;三是能增进人的食欲。 每100克辣椒的维生素含量大于100毫克,在蔬菜 中占首位。此外,辣椒还含有维生素B1、B2、 胡萝卡素以及其他营养物质。谚语曰:“三个辣 椒,顶件棉袄。”辣椒中的辣椒素对人体具有刺 激作用。辣椒素一旦和舌头及嘴里的神经末梢 接触,神经就迅速把“烧灼”信息传给大脑,大脑 便让身体处于戒备状态,使心跳和脉搏加快,皮 肤血管扩张,从而使人感到“发热”。大脑还同 时指挥胃液和唾液的分泌,使胃肠蠕动加快,这 就有利于消化,增进食欲。 辣椒,很多人越吃越想吃。据心理学家分 析,吃辣

10、椒后,“烧灼”信息使大脑把身体 作为“受伤”对待,从而促进身体释放一种 自体止痛剂。这种自体止痛剂就像少量麻 醉剂,能起到一种轻微的欣快作用,使人 产生精神快感,专家称此为“辣椒微醉”。 这也许是人们对辣椒越吃越爱吃的主要原 因。 、作者在第一段中列举美国宇航员和一 位指挥家的例子,是为了说明: _ _。(2分)、第二段除了介绍辣椒的原产地、名称 、品种、分类等知识之外,重点说明了辣 椒的_ 、第二段使用的说明方法有a、 _,作用是: b、 ,作用是: _。(6分)、分别指出第三段中说明下面内容的句子 (只填句子序号)。(3分)(1)辣椒营养丰富: _(2)辣椒能驱风散寒: _(3)辣椒能增进

11、食欲: _、第三段“这就有利于消化”中的“这”指的 是: 、概括第三、四段的内容(答案不超 过20个字)。(3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3分) ( )A锐不可 (dng) 赃(zng) 物 仄(z)歪 慰藉(j)B 张皇(hung)失措 提 (t) 防 阻遏() 奔丧(sng)C负隅(y)顽抗 寒噤 (jn) 瓦砾(l) 颤(chn)巍巍 D转弯抹(m)角 溃(ku) 退 憎恶 (w) 震悚(s)2、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3 分) ( ) A眼花缭乱 锐不可当 晨曦 血腥 B臭名昭著 月明风轻 荒谬 憧憬 C精疲力竭 满院狼籍 杀戮 箱箧 D响彻云宵 转弯抹角 纳粹 鞠躬

12、5、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3分) A、通过大家的帮助,使他学习成绩 有了很大的提高。 B、我们青少年,一定要肩负起建设 伟大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强国。 C、为了防止震后疫情发生,玉树灾 区领导要求行政单位进一步加强管理 ,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D、能否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关键 在于勤的程度。7、根据提示填空、默写。(10分 ) (1)、新闻又称为 ,它要求 、 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社 会意义的事实。(每空0.5分) (2)、新闻的结构有五个部分, 即 、 、 、 、结语。新 闻的六要素包括 、 、 、 、 、结果。 (每空0.5分)(3)长歌行中告诫人们珍惜时间 的句子是: , 。(1分) (4)、气蒸云梦泽, 。(望 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1分) (5)、海内存知己,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1分)8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词的的含义 。(3分)(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悉如外人 (3)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9下面加点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 同的一项是 ( )(2分)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B 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