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普通话不是古汉语吗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981857 上传时间:2017-08-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你知道普通话不是古汉语吗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你知道普通话不是古汉语吗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你知道普通话不是古汉语吗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你知道普通话不是古汉语吗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你知道普通话不是古汉语吗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你知道普通话不是古汉语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你知道普通话不是古汉语吗(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你知道普通话不是古汉语吗?作者:咖啡因 2010-06-08 越来越多人在广州只讲普通话,甚至我们的下一代也不愿讲广东话,这真是一种莫名其妙的事情。首先,粤语并不是方言,它并不属于普通话语系,这跟其他 属于普通话语系的所谓“方言” 、 “土话”有本质的区别,其他方言也许只是变一下音调就可以学会普通话,但粤语是完全不同的。粤语是一套有完整的发音体系和 标准的语言,如“广州音字典”所见,每一个字都有发音标准,而且粤语的历史比普通话长得多,用字范围也比普通话(特别是1949 年以后被简化的普通话)广 得多。因此,把粤语和方言混淆在一起本身就是一个居心可测的事情。更重要的是,普通话仅仅是五胡乱华的产物

2、,相对来说粤语等所谓的“方言”比普通话历史长得多,正如很少人知道广州 2200 年的历史比北京那 900 年 长这么多,那因为广州一直都不是首都,一切的历史遗迹都不是掌握在自己手中,拆你一个总比拆一个皇家建筑容易得多。北方汉语被外来民族(抱歉我不喜欢用 “少数民族”这个词,民族强大与否不应以人数定断)稀释、简化以后成为一种混杂的语言。相对来说,粤语等语言则更少受到外来语言的影响,保留了更多古汉语的发音和语法成分。很简单,许多韩国、日本、越南等地的很多词汇都来自古汉语,所以其发音和粤语更接近,而绝不是跟所谓的普通话更接近。甚至,粤语的词汇 也影响着全中国人民,比如最常用的“埋单、 “老公” 、

3、“搞定” 、 “犀利” ,还有股市的“企稳” ,这些都是原汁原味的粤语词汇。 以下是北京历史老师袁腾飞的一段话,讲述了关于所谓普通话的来源: 昭君当国,汉匈 40 多年和睦相处。直到东汉,匈奴分为南北二部。南匈奴与汉人杂居,咱们不定谁就是匈奴人的后代,完全有可能。北京是辽金元明清五朝故都,除了明朝,辽金元清全是少数民族,所以北京这 个地方自古胡汉杂居,胡人统治的时间可能比汉人还要长。你说我是最正宗的华夏民族,不可能。孔子说的都可能是闽南话,因为北京话是满语、蒙语跟北方方言的混合语,是胡音。1928 年国民政府定国语的时候,北京话以一票的优势战胜广州话,广州话差点成了国语,其实那才是古汉语。 去

4、了国外千万别说 I speak Chinese,因为 Chinese 不代表你说普通话,Chinese 包括了Mandarin(普通话) 、Cantonese(广东话或广州 话,Canton 不是广东而是广州的意思) 、Hakka(客家话) 、Hokkien (闽南话)等等。相对而言,广东话在国外的影响力远比普通话要广,许多词汇都来自于广东话,比如 bok choy(白菜,粤语确实是这样读的) 、dim sum(点心) 、lychee(荔枝)等等都是来自于粤语。这一方面说明广东人移居国外的历史更悠久,另一方面说明广东人和国外接触的机会相对更多,当初推翻清王朝,主力就是靠这些经常和国外接触的广东

5、人们,孙中山以及他的同盟会、康有为、梁启超等人说的都是广东话,那有什么要感到羞耻的呢?以普通话为母语的人读英文时会有发音困难,是因为普通话只有 4 个音调,而不像粤语有9 个音调,所以很多音是发不出来。比如最常见的 M 结尾的单词,如 Beckham,粤语翻译作碧咸,普通话翻译作贝克汉姆,是因为普通话没有发 m 这个音节的音调,而粤语则有。又比如 F、H、L、M 、S、X 这几个字母在被 发成“捱抚” 、 “捱齿” 、 “捱咯” 、 “捱姆” 、 “捱死” 、 “捱克死”等等都是因为普通话的发音系统过于简单,导致很多音没法发出来。反过来说,普通话可以发的音调,粤语却全部可以发出来。另外,粤语和

6、普通话对比起来,只要用更少的字就可以表达同一个意思。比如“多吃一些” ,粤语只需要“食多啲”就足够,或者”这么多人“,粤语只需要”咁多人“, “我的房子” ,粤语是以”我间屋“就足够。因为这是没有被五胡乱华消灭掉的古汉语成分,所以看香港的电影会觉得他们说话节奏很快,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粤语用更少的音节完全可以表达同一个意思。 以下是一段转帖,题目删去了,因为怕引起不安情绪。 我是一个北方人,说着标准的普通话,没有经过任何训练,轻松的过二级。但,随着英语水平的不断增强,发现汉语有很多地方不如英语,至少在准确性上,差了很多,记得以前有很多人都说汉语比英语先进,可是问他们原因的时候,最多只能说出个博

7、大精深,因为一词多义,而,一词多义,却正是一门语言落后原 始的标志,证明了这门语言的词汇少。可是,在上大学后,以及后工作接触到很多南方人,发现他们依然肯定汉语,认为即使不是最先进最准确最优美的语言,也是所有语言的佼佼者,但不同的是,他们能从音色,用词等很多方面说明,有理有据。可惜我不懂粤语和客家话,他们的观点,我没有记住,也无法重述,所以我从历 史的观点来分析这件事。 中国在宋以前,说的是客家话,或是类似闽南话,或是粤语的方言。后来五胡乱华,中原人被迫南迁,于是古代汉语被带到了江南,其中客家人,便是正宗的古代汉族后裔,他们操纵者原汁原味的汉语。现在的官方语言,是被称为北方方言的,这是被胡华的语

8、言,在历史上,简陋的胡语混血了优美的古汉语,使得汉语变的简 单,除了汉藏语系基本的主谓宾的语法结构外,汉语基本被打的支离破碎面目全非,最终被阿尔泰语系胡化,这种方言在语言其准确性,实用性,远远的退步了,都远不如南方方言先进。语言退步的同时,中国的人才结构,文明的范围也发生了变化。先来说文化方面,古汉语普及时期,产生了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基本等同于宋词,而在造诣上,远落后宋词,所以这里就不提了) 。在政治上,忘记古代汉语的北人无力抗争外族,导致南方沦陷,宋朝灭亡,这是中国人第一次亡国,被蒙古杀掉的人又 6000 多万(更可悲的是,中国人竟然将成吉思汗当做民族英雄崇拜) 。之后是明朝,从这个朝

9、代开始北方方言开始作为官方语言,也正是这个朝代的建立,标志了中华民族衰弱的开始。接着是清朝,离我们现在最近,也是我们最熟悉的,我们考察清末至今的中国历史,可以说就是由南方人写就的洋务运动,太平天国,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运动,共产主义运动,改革开放。引领时代的人物,也基本都是南方人李鸿章,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还有建国至今的中国党政领 袖基本全是南方人。北方人我只能想到叶赫纳拉氏和袁大头几位了。科学,艺术,文化菁英,南方人也是占统治地位的。 我们现在所谓的官方语言其实却是被奴化后的语言,如果说汉语伟大,请明确,那是指古代汉语,汉族人优秀,那是指具有正宗汉族血统的汉族人,

10、这就能解释,为什么同样抗战沦陷区,南方抗战英雄多,自古状元绝大多数出自南方。我并不是一个种族主义者,我也不相信血统决定智商优劣的那一套, 但南北地区的人的智商差异也的确是存在的,而且非常明显。 原因我认为与两者所使用的语言不同有关。 北方人与南方人的语言不同在英语中是没有 Chinese(中国语)的说法,只有 Mandarin 和 Cantonese 的说法。 Mandarin 指的是普通话,也就是北方话的代表,其词源自于 mandareno(满大人) ,意思就是指那些满洲官员所使用的语言。 Cantonese 指的是南方话的代表-广东话。 由于北方自唐末以来就长期由北方的契丹、女真(满) 、

11、蒙古等民族统治(主要是阿尔泰语系) ,所以北方话也就难免被阿尔泰化,从而丢失了大部分汉语方言所具备的特征,还带进来某些外族口音。 比如大部分汉语方言能够分尖团音,北方话就分不了; 大部分汉语方言能够区分入声和非入声,北方话就分不了; 北方话的声调只有四声:阴平、阳平、阴上、阴去。 而古汉语的声调分为八声: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阳入。 南方话中除了粤语外大多也有声调丢失的现象,但所保存的声调都较北方话为多,均在六声以上。 而粤语不单止完整保存了八声声调,而且还在阴入、阳入中间分出了一个中入,从而变成九声声调。 北方话的所谓轻声,实际就是声调丢失,这种现象是母语无声调的满人留下

12、的特征,其他方言区都没有轻声现象; 北方话中的儿化音非常多,也是其他方言所没有的。 阿尔泰语系的特点是语素少,音节多,最极端的例子是日本语。 北方话相对于南方话也有这个特点,这就给表达带来很大困难。 比如稍微学术一点的普通话演讲,光用口语是不行的,必须辅以文字说明, 因为音素少而导致同音词现象太多了。所以,为了减少同音词,北方话不得不增加词汇的音节数量,北方话中的单音节词汇极其的少,而多音节的词汇却特别的多。 而南方话即相反,由于其音素多,同音的现象少,所以单音节词汇非常丰富,三个音节以上的多音节词汇很少,并且多是自北方话里引进而来。 这样一来,表达同样意思的一段话,南方话可以用比北方话少得多

13、的音节,其效率自然而然就高得多了。 北方话中由其令人不理解的就是其儿化音,平白无故增加一个音“r” ,使本来就效率不高的语言变得越加低下。 如果你对比香港电影的粤语版与国语版,你就会发现用普通话译制粤语电影时,常常有删减语言内容的现象。 原因是广东话用十个音节就能说明的话,普通话非得用十五、六个音节才行,为了对口型只能删减内容。 曾经有人论述过汉语是种落后的语言,很多地方都是错误的,但也有很多地方完全正确,美中不足的是那个人的出发点,是站在现在汉语的基础上来论述的,言论充满了崇洋媚外,实在是可怜,他似乎忘记了什么是古代汉语。事实上我们要敢于承认,单音节语言,如果只有四个音调,想让他具有准确性,

14、简直是天方夜谭。而以 客家话为代表的南方方言,因为发音多,很好的解决了现代汉语中歧义句过多的现象,语言是一种工具试想,如果一把枪没有准心,还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吗,语言作为一种工具他具有文明兴衰承载的作用,他绝对不仅仅是一个使用工具那么简单。 语言决定了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实,自石器开始,文明历便远远落后于西方文明,在中国建立夏商时,罗马文明,埃及文明,两河文明已经领先中国 2000 至 3000 年,而中国,在一个封闭的环境里,用了近两千年的时间,终于赶上来了,而后一直遥遥领先,但,自宋朝后,便迅速衰落,这有个很重要的现象,宋以前掌握国家政权的官方语言是古汉语,优美,

15、准确,而宋朝后变成了北方方言,这恐怕不是巧合吧,如果是巧合,有怎么解释,唐,宋南 北状元基本相同,自宋以后,基本被南方垄断,近代,南方发达要远高于北方,北方要远高于西北,东北作为一只独秀,因是建国初期重工业聚集地,在国家那么扶持的情况下,依然无法与南方相比 不要说现在南方发达时应为地理位置,也不要说是什么机会,如果是这样,那么那些具有正宗汉族血统的人,南北朝前在北方,北方发达,南北朝后去了南方,南方发达,这个现象又怎么解释。北方音有大量的南方音所没有的耳话音,后鼻音,后舌音,说话需要舌头作大量的运动,南方话就少的多,所以语速快。大家可以试一 下,用北方音说“骑车上公园儿”比南方音说“骑 ce

16、sang 公园”慢的多。思维的速度和语速是成正比的,说话思维都拖拖拉拉慢慢腾腾的北方人怎么可能竞争得过高效率的南方人? 悲哀啊,我们母语现在成了大力遏制的糟粕,而被奴化的普通话成了官方语言,真的不知道,那些曾为了抗击胡奴的勇士,抛家弃子,视死如归,最终马革裹尸却仍没留下姓名,而他的后代,踏着他们的鲜血将自己的语言胡化,更让人失望的是,胡化后的汉语由于过于简陋,歧义过多,以至于现在专业性强一点的演讲,在不允 许用粤语时,必须要用英语说,或者每个人必须要有份演讲者的稿子。 语言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民族的语言具有本民族的独立,那么这个民族的凝聚力就强,一个民族语言语用语准确先进,那么这个民族就繁荣,一个民族语言音色优美,这个民族的文化素质就高,现在普遍在强调中华复兴,复兴是没错,但不要忘记,我们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本,中国古汉语,并没有消亡,在国家大力提倡普通 话的背景下,他依然生命力顽强,这也许就是中国人的精神吧,永远不甘心灭亡。 转帖 现在普通话与古汉语相去甚远其实现在普通话与古汉语相去甚远实际早就是汉语语言学的共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