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电压技术,第一章第6节 不均匀电场的放电过程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49806324 上传时间:2018-08-03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5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电压技术,第一章第6节 不均匀电场的放电过程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高电压技术,第一章第6节 不均匀电场的放电过程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高电压技术,第一章第6节 不均匀电场的放电过程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高电压技术,第一章第6节 不均匀电场的放电过程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高电压技术,第一章第6节 不均匀电场的放电过程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电压技术,第一章第6节 不均匀电场的放电过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电压技术,第一章第6节 不均匀电场的放电过程(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节 不均匀电场中的放电过程稍不均匀电场和极不均匀电场的放电特征 电晕放电 极不均匀电场的放电过程一、稍不均匀电场和极不均匀电场的放电特征为了描述各种结构的电场不均匀程度,可引入一个电场不均匀系数f,表示为:Emax:最大电场强度 :平均电场强度 f4极不均匀电场。什么样的电场是不均匀电场?均匀电场:削弱了边缘效应的平行板电极。稍不均匀电场:球隙、同轴圆筒状电极。极不均匀电场:棒-板电极,棒-棒电极电场不均匀系数f=14二、电晕放电 由于电场强度沿气隙的分布极不均匀,因而当所加电压达到某一临界值时,曲率半径较小的电极附近空间的电场强度首先达到了起始场强E0,因而在这个局部区域出现碰撞电离和电

2、子崩,甚至出现流注,这种仅仅发生在强场区(小曲率半径电极附近空间)的局部放电称为电晕放电。曲率半径小的电极电极 尖端尖端发生的蓝紫色蓝紫色 晕光状晕光状放电。极不均匀场的一种 特有的自持放电形 式。1.5.1 1.5.1 电晕放电电晕放电电晕放电的起始电压一般用经验公式来推算,流传最广的是皮克公式,电晕起始场强近似为:空气相对密度; m导线表面粗糙系数 ,光滑导线 , 绞线的r 导线半径(cm) 在雨、雪、雾天气时,导线表面会出现许多水滴,它们在强电场和重力的作用下,将克服本身的表面张力而被拉成锥形,从而使导线表面的电场发生变化,结果在较低的电压和电场强度下就会出现电晕放电。1.5.1 1.5

3、.1 电晕放电电晕放电2、电晕放电的物理过程和效应效应:效应:1)、声、光、热声、光、热吱吱的响声蓝紫色的晕光周围气体温度升高 电晕放电引起的光、声、热等效应及使空气发生化学反应,都会消耗一定的能量。电晕损耗是超高压输电线路设计时必须考虑的因素,坏天气时电晕损耗要比好天气时大得多。电晕放电的危害 电晕放电中,由于电子崩和流注不断消失和重新出现所造成的放电脉冲会产生高频电磁波,从而对无线 电RI和电视广播产生干扰TVI。 电晕放电还会产生可闻噪声,并有可能超出环境保护所容许的标准。降低电晕的方法: 从根本上设法限制和降低导线的表面电场强度。 在选择导线的结构和尺寸时,应使好天气时电晕损耗接近于零

4、,对无线电和电视的干扰应限制到容许水平以下。 对于超高压和特高压线路的分裂线来说,找到最佳的分裂距,使导线表面最大电场强度值最小。电晕放电的有利之处: 在输电线上传播的雷电电压波因电晕放电 而衰减其幅值和降低其波前陡度。 操作过电压的幅值受到电晕的抑制。 电晕放电还在除尘器、静电喷涂装置、臭 氧发生器等工业设施中得到广泛应用。三、极不均匀电场的放电过程 极性效应在极不均匀电场中,放电一定从曲率半径较小的那个电极表面开始,与该电极极性无关。但后来的发展过程、气隙的电气强度、击穿电压等都与该电极的极性有密切的关系。极不均匀电场中的放电存在着明显的极性效应。 决定极性要看表面电场较强的那个电极所 具

5、有的电位符号: 在两个电极几何形状不同时,极性取决于 曲率半径较小的那个电极的电位符号,如“ 棒-板”气隙。 在两个电极几何形状相同时,极性取决于 不接地的那个电极上的电位,如“棒-棒”气 隙。下面以电场极不均匀的“棒-板”气隙为例,从流注的概念出发,说明放电的: 发展过程 极性效应(一)正极性如图所示,棒极带正电位时,电子崩头部的电子到达棒极后即将被中和 ,棒极附近强场区内的电晕放电将在棒极附近空间留下许多正离子。 这些正离子虽朝板极移动,但速度很慢而暂留在棒极附近。这些正空间电荷削弱了棒极附近的电场强度,而加强了正离子群外部空间的电场,因此当电压进一步提高,随着电晕放电区的扩展,强场区亦将

6、逐渐向板极方向推进,因而放电的发展是顺利的。不均匀电场气隙中的流注放电不均匀电场气隙中的流注放电正极正极负极负极正棒负板放电过程电场加强 ,有利正 流注发展电子崩流注场强增大流注加强放电(二)负极性如图1-13(a)所示: 棒极负极性时,电子崩 将由棒极表面出发向外 发展,崩头的电子在离 开强场(电晕)区后, 虽不能再引起碰撞电离 ,但仍继续往板极运动 。在图1-13(b)中 :留在棒极附近的也是大批正离子,这时它们将加强棒极表面附近的电场而削弱外围空间的电场,电场情况如图1-13(c)所示。所以,当电压进一步提高时,电晕区不易向外扩展,整个气隙击穿将是不顺利的,因而这时气隙的击穿电压要比正极

7、性时高得多,完成击穿过程所需的时间也要比正极性时长得多。1.3.2 1.3.2 不均匀电场气隙中的流注放电不均匀电场气隙中的流注放电负极负极正极正极负棒正板放电过程电子崩流注场强不足流注熄灭棒极前流 注加强混合质通道场强增大流注开始放电 输电线路和电气设备外绝缘的空气间隙大都属于极不均匀电场的情况,所以在工频高电压的作用下,击穿发生在外加电压为正极性的那半周内。 在进行外绝缘的冲击电压实验时,也往往施加正极性冲击电压,因为此时电气强度较低。小 结 用不均匀系数来描述电场的不均匀程度; 电晕放电是发生在小曲率半径电极附近的放电; 电场极不均匀的“棒-板”气隙,负极性击穿电压高于正极性击穿电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