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讲堂一

上传人:g**** 文档编号:49801733 上传时间:2018-08-03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3.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讲堂一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中医讲堂一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中医讲堂一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中医讲堂一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中医讲堂一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讲堂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讲堂一(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讲堂一中医讲堂一 -刘金华 刘金华 急诊科主任,副主任医 师 擅长用中医药治疗急性 咳嗽、脾胃病(胃肠疾 病)、风湿痹症(风湿 性关节疾病)、多种结 石病以及内科疑难杂病 等疾病。在急危重症疾 病治疗上有独到经验。前言中医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它植根于中国古代 文化土壤之中,是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医学, 属自然科学范畴,是中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 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它不仅为中国人民 的保健事业和世界医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 献,而且又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它仍在有效地 指导临床医疗实践,也必将为人类保健事业和 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什么是

2、中医?中医指中国传统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 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它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 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 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在研 究方法上,以整体观相似观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 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依据,具有朴素的系统论、控制论 ,分形论和信息论内容。 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 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 、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 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

3、证论治原 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 、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 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 历史上的中医开创了中医四诊望闻问切 ,尤其擅长脉诊外科圣手,发明了麻沸散药王孙思邈,著有千金翼方 ,擅长养生中医辨证论治奠基人, 著有中医经典伤寒论 中医发展历史巫医(远古 蛮荒时代)在真实与理智斗 争后中医学巫医夏商周 ,出现药酒及汤液 。 神农本草经 黄帝内经 ,秦汉时期 。汉代,华佗进 行外科手术。 张仲景著作 伤寒杂病论 李时珍 本草 纲目 中西医结 合中医独特的魅力中医善于由表及里观察问题 ,产生了独特的理论体系。 经络学说,气血学说,

4、脏象 学说,运气学说,五行学说 ,阴阳学说,每个学说都处 处透露了中华民族的智 慧, 它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每一处 ,如果你去接触,你会发现 治病也是一种艺术。中医的灵魂-阴阳五行1.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 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 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 必求于本。2.中医五行木、火、土、金、 水、实质乃自然界五种气的 运动方式,并非实物。3.中医与西方医学的思维方式 存在很大差异,不能用西医 思考方式来衡量中医。脏象学说l 用十二脏与帝王体制的官职作比喻 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l 中医中各个脏器相互联系,各司其职又协调工作,人体是 一个

5、整体,疾病形成往往不是某个器官原因。l 五脏在表各有所主,表在现象必有其内在原因。经络学说 主要有十二经络及奇经八脉。人体通过这些经 络把内外各部组织器官联系起来,构成一个整 体。 经络是人体通内达外的一个联络系统,在生理 功能失调时,又是病邪传注的途径,具有反映 病候的特点。 通过辨析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相关部位发生 的病理变化,以确定疾病所在的经脉 。 可以指导针灸 一直以来关于经络的实质未得到满意的解释, 但是经络存在是不容置疑的。气血学说 气、血、津液是人体的流动物质,维持着人 体的生命活动。气,是不断运动着的具有很 强活力的精微物质;血,是指血液;津液, 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

6、构成人体并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中 尚有“精” ,广义之“精”,一切精微物质,; 狭义之“精”,肾中所藏之精(先天之精),这 种精与人的生长、发育和生殖,都有直接关 系。 气、血、津液都离不开脾胃运化的水谷营养 。运气学说 由五运和六气两部分组成。运 指运行。五运指木、火 、土、金、水,是地球以外,太阳系的行星运行规律 对气候的影响的五种现象。气 指大气。六气指厥阴风 木、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太 阳寒水,是形成气候变化的空气形态因素。 在天人相应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根据五运六气学说 就是结合每年气候特殊变化,提出相应预防和治疗疫 病措施,因而效果明显。 五运六气学说在素

7、问至真要大论中指出了其治疗 原则:“少阴之胜,治以辛寒,佐以苦咸,以甘治之” 。故防治甲型H1N1流感可选择中药药性属于辛寒、苦 寒、咸寒、甘寒类药物。 中医的基本特点辨证论治整体观念整体是指统一性、完整性和相互联系性。中 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 息息相关、密切相联,人体受社会、生存环 境影响,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思想及其与内 外环境的统一性,称之为整体观念。整体观念天人相应v天是一个大天地,人是 一个小天地,人与自然 相通相应,应遵循自然 界正常规律,如“春夏养 样,秋冬养阴”四时气候、昼夜晨昏、地理环境等对人体都有影响辨证论治v辨证是将望、闻、问、切等诊法所收集来的 资料、症

8、状和体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 过比较、分析和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 质、部位、发展阶段及正邪之间的关系等, 最后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中医的四诊 观察病人形体、面色、舌体、舌苔,根据形色变化确 定病位、病性,称为望诊 。 闻诊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两方面:1、从病人发生的各 种声音,从其高低、缓急、强弱、清浊测知病性的方 法。 2、嗅气味可分为病人身体的气味和病室内的气 味。 问诊是询问病人及其家属,了解现有证象及其病史, 为辨证提供依据的一种方法。 切诊是指用手触按病人身体,藉此了解病情的一种方 法。 中医治疗基本措施1.食疗:中药为主,食物为辅的治疗方法 2.针刺:用银针扎入穴位,刺激

9、穴位以达到效果 3.拔罐:以杯罐作工具,借热力排去其中的空气产生负压,使吸着于皮肤,造成郁血现象的一种疗法 4 火疗:通过火灸使全身燃烧大火的形式来祛病强生的新方法。 5 艾灸:通过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激发经气活动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6.按摩:通过一定的手法,施术于一定的部位、穴位上,起到疏通经络、运行气血、平 衡阴阳的效果,从而增强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中医的预防思想及措施(一)未病先防(二)既病防变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三伏贴理论基础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是指在夏季三伏天, 通过将药物敷贴到人体一定穴位,治疗 和预防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又称“三伏 灸”、“三伏贴”。

10、此疗法源于中医学“春夏 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的思想,具 体方法源自张氏医通的白芥子涂法 ,用于在秋冬春之际容易反复发作或者 加重的慢性、顽固性疾病。 适应症反复发作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也可用 于以反复发作、冬季加重为临床特点、 中医辨证为寒证的其他疾病。三伏天时间 “三伏”,由初伏、中伏、末伏组 成。夏至后的第3个庚日入伏,是初 伏的第一天,10天后是第四个庚日 叫中伏,如果第5个庚日在立秋之前 ,那么中伏就需20天,俗称两个中 伏;若在立秋之后,中伏就是10天 ;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叫末伏。 2016初伏时间:7月17日 2016中伏时间:7月27日 2016末伏时间:8月7日贴敷时间

11、成人每次贴药时间为2-6小时,儿科患者贴 药时间为0.5-2小时。 具体贴敷时间,根据患者皮肤反应而定。同 时考虑患者的个人体质和耐受能力,一般以患 者能够耐受为度,病人如自觉贴药处有明显不 适感,可自行取下。贴敷的最佳时间为去药后 局部潮红,有热痛感,几天后脱一层薄屑或有 细小水泡。疗程 连续贴敷3年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患 者可以继续进行贴敷,以巩固或提高疗 效。贴敷部位 临床常用的穴位有肺俞、定喘、膏肓、大椎、中府、 膻中等。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不同辨证取穴,临床常 用穴位有风门、膈俞、心俞、脾俞、肾俞、足三里等 。贴敷后的皮肤反应与处理 正常皮肤反应及其处理 局部皮肤潮红、灼热、轻度刺痛

12、,或出现小水 疱,极少数可以出现大水疱。患者敷药处皮肤 多数会在一段时间内遗留色素沉着。 贴敷部位如果出现小的水疱,一般不必特殊处 理,让其自然吸收。或者给予湿润烧伤膏外涂 以减轻不适感。大的水疱应以消毒针具挑破其 底部,排尽液体,消毒以防感染。破溃的水疱 应做消毒处理后,外用无菌纱布包扎,以防感 染。贴敷后的皮肤反应与处理 异常皮肤反应及处理贴敷后,局部皮肤出现严重红肿、大水疱 、溃烂、疼痛,皮肤过敏,低热。 应到专业医院寻求治疗。注意事项 1.对于所贴敷之药,应将其固定牢稳,以免移位或脱 落。 2.贴敷药物部位出现水疱者注意局部防止感染。 3.对胶布过敏者,可选用脱敏胶带或用绷带固定贴敷

13、药物。 4.对于残留在皮肤的药膏等,只可用清水洗涤,不宜 用汽油或肥皂等有刺激性物品擦洗。 5.配制好的药物不可放置过久,药物宜密闭、低温保 存。 6.治疗期间禁食生冷、海鲜、辛辣刺激性食物。 7.久病、体弱、消瘦者,用药量不宜过大,贴敷时间 不宜过久,并在贴敷期间密切注意病情变化和有无不 良反应。禁用人群 1.贴敷部位有皮肤创伤、皮肤溃疡、皮肤感染 者;2.对敷贴药物或敷料成分过敏者;3.瘢痕体质者;4.咳黄浓痰、咯血患者;5.医生认为不宜使用的患者。慎用人群 1.孕妇; 2.艾滋病、结核病或其他传染病者; 3.糖尿病、血液病、恶性高血压、严重 心脑血管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支气 管扩张、恶性肿瘤的患者; 4.病情急性发作期或加重期间; 5.2岁以下婴幼儿,因无法确知孩子反应 ,必须密切观察婴幼儿的哭闹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